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张仲年

吴洪林教授这本主持艺术教材经历20多年的创建与完善,再次以崭新面貌问世,值得称道。因为它在时间的考验面前依然特色独具,为众多学校的师生首肯与欢迎。

教材的编写服从于办学理念。在前无来者的主持教学开始之时,我们面临诸多根本性问题。中国节目主持人出现在1982年,主持能独立成为一门专业吗?主持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吗?

那就必须搞清楚,主持人究竟是做什么的?

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等说,具有“个性的主持人”在“制度性公共机构”也即“大众媒介”中“充当中介”的角色。“他们对大众媒介的价值与公共身份予以个性化处理,给观众提供借以识别的熟悉面孔和个性特征”,以“向受众传输社会知识与文化价值”。

显然,主持人是“制度性公共机构”的一种工作岗位,是一种职业。

那职业和专业又是什么关系呢?

约翰·费斯克等又明确指出:“‘一种专业不是一种职业,而是控制职业的一种方法。’换言之,专业关乎权力”。“专业知识与实践,首先是用于确保从业者与顾客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同时也为从业者所宣称的自主与报酬提供一个重要的根据。”

它具备以下的特征:

“1.基于理论化的、非常识性知识的专门技巧;

2.这些技巧是通过全面的、往往是深入的教育而获得的;

3.这种教育使得常以‘专业’名义对职业准入的控制成为可能;

4.它也通过伦理符码对从业者的行为进行控制;

5.它更强调与个人利益相对的公共服务。”

这跟我们开办主持专业时所想的毫无二致。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决定不按理论知识逻辑而是依照主持人职业流程和素质保证来进行设计。在训练方法上吸取戏剧教育的部分经验,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要随时总结当前节目主持人创作现实的需要进行提炼与总结,一定要有用且要有效。节目主持教学既是技巧性的训练,更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主持的本质是传播,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一种表达。传必求通,具有个性的主持人作为传播和受众两者之间的中介,就是要使两者“沟通”,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为此,主持人必须寻找到最优的方式方法与技术技巧。经过反复思考和验证,我们确定它可以用两个字来体现,那就是——“演播”。

“播”不是播音而是播讲。“演”是指一种有变化、有发挥、有过程的动态。同时,“演”也包含某种“社会表演”以及“多才多艺”的演艺在内。主持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演播方法与技巧是否娴熟,主持水平的优劣表现在演播艺术的掌握和运用是否高超。

上海戏剧学院(简称“上戏”)主持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环绕着这个核心理念——传播/表达/演播——来设置的。从学理上讲,它是传播学和社会表演学的有机结合。从技巧上讲,它是语言(主要为口语)表达技巧和某些戏剧电影表演方法的融合。在比较合理地把主持艺术五大特性——政治性、新闻性、艺术性、修养性和边缘性——融为一体的同时,对合格主持人的专业标准做出正确而科学的阐释。

这样我们就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主持教育是新闻教育还是艺术教育?第二,主持教育是播音教学还是演播教学?第三,主持教育是以理论为主还是以实践为主?我们的答案是:主持教育是艺术教育,是演播教学,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

办学理念确定下来之后,教材编写就有了清晰的方向。于是,边教学边发展边充实。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主持艺术教材,把中国电视主持艺术40年来发展的成果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学术总结,对主持教育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归纳,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循序渐进可操作的、比较科学完整的、经实践证明能够培养出合格专业主持人的教学理念与训练技巧。

我相信,新版主持艺术教材一定能在今后的主持人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特此对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致以诚挚的感谢。

是为序。

(张仲年,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HkAri9vjAEaC0qh4ctUHzObmYKrE5G9AUSVqCSkmsEfieSPiOPwiIowa05+kQc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