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开幕与闭幕

一、开幕式:“新机·新局”,中国电影再启征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以“新机·新局”为主题,全力助推中国电影产业复苏和发展,重点展现建党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发展的光辉历程。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指导意见,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充分利用云端连线、直播互动等数字化手段,联动现场和线上观众,以全新的舞美场景点燃现场气氛。

(一)影都专列,全球影人相聚金秋

1.开通“影都”专列,助力影视科创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增加“开往影都的电影主题列车”活动,设置全新嘉宾亮相环节。《铁道英雄》《热汤》《谍狼之变色龙》《十字路口》等 7 个剧组的 31位主创在怀密线清河站集结,同乘“开往影都的电影主题列车”前往雁栖湖站,并在列车上接受《北京日报》《北京新闻》《北京时间》等 6 家媒体 20 余位记者的采访。

“开往影都的电影主题列车”由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市郊铁路怀密线打造,将红毯从清河站铺起,明星嘉宾在清河站打卡签名后,乘坐“开往影都的电影主题列车”到达雁栖湖站,完成雁栖湖站红毯活动后再前往紧邻车站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主会场——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这一全新嘉宾亮相环节可谓史上“最长红毯”。

作为一条通勤、旅游功能兼备的市郊铁路,怀密线自北京北站出发,终点为古北口站,串联起西城、海淀、昌平、怀柔和密云五区,沿途风景优美,周边分布着红螺寺、慕田峪长城、雁栖湖、古北水镇等知名旅游景区。因此,怀密线也被称为“又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怀密线在建立怀柔、昌平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通勤联系的同时,也为市民赴京郊旅游提供了新的交通方式,带动了沿线重点功能区和周边区域的产业经济发展。

“开往影都的电影主题列车”翻开了文化与交通联合发展的新篇章,也使市郊铁路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定位。同时,怀柔区正全力打造影视科技融合发展的中国“影都”,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与怀密线的联动,有效带动了怀柔区及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吸引更多市民来怀柔过周末、来影都感受光影魅力,为怀柔带来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助力怀柔打造高端前沿的影视文化科技创新平台。

2.打造“北京方案”,深化文化交流

9月21日晚,各国电影人在雁栖湖畔欢聚一堂,共迎电影大家庭的盛大聚会。在开幕式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总编辑,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席慎海雄隆重宣布: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常务副主席莫高义在致辞中表示,电影事业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十年”将继续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立足战略定位、用好优质资源,努力打造中国电影勃兴的“北京方案”。

希腊文化和体育部部长莉娜·门佐尼女士和乌克兰第一夫人奥列娜·泽连斯卡担任电影节荣誉嘉宾,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视频致辞。门佐尼部长在致辞中表示:“对希腊来说,文化和艺术是一个国家国际关系的基石。基于这样的基石,我们与同样诞生古老文明的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她向中国制片人发出邀约,希望他们到希腊讲述他们的故事、创作他们的作品。

(二)中秋影话,光影构筑家国情怀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特设“中秋影话”环节,邀请张译、于和伟、林永健三位影人代表以及王晓棠、田华、谢芳三位老艺术家,从不同角度表达对电影行业的感悟和对表演事业的热爱。

1.细数光影历程,吐露从艺心声

演员张译以《和电影在一起》为题,通过分享自己与《悬崖之上》等电影的美好缘分和创作故事,展开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他表示,如《悬崖之上》中的张宪臣一样的英雄们拥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他们的事迹绝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因为新时代的电影人正在以影像的形式记录英雄的故事,启迪后辈、告慰英雄。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敬意与对电影的热爱。他说:“感谢电影让我遇见英雄张宪臣,感谢英雄让我们成为幸福的中国电影人。”

演员于和伟以《影人趣谈》为题,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述,将到场嘉宾与自己在电影行业中的成长经历有机串联,分享自己的电影感悟。他首先向王晓棠、田华、谢芳三位老艺术家表达了自己的敬意,接着分享了自己26年前在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当群演的经历,以及从业以来与多位影人搭档合作的故事。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电影的看法,他说:“电影是一场梦,现实里有的或者没有的这里都有。电影是一篇故事,静静地在那里等着我们去翻阅。电影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得以暂时地小憩,看看走过的风景,欣赏今天的阳光,展望未来的旅途。”

演员林永健在题为《致敬电影,致敬英雄》的讲述中细数了自己从1986年至2021年从业35年来演过的各种角色——军人、工人、农民、商人、教师、警察等。他认为,与其说自己是在塑造角色不如说是在被角色塑造。在回顾自己参演电影《李保国》的经历时,他感慨道:“淋雨也好,土里泥里摸爬滚打也罢,于演员而言只是一场戏,但于电影原型人物李保国教授而言,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真实经历。”他同时提到,凭借电影《焦裕禄》斩获金鸡百花双奖的著名影人李雪健前辈曾经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苦和累都让大好人焦裕禄受了,名与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这便是一名电影人对名与利的清醒认知。最后,他表示,“爱国、为民、崇德、尚艺”,作为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却是让演艺事业长青的“秘诀”。

2.重温时代经典,传递艺术情怀

在表达完自己的心声后,演员林永健还介绍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历时7个月精心修复的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现场观众通过大屏幕重温了这一经典影片的经典片段。

重温经典后,王晓棠、田华、谢芳三位颇受敬重的老艺术家登台,真诚讲述了自己的“心里话”。93岁高龄的老艺术家田华讲出了自己想对已经离开人世的同事说的“心里话”,并寄语年轻电影人:“你们年轻,我们也年轻,你们的年轻写在脸上,我们的年轻藏在心房。”老艺术家王晓棠和谢芳则表达了自己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看见老朋友的无限感慨,以及对年轻电影人的殷切嘱托:“顺境里要慎思失败,逆境里要百折不回,绝境里要说我是最棒的。不忘初心,敢于胜利!”

(三)文化融合,展现国际一流水平

近年来,北京电影市场积极适应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对外交流合作新需要,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成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国际电影节作为国际性的电影盛会,一直在积极参与国际传播,讲好北京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1.评委团队集体亮相

开幕式现场,“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巩俐,评委会成员陈坤、陈正道、雷尼·哈林、娜丁·拉巴基、乌尔善、张颂文集体亮相。巩俐表示,全体评委一定会用认真、专业的态度评选出心目中最优秀的影片,希望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中国人的故事。她希望在电影节期间,中国的观众能看到更多更好的来自全世界的优秀电影。

作为评委会成员的演员陈坤、导演陈正道、导演乌尔善、演员张颂文也来到开幕式现场,分享了自己对于好电影的理解。此外,雷尼·哈林和娜丁·拉巴基两位评委线上亮相,以视频形式发来寄语,期待此次的“天坛奖”可以推出更多拥有想象力的好作品,引领世界电影潮流。

2.入围佳作开幕盘点

本次共有15部全球佳作入围“天坛奖”评选。

在开幕式现场,朱一龙和周冬雨作为推介嘉宾,介绍了五部与“成长”有关的参选作品。影片《韦素山丘的学校》(阿根廷),讲述了自闭症女孩在一个山村小学被爱与陪伴治愈的故事;《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中国)讲述了一名留学生与陌生同乡彼此温暖,告别之后各自安好的故事;《坠雪少女》(法国/比利时)借由15岁滑雪选手的长大成人之旅,刻画出年轻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最后一场胶片电影放映》(印度/法国)表达了在数字电影时代胶片依然有着无可取代的魅力;《遥遥月岩行》(澳大利亚)以公路片和青春片巧妙嵌套的形式,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小女孩与叛逆男孩在逃离中相遇的温暖治愈故事。

姚晨和杨颖作为推介嘉宾,介绍了五部“探讨人生心安之处”的入围作品。《信誓》(丹麦)讲述了丹麦国宝级作家凯伦在困境中邂逅天才诗人的故事。《生命的停车场》(日本)表达了对生命最终时刻的思考。《关于我妈的一切》(中国)以一位普通母亲的故事展开了对亲子关系的思考。《此时此爱》(芬兰)以孩童视角呈现难民故事。《不得安息的老妇人》(罗马尼亚)聚焦两位垂暮老人跨越漫长岁月的友谊。

白百何、杜江推介的五部作品探讨的是“历史的天空下”个体生命如何为家为国承担责任。《云霄之上》(中国)讲述了一名红军战士48小时的生死抉择。《会议》(俄罗斯/爱沙尼亚/英国/意大利)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群恐怖袭击受害者的痛苦渐渐被人漠视,时间究竟是治伤良药还是蚀骨毒药?《攻城日记》(俄罗斯)以一个女子的遭遇,再现人类战争史上最漫长的围城战役。《国王之夜》(法国/科特迪瓦/加拿大/塞内加尔)讲述了在一个监狱中新来的犯人如果不能整晚讲述一个故事,就会面临死亡的故事。《笼中鸟》(瑞士/德国)通过对自由的探讨体现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15部入围影片融合多元文化,兼具思想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为积极应对全球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届“天坛奖”推出“云评奖”解决方案,影片的评奖、颁奖工作全部以线上的形式完成。

(四)华语巨制,《长津湖》首映亮相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抗美援朝题材战争史诗巨制《长津湖》作为开幕影片,开启了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华彩篇章。

1.战争史诗彰显革命精神

十多年来,北京国际电影节始终致力于鼓励华语电影的类型化发展,以多元化单元设置挖掘推荐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优秀华语影片。在业界的支持下,北京国际电影节根据华语市场的发展脉络,逐渐找到了自己适合的方向。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工业前景可期。观众品位几经提升、变化,无论是大工业化的奇观妙想,还是传统的现实主义,都有了自己的故事空间。在香港新锐导演试水中国内地市场时,北京国际电影节选择梁乐民、陆剑青的《赤道》作为闭幕片(2015);在悬疑惊悚片寻求突破的当口,北京国际电影节选择《幕后玩家》作为开幕片(2018);在主旋律电影寻找主流脉动的探索期,北京国际电影节选择《音乐家》作为开幕片(2019)……北京国际电影节为不同类型、题材的优秀影片提供平台的初心从未改变。专业多元,勇于推新,这是一个成熟电影节的选择。2021年,主旋律电影的探索又有了巨大的进步,9月30日公映的《长津湖》作为开幕片正逢其时。

该片由国家电影局直接指导策划,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电影局)等大力支持,黄建新监制,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欧豪等特别出演,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等人主演。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连队“第七穿插连”及兄弟部队的行动为主线,讲述普通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精神和感人故事。

1950年,中国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扭转了战场局势。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30℃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死的,这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战争的残酷与志愿军的精神,令人动容,予人勇气。

作为目前中国影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参演人数最多的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以细腻形象的英雄群像,展现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以恢弘壮阔的画面奇观,全景式再现战役全过程。影片中,对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谈子为等人物的细节刻画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信仰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主创团队分享幕后故事

在开幕式现场,《长津湖》电影剧组的主创成员登台亮相,分享了影片拍摄的幕后故事并表达了自己参与电影制作的感受。

影片出品人于冬表示,这部影片集合了中国电影界最顶尖的艺术人才,希望以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精良的制作,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总监制黄建新认为这部电影是生命的赞歌。导演陈凯歌在表达自己对影片意义的理解时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百废待兴,我们的对手不拿中国当回事,但是战争的结果教育了对手,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是不好惹的,中国人是不能小看的,这就是我们拍摄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导演徐克表示,这部影片使自己更加相信信念和勇气的力量,希望这种强大的精神能薪火相传。导演林超贤也表达了以影像致敬历史的拍摄初衷。

作为影片主演,在饰演角色与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吴京、朱亚文、李晨等人也都有自己的感悟与感动。演员吴京表示,正是因为无数志愿军战士奔赴战场,为家国为团圆而战,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希望大家通过电影感念先辈付出,珍惜当下生活。演员朱亚文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在大银幕上体验军旅生活的过程也让他深受鼓舞。演员李晨分享了影片人物传递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希望能够将抗美援朝精神内核继续传递下去。此外,演员韩东君、李岷城也都表达了参演影片的荣幸与自豪。

二、闭幕式:美美与共,携手共绘电影蓝图

2021年9月29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京举办,宣布并颁发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选结果。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打破时空界限,以新的技术手段完成颁奖,实现颁奖嘉宾、获奖剧组同框互动,升级颁奖典礼的殿堂感、仪式感。

本届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紧紧围绕“美美与共”核心理念,通过视觉、仪式、音乐、演讲等形式进行全方位诠释。同时,闭幕式沿用“云上”经验,通过云端技术让受邀的国内外剧组、颁奖嘉宾共同分享难忘的传奇记忆、共同见证电影将世界上不同肤色、民族、地域的人类命运紧紧相连,向世界彰显东方大国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一)云端盛典,虚拟技术延伸体验

受疫情影响,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打破传统颁奖典礼模式,采用实时多点连线技术,利用虚拟技术延伸视觉体验,举办了一场云端盛典。

云端连线,凝聚世界电影力量。闭幕式活动现场,两位外籍评委和来自五大洲19个国家的所有12部境外入围影片剧组的20位主创全程与现场连线,在云上参与了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与现场同步感受那些喜悦和感动时刻。“云颁奖”方式既摆脱了时间的差异、克服了地域的障碍,还将国内外电影人的情感和力量凝结在一起。本届电影节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在这全球患难与共的时刻,为电影人展翅奋飞积蓄了力量。

虚拟呈现,打造最佳感官体验。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将视觉特效发挥到极致,紧扣本届电影节“合力生光”主题的内涵,通过解构光学成像的概念设计,在特殊的视角形成裸眼3D效果,将电影的神奇光影搬到舞台上,用光与影的视觉语言向电影艺术致敬。同时,本届电影节闭幕式运用AR、VR结合屏幕,打造“天坛奖”虚拟奖杯,并根据不同奖项设计了不同的视觉风格,让传统颁奖典礼的平面视觉风格变得更为饱满立体,增强了颁奖典礼的仪式感、庄严感。

(二)影人聚首,追忆电影流金岁月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现场,热闹与感动并存。陈道明、巩俐、葛优、姜文、刘晓庆等多位电影人再聚首,让现场观众一片沸腾。典礼中,一组曾站上国际舞台的中国电影人的图集,将现场的电影人和观众带回了中国电影令人难忘的经典时刻。在影像的流转中,巩俐、姜文、陈道明、王学圻、葛优、陈坤、刘恒泪光闪现,现场氛围被瞬间点燃。现实与回忆交汇,让观众再次见证了电影的魅力。

巩俐和姜文牵手上台,颁发“天坛奖”最佳影片奖之际,回忆起34年前两人在电影《红高粱》中的合作,这时,一声“奶奶”唤起广大影迷的记忆。他们说道:“再过34年,咱俩再来这儿给他们颁奖,不见不散!”陈道明和葛优则以幽默风趣、互相调侃的方式颁发“最佳导演奖”。而陈坤和刘晓庆则以新老两代电影人对演艺事业的理解和共鸣为切入点,颁发“最佳女演员奖”,刘晓庆“永远对电影敬畏,永远为电影奋斗,永远热泪盈眶,永远激情燃烧”的发言,不仅令现场观众点赞,更令现场电影人为之动容。

颁奖典礼气氛走向高潮之际,曾经的中国电影人一路高歌引领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经典回忆也在大屏幕上被一一呈现。“张艺谋柏林电影节‘擒熊’”等一张张照片展现着曾经心怀赤诚的年轻电影人形象,也让台下的观众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中国电影的流金岁月。这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站上国际舞台的电影人用独具个性的电影语言,书写出中国电影的繁荣,展现着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更告诉我们,中国电影人一直与世界电影人携手比肩,为世界电影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奖项颁发,十大荣誉引人瞩目

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磅环节,“天坛奖”的颁发始终受到国内外影坛的关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共设置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视觉效果十大奖项,15部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类型多元、视角丰富、引人瞩目。

闭幕式当晚,入围的三部国产影片——《关于我妈的一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云霄之上》的主创均来到现场,与线上的世界各国电影人共同见证“天坛奖”十项大奖的荣耀诞生。

国产电影《云霄之上》成为本届电影节最大赢家,揽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这部战争题材作品用“水墨质感”的画面描绘了红军故事,通过中国诗性电影美学让世界看到了传承千年的文化气质和生生不息的东方文明。颁奖典礼现场,导演刘智海与电影主创们难掩激动与喜悦之情,互相拥抱、热泪夺眶,并对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和“天坛奖”国际评委会深表感谢。

此外,最佳女主角由电影《坠雪少女》主演诺亚·阿比塔获得。颁奖现场,陈坤与刘晓庆一起为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女主角颁奖。陈坤表示:“跟优秀的演员前辈拍戏是我的荣幸,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对电影的尊重与敬畏。伟大的演员就像高山上的花一样,让我们高山仰止。永远向优秀的电影人学习。”

伊朗演员沙哈布·侯赛宁和丹麦演员娜娜·斯卡劳浦·沃斯则分别凭借在影片《此时此爱》和《信誓》中的精彩表演斩获“天坛奖”最佳男/女配角。同时,影片《此时此爱》还将最佳音乐奖收入囊中。最佳导演由《攻城日记》的导演安德烈·扎伊采夫获得,影片《信誓》的编剧克里斯蒂安·托普斩获最佳编剧。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现场,几位国际影人也分别在线上发表了获奖感言,并表达了对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感谢。

(四)新人接力,倾情表演致敬影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突出家国情怀、北京特色和电影元素,精心设计文艺环节,通过主旋律作品和年轻电影人的表演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进程致敬,彰显了北京国际电影节传递时代强音的使命担当。

由音乐人阿云嘎、吴彤、陈军、王帅表演的国风礼乐《天籁合鸣》作为开场节目,展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器乐合奏融合了笙、琵琶、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多种中西乐器,体现了北京作为东方文化中心的包容,也突出了音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的融合与交流。

李治廷、关晓彤与小石头合唱团动情演绎《给电影人的情书》,向努力付出、永不放弃的电影人致敬,也再次表达了“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这份北京国际电影节向全球电影人发出的邀请。电影音乐推介人周深通过演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悬崖之上》的同名主题曲,诉说着电影中舍生忘死的动人故事,歌颂了那些为家国奉献青春、热血、生命的无名英雄。歌手杨坤也与北京电影学院合唱团共同演绎了电影《勇士》的主题曲《不息之河》,传递了永生不息的勇士精神,传达了对自由胜利的向往和对和平大爱的呼唤。 a6fNjf5kQ2OHOyZgDMqrg+sbCvBLAAn1CQjxGhGxC0w4iduZImQcP8mfvh4Nvn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