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天花板”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1986年3月24日《华尔街日报》“企业女性”专栏的文章中。这个概念被用来分析职场中女性面临的晋升问题。安莫里森(AnnM.Morrison)于1987年出版了《打破玻璃天花板:妇女可以达到美国最大公司的顶层吗?》一书,书中就以玻璃天花板来指代女性在职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无形的阻碍。
今天,玻璃天花板已经成为女性职场发展中一个被普遍关注的现象。玻璃+天花板,这个词清楚而又形象地指出了女性在职业发展中一直面临的困境。“玻璃”这个词很精妙,因为它代表的意义是“真实却又看不到”(real butinvisible)的困难和阻碍。
玻璃天花板是指女性在向职业高层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阻碍。成功仿佛就在你的头顶,触手可及,但你无论如何迈不过去这层阻碍,因为那层透明的“玻璃”挡住了你。这层透明的“玻璃”是来自职场关于女性的种种成见。你知道它存在,却似乎看不见它。
玻璃天花板对于职场女性而言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具体来说,关于女性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文化中的玻璃天花板。
传统的性别观念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普遍存在。社会对于女性的职业发展期待,并不是希望女性能够真正晋升到职业的高位,而是希望女性能够在职业和家庭中做好平衡,甚至希望女性更多地在家庭中付出。对于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是阻碍女性前进的重要因素。
女性在职业发展中缺乏制度支持,依然是弱势群体。职业管理的高层,基本上是男性的圈子,以男性群体为主。女性很难在职场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也缺乏相应的支持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中并没有对家庭生育的充分保障,因此,女性在职业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生育的难题。生育的责任依然是女性职业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女性职业发展中面临着各种形式的男女不平等,并且这种不平等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都还不完善,难以为女性的职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所有女性职业发展的困难,都需要女性自己去消化或者通过家庭协商去解决。
第二,女性心理的玻璃天花板。
社会文化观念中对于女性的期待已经为女性社会发展构筑了玻璃天花板。在男强女弱的社会观念下,女性不认为自己一定要比男性成功或者自己一定要获得成功。社会期待女性主要完成家庭的角色,女性也把这种观念内化于心,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在家庭中,而对于职业发展则缺乏期待和勇气,这使得女性在职业发展中已经有故步自封的趋势。女性还没有走向职业顶层,就已经在心里给自己设下了种种限制。这些限制犹如玻璃天花板,在某种意义上让女性更容易产生一种鸵鸟心态,甚至觉得不成功也没有关系。
第三,媒体呈现中的玻璃天花板。
媒体对成功女性的刻画反映了社会对成功女性的期待。当前的媒体呈现中依然缺乏优秀职业女性的榜样。媒体更愿意报道成功男性的故事,展现成功男性的形象。对于事业成功的女性,媒体的报道往往会更多地围绕她的家庭和情感,比如她独身一人奋力打拼,为事业做出了很多牺牲,一直没有结婚等故事。很多人对成功女性的刻板印象一直停留在为了事业而牺牲家庭,潜台词就是女性即使在事业中春风得意,在婚姻和家庭中也很难如意。这是媒体对于成功女性的刻板印象,它使得这些女性在打拼事业时遭遇社会舆论压力,会变成女性职业发展和成功道路上的玻璃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