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课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相关介绍

张若虚(660?—720?),初唐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兖州兵曹,一生官运不显。文辞俊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其诗大都散佚,《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一首《代答闺梦还》,一首《春江花月夜》。从唐至元,《春江花月夜》一诗几乎难觅知音,被冷落了几百年。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一些有名的唐诗选本均未收录此诗。直至明人高棅《唐诗品汇》选本,才收录该诗,而高棅并未将其视为“正声”。张若虚虽然只留下两首诗,但《春江花月夜》却是一首千古杰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才秀人微的张若虚凭借一首《春江花月夜》名垂文学史。

作品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文本导读

这是一首推陈出新之作。《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旧题。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但它们或脂粉气过浓,或格局狭仄,比张若虚这一首逊色很多。这首诗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与形式,敢于跳出前人窠臼、摆脱宫体束缚,登上了初唐诗歌艺术的顶峰。

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首尾遥相呼应:开篇八句逐字吐出春、江、花、月、夜五字,结尾八句将这五字逐字收回。中间部分触景生情,情随景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化,画面与思绪既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为空灵缥缈、圆融和谐的意境,是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出色之处。作者抓住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在月光照耀下,江水、沙滩、花林、白云、扁舟、小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晨雾以及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组成了鲜明可感的诗歌形象。诗人融情入景,每一种景物都浸染着浓浓的情感。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这个大背景,而又以月为主体,把众多意象变为由月光主导的意象群落。诗歌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如梦如幻,美不胜收,令人赏玩不已。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九韵。平仄交替,韵律婉转,切合诗情的流动起伏。用词清丽,笔致缠绵。

课后练习

1.有人认为此诗感情基调“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诗歌特点,选择恰当的音乐,体验配乐诗朗诵,谈谈朗读技巧。

3.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原为《夕阳箫鼓》,后经柳尧章、郑觐文改编为丝竹合奏曲,遂更为今名。意境深远,乐音悠长,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民乐之代表。请用语言文字描述乐曲呈现的意境。 bY2AZJXg3bH+BAeQd+DP1rFXSZfsWVlI1RWDtdCWtSdYc+6ugm7/uOUX1Wi6oW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