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思维转换:从“码字”到“说话”

翻译要同时驾驭两种不同的语言,这两种语言代表的则是更为复杂的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影视剧翻译在创造屏幕魅力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比如,在表达习惯、句式结构、思维逻辑等方面,英语跟汉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意思,在英语和汉语里的说法可能会截然不同。那么,如果在英语里直接置入汉语的表达,或者按照英语的思维来组织汉语语句,结果往往会表达不顺、语义不清,如此翻译就会影响观众的理解,译文也会失去语言的美感。像这种照着原话写译文,照搬原话句式的翻译现象就叫作“码字”。“码字”现象在影视剧的翻译实践中是十分普遍的。许多翻译初学者,包括一些字幕组翻译都存在“码字”的现象。

从译者思维的角度讲,“码字”就是按照原语言的思路和逻辑来组织译文的语言结构,也就是说译者没有按照译入语的思维来说话,往往会导致译文不通不顺的情况。如果按照“二度编码”的翻译思维原理 ,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改换思维模式的过程。比如,在进行英译汉时,译者首先要在英语的语境里理解原话的意思,然后再从英语的思维里跳出来,把自己跟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并改用汉语的思维,把话语融入汉语的语境里,用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方式把人物想说的话重新组织、重新表达。 只有译者经过了这样的思维转换,译文才能取得符合译入语接受习惯的效果。下面通过一段影片的对白翻译案例来解析译者进行二度编码的思维转换过程。

译例评析:电影《百万美元宝贝》片段“画外音”

分析:上面的译例是“叙述人”在影片开头前5分钟里的“画外音”的字幕翻译。画面的内容是一场拳击比赛,屏幕上与“画外音”字幕同时出现的是现场同期声和人物对白的字幕翻译。

这几段翻译基本上能够忠实于原文,行文也算流畅,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剧情。比如,第一段话里有“伤口护理师”,还有“训练师”和“经理人”,这些关键词能够交代清楚画外音叙述的主题。画外音介绍了影片的主要人物之一——Frankie,以及他的身份。第二段里的“暴力”“拳击”“尊严”等字眼和概念则基本代表了影片的主题,即拳击是一项暴力的运动,拳击打的是“尊严”。第三段文字表达的主题就更加清晰了,不仅有“拳击”“运动”“重拳”“比赛”等主题词,而且还有“不自然”“逆向”“后退”等拳击运动中常见的“定义词”,这些语词都是在进一步阐释电影的主题。

但是,按照“艺术审美”的要求,在忠实性和流畅性等方面这几段文字的翻译都是值得商榷的。例如,第一段第一句“我只遇见过一个我不想和他争斗的人”,语义十分模糊,“争斗”一词很容易让人误解。因为画面里出现的是“拳击”的场面,这说明译者没有领会原语“f i g h t”的本意并不是“争斗”而是“拳击”。“从60年代起就开始做训练师和经理人”一句中,“训练师”的说法也不够准确,因为汉语从来不会用“武术训练师”“乒乓球训练师”这样的表达,这就说明译者没有读懂原语“training”一词的本意。“经理人”的译法也同样不是很准确,虽然经理人这个职场称谓在当代中国社会已不陌生,但是根据剧情,“managing”的本意是说Frankie是拳击馆的“经理人”,经营着一家拳击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掮客”。这说明译者根本没有彻底明白画外音的“叙述者”本意是要介绍这位朋友身怀绝技(最好的伤口护理师),后来当了教练、办了拳击馆。由于译者的思路不清,导致译文的语义连贯性差,本来应该译为“当了教练、办了拳击馆后,还干‘老本行’(护理伤口)”;因为对白对应的画面上出现的是Frankie亲自上手给拳手处理伤口。只有这样,译文才能体现影视剧翻译遵循的声(字幕)画同步的特征和要求。后半句“一直保持着高昂的热情”中,“gift”被译成了“热情”,造成主题断裂,这样往往会使观众不知所云。同样的道理,第二段的译文也有不少问题。首先,“人们热爱暴力”的说法有点夸张,也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因为从字面来理解的话就成了“美国人都热衷于暴力”,难道是美国人都爱打架?在汉语里,“热爱”一词往往承载着浓厚的情感,远超过英语里的“love”所代表的含义,翻译时弱化为“喜欢”则更为妥当。其次,“在车祸现场减慢车速”,以及“减速”后去“查看死尸”的表达也不合情理,因为这些都是“交警”或者“验尸官”才会去做的事情,否则为什么要“查看”?其实原话的“slow down”和“check”与上句的“love”是呼应互补的。也就是说,“人们喜欢暴力的东西,所以遇到车祸什么的,总爱(不避血腥)凑过去看个热闹。”最后,这段译文跟上文一样,完全照搬英语句式,甚至重复啰唆:“人们”“他们”“就是这些人”“他们”“他们”——连续五句话重复使用了指示代词,而且就像把“check”直译成“查看”一样,把“claim”直译成“宣称”,其严肃性与前文“热爱”完全一致,共同指向“伟大的暴力事业——拳击”。

最后一段译文相对来说意思比较清晰,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这种“清晰”不是译者“加工”的结果。因为这段话的原文叙述方式跟汉语比较接近,所以直译出来,至少行文的“思路”在汉语里是可接受的。但是,如果深入探析原话的主题,则不难发现,这段话包含着影片主题关于拳击的哲学观念——拳击运动的特殊性。按照这层意思,译文应当精练、有力,体现一种哲理性,这样更有利于观众了解拳击的精髓。如果按照这样的翻译标准来衡量译文,字幕的翻译质量不仅不高,而且很差。第一,译文的句式松散,缺乏节奏感;第二,表达语气柔软,缺少权威性,译出来的话不像是一个“老拳手”在引用一个“拳击老教练”的“名言”;第三,缺少文采润色,没有采取对比、照应等手段,使话语产生“力度”。想象一下,作为老拳王,他深谙拳击之道,想把这点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而且要引用“老教练”的话,那么,这段话一定是“有分量的”,是颇能代表他自己心声的话。原话的英语言简意赅、很有节奏感,但是直译出来就逊色多了。这就需要“重新造句”,“重构”句式、重构意义,比如“挤掉水分”就相对精练,再“突出重点”让表达更有力度。

通过上面的译例分析可以发现,当译者按照英文的思维模式来组织汉语,必然会造成译文表达不畅、语义不清,甚至会偏离原文的主题,更谈不上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美感。如果只表达“字面意思”,语言的表述可能就不够流畅,也不够连贯。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去寻找“意义”,这是“一度编码”;真正的二度编码是超越译者思维,按照汉语的思维逻辑重新组织语言,与汉语观众进行“对话”。只有这样,影视剧的所译所言才能符合主题、符合人物心声、符合译语观众“听”的习惯,才能发挥翻译语言美的功能。

翻译二度编码思维模式:

原意义—→原文—→语言思维加工—→译文

原编码 原语解码二度编码

原思维 原语思维译语思维

影视剧翻译不是“译字”,而是“言说”;不是按照原语思维把字面的意思写出来,而是按照译语的思维把字面背后的本意说出来。换句话说,影视剧翻译是“说”的艺术,所谓思维转换就是由“写字”转变为“说话”。 phHOlSAnx8em/CUs1Da7tDrjGXSl3xdxP+kJaxheu2FkjiCUImcvf1lhdxzDmj1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