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媒体影视创作体系融合与创新

新媒体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虽与传统影视有着密切联系,但因为新媒体影视作为新事物的包容性和强吸收能力,它对新技术、新方式的接纳性强于传统影视,在接纳这些新事物的过程中,新媒体影视创作体系出现了融合与创新。

(一)融合

从新媒体影视创作体系的角度来看,当下以计算机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驱动的新媒体提升了影视的制作水平,同时它也在推动着影视创作体系的结构改变,即分工之间的融合与流程之间的调节,亦即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的技术融合、内容融合、专业团队与社会化创作融合。

传统的影视创作体系是一张巨大且元素之间联系密切的网络。制片人是整部作品的统筹,对外要联系资方、场景、交通等各个方面,对内要与导演、编剧进行沟通;导演为艺术品质负责,美术指导、摄影指导、混音师、演员都需要听从导演指挥;美术指导又会管理艺术总监、布景师、道具师、服化造等,摄影指导则负责拍摄、器械与灯光等组别,甚至会有第二项目的拍摄组。

如今各种便捷的影视项目管理、制作软件的出现极大提升了新媒体影视创作流程的效率,使后期制作可以前置,繁杂的制片表格梳理可以一键厘清,使一人身兼数职也成为可能。在技术融合的强势推动下,新媒体影视创作体系的内部结构势必会顺应时代改变,满足新媒体影视中微成本、微周期、微制作团队的需求。

制导整体融合: 新媒体影视作品制片往往承担着把控作品质量的重要职责,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制作,从方针政策了解到进程监督,从预算制定到成本控制,从产品包装到营销宣发,从找到第一份投资直至产品开发收回最后一分利润。也就是说,假如把影视作品比作一个系统集成,那么制片就是这一系统的总控模板或中枢,对整部作品起到统筹和控制作用。

新媒体影视创作体系倡导制片全程参与作品的制作流程,特别是在资金有限、工程量较小的新媒体影视创作中,制片与导演的工作就往往会融合,以加强创作模块之间的联系与协同,如下图。

图1-3-1 制导整体融合

编导整体融合: 编剧是剧本的主要创作者,而剧本是故事和情节的基石,是一部影视作品优质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导演通过剧本编排拍摄镜头,并指导演员塑造角色。后期制作时,剧本也是时间线和分镜头梳理的重要依据。剧本在新媒体影视创作过程中属于前期的项目开发工作,对后面的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起到统领全局、奠定基调的作用。

小型的新媒体影视创作中,也会有编导一体的情况:导演就是剧本的创作者,在对叙事理论、文学叙事、剧本写作等理论深谙于心的同时,对光线、色彩、构图及场面调度等画面叙事的原理和技巧也烂熟于心。这种编导一体的情况有利于故事的讲述、思想的表达和审美的展现,同时导演也省去了与编剧沟通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作品拍摄效率。

导表整体融合: 导演的主要任务是将文字描述转换为视听语言,是声音画面创作的主导者,他用演员的表演、画面、声音、光线、色调来讲述故事、表达思想,是新媒体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总指挥。好的导演能够协调各方工作、发挥人员优势、推进创作并产出高质量作品。而演员通过剧本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剧情矛盾点,并在正式拍摄之前进行排练工作等,是观众接触影片故事和人物最直接的方式,演员的表演直接影响着观众对作品故事、主题、人物的体会和感受。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跟演员的表演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就像法国短片《调音师》和中国短片《一部佳作的诞生》,和其他很多大制作影片相比,这两部影片的成本不高,但是看完之后依然觉得影片出色,人物表演为整部影片添加了一抹亮色,最后影片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过去大型的影视创作对导演的统筹调度能力要求较高,导演往往分身乏术。而小体量的新媒体影视创作给导表一体化提供了可能,导演能更易把握人物情感,节省资金以及与演员沟通的时间,使整体的拍摄更为紧凑,适应新媒体创作高效率的流程。

前后期整体融合: 新媒体影视创作体系允许创作流程顺序的变动,但在传统影视拍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化流程,将影视创作明确地分为前、中、后期,并且顺序具有不可变更性。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后期制作已经开始前置到前期策划和拍摄的过程中。这种制作顺序的改变便被称作后期前置。后期前置比较常见的形式有PreViz(前期可视化动态分镜预览),利用专业的软件快速地将故事情节、人物运动、场面调度及镜头位置、运动等进行模拟。可以让主创人员看见演示效果,及时调整和修改分镜头脚本。另外一种常见形式是DIT(数字影像技术),DIT要完成对素材画面质量的把握、对所有素材进行颜色匹配、对摄影器材参数进行合理设定、校准监看设备、进行数据记录和备份、完成素材的整理、粗剪和调色等一系列工作。DIT的工作便于在拍摄时对画面调整并大大缩短后期的工作量。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新媒体影视投资成本有限,时效性要求高,后期前置能有效提高创作效率,缩短创作周期,保证影片的高质量完成,因此新媒体影视创作中对后期前置应用较多。

(二)创新

1.新样式

随着新的技术融入影视艺术创作之中,新媒体影片有了探索创造新样式的可能,例如:由交互技术与视听语言结合而成的“互动电影”。2018年播出的《黑镜:潘达斯奈基》,就是互动电影制作技术成熟的标志和体现。互动电影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独特产物,其实质是由观众决定故事走向的电影,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电影故事的发展过程可以被观众介入,甚至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可由观众化身,彻底改变了原来观众被动接受故事的形式,实现了观众对影片故事的操纵和驾驭。互动电影作为一种以视听为媒介的“互动”艺术,集电影的叙事功能与游戏的互动属性于一身,虽然其仍被认定为电影的一种,但它的叙事属性已经逐渐弱化,而其交互属性愈发明显。一方面,互动电影也开始根据游戏的方式、方法重新设计电影的故事情节和镜头语言,突破时空限制,开阔观众视野,为其带来超凡的视听享受。另一方面,当大银幕对电子屏幕媒体的表现形态进行挪用与混合,就产生了“桌面电影”这种新的电影形式。新媒体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屏幕作为信息的主要出入口,操控着用户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意识,生成了视觉文化的内部环流及外部连接。在“桌面电影”中,故事的呈现以电脑桌面为载体,影片中所有的镜头也都是由在电脑桌面上能够看到的画面构成,譬如网页、软件等,而角色之间的交流沟通及真情展现都是通过社交软件的文字信息、视频通话、图片、鼠标移动等方式来具体表现,角色的动作基本也主要以打字、浏览网页为主。观众观看“桌面电影”的时候,仿佛就在看自己的电脑桌面,影片的沉浸感和代入感也由此被挖掘到了极致。

互动电影和桌面电影的出现,反映了新技术对新媒体影视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了新媒体影视的包容度和强吸收特性。相信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时代会有新的技术和媒介出现,也必将催生更多的新媒体影视样式。

2.新技术

快速发展的技术会驱动革新内容呈现方式。5G的高速数据传输就在赋能设备与计算机的紧密“沟通”。目前在电影制作的各环节中,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将设备与计算机结合:在镜头捕捉方面,Motion Control系统(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控制摄影机的运动轨迹,完成无法拍摄的手动镜头,通过借助计算机丰富了视觉的表现方式;在镜头数据获取方面,Light Field(光场)技术可以使虚拟现实原型机模拟人类的眼睛,在宽广的范围内捕捉图像,在后期制作中重新绘制光线、曝光、焦点等,通过“计算成像”技术,使用多个镜头和传感器来收集图像数据。电影将利用这些数据生成场景,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这些场景的焦点、景深和视角都将是可变的,实现“先拍摄后对焦”的效果;在视觉特效方面,可通过数字影像技术(DIT)、视觉特效(VFX)构建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进而创造出模拟仿真的镜头内容,实现虚拟情境的构建与拍摄。而且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使“后端前置”,即AI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识别特征点模拟人脸,进而做到拍摄前改变人物结构,使得后端内容前端化。在影视工业制作流程中,这种“后端前置”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数字影像工程师,画面质量把控与调色管理等现场工程已逐步转为电脑流程,极大地便捷了创作的流程,推进了数字电影工业模块化创作的进程。

目前所讲仍然只是平面内容的更新,而VR/AR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视听内容打破限制,将观众带入沉浸式的影视世界。《边界记忆》是一部多线叙事的VR戏剧,作者把一个近三千平方米的剧场以数字化的形成呈现出来,剧场中各个房间发生不同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就是佩戴VR设备的观众,观众可以自行选择房间,并根据纹理痕迹与背景音乐寻找触发在房间中的记忆。在这个沉浸化的数字情境中,观众既是参与者,又是叙述者。如同互动影视一般,观众通过文字改变剧情走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创作。这样最大程度贴近观众的喜怒哀乐,让观众沉浸在作者所营造的故事情境中。

除了优化传统影视的拍摄,为了适应部分新媒体影视作品微制作、微成本的属性和移动化的拍摄特点,新媒体技术主动适应新媒体影视创作要求,创造出便捷化、简易化及移动化的软件和硬件来助力新媒体影视创作,提升其创作效率,规范其创作标准。

硬件主要是移动媒体拍摄工具,譬如手持云台稳定器,它有效解决了直接手持设备拍摄时,因手部不稳或抖动而导致画面晃动和模糊的问题,从本质上保障了画面成像质量,包括智能手机、运动相机和单反相机手持云台稳定器,同时也包括自带摄像头的手持云台稳定器(例如大疆的灵眸Osmo口袋云台相机)。硬件还包括一些配套的辅助设备,例如新媒体影视摄影在手机成像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还可以接上外置镜头,包括广角镜头、微距镜头、鱼眼镜头等。在收音方面,为了配合手机收音效果差的情况,可配置外界收音装置。同时,为了提高摄影效果和成像质量,还研发出了Moondog变形宽银幕镜头适配器、手机专用视频Beastgrip套件、COVR Photo腰平取景器等专业设备。

软件主要是指为新媒体影视创作提供的专业辅助创作软件,包括Filmic Pro、Shot Designer等。Filmic Pro是一款专业的手机摄影APP,它帮助手机实现了很多在专业摄像机上才拥有的功能,比如可控制的各种参数、保留后期空间、宽容度高、容易监看等。Filmic Pro通过前期拍摄上的用心,减少后期的压力,能为作品保留更广的后期空间。Shot Designer适应新媒体影视创作开发出手机版和iPad版,它是一个场景设计软件,可以在里面布置、设计灯光,安排演员位置,布置摄影机机位、走位,场景道具也是十分齐全,可以让导演第一时间把脑中构思的画面直观地呈现给团队里的其他成员,操作方便,功能强大。View Finder是用于导演取景的APP,里面有不同的遮幅比例,有不同品牌的相机,有多个常用的焦段选择,能模拟不同摄影机不同拍摄像素的取景范围,支持变形宽荧幕。勘景时必不可少的利器,拍摄中可以给助理下达更准确的命令,使得挪动机位、更换镜头更高效。pCam Flim是一款能够完成拍摄中计算任务的程序,它运行在手机和iPad上,可以让摄影师快速完成景深计算、分离光圈计算、视野计算、镜头焦段匹配计算、相对尺寸计算等,提高了摄影机调试速度,缩短了拍摄时间。

百年前卢米埃尔兄弟在发明电影的时候必不曾想如今影片摄制的便捷,更不必说还有VR、AR这种能够打破次元的影像技术。而这些进展也都是在几十年间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这让我们不禁畅想未来的新媒体影视会是何种模样。展望科技发展道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会逐渐消弭,繁琐的流程可以得到简化,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业内标准能够进一步精进,相信新媒体影视创作者在这片领域中将具有无限可能。 nOUwHuhJy00oFjL0GMaOmZsvuj8eu6Bg5rJXzhtx23Str4nnQ50kjhFh8zEGrl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