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三章将会具体介绍剧本内容的创作,剧本的内容对新媒体影视创作是至关重要的,本节内容则具体展开介绍剧本开发阶段的筹备工作,包括剧本的选择、策划和衡量标准。
剧本开发是影视作品创作初期最基础的工作,包括题材的选择和内容的创作,在题材选择时需考虑市场行情、做好受众调研等工作,在剧本内容创作阶段既要注重内容的精良也要注意操作的可行性,这些都需要制片人把控方向。制片人是此阶段工作统领全局的核心人物。在此阶段,制片人需要利用其专业性和敏锐性寻找故事、剧本和编剧。在大量阅读报纸杂志、寻找故事线索情节的基础上,制片人还需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动向、相关行业动向、受众市场动向等,以便挖掘、创作、改编引领行业导向,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受众口味的优质剧本。此阶段包括剧本的选择、策划以及衡量标准。
剧本是一剧之本,对新媒体影视来说更是重要。剧本可以决定一部影视作品的题材选择、情节构思、人物设置、对话旁白等,但在传统电影艺术中,导演更多可以通过二度创作决定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主题内涵、细节运用、结构手法等,一部影片的叙事风格更多是由导演决定的。这是因为传统电影是一门专注的审美艺术,它要求观众走出家门,集中到影院或者固定场所进行观看,同时观影场景和氛围的营造更是将电影的专注性、“半强迫性”推向极致。因而,导演的所有手法都纤毫毕现地交代、展现给观众,从而在剧本的基础上,观众体验到镜头语言所要表达的含义。在新媒体影视中,观众的观看场景多元化、时间碎片化,专注度下降,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打断,因而要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新媒体影视作品的内容尤为重要,其剧本的选择也必然是重中之重。
新媒体影视剧本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编剧原创,即编剧以自身生活经验、阅历、见闻以及灵感迸发为基础写出的原创故事;文学作品改编,即根据已有的文学作品、经典IP进行影视化的改编;制片人组织剧本创作团队根据项目要求或者市场行情等集体创作的剧本。
剧本策划是在剧本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研等工作准备进行剧本影视化打造的环节。在剧本策划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市场以及实际情况对故事文本进行一定的加工再创作,主要会遇到两种情况,即根据市场方向进行修改和文本影视化创作。
首先是针对现有剧本市场方向的修改,因剧本创作的时代性,很多故事也许只适应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特点,如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重现,则需考虑当下的时代特点、政策导向、受众口味等因素。针对这一情况,修改主要针对剧本内容、故事情节等,目的主要是使之适应当前的市场趋势和时代特点。其次是对文本影视化的修改,这主要针对团队集体创作的剧本。这类剧本由于时间上的同步性,在创作之初就已经具有时代特点,因而在策划阶段只需考虑其文本影视化的问题,如何将故事可视化是制片人和导演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剧本的选择阶段,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剧本的政治价值、艺术价值、商业价值,从而延伸至剧本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投资价值。
剧本作为即将进行文本可视化的作品,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决定剧本可操作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价值导向、思想内涵、情节逻辑等。在新媒体影视诞生之初,由于其发展速度快,政策的出台相比较之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多时候政策只能处于事后监管处理的状态。但随着新媒体影视发展势头的猛烈,针对鱼龙混杂的市场乱象,已有相关监管政策出台,内容监管也愈发严格,即使新媒体影视主要在网络传播,也需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因而在选择剧本时,要考虑剧本内容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符合时代价值观,是否符合国家主流导向。
资金是制约新媒体影视正常制作最关键的因素,即新媒体影视项目的资金投入是否与制作机构和制片人投融资能力相匹配。不同的剧本容量、题材需要不同的投资规模,当拿到一个剧本时,制作机构应首先想到自己有没有能力投资,或者能否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投资,对于严重超出投融资能力范围的项目,需要慎重启动。除资金外,能否为剧本寻找到合适的导演和符合角色的演员,同样是衡量剧本是否具备可行性的重要参考内容。其中导演与演员能否有档期,同样需要纳入考虑。
剧本的投资价值,指投拍而成的新媒体影视作品能否为市场认可、是否具有被收购等变现潜力。新媒体影视作品的售卖具有突出的二重性的特点:首先制作机构将作品卖给网络视频平台,完成第一次售卖。但视频平台购买的目的是将其卖给广告客户以及愿意为之付费的观众,以从中获得广告收入与会员收入,而广告客户和观众才是新媒体影视作品最终的买主,这是第二次售卖。剧本的投资价值在第一次售卖中实现,但制作机构和制片人必须同时考虑到第二次售卖中的广告客户与观众,只有如此,新媒体影视作品在市场上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所以,制作机构和制片人在对剧本进行价值判断时,要结合深入的市场调研,以及观众的收视需求、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对剧本的市场价值做出准确评价,对目标观众及其规模做出细分,并将其实事求是地写入项目策划书,从而取得投资商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