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现在的人们已经生活在由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文化环境中。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每一个人的身边,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进入全媒体的快车道,国际传播促成的媒体全球化使人们更加重视传媒的影响,使报纸、电视等媒体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流行范式的电视文化可以说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和文化认知。走入寻常百姓客厅的电视剧是电视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个子系统。1928年出现在英国的第一部情节剧《女王的信使》,标志着电视剧的诞生。
电视剧集电视和广播的特点,同时融合了表演艺术、舞台艺术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属于一种综合艺术样式。目前,电视剧以连续剧形式为主,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同步播出。从电视的普及,到iPad出现,再到现在大屏幕手机的横空出世,受众对艺术的欣赏方式被不断改变。从更加宏观的视角观察,由于现有技术的可行性和普及性,电视文化正逐渐作为世界各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伊格尔顿在讨论分析意识形态时曾经明确指出文化艺术和政治权力始终相互关联、交织、影响,它们是一体的。
因而,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思维、新手段去更好地塑造与宣传华人形象,赢得国家支持、保护国家利益,也显得格外重要。
时至今日,媒体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融合时代,国际传播的发展与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海外,华人的足迹与身影遍布世界各地,其形象塑造与传播也越来越广泛。无论身处何处,华人既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或者电视机等传统媒体观看华语电影、电视节目,也可以通过纸媒了解世界的大事小情。地处亚洲南部的岛国新加坡,由于华人数量占国民数量的大多数,生产的华语电视节目和电视剧较多,题材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爱国爱家、尊师重教、扶老携幼、关爱弱势群体等东方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在新加坡的华语电视剧中也渗透着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东方与西方文明相互碰撞,造就了新加坡特有的文化杂糅特点。
本书将选择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华语电视剧作品,试图透过剧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导向、内容变化、语言流变等,研究新加坡媒体中华人形象的发展变化。通过对民族与种族、华人离散族裔的同质性与杂糅性等方面的分析,探讨新加坡的族群关系、多元种族之间是否平等和谐以及应如何相处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探讨新加坡电视剧在塑造华人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该弥补的不足之处,为以后有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