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演播厅的拍摄系统

演播厅是用来对各种节目内容进行拍摄记录和存储传输的场所,对节目内容进行拍摄是演播厅的第一要务,拍摄环节是演播厅节目生产链条中的第一环。摄像机是这个环节中的主体设备,演播厅摄像机自成体系,其类型和基本操作逻辑与非演播厅的其他制作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全球范围内可提供演播厅摄像机的研发和制造商主要有日本的索尼、松下、日立、JVC、池上、佳能、富士,以及欧洲的飞利浦、汤姆逊等,为演播厅摄像机提供镜头等主要配件的品牌商主要有佳能和富士等。

一、演播厅摄像机的特征

演播厅摄像机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它的机身上没有记录和存储单元(图1-4)。也就是说,这种摄像机只由镜头、机身、监视设备和其他非记录功能辅件构成。

图1-4 演播厅摄像机没有记录和存储单元(图片来自普象网)

第二,其技术参数的调整等工作由导播室工作人员而非摄像师完成。不同于影视剧、纪录片、新闻等类型视频产品的拍摄,演播厅摄像机的自身参数调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且由于是多讯道的制作方式,现场每一台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效果、风格、技术指标等需要高度统一,因此,演播厅摄像机的参数调整权被集中在导播室内。

第三,它需要和导播台进行连接。当前主流的连接方式是光纤连接,当代集成化的光纤电缆可完成供电、导播与摄像师之间的通信联络(内部闭路通话)、摄像机视频信号到导播台的传输以及导播台返送视频信号的传输等任务。

第四,技术指标要求非常高,配套设备较复杂。演播厅制作都是专业制作机构进行大投入、追求大产出的影视节目产品生产,不管是内容策划还是视听效果的技术指标,相关制作机构都是按高标准进行要求的,因此,演播厅摄像机一定是符合广播级标准的,其周边辅件为追求使用便捷、高效的目标,也会采用高标准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进行生产。

第五,体积较大。演播厅摄像机对画质的要求、对使用效率和耐用性的要求都是最高标准的,尤其因对画质要求非常高,其光学和数码器件的体积也就相应地比一般标准的摄像机更大。其中,演播厅摄像机的镜头会比其他诸如影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产品制作的摄像机镜头体积大很多,如某箱式镜头就是普通摄像机镜头体积的数倍。

二、演播厅摄像系统的构成

演播厅摄像系统的构成相对比较复杂(图1-5)。因演播厅摄像机不是摄录一体的,其集成化程度极低(也就是摄像系统不是一体化的),所以演播厅摄像系统也会显得比较复杂,其构成通常包含以下设备:

图1-5 较复杂的演播厅摄像系统(图片来自普象网)

首先是摄像机主体,也就是机身。摄像机主体中含有光电处理元件,也就是电荷耦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这是一种集合了大量微型感光元件(我们通常称之为“像素”)的芯片,该芯片将其上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最终形成画面。摄像机头还含有大量数字处理元器件,这些元器件需要达到非常高的技术指标,如松下AK-HC3500MC演播厅高清数字摄像机,其总像素水平可达到2,010(水平)×1,121(垂直)、高达60分贝的高信噪比、600%的高动态范围、F11光圈灵敏度、14-bitA/D转换等,这些极高的数字化处理能力都得益于这个机头中各类数字元器件的高标准技术指标。

演播厅摄像机身主要由日本的索尼、松下、日立、JVC、池上以及欧洲的汤姆逊草谷、飞利浦等公司提供。

其次是摄像镜头。演播厅摄像机和镜头之间是非一体化的挂接式连接,可根据节目类型及要求而选择不同的镜头。不管是哪一种演播厅摄像机镜头,与摄像机机身一样,镜头的技术含量都非常高,各种技术指标也需要满足最高的制作标准需求。以佳能的一款箱式演播厅摄像机镜头为例(图1-6),其变焦倍数可以达到100倍,可覆盖8.2mm—1,000mm的焦段,最大相对光圈为1∶1.7。

图1-6 箱式镜头(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演播厅摄像机镜头主要有日本的佳能和富士等品牌。

最后,演播厅摄像系统还包括独立于摄像机身的寻像器、云台、三脚架(或其他摄像机固定器件,如斯坦尼康、摇臂等)、摄像机控制单元及控制面板、摄像机设置单元等。

三、演播厅摄像设备的使用

演播厅摄像设备的使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导播室工作人员对摄像机进行参数调整和设置;二是摄像师对摄像机进行拍摄、构图方面的操作。

导播室工作人员对演播厅摄像机进行参数调整主要由位于导播室中的摄像机控制单元(camera control unit,CCU)及遥控操作面板(remote operation panel,ROP)来进行,摄像机控制单元及其遥控操作面板是针对演播厅中的摄像机各种拍摄参数一对一进行操作的设备,而在导播室内,还有一对多进行摄像机相关参数操作的设备,也就是摄像机的主设置单元(main setting unit,MSU),这个控制设备与CCU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对多达12台摄像机同时进行参数设定,它的便捷之处在于可以将其中一台摄像机的参数拷贝下来,并将这些数据复制到现场其他摄像机之上。

导播室操作人员最先需要关注的是摄像机及摄像机控制单元的连接或工作状态,这在演播厅节目录制或直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导播室中的摄像机控制面板操作人员需要对面板上的三个参数显示进行高频率关注,一是OPT(operation),这个参数显示的是摄像机通过光缆传输到导播台中的信号状态,也就是导播台所接收到的摄像机视频信号正常与否。如果这个信号不正常,OPT显示会以黄色或是红色进行警告,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进行处置。工作人员需要关注的另外两个参数显示是CABLE及FAN,前者显示的是摄像机和CCU之间的电缆连接情况,后者是摄像机和CCU的散热风扇运转情况(因演播厅节目制作时间都很长,摄像机及相关设备运转时间基本都较长,因此其散热情况会影响到机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导播室工作人员操作摄像机遥控面板的主要任务是将摄像机的各项拍摄参数调整到节目画面需要的标准和画面风格设定上去,如画面的锐度、亮度、对比度等参数。在摄像机上对其参数进行设定的所有选项,遥控面板都可以实现。在导播室工作人员的统一调控下,拍摄现场所有摄像机的光圈、白电平及黑电平、快门、增益、ND(灰度滤镜)等常规数值都会被固定下来。

导播室中摄像机ROP上的常用摄像机参数调整项目一般用英文标注(图 1-7、图1-8)。以下是这些参数调整功能键英文标识的含义(以松下AK-HRP1010演播厅摄像机为例):

HEAD:这是遥控该ROP所对应摄像机电源的开关按键。在摄像机没有连接到本设备上时,这个按键的灯光是熄灭的。当灯光为绿色时,表明现场摄像机为开机状态;当灯光为红色时,表明摄像机处于关闭状态。

图1-7 松下AK-HRP1010 演播厅摄像机遥控操作面板(图片来自《现代电视技术》网站)

图1-8 松下AK-HRP1010 演播厅摄像机遥控操作面板主要功能键(图片来自松下公司网站)

VF:这是遥控演播室摄像机外挂寻像器的按键。当本设备开启摄像机电源时,寻像器也会被同时开启,但本设备也可以单独关闭寻像器的电源。

BARS TEST:这是操控CCU彩条信号输出的按键。彩条是用于检测摄像机输出画面色度和亮度的标准信号,以此检测摄像机监视器或寻像器的画面标准度。

REF.RECALL:这个按键用于调用现场摄像机出厂设置中的各项用于参考设置的信息。导播室工作人员以此为标准对摄像机进行设置。

WHITE:这是对摄像机进行白平衡调整的按键。这个按键灯亮起的时候,表示摄像机开始执行白平衡操作。如果这个灯光不停闪烁,说明摄像机无法完成白平衡调整。白平衡无法完成设置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摄像机镜头所拍摄到的画面亮度过高,二是其所拍摄到的画面亮度过低。当这个灯光熄灭的时候,说明摄像机白平衡数值已设置完成并已完成新的白平衡数据存储。

BLACK:这是对摄像机黑平衡进行调整的按键。同白平衡调节一样,该按键灯亮起时,表示摄像机开始进行黑平衡操作;闪烁则为无法调解黑平衡;熄灭则表明黑平衡调节完成并已存储新的黑平衡数据。

SET UP:这是对摄像机进行自动设置的按键。自动设置完成后,其数据将会输出到监视器上,在本设备的菜单中选择“功能”(function)按键,再在子菜单中选择“系统摄像机信息”(system cam info),再选择“自动设置模式”(ASU mode),根据需要选择“标准设置”(full)或“简易设置”(easy),然后将摄像机内置的标准推荐灰度卡放置在寻像器中的合适位置,按下这个SET UP按键,其灯光会闪烁。此时,摄像机上的外挂寻像器画面中心会有一个正方形标识出现,将摄像机内置灰度卡的中心部分与正方形标识对齐,再按一次SET UP键即可。

CHARA:这个按键可以将表述摄像机状态的各种关键信息的字符输出到监视器上,供导播室工作人员对摄像机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没有必要进行监控的时间段,也可将此功能关闭。

MATRIX:这个按键的灯亮起时,摄像机的色度相位可根据矩阵数据(色彩分量数据)进行更正。

SKIN DTL:这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按键,其功能等同于美颜软件中调节肤色的选项。演播厅摄像机的超高像素以及演播厅中灯光效果等因素使得演播厅中被拍摄者的各种细节均会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一些肤色较差且不便于通过化妆等手段进行改善的被拍摄对象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肤色方面的美化,导播室工作人员可以开启这个功能,以柔化或者增强被拍摄对象的肤色细节。

DRS:导播室工作人员可以启用这个按键来扩展摄像机的动态范围,反之亦然。

B.GAMMA:导播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按键来启用黑伽马修正,反之亦然。

ASSIGN:这个按键可以让导播室工作人员对按键的菜单功能进行分配。

导播室工作人员在导播室内借助CCU和ROP完成对摄像机各项参数的设置。摄像师负责操作摄像机,对演播厅节目现场进行拍摄。演播厅摄像机虽然没有录制记录存储单元,但有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操作方式。

演播厅摄像机需要外挂尺寸较大的寻像器(图1-9)便于摄像师对画面进行监控;同时,寻像器屏幕上还会显示摄像机相关运行数据供摄像师对摄像机状态进行掌握。

外挂寻像器可以显示更为丰富的摄像机运行数据,演播厅摄像师需要熟知其中常见的数据标识的含义(以松下AK-HVF100MC液晶寻像器为例,图1-10):

59.94p:这是摄像机图像模式的显示项,根据不同的设置,除59.94p以外,该项可能会显示50p、29.97p、25p、23.98p、120p、100p。

HDR:这是摄像机处于高动态范围格式时的显示。

图1-9 演播室摄像机外挂寻像器(图片来自普象网)

图1-10 松下AK-HVF100MC液晶寻像器显示界面(图片来自松下公司官网)

1080/59.94p:这是摄像机系统频率的显示。

:这是摄像机系统处于预热状态的提示。

:这是一个警告信息,但不具体显示警告的内容。它可能是对摄像机散热系统工作异常的警告,可能是散热系统虽然在工作但摄像机内部温度过高的警告,可能是摄像机直流输出的电压超过上限,还可能是摄像机拍摄时的照度存在问题。

FAN OFF:这是摄像机散热风扇停止工作的警告。

:菜单显示,这里特指在CCU中显示的菜单,在摄像机上是不能操作这个菜单的。

RET1:这是显示当前的返送输出信号ID编号的提示。

NAM:这显示的是监视器接收到的信号类型。根据具体的接收信号类型分别显示R、 G、 B 、Y/C 、NVM。

H.SENS.:当摄像机处于高灵敏度模式时,这个标识会显示出来。

14.6V:这是对给摄像机供电的电源电压状态的实时显示。

:这是摄像机进行对焦辅助放大时的显示。对焦辅助放大是一个常用功能,演播厅摄像的对焦精确度要求非常高。

1:这是摄像机灰度滤镜处于何种状态的显示。根据摄像师所选择的灰度滤镜类型,这里会显示相应的编号。

A:这是白平衡数据存储位置或白平衡状态显示。如白平衡存储于A位置,此处显示“A”;如存储于B位置,则显示为“B”;如白平衡处于预置状态(preset),则此处显示为“P”。

15,000K:这是摄像机白平衡调节数值的显示,也就是摄像机的色温当前值。

1/2000:这是工作摄像机当前快门速度的数值。

36dB:这是摄像机的主增益当前值。

+1.8dB:这是摄像机的偏移增益当前值。

DRS:这是摄像机的动态范围延伸功能被启动后的显示。

CAC:这是摄像机的色差补偿功能被激活时的显示。

D.EX:这是摄像机的数字化增距镜被启动时的显示。

EX2.0:这是摄像机的数字化增距镜的增距数值显示。

F5.6:这是摄像机的光圈F值的当前值。

FD:这是摄像机镜头的F下降显示,这个标注会因摄像机连接的镜头型号或品牌不同而出现显示方式不同的现象。

Z99:这是摄像机镜头变焦位置(变焦的实时倍数)的当前值。当摄像机连接非变焦(定焦)镜头时,这个数字不显示。

++:这是摄像机对焦位置的显示。

CAM.CCU:这是进入摄像机成像器(CCD或C-MOS)上的光信号的电平实时值。

寻像器中间最大的方框:这里会显示摄像机调节、设置或出现故障过程中的实时信息。

CH1.CH2:这里显示的是随机麦克风(两个声道)分别的音频电平。

由于演播厅节目制作的大体量和高强度,摄像机一直处于运行状态,某一指标出现问题对于摄像工作乃至整个节目制作而言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以上的寻像器显示信息对于演播厅节目制作中现场操作摄像机的人员是十分重要的。摄像人员需要在操控摄像机进行拍摄、艺术创作的同时,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来实时监看摄像机的运行状态,以保证摄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同于新闻、纪录片、影视剧等,在演播厅节目制作中,摄像师控制演播厅摄像机镜头的对焦和变焦,需要在专用的手柄上完成(图1-11),甚至摄像机的一些高频率操作项目(比如查看视频返送)也需要在手柄上完成。这是由节目制作对现场画面拍摄流畅度和高效率要求决定的。

图1-11 演播室摄像机的控制手柄(图片来自普象网)

变焦和对焦是摄像师拍摄画面构图时的两大核心要素。手柄控制对焦和变焦等摄像机常用功能的优点在于,在整个摄像过程中,摄影师双手始终放在对焦和变焦手柄之上,完全不用离开这两个最核心的操作区,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摄像师的劳动强度,提升其工作效率与拍摄质量。

四、演播厅摄像设备的发展趋势

演播厅摄像设备将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

首先是分辨率的继续提升。当前演播厅摄像机的主流分辨率基本普及为4K水平,从现有摄像设备研发生产的趋势来看,演播厅摄像机的主流分辨率将达到8K的水平。

其次是演播厅中数台摄像机与导播室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将会全面普及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当前演播厅各台摄像机与导播室系统是以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方式借助缆线进行连接的,由于一条缆线只能负载一路SDI信号,造成了演播厅中缆线密布的现象,且缆线自身带宽问题也逐渐凸显,而运用网络化设备连接(network device interface,NDI)技术进行IP连接的方式已然成熟。演播厅摄像与导播设备之间实现全面IP连接后,设备间连接复杂的状况将会从本质上得以改善。这样的连接方式将会使演播厅摄像系统的运动空间大大拓展,运动方式更加多样化,其直接效果就是让演播厅节目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和更具表现力;IP化可以使导播设备和摄像机遥控设备、摄像机之间的连接进行实时的、任意的设备指派。比如一个CCU+ROP设备,可以实时地选择拍摄现场任意一台摄像机进行一对一的调控,导播台也可以将现场机位设置编号进行任意调整而不用调换摄像机位置等。

最后,演播厅摄像机将会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演播厅节目的类型拓展及表现力需求越来越高,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是视频节目视觉表现力的灵魂,摄像画面的表现力取决于摄像机拍摄方式的多寡,而摄像机拍摄方式又取决于摄像机是否能够被多样地进行调度。摄像机的体积越小,其被调度的空间和方式越多,因此,在未来的演播厅视频节目拍摄中,中小型摄像机的使用率会越来越高。 I083EUagUNjoiW4EYJqh3DbGI20TuWwhWdVjJx1/7SXkEOt25XYuCAraQZ9/ziL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