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如何获得主题

每一个创作者在进行剧本创作时,都会面临“写什么”的问题,往往会在寻找主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写什么”的问题,主要决定因素是构思主题。创作者首先要寻找一个“表达什么”的问题,即我的作品的终极价值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的终极价值将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和人物体现。这两个问题,构成了主题构思的主体部分。

创作者寻找主题的过程是艰难的。相比于其他文艺创作类型,如小说、诗歌等,剧本的创作过程受商业性和投资大小、体裁与技术手段、创作的多人合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所以剧作者构思剧本主题的过程所受的限制性因素更多。

那么,作为剧作者来说,应该如何获得剧本的主题呢?

一、命题式主题创作

剧本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实用性是它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所在。剧本并不像小说一样是大众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影视剧、戏剧的制作提供文学脚本。剧本的创作受到诸多行业因素的限制,这样就会产生很多命题式的创作机会,这种命题式的创作往往是新编剧进入行业最先接触到的,这种创作一般被称为“行活”。

命题式创作有多种类型,其类型主要取决于剧本的用途。例如,某地要进行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会为此进行剧本的创作招募和遴选。这种创作的命题限制比较多,相关部门一般会给出较为丰富的创作素材或较为明确的创作主题,同时对题材类型和成本预算也会做出明确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剧本的内容、主题、体量等基本因素。创作者往往需要提供一个创意,然后运用编剧技巧将其编写成符合要求的剧本。再如,为了某一重大庆典、纪念重要人物或事件而征集的影视剧、戏剧的剧本,主题往往也较为明确,但是在题材和内容上,剧作者往往有较大的自由。

单就主题而言,一般常见的命题方式有给定内容(人物或故事)和给定主旨(中心思想或创作目的)两种方式。

(一)给定内容的创作

面对给定内容的创作任务,创作者往往比较容易寻找素材,但在创作主旨的体现和故事的架构上要花费大量的精力。2019年,电视连续剧《破冰行动》引人注目,不仅入围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还获得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奖和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破冰行动》的原型是2013年广东省“雷霆扫毒”专项行动中的真实任务和事件,影片真实地再现了这起中国特大制贩毒案件。该剧以参与缉毒行动的李飞父子为线索,展现了两代缉毒警察细致侦察,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特大贩毒案件的真相,历尽艰辛,为扫毒工作无私奉献的故事。

对给定内容的创作,编剧要充分熟悉创作内容,收集第一手的创作素材。该剧编剧之一的陈育新,在此之前,已经有了《铁面无私》《国家行动》《湄公河大案》等刑侦剧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破冰行动》创作开始之前,陈育新先后四次到案发地广东采访公安民警数十人,实地采访各警队相关人员,走访村落,获得了大量一手素材。

在创作过程中,编剧重新整合素材,设计叙事思路。该剧尊重真实案件的基本事实,不在叙事结构和内容上着力,而是在叙事线索和情节设计上下功夫,将这样一个案情错综复杂、参案人员众多的国家级大案讲清楚、讲精彩。陈育新将该案件中的诸多办案民警形象,凝聚并虚构了一个基层警察——李飞,借助李飞形象的塑造,把办案力量、禁毒形势、毒贩经营交易等多条线索全部串联起来。在内容和人物刻画上,编剧力图全景式地塑造出这场禁毒战役中的各色人物,使该剧具有惊心动魄的剧情和活灵活现的人物图谱。

在故事的架构上,该剧从偶然性事件入手,快刀斩乱麻,迅速进入正邪交锋的主线。前两集讲述主角李飞抓到了一个毒贩,但是没想到这个毒贩在被抓的第二天就被取保候审。之后因为毒贩说了两句不该说的话便被灭口,审问该毒贩的李飞和宋扬被陷害,成了通缉犯。这样的快节奏叙事和将主角置于困境的编剧手法,颇有悬疑效果,情节引人入胜,能够使观众快速进入故事情境。

因此,创作者在面对给定的题材进行剧本创作时,要充分收集第一手创作素材,在此基础上梳理故事创作的方向和基调。就电视连续剧《破冰行动》而言,“雷霆扫毒”专项行动已经取得胜利,这是基本的创作前提,但在具体的创作中,编剧精心处理给定的素材,按照故事情节架构的基本方法,在不违背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对故事进行精细的叙事加工,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编织跌宕曲折的剧情,设计别具匠心的细节,经营细致的埋伏照应,从而使这个故事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二)给定主旨的创作

给定主旨的创作比较常见,投资方往往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主旨方向,创作素材相对较多,可供创作者较为自由地选择。例如,中国电影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有多部主旋律电影的命题式创作,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往往动用大量的电影资源,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弘扬主旋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命题式创作。主旋律电影创作取得的成绩引人注目,20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历史人物传记电影《周恩来》《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赢得了普通观众和学者的肯定。21世纪以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主旋律电影实现了票房和艺术的双丰收,特别是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影片的《建国大业》,电影票房突破4亿元,创史上主旋律电影票房新高。2020年,是我国主旋律电影又获丰收的一年,《八佰》《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夺冠》获得空前瞩目,其精雕细琢的剧情以及横切面式、集锦式的创作手法让人耳目一新。

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主旨非常明确——弘扬主导意识形态:“主旋律概念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信仰共产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这些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来又加入了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一切优秀文化等内容,形成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 在这一宏观主旨下,主旋律电影一般选择教科书上有定论、不存疑的史实,即便这样,也有太多的素材可供创作使用,如何选择素材、构建故事成为创作的核心内容。

第六代导演管虎是主旋律电影创作的代表性人物。就票房来说,《八佰》票房超过30亿元,创下了主旋律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电影。

首先,这部影片的主旨具有强烈的当下意义。我国已经告别贫弱走向富强,国际形势复杂,国内思想开放且多元,面对逐渐远去的战争和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英烈,我们应该怎样去纪念和凭吊?这部影片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苏州河两岸的悲壮故事,真实生动地为观众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提醒人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次,在构建故事方面,《八佰》并不平铺历史,而是运用精湛的编剧技巧,将全民抗战的主题融入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中。《八佰》构建了一组贯穿始终的冲突——日本侵略者入侵与四百孤军的拼死抵抗。这一冲突被放置在国际观察员的望远镜中和隔岸观火的租界众生注视下,苏州河两岸构成了看与被看的叙事对照,战士们的人性蜕变与英勇赴死,各色民众的觉醒与行动,使这部电影的主题超越了单一的正邪对立,有了丰富的人性深度和独特的教育意义。

最后,在组织情节方面,这部电影将上海四行仓库作为整个淞沪会战乃至我国整个抗日战争的切入点和缩影,以多样的人性展示、激烈的战斗对抗为创作重点。历史人物首先是人,因此,所谓“人性化”,其实就是去掉政治包装,去追寻每个人内心深处作为人的那种共性。于是我们看到了在战争中成长为真正战士的“端午”、胆小如鼠的“老算盘”、爱吹牛最怕死的“瓜怂”,他们成为打动观众的人物形象。

给定主旨的创作,十分考验编剧的技巧和能力。它需要创作者深挖素材,充分运用编剧技巧,使创作素材和创作主旨的结合符合剧本创作的规律,不能让剧本成为主旨的传声筒。

综上所述,命题创作是编剧经常面对的创作类型,无论是给定内容还是给定题材,对于编剧来说,这种创作不能偏离编剧的基本规律,其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在既定规则下,“戴着镣铐跳舞”,运用编剧技巧,精心架构故事、设计人物,使之成为鲜活生动又主题突出的优秀作品。

二、生活体验式主题创作

生活体验是编剧个人化的生命体验,这种人生体验不仅包括编剧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生活经历,还包括编剧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从各个途径观察到的、听说的他人的生活经历。对自身和他人生活经历有意识地反思和感悟,既可以扩大创作者的阅历与视野,也可以丰富创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察。一个没有丰富人生经历和深刻人生见解的编剧,即使他拥有娴熟的编剧技巧,能够编写出符合剧作规则的作品,顶多也只能算作一个“编剧匠”。

对于初涉剧本创作的新人来说,编剧的技巧和规则是他们热切关注、渴望学习的“真经”,但是,在成为一个合格的编剧之前,编剧素养的准备至关重要,所以,任何一个准备成为编剧的人,都应该首先叩问自己,审视自己的能力和阅历,是否符合一个编剧的基本条件。

个人的生命体验是个人创作的主要来源,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任何一个艺术作品,我们都可以指出它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它的社会意义、人文背景等。任何一个艺术作品的成功,从创作角度来说,都是艺术创造者艺术地传达个人的人生体验的结果。一个个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不是因为艺术家用技巧创造了它们,而是艺术家把个人情感倾注其中,把生命体验用技巧固化在艺术材质上。艺术家最终要唤起的,不是欣赏者对艺术技巧的惊叹,而是深切的人生共鸣。

(一)直接生活经验的体察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但艺术并不直接起源于生活,而是源自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编剧不仅要体验生活,更要在体验中善于反思。一个没有人生阅历和人生见解的编剧,他的剧作不会蕴含深刻的人生思考,只会流于表面。

艺术创作者是不可能闭门造车的。他必须有丰富的人生体验,要尽可能多地去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审视人间百态,接触不同的人和事,这样他才能积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素材,为创作打下深厚的生活基础。编剧创作剧本,必须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所以,直接生活体验对编剧来说至关重要。编剧创作一个个场景,源于他对自己生活体验的描摹和传达;编剧塑造一个个人物,可能是他的生活经验提供了原型。编剧乐于写那些打动自己的人和事,因为这样的人和事才有可能打动别人。编剧追求生动的故事和丰富且有真实感的场景,而这些都可以从直接生活体验中获得。

我们可以从影视剧的发展历史上看到,丰富的人生经历或特殊的从业背景,往往能够给创作者以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创作者写出优秀的剧本。例如,由马克·鲍尔编剧,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美国电影《拆弹部队》,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影片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这部影片采用纪实性手法展示了美国专家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拆弹工作,生动且极富真实感。这部电影的成功与编剧马克·鲍尔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马克·鲍尔是新闻记者出身,他曾跟踪报道过美国军队中的爆破组。独特的职业经历,使他在创作《拆弹部队》的剧本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准,能够对EOD(爆炸物处理控制中心)展开细致而专业的描述,这一点十分吸引观众。

当然,不是所有的编剧都能有马克·鲍尔那样的行业背景和职业经历,很多剧本也并不需要特殊的行业背景,剧本创作需要作者创造条件,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2021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以女儿贾晓玲穿越回1981年,与自己的妈妈成为姐妹,智斗妈妈的“死对头”为主要内容,在喜剧的外衣下包裹着一个温暖的亲情故事。这部电影的创作主要缘起于导演兼编剧贾玲对母亲的怀念,其中的一些故事和桥段是导演的亲身体验,感情真实且真挚。心理学家格林斯潘认为,一个人的艺术观念和艺术造诣都源自儿童时期的情感经历,一个人的童年决定了他一生的情感色彩,回顾和发现剧作者童年时的感受和情感诉求,往往能够发现剧作者独特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这是剧作者进行情感表达的原始动力,那些在创作中迸发原创性的情感片段,往往可以成为剧作的神来之笔。

所以,一个剧作者应该发现自己,发现那些能触发个人强烈情感的素材。可能这些素材并不是重大事件,甚至在个人人生经历中并不很起眼,但是只要能触发个人情感,就是非常重要的情感素材。在影视作品中,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比比皆是。2012年上映的青春题材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曾经斩获台湾金马奖多个奖项,导演九把刀在这部影片中真诚地回顾了自己的初恋故事。但是,这部影片并没有停留在个人化的自我表达层面,而是推而广之,传达出千千万万个正处于青春懵懂期的男孩女孩的行为和心理,传达出对美好青春的怀念和感悟。这些作品启发我们,创作不是个人生活的记录,而是经过复杂的创作加工,个人私密的人生体验与创作技巧相互碰撞与融合,最终形成一部独具特色的作品。

对于剧作者而言,个人直接的生命体验是剧本创作的直接源泉,需要他细心地发现生活,用心感受生活,通过复杂且独具个性的创作心理,构建个人的素材库,凝练主题,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所以,一个编剧要想使自己的剧作“有生活”,他必须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体验中反思、提炼,为剧作提供扎实而丰厚的生活素材、情感及思考。

(二)间接生活体验的获得

囿于个人经验的有限性,创作者不可能只写自己的生活经验,还需获取更多的主题与选题来源,因此就需要不断地进行间接生活经验的搜集与关注,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以及通过他人、各种传播媒介讲述的故事予以关注,进行深入思考。这种间接生活生活体验可以是无意识的,创作者每天吃饭、睡觉、工作、旅行,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都可以成为剧本的素材;生活体验也可以是有意识的,他为了创作特定剧本,去进行实地考察,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素材。

那么,哪些素材是对创作有用的呢?创作者该如何取舍素材呢?

第一,剧作者要从情感出发,挖掘能够触动个人情感的素材。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人为核心的,影视艺术更是如此,因为这些作品就是人类活动和人类情感的缩影。希区柯克曾经说过,电影是被剪辑了的人生;剧作家也曾慨叹人生如戏。剧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剧本创作的主体,收集和研究素材的最好对象是自己;最好的人物素材,就是对自身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剧作者的社会体验、人生感受都是丰富的素材库,能够触动个人情感的素材,是剧作者最主要的财富,这些素材往往能够让剧作者找到创作的“感觉”,激发创作灵感,激荡创作感情,体味创作带来的快感。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改编自2015年广受关注的“陆勇案”。《我不是药神》的编剧韩家女创作这个剧本的灵感来自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一期节目《救命的“假”药》,“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确实非常感动。然后我就觉得这个人物从他生病到最后被无罪释放,十几年的经历正好就差不多是一个电影的内容,量很足,不如自己写个剧本出来。……写剧本的时候其实比较平静,但当时看这期节目,包括搜这个人相关资料的时候,哭了好几次。我觉得他确实没有赚钱,好像乍一看不太符合逻辑,所以这个故事才独特才感人” 。编剧对《救命的“假”药》中的人物经历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准确地把握住《我不是药神》中在“救命”与“合法”之间艰难抉择的主题表达,从而唤起更多观众的情感共鸣。“感觉”对了,剧本就会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成为一个不完全受创作者理性控制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喷薄而出,这一现象被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称为作品的“自主情结”。生机勃勃、感情充沛的剧本容易将情感传递给观众,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第二,对素材进行意义的发现和深度的反思。

剧本的创作不仅需要情感的驱动,而且还需要理性的思考。理性思考的过程是将素材再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作者在发现、收集素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将素材发酵、提纯,进行意义的生发和延展,最终形成有效的剧本素材的过程。

对素材的发现和思考的程度,取决于创作者的学养和感悟能力。著名剧作家孙祖平指出,“剧作者必须涉猎多学科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科学诸领域的学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剧作者都应有所涉猎、有所知晓、有所储备,学识素养犹如空气、水和维生素,赋予一名编剧最为基本的职业素质;犹如金字塔的塔基,决定了一部剧本最为基础的艺术水准和境界层次。文化才情缺失者,其作品必定视野狭隘、精神贫乏、感觉迟钝、文笔枯涩” 。感悟力是决定剧作者对素材利用程度的一种能力。创作者对原始素材的感悟,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其学养和感悟力,为随后的创作提供丰厚的素材和思考。

剧作者对直接生活体验的思考,可以进行从片面到整体的阐发。剧作者在面对生活时,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因为个人能力所限,不能走遍世界,阅遍世事,但剧作者可以将事件进行从片面到整体的阐发和演绎,从个人经历中寻找群体的共性。人作为个体可能有千差万别,但人也有共性特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剧作者应该从人的普遍性入手,发现素材的整体意义,这样,他就能从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提炼出人类的普遍情感和问题。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电信公司茶水工阿里即将赢得电视台《谁会成为百万富翁》节目的高额奖金,却被主持人、警察怀疑他采用了隐秘的作弊手法才一路通关,正确回答了节目设置的各种问题,理由是医生、教师等高知阶层都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一个从小生活在贫民区的年轻人更不可能。电影通过个案故事展示出社会对生存于底层人的不公正认识、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形成的固化思维,引导观众从特殊个案走向普遍性的关于人类平等的反思。

剧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整理,也可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深挖。剧作者对自己获得的素材进行反思,深挖意义,对创作大有裨益。例如,人人都会面对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等人生基本问题,所以剧作者可以做更深层次的挖掘。在影视和戏剧作品中,爱情和死亡是两大基本主题,但是,借爱情和死亡的故事,创作者可以演绎和生发出多种意义。美国电影《勇敢的心》通过中世纪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传奇爱情故事和悲剧性死亡结局,传达出对自由这一充满哲学意味主题的思考。

无论是从情感角度还是从意义角度,剧作者对所获得的生活体验需要进行积累和思考,这种积累和思考非一日之功,需要剧作者养成职业习惯,日积月累,不断积淀从各种途径获得的创作素材。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创作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复刻,更重要的是从芜杂琐碎的生活经验积累中提炼出更具普遍性的本质与特色。

三、审美感悟式主题创作

所谓审美感悟,是指创作者在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思考中,对社会、人性、人生的认识从个别现象上升到本质性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把握,从而在更高、更宽广的层面上感悟社会、感悟人性、感悟人生。戏剧的舞台上上演着上下五千年的故事,电影、电视也讲述着历史的、现代的甚至未来的故事。作为包罗万象的艺术,影视剧、戏剧的创作要远远超出剧作者的人生经验,构思的故事可能并非来源于现实。在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遇相知相爱,忧郁而亡,亡魂依然追寻梦中的爱人,这个具有奇特想象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脱离了现实生活逻辑,与明清时期盛行的程朱理学也完全相悖,但“为爱而死,为爱而生”的主题表达与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歌“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审美表达上具有穿越时空的共通性;杜丽娘与柳梦梅两人无论生死都要在一起,他们对爱情婚姻的执着追求,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人对理想爱情婚姻的终极梦想。《牡丹亭》的故事脱离了现实生活经验的直接表达,是汤显祖在对爱情本质审美认知基础上进行的创作。

古今中外许多影视剧、戏剧所构思的故事并非源于现实,而是创作者在对社会人生具有审美感悟的基础上,以超常的想象力构建出的武侠世界、未来世界、玄幻世界。在这些与现实世界迥然不同的想象世界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不同、生存环境不同,但创作者对社会、人性的主题表达与现实题材是相通的。那么,剧作家如何延展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更普遍、更深刻、更广阔的素材收集和主题表达呢?

生命体验的积累是复杂而长期的,剧作者除了大量积累创作素材外,还应对素材做初步的提炼和整理,对创作素材进行初加工。这种初加工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剧本,甚至可能仅存在于剧作者的脑海里,但它们是一个个鲜活的剧本基因片段,在合适的时候,会互相碰撞,相互组合,最终发育为成熟的剧本。一个优秀的剧作者脑海中必须有大量的剧本基因片段,这样他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一个剧作的初学者往往为写剧本而收集创作素材,成熟的剧作者面对创作任务,多数是选取脑海中储备的某个或者某几个剧本基因片段,在创作中为其赋予五官百骸,构建完整的成品。

一个剧作者应对所获得的有价值的创作素材做创作基因片段的构造,这个构造的过程,是从纷繁无序的创作素材中寻找规律,深挖意义。创作素材有了意义,就会与其他素材之间发生勾连,逐渐地素材就会形成一个个有意义的片段,它们如一粒粒种子,存储在创作者的素材库中,一旦有生根发芽的机会,就会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作品是剧作者一挥而就的,这是因为,剧作者已经在创作之前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主题和故事,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迅速赋予它具体的形态,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那么,剧作者应该如何对素材进行初加工呢?其实对素材的初加工,主要表现为对素材意义的发现,即创作者从大量原始素材中提炼出日后可能成为剧作主题的东西。

首先是沉淀。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剧作者是自己创作素材的“当事人”,受到当时的情境所限,剧作者掌握的信息和收集的素材难免芜杂,甚至出现情感驾驭理智、素材偏离真相的情况。所以,剧作者要反复研究所获得的创作素材,对原本芜杂、无序的素材进行真伪求证,将其沉淀为不失个人色彩又经得起考证的素材。这些素材一经沉淀,就会存储在剧作者的记忆中,在日后的创作中如需提取它们时,就不必再进行事实的求证和意义的发掘。将原本意义模糊的素材进行意义的明晰和创作价值的筛选,能够帮助剧作者建立具有个人风格的素材库,这是剧作者最宝贵的创作财富。

其次是升华。升华是一种心理现象,对于剧作者来说,升华表现为剧作者面对人生突变,特别是巨大的人生痛苦和强烈的情感刺激时,能够将这种痛苦和刺激转化为创作动力或创作素材,进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痛苦和苦难激发的强烈情感,往往可以转化为剧作者强烈的创作激情。例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遭受失恋折磨,但是他努力将这种痛苦转化为写作的动力,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明白,我能创作,我是自己的,一切属于我,包括我的那些锁链,我是我自己的各种痛苦的主人!”他以此为座右铭,很快从失恋中挣脱出来,立下了“不创作,毋宁死”的誓言,伏案十年,终于写出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蜚声世界文坛。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罗曼·罗兰语)

最后是投射。经历了素材的沉淀和升华,剧作者在积累素材、凝练主题时,应该完成另一个关键的步骤:投射。在心理学意义上,投射是指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在文学史上,被自我投射的文学形象数不胜数。在意大利文学家但丁的《神曲》中,他将自己现实生活中并未终成眷属的爱人贝特丽丝塑造成一个带自己游历天堂的完美女性。在影视作品中,这种例子也俯拾皆是,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海难之后的救生船上只有幸存下来的少年派与老虎、斑马、鬣狗、猩猩,在动物间的厮杀之后,派与老虎之间既相互提防对峙又相依为命,当老虎最终消失在丛林中时,派意识到“人生就是不断放下的过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好好告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借助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奇幻故事,表达了人类极其复杂的情感。

生活远比剧本精彩,生活永远是影视剧、戏剧创作的主要源泉,剧本创作者必须去发现、去体验、去积累、去沉淀自己的人生体验,寻找那些触动自己的情感,激发自己创作热情的创作素材和主题元素,建立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素材库,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课程实训1】

实训目标: 通过训练,能够完成命题式创作任务的主题构思。

实训内容: 请构思一个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的电影主题,并简要写出主要故事素材。

【课程实训2】

实训目标: 学会从直接生活体验中积累创作素材,并提炼主题。

实训内容: 1.寻找并讲述你亲身经历过的最难忘的三件事,并说明你难忘的原因。

2.从这三件事中提炼主题,要求主题简单明了,能用一句话概括。

【课程实训3】

实训目标: 掌握从改编作品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实训内容: 根据教师提供的文学作品或真实事件素材,讲述你对这些素材的主题改编的构思。 wAZ6UNXW0n2KsqNL+G3IpklnqsfK+nh8NI6ii+/BsovDh0euGImeSMuZOuljP9+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