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发展规划作为对幼儿园未来发展蓝图的描绘或形象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战略性影响的纲领性文件。这就决定了制订幼儿园发展规划的主体因素涉及幼儿园地方主管部门、本园全体教职工和相关社会力量。
简而言之,地方主管部门是特定幼儿园发展规划的领导力量、咨询机构和备案单位。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是特定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基本主体。其中,园长是第一工作责任人和相关力量整合者;幼儿园发展规划工作小组是专门工作力量;幼儿园党组织是核心监督保障力量;广大教职工是重要参与力量;幼儿园同行、学前教育学会(协会)等专业团体和所在社区组织是特定幼儿园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持力量。为了提高规划制订与实施质量,在“U-G-S”合作共同体建设理念下,幼儿园与大学专业院系加强联合是一种值得肯定的选择 。
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发展价值领导者、教学引领者和组织管理者。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是园长办园理念的现实化过程,体现的是园长对幼儿园发展的价值引领作用。园长应正确把握幼儿园的办园方向,以时代变迁为教育大背景,以地域特征为教育小背景,以科学理论为教育依据,积极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努力继承优良办园传统,善于凝聚园内外各方智慧,以可传承的形式为教育依托,开拓性地、创新性地拟定幼儿园发展规划,从而为幼儿园长期、稳定的发展指明方向。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框架理论,学校发展规划通常包括D(diagnose,诊断)、P(plan,设计)、D(do,执行)、E(estimate,评估)四个环节,其中,诊断是基础,设计是关键,执行是重点,评估是保障 。具体到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订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一是明确发展规划的支持环境;二是回顾诊断本园发展基础,主要解决幼儿园发展现状如何的问题,以便明确应当优先发展的项目;三是设计发展目标与思路,主要解决幼儿园预期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以便明确具体行动方向;四是明确规划实施保障举措,主要解决幼儿园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以便明确具体行动内容;五是建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机制,主要解决如何检查发展目标达成度的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并改进工作。
首先,应了解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特别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做出的政策性规范,如“幼有所育”总要求和“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的总体思路等,其价值取向就是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其次,需要深入分析幼儿园所处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发现相关有利与不利影响因素,特别重视人口、政治、文化和经济因素与幼儿教育的互动,从中寻找幼儿园的发展契机,有目的、有步骤地培育幼儿园的发展优势,有意识地克服幼儿园发展的瓶颈。最后,应明确本园所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主要发展主题。一所幼儿园按照发展阶段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基本阶段:兴建阶段、起步阶段、壮大阶段、成熟阶段、提升阶段、卓越阶段、领袖阶段。按照发展水平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基本阶段:“安全合格、规范有序”的初级水平阶段、“规范特色、项目品牌”的中级水平阶段、“模范品牌、独特文化”的高级水平阶段。按照发展主题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基本阶段:要素建设阶段、结构建设阶段、功能建设阶段、价值建设阶段。
幼儿园发展现实基础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①幼儿园的发展历史与概况。②幼儿园的发展成就与优势。③幼儿园的发展劣势与主要问题。④幼儿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常可以采取发放问卷调查和举办座谈会方式广泛采集信息,并应用SWOT分析法对特定幼儿园发展现状进行具体诊断分析。
幼儿园发展基本思路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指导思想;②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发展愿景、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或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等;③办园理念,主要包括办园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园风、园训等。
办园指导思想是幼儿园园长在一定时期的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首先,必须符合国家依法治教和上级指示精神,如遵循国家教育基本方针,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方向;其次,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幼儿园的基本任务与使命,如尊重幼儿发展和学前教育基本规律,提高科学保教质量,奠基幼儿未来发展;再次,充分体现促进师幼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后,具体表述应有一定独特内涵,杜绝“千园一面”。
幼儿园总体发展目标应包括科学保教发展目标和组织管理发展目标。科学保教发展目标应依据国家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和表述。组织管理发展目标应依据幼儿园发展阶段与所处区域环境,同时借鉴或对标同类幼儿园发展目标具体确定和表述。一般来说,还可以把幼儿园总体发展目标细化分解为近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
办园理念主要是幼儿园园长关于办什么样的幼儿园和怎样办好幼儿园所进行的深层次系统思考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一所幼儿园的主体信仰、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构成了一所幼儿园绵延流传的理想支撑和精神动力,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其主要内容包括办园宗旨、培养目标、园风、园训、办园特色等。所有幼儿园的办园理念都应是幼儿教育共性要求与个性风格的统一。任何幼儿园凝练表达办园理念时,为了体现幼儿教育共性要求,必须坚持教育实际联系教育理论,强调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而为了体现个性风格,必须坚持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强调对教育行动的择宜。
幼儿园发展任务与主要举措是对幼儿园发展基本思路的具体分解和承载落实,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幼儿园文化建构;②科学保育教育;③师资队伍建设;④有效内部管理;⑤外部联系与合作。
幼儿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的全部教育生活方式与表现形态,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对于幼儿园有着整体性的价值导向作用。首先,幼儿园文化构建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四个文化环境对园本文化系统的影响问题:一是园本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当代主流文化的吸纳问题;二是园本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三是园本文化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问题;四是园本文化对外国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借鉴问题。其次,幼儿园文化构建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文化系统发展的基本问题:一是园本文化传统与园本文化创新的关系;二是园长文化与教师文化、儿童文化等社群文化之间的关系;三是园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
科学保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科学的保育活动是基础内容,科学的教育活动是高阶内容。为了科学组织并开展保育活动,应牢固树立全面保育观,首先,应着力开拓幼儿保育新主体和新路径,除了坚持做好来自幼儿园主体的教导保育和管理保育,还应积极探索并推进来自儿童主体的自我保育,来自家庭主体的责任保育和情感保育,来自社区主体的公共保育和文化保育,来自国家机构主体的政治保育、监督保育和特殊保育;其次,应积极拓展保育新内涵与新境界,除了坚持做好以“一日生活为主线”的幼儿安全保护和全面健康保护,还应积极探索推进幼儿权益保障、个性保护和天性保护等新方向和新内容;最后,应大力提高保育工作的专业性、精细化和协调性水平,重点解决幼儿教师与保育员的职责分工及待遇差异等突出问题。为了科学组织并开展教育活动,应牢固树立全面的课程观,首先,应确立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创造整合价值导向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儿童哲学教育、儿童戏剧教育、儿童自然教育、儿童博物馆教育等特色园本新课程建设;其次,积极探索以师幼互动结构优化为主线的多元化教育质量提升新路径,在坚持实施生活化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环境隐性课程、游戏化课程、情境化课程和生态化课程;再次,大力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着力加强课程智库、课程审议、课程规划和课程评价等工作;最后,进一步创新案例法、问题法、体验法、项目法等教育方式和方法。
师资队伍是幼儿园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第一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任务与必然要求。首先,应动态配备合格的园长、教师、保育员等工作人员,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等结构,重点加强幼儿园教师梯队建设。其次,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推进教师专业伦理教育、职业礼仪培训和文化修养活动,积极组织岗位技术练兵,鼓励教师参加专业能力竞赛,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再次,建立健全教研训一体化工作体制与机制,继续加强园本教研工作,大力拓展区域教研,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采取适宜的专业发展促进方案。最后,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着力培养若干专家型教师,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示范和引领作用。
内部管理是幼儿园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和核心动力。从基本职能要素看,幼儿园内部管理主要包括内部计划、内部组织、内部领导、内部控制和内部创新等。从基本对象领域看,幼儿园内部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信息管理(含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等。从基本手段或方法看,幼儿园内部管理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等。为了实现对幼儿园的有效内部管理,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顺应我国现行“政府统一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参与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改革,坚定“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办园方向,积极完善本园管理体制,健全园长负责制,加强幼儿园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幼儿园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推进教职工民主管理。二是坚持依法办园,建立健全由全园性制度、部门性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等构成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充分发挥其导向、规范和保障作用。三是坚持“公平而有质量”总体目标导向,采取“顶层设计、整体推进、专项突破”的基本策略,有计划、分阶段地稳步提升幼儿园卫生保健、安全总务、科学保教、队伍管理、班级管理和文化管理等关键领域的管理水平。四是大力推进幼儿园包括基效价值、绩效价值、成效价值和乘效价值在内的全面社会价值管理,建立健全科学考评体制与机制,强化组织内部激励,切实提升幼儿园的独特社会价值贡献水平。
外部联系与合作是幼儿园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首先,应从积极构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格局的视角出发,建立幼儿园对外合作与交流机制,稳步扩大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数量,积极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其次,应面向支持特色园本课程开发,稳步拓展利用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营造更为广阔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再次,大力创新幼儿园与家长、相关社会机构及部门有效沟通的策略与方法,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最后,应稳步创设多样化的工作平台或渠道,积极吸引家长、社区和社会人士密切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和评价工作。
制订幼儿园发展规划不易,落实幼儿园发展规划更难。为此,在制订幼儿园发展规划时,一般需要简明扼要地明确规定若干具有预测或假设性质的关键保障方向和基本路径,通常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组织保障措施;②人力保障措施;③制度保障措施;④经费保障措施。
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通常是幼儿园园长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具体分解发展任务并锐意改革创新的过程。常见的基本实施策略有以下三种:一是通过研究制订专项发展规划及其实施细则来分解推进;二是通过制订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来责任到岗到人分解推进;三是通过重点发展专项实施的行动研究来多轮次循环诊断推进。为了及时反馈幼儿园发展规划实施效果,通常需要建立相应的实施效果监测评价机制。一般需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工作机构予以组织实施,并可以联系同行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协助工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动态监测并评价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幼儿园发展总体目标及其专项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幼儿园主要发展措施与保障措施的有效度;三是幼儿园发展成果和品牌传播的影响度;四是幼儿园事业发展的社会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