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土是一种韧性较小的材料,虽然抗压能力还不错,但抗弯折和抗拉的能力比较弱。因此,缺乏抗震措施的生土建筑很容易在地震中“土崩瓦解”,建筑物的屋顶、楼板、墙体等部分的垮塌也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西南地区的历次地震中,土房子密集的地方往往是重灾区。有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云南鲁甸地震中,倒塌的房屋至少80%是土房。
2014年8月的云南鲁甸地震之后,我所在的香港中文大学“一专一村”团队联合剑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结构和抗震专家,一起来到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的光明村进行调研。
不出意料,那里的传统夯土农宅大部分都在地震中垮塌了,村民纷纷转而建造砖房。但是由于地震以后外来材料和人工费用飞涨,重建家园的费用成了村民不小的经济负担。很多重建房屋因为资金不足,既没有保温隔热措施,也没有外墙面的装饰和室内的装修,别说家具了,有的甚至连门窗也没有安装。住在这种红砖裸露、“冬冷夏热”的砖房里,实在谈不上舒适和体面。
我们还发现,因为缺乏建筑抗震的知识和技术,一些重建的砖房看似结实,其实仍然存在结构的薄弱部位和安全隐患。
究竟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村民不用过度依赖外来的材料和技术,靠着自己的资源和能力,重建出安全又舒适的住宅呢?我们决定先不去思考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替代传统夯土建筑,而是抱着好奇心和开放的态度,认真地看看当地已有的技术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值得保留,还有哪些可以改进。
在对当地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之后,我们的专家团队对当地传统夯土建筑进行了“会诊”,找出了传统技术中的弱点,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略加改进,总结出一套既有科技含量、又易学好操作的新型抗震夯土农宅建造技术。
鲁甸地震后倒塌的传统夯土农宅
新型夯土农宅的改进措施
经过一系列的力学性能测试,我们的新型夯土农宅建造技术被证实安全可靠,完全符合国家的建筑抗震规范。但怎么把这套技术传授给村民呢?如果光靠一张嘴,可能磨破嘴皮也不一定有用。我们决定和村民一起“边做边学”,通过建造示范项目,让这项技术以最直接的方式被村民感知和掌握。于是,我们邀请村民工匠一起,为村里一对没有能力重建家园的老年夫妇设计、建造了示范农宅。
仅仅解决安全问题还不够,为了消除村民心中“土房子就等于落后、贫穷、不安全”的固有印象,新建的农宅必须改变传统夯土农宅空间低矮、采光不足、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的问题。这需要建筑师充分了解和尊重使用者的日常生活需求,仔细考虑改进方案,整体提升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在有限的宅基地上,我们为老爷爷老奶奶设计了一栋布局紧凑的单体建筑。两个土墙承重的矩形建筑体块承载了住户日常起居的各个房间,中间设置了有屋顶采光的狭长中庭——一个让日光和新鲜空气流动起来的半室外空间。它很好地补充了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为老爷爷老奶奶提供了一个既能遮风避雨又明亮舒适的活动空间。
除了安全和舒适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经济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之前常规的砖混住宅,造价超出村民的负担能力不说,大部分的材料是外来材料,技术工人也需要从外地聘请。也就是说,盖房子投入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只有少部分可以留在当地,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光明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转换思路,用当地的材料、当地的工人来完成重建,让材料费、人工费还留在当地人的口袋里。
老奶奶喜欢在中庭做刺绣
新家平面图
由于新技术只是在当地传统技术上做了必要的改进,建筑施工的技术简单易学,工具也很容易上手。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和实践,当地村民组成的施工队就可以胜任盖房子的工作。村民和“一专一村”团队的技术指导人员、驻场建筑师一起边做边学,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重建。而建造房屋所需的材料,大部分来自灾后废墟的回收利用和就近购买,工匠则全部在当地雇用。这样一来,建筑的造价大大降低,只有常规砖混建筑的六成左右,而且建造房屋的资金大部分都留在了当地,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
村民工匠正在使用改进后的工具夯筑土墙
项目落成之后,老爷爷老奶奶搬入新居。老爷爷有了一个明亮舒适的空间做他最擅长的竹编手工,多年不做针线活的老奶奶,也兴致勃勃地重新做起了刺绣。灾后重建项目不仅为他们重建了居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重拾信心和希望;让他们看到,原来自己的本土材料、本土技术、本土工匠,也可以盖出环保、舒适、经济、体面的房屋。
咦?这本书不是要讨论绿色建筑吗?怎么一讲起自己团队的项目就滔滔不绝,好像跑题啦?其实介绍这么多传统的技艺和民间的智慧,是想表达这样一种观点:虽然绿色建筑总会给人“高大上”的刻板印象,好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有距离,但高技术、新材料、昂贵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绿色建筑仅有的“三板斧”。抛开这些表象,绿色建筑强调的其实是用适宜的、智慧的方法处理人和环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让这些关系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循环。这里头不仅包含科学、工程的学问,还涉及到社会、人文、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非常开放、灵活的思维和很多跨学科、跨部门的沟通协作。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还要用土这种落后的材料盖房子。但我总觉得,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而言,材料是中性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每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带着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和对当地人生活方式的尊重,把不同的材料用在适合它们的地方,不管是钢还是土,都能让人的生活和生命焕发新的光彩。有时候,我们看似是在为村民的灾后重建和未来生计考虑,其实已经是在践行真正的绿色建筑理念。光明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获得了香港环保建筑大奖的新建住宅建筑大奖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嘉许奖。作为一栋小小的土房子,它所蕴含的绿色建筑理念一点儿也不比其他获奖作品逊色。
光明村灾后重建示范农宅建成效果
我很喜欢的德国建筑师安娜·赫林格(Anna Heringer)说过的一句话:建筑是工具,改善生命是目的(Architecture is a tool to improve lives.)。你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你周围的建筑吗?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那些“改善生命”的绿色建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