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外医药交流

(公元 265—581 年)

中国医学历经春秋战国与秦汉之经验总结与理论提高,日益步入成熟阶段。首先,中医学的发展已坚决地与巫术、巫医决裂,逐渐形成、完善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次,在十分丰富的医疗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但概括了脏腑、经脉、营卫气血、四气五味、四诊八纲以及阴阳五行学说之引进,而且成功地运用这些理论思维以为疾病之诊断、治疗原则及遣方用药之指导,使千百年积累的用药经验及非药物疗法的针灸、按摩、导引及诸种外治法,绳之以理论指导。此外,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也由于经验积累而更加提高。更重要的是,此期奠基性著作也已完成,而且达到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理论结合实际、容易掌握的先进水平。例如,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还有《八十一难经》;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包括以治疗传染病、流行病为重点的《伤寒论》,以及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为重点的《金匮要略》;中药学奠基之作——《神农本草经》等,在世界东方居于领先的地位。

中医学以其在亚洲之先进水平,秦汉以来已渐渐引起周边国家与民族的注意,其相互交流尚处于萌芽状态,或只限于某些药物之互通有无之赠送,医疗交往还比较少见。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医药卫生理论与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相继出现多种诊断与临床学科奠基之专著。例如:切脉诊断专著《脉经》,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中药学专著《本草经集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救卒方》,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等,特别是后来传至日本并成为教科书的综合性著作《经效小品》方,也完成于此一时期,从而更扩大了中外医学之交流。 zl722/hqcZYaPRrtW76NjZTKb+UIDUb0PagXrHafhQbm2p08Nfffy0AzMQ/+KF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