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越医药卫生交流

中越医药卫生交流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中国内乱,政权分立,对外影响缩小,故两国交流显著减少。医药卫生方面的往来则更为稀少。公元 265 年,扶南曾遣使向西晋贡献方物,其中有香药等。《晋书·四夷传》:“(扶南)食器多以银为之,贡献以金、银、珠、香。亦有书记府库文字……武帝泰始初(晋武帝司马炎即位)遣使贡献,太康中(280—289 年)又频来,穆帝升平初(357 年),复有竺旃称王,遣使贡训象,帝以殊方异兽,恐为人患,诏还之。”可见在晋初,扶南遣使至晋者尚较经常,所贡之珠、香等,虽属生活装饰之用,但也早已是中国常用之药物了。又《南方草木状》一书论述豆蔻时指出:“旧说红豆蔻花,食之破气消痰,进酒增倍。泰康(即晋武帝太康)二年(281 年),交州(晋时治所,包括今越南及广西、雷州半岛等地)贡一篚,上试之有验,以赐近臣。”可知交州所贡豆蔻在当时即用以破气消痰及解酒精中毒,而且经晋武帝司马炎亲自试用有效而尝赐给近臣,其后之大量引入当属意料中事。《南史》卷七十八记述有关中越交流之史实有多条,如,大明二年(458年),林邑王范神成又遣长史范流奉表献金银器、香、布诸物;又(刘)宋文帝十八年(441 年),跋摩(林邑王范天凯之子弼毳跋摩)复遣使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并献火齐珠、郁金、苏合等香;(梁)普通元年(520 年)、中大通二年(530 年)、大同元年(535 年),累遣使献方物,五年(539 年),复遣使献生犀。《梁书》卷五十四在叙述林邑国时指出:又出碡瑁、贝齿、吉齿、沉木香,多为药用之品。该书还特别介绍了沉木香:“沉木者,土人斫断之,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次不沉不浮者,曰筏香也。”《梁书》也多类似记述。此论点为多家本草著作所引以为据。又南齐时文学家阴铿,他的妻子在越南时,由于感受地气卑湿而患下腹胀病证,适遇由苍梧(广西梧州)来的道士林胜在越南采药,为阴铿妻用“温白丸”而治愈。从此,该方流传越南。林胜也曾行医于越南。这是继汉代董奉在越行医治病后的又一突出例证。 or/FMduvOVTj+1YdQmJ9aA+b1LYIXp9TCZDWt+W/N78vwyuEAGDcJ5rbaomb++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