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久坐的危害

儿童和青少年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风险因素。英国剑桥MRC流行病学实验室的Ulf.Ekelund等鉴于目前欧洲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日益增高,认为这与缺乏运动有关。为此设计一项横断面研究观察体力活动和身体成分中脂肪指标的变化。共选择了1292名9~10岁的儿童,来自欧洲4个地区(丹麦的欧登塞、葡萄牙的马德拉岛、挪威的奥斯陆、爱沙尼亚的塔尔图)。体力活动用加速指标仪,脂质判定以5个皮肤厚度总和及BMI为指标。体力和运动的相关应用线性模式及校正潜在的混淆因素。经校正性别、研究地区、性成熟期、出生体重、双亲BMI,每天按进行中度运动或体力运动加以计分(分/日)( P =0.032)和运动时间加以记分(分/日)。结果进行体力运动时明显( P =0.015)与脂肪成分呈独立相关。性别、地区、性成熟、出生体重和父母BMI对体脂的贡献率占29%[校正R(2)=0.29]。体力运动时间又追加了0.5%。体力运动时间<1小时者的脂肪明显厚于每天运动>2小时者。儿童中度运动或体力运动时间的累加数和体脂量相关,尽管其相关性较弱,还是应该要鼓励儿童进行体力活动以防止肥胖 [20]

一、久坐看电视和玩手机的危害

大量的研究关注到儿童和青少年久坐的习惯是导致肥胖的第一要素 [21] 。儿童及青少年的久坐习惯,主要是玩游戏、用电脑,特别是看电视,常因此引发肥胖。然而,并非所有久坐者出现相同的影响即肥胖。为此,德国慕尼黑大学的Moreno教授查阅了文献,从1990—2007年间,对2~18岁间的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横断面、纵向和相关性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坐着看电视比视频节目和玩电脑所导致增重的风险更大,即使时间不长,特别对年龄小的儿童。现在不清楚久坐习惯的人其体力活动水平间有何相关?形成这种习惯与社会经济及家庭背景的关系也值得研究 [22]

目前儿童久坐的时间正在增加,包括他们闲暇时间、学习时间和从家到学校的转运时间。Salmon等对2~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了调查,主要观察久坐习惯和健康危险指标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来改变这种习惯。他们从近年来相关文献库(PubMed,Google Scholar,ERIC,Psyelnfo,Social Science Index,Sportdiscus等)和健康文献中心调集资料数据,以年轻人每天久坐2~4小时为筛选基础值,然后以每天久坐5~10小时作为比较分析。探讨对种族、社会人口学、卧室内有电视、父母的习惯与儿童看电视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从随着儿童身心发育来看,支持公共健康所推荐的要限制久坐的基本时间。应该明确久坐的总时间和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提示减少久坐总时间甚至去改变这种习惯,特别要控制看电视的时间。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年轻人中已有少数在限制看电视时间和改变久坐习惯后获得成功的报告 [23]

大量研究提示,儿童每天看电视4个小时或以上,则会发生肥胖 [24] 。看电视久坐不动时间越长,增加的BMI越大,肥胖发生率越高 [25] 。儿童和青少年久坐看电视是造成体内代谢紊乱形成脂肪积累的主要原因 [26] ,从而BMI值增高,产生肥胖,而有的是在其后到成人期时明显肥胖 [27]

儿童和青少年久坐看电视而导致肥胖是世界性问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经济落后地区 [28,29] ,已到了不得不强烈呼吁的时候了。家长如果放任不管,甚至以儿童肥胖为营养好是好事,这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因为后果将十分严重 [30] 。严格地限制儿童观看电视和玩电脑、手机的时间,可以起到减低他们的BMI值的作用,从而减少发生肥胖的风险,这项措施是积极有效的 [31] 。由于儿童的自我控制力较差,而电视、手机对他们的诱惑力又是如此之大,所以家长和教师应担当起这份责任。

在中国,目前人们在手机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据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在手机上花费2小时30分钟。该数据在大学生人群中更为惊人。调查发现,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累积时长为5.2小时,大约1/4的大学生每天玩手机在7小时以上。中、小学生没有数据,但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手机虽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和诸多方便,但也给健康带来了严重问题。据近期由美国西蒙·玻利瓦尔大学的Mirary mantilla-Morron教授发起,研究人员对该大学100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观察,结果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5小时的人,肥胖风险增加43%,而且他们的活动更少并消费更多的含糖饮料、快餐和零食。研究人员表示,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就会造成久坐和缺乏运动,从而增加过早死亡、糖尿病、心血管病和骨关节病的风险 [32] 。对儿童贪玩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不仅导致儿童患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增高,还会导致感情变化、行为异常、认知损害和戒断反应等。因此,应该教育开导,让孩子不被电子产品“绑架”,建设能满足青少年儿童心理需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33]

固然儿童和青少年观看电视和玩手机是严峻的现实问题,但另一突出问题是小学和中学的作业量大,完成作业不仅是学校的要求,也是孩子们日后发展竞争手段的实力基础,因此他们每晚都要久坐并伏在作业台上。这样的久坐不仅易诱发超重和肥胖,也是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高发的原因。针对此现象国家教委发出通知,专家们尽力呼吁,要求给儿童和青少年以更多的课间和课余活动空间,每天至少要有1.5小时的户外活动。其实体力活动并不需要达到高强度和超越体能的程度 [34] 。让他们增强肌肉活动、提高心血管循环和增强呼吸通气就已达到目的。除可防止肥胖外,专家指出: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手段,因为户外视野比较开阔,眼部肌肉是放松的,另外,阳光是全光谱的光,可以促进体内神经递质的产生,能抑制眼轴的增长 [35] 。因此,户外活动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既可预防肥胖又可减少近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Stuart J.H.Biddle等进行了一项儿童看电视与久坐时间相关研究,他们对2009年中预期和纵向研究的21个样本统计分析,一次久坐习惯记2个时间分,测算联系系数(tracking coefficients,r)。实验对象为3~11岁儿童和12~18岁青少年。结果看电视的相关系数从0.08(<2岁)到0.73(>2岁),玩电脑的由0.18(男孩>3岁)到0.52(>2岁),综合筛选总时间从0.16(女孩>4岁)到0.65(男孩>2岁)。而且总的久坐时间相关系数从-0.15(男孩>2岁)到0.48(>1岁)。研究随访时间从1年到27年不等,获得的相关系数提示时间越长相关越紧密 [36]

从中学到大学是青少年到青年发育的关键阶段,明显受到社会和物质的影响,很少有人知道伴随这种转变导致的久坐行为的变化。英国剑桥大学的Pearson等对2015年发表的文献(11篇论文中19个独立样本)中的数据经计算机分析,包括特异的纵向设计获得的久坐基础值来评价从中学到大学两者间久坐习惯总的计分,结果获得的相关系数典型的是从0.3到0.5,在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间,基于屏幕的久坐行为和整体久坐时间都增加了,总的来说,久坐时间每增加了10~20分钟。这就提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久坐的时间是在不断增加的。其因素是受到社会和物质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要减少久坐时间,也要从此着手 [37]

二、久坐加营养失调风险更大

儿童肥胖和成人一样与营养密切相关。对于儿童久坐习惯与体重状态关系的研究较少甚至矛盾,只有较少研究涉及久坐和饮食的关系。而饮食营养认为对久坐会产生协变性作用。据此,Pearson研究组统计文献来探讨儿童和成人久坐与饮食的相关性,由此可以很好地阐明久坐和体重状态中的变异因素 [38] 。他们对2010年前涉及此问题的英文文献共53项加以研究,其中有111个独立样本符合条件,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久坐习惯是通过筛选时间而定,久坐主要是看电视。结果儿童久坐习惯(24份样本,n=19),青少年久坐(72份样本,n=26),成人久坐(14份样本,n=11)均明确地显示他们都有不健康饮食习惯,主要是蔬菜和水果摄入少,大量进食高能量快餐、饮料(其中特别是含糖的小苏打汽水、甜饮料、果汁,其中有报告称含糖小苏打汽水对儿童肥胖的危险度达到60%)和含高脂肪食物,以及高能量食物。久坐加上摄入不健康食品,尤其是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不论是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将导致肥胖的风险更大。可以说,久坐看电视和喜爱不健康食品,是两个不良习惯,任何一个均可导致肥胖,而两者同时存在则有加重作用,在学龄儿童中尤其显著。那么对久坐儿童的靶性减肥也必须要从调整健康饮食着手 [39,40]

关于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有一组数据可作为参考。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提供的《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大中城市6~17岁儿童及青少年每天不吃早餐的比例是18.4%,大城市6~11岁儿童在外就餐的频率是65.9%、12~17岁青少年在外就餐的频率是70.2%。相比2002年,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间少了0.6个小时,静坐时间从每天的2.5小时增长到3.2小时,这里的静坐时间是指每天放学后在家里的静坐时间。目前来看,情况有增无减。

在此要强调的是,儿童时期形成的饮食行为可持续一生,一个人今后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形成于儿童期。但儿童期的饮食行为具有可塑性。在改善学生膳食营养方面,我国制定了非常多的政策措施。早在1997年发布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而近期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也明确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要求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推动中小学加强营养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一年之中,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大概有200天,学校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场所,有了正确的活动、营养和睡眠知识及习惯,才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坚持下去,最终获得健康,这也是儿童青少年早期防止肥胖和糖尿病的必由之路。

三、久坐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Martinez-Gomez等对210名13~17岁的青少年进行横断面的研究,检测包括在身体的6个部位测定皮肤厚度的总和(sum6)、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1和脂蛋白B-100。应用这些指标判定久坐习惯和心血管危险因素(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CRFs)的相关关系,将平均动脉压(MAP)和TG、HDL-C及血糖水平计分综合判定。久坐习惯是按超过7天作为一种增速指标判定。参试者分为3组,根据久坐习惯、血脂蛋白的低及高值和腹部WC脂肪厚度的程度。结果青少年久坐值呈高水平者其在有利于SBP、TG、糖和CRF计分上均较低;青少年具有总体脂高水平者观察到在11项参数分析中有5项明显的异常(DBP、LDL-C、TC、脂蛋白B-100和CRG计分);而青少年具有腹部脂肪高值者则有8项异常(SBP、MBP、HDL-C、LDL-C、TG、TC、脂蛋白-B-100和CRF记分)。如青少年久坐习惯者具有全身和腹部脂肪高值者则有利于CRF记分为最低。这项研究提示青少年久坐习惯使他们具有高的CRF风险性,特别是那些肥胖者,而腹型肥胖者则较全身性肥胖者具有更大的CRF风险 [41] 。其他研究儿童及青少年肥胖造成心血管风险增高的同时,还出现高血糖症、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显示肥胖发生T2DM和心血管的风险同时存在,则形成肥胖→糖和脂肪代谢紊乱→ T2DM →心血管风险的一条线危害 [42,43] LcA6jz8N0gf5LELEiGCicNoCAoKGZcvKlFvh/ksALcmKmSn2fcd3mpwC1cSPYv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