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体质指数(BMI)的生理评价

一、体质指数的争议

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体质指数存在不同看法。2015年9月15日,英国医学委员会的专家们对体质指数(BMI)的可信度提出了质疑,指出其不能确切地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反而可能会误导体重正常的人进行节食减肥。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像属于“梨型”身材和喜欢健身的人尤其不可以盲目轻信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是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的身体健康指数,从而推断出他的体重是否正常。根据英国国民健康保险机构提供的数据,凡是BMI < 18.5kg/m 2 的人都属于营养不良,18.5~24.9kg/m 2 之间为健康,>25kg/m 2 为超重,超过30kg/m 2 就会被诊断为过度肥胖。

在临床上,BMI被用来诊断疾病。医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参考该指数,来判断病人是否患厌食症而过度消瘦,或是否因过度肥胖需要做胃部手术等。英国国民健康保险机构的认为,BMI越高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概率越大。

然而,许多专家指出BMI并不完全科学。它存在许多缺陷。

首先,根据实践,BMI无法分辨肌肉和脂肪。有些身材姣好、喜欢健身的人的BMI也会超标,显然运动型男女不可能超重,更不可能过度肥胖。由此证明,BMI并不能确切地体现人的体重是否正常,也不能用来判断一个人的体型。著名学者Harriet Brown认为BMI划分标准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并且虽然BMI测量简单、方便和非创伤性,但这样的数据并非是精确的测量和健康的预警器,因其忽略了个体肌肉、脂肪及骨骼的差异性 [11] 。台湾学者郑斐文也指出BMI是以所谓的“平均人”(average man)的概念来比较其他人,这样的一套计算技术与当今肥胖疾病的标准值所隐含的社会意义类似,也就是说离BMI标准值愈远的,也就越背离常规界定下的“理想身体” [12] 。BMI用作肥胖政策中的作用进一步遭到质疑 [13]

其次,BMI也不能作为预测人体未来身体健康状况的依据。BMI是依据人的身高体重得到的一个参数。然而,脂肪在人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体型。有的人是“梨型”身材,腰部比较纤细,而臀部相对肥大。有的人是“苹果型”身材,人体的中间部分比较肥大,而四肢比较纤细。“苹果型”身材的人身体器官周围的脂肪比较多,与“梨型”身材的人相比,他们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然而,这些都不能靠BMI来推断。“梨型”身材的人尤其不可轻信BMI。

如果盲目地相信BMI,人们可能会被误导。比如,有些人可能实际上有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但他们的BMI显示为正常。这就给了他们错误的信息,因此错失了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时机。

二、体质指数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尽管学术界存在争议,但BMI不失为公认的判定肥胖及其程度的实用方法。特别在进行大群体的体重指数检测时,BMI仍是简易实用的判定指标 [14] 。如中国“大庆研究”、美国“DPP研究”等大型长期追踪观察证明了BMI在群体研究中的实用性和可信性。

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BMI作为生理指标有其局限性。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弥补这一不足,而使BMI的生理意义更完善。

1.应综合判定,同时测定有关的人类学生理参数,如腰围、腰臀比等指标,从而加以综合判定。特别对于亚裔人群以臀型肥胖为主的个体。

2.应该动态测定BMI,而不是依据一次单个时间点上的BMI来做出结论。例如美国健康协会的Andrew Stokes和Samuel Preston比较了通过传统的BMI方法和通过动态测定纳入了个体最大体质指数(BMImax)的另外的模型获得的死亡率估计。他们从1988—2010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中获得了超过6000名50~74岁的美国人的BMI数据,并且从死亡记录中获得了直到2011年的死亡率数据。使用统计信息标准,纳入了关于最大体质指数信息模型的表现值时,一直超过了只使用调查时的BMI的传统模型。在体质指数正常(18.5~25kg/m 2 )的个体中,那些曾经处在更高的体重类别中的人比那些从未超过正常BMI的人的死亡率高。由此,科研人员报告说,个体的死亡风险与他们的体重历史呈强相关 [14]

以往关于肥胖对死亡率效应的典型研究都是基于在单个时间点记录的BMI。这样一种方法没有考虑到随着时间推移,BMI的变化可能与死亡率相关,诸如当与某些疾病相关时体重可以减少。因此,此前传统的单个时间点上的研究无法区别曾经肥胖的个体和从未肥胖的个体,掩盖了超重和肥胖的健康后果 [15] 。密歇根卫生大学的Joyce Lee 博士根据对8000名青少年和成人的BMI追踪观察指出,跟踪BMI以及BMI的超重累积的“权重”,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和患者了解糖尿病的远期患病风险。

2020年6月,在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坐落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的世界首个跨尺度、多维度人类表型组测量平台已经建成。其中设有人体成像与测量、睡眠生理组与生物电、人体能量代谢舱等多个测量实验室,可测量2万个表型词条。据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金力院士介绍,表型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人体特征,表型与基因共同构建起庞杂的“生命健康码”。这一测量平台将在数据、伦理、质量控制等涉及表型精密测量的各个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发和制定标准,并在同一标准下协同全球不同地区开展人群的表型测量与研究 [16] 。相信这项人类表型测量研究也一定会惠及人体脂肪含量和分布的健康标准。

参考文献:

[1] Katz,D.L.Perspective:Obesity is not a disease [J].Nature,2014,508:S57.DOI:10.1038/508S57a.

[2] 岳丽媛,刘兵.关于中医减肥的科学传播及其问题研究[J].科学与社会,2020,10(1):76-87.

[3] Hellmich N.Medical group recognizes obesity as a disease [J].USA Med.News Today.ET June 18,2013.

[4] FitzgeraldK.Obesityisnowadiseas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 Decides [J].TheInvestigation News.17Aug.2013.

[5] Snider J.The Downey Obesity Report [R].The Facts,No.1,Sept.2009.

[6] WorldHealthOrganization.Measuringobesityclassificationanddescriptionofanthropometricdata.Reportona WHO consultation ofthe epidemiology of obesity [R].Warsaw,21-23 Oct 1987,Copenhagen:WHO 1989.

[7] 曲伸.2016AACE/ACE 肥胖指南初见端倪[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6-07-28.

[8] Pischon T,Boeing H,Hoffmann K,et al.General and abdominal adiposity and risk of death in Europe [J].New Engl J Med,2008,359(20):2105-2120.

[9] Xu J.F,Sim X.L,Xiang Y.B,et al.Meta-analysis identifies common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in east Asians[J].Nature Genetics,2012,44:307-311.

[10] Vazquez G,et al.Comparison of body mass index,waist circumference,and waist/hip ratio in predicting incident diabetes:a meta-analysis [J].Epidemiol.Rev,2007,29:115-128.

[11] Brown H.Body of Truth:How science,history,and culture drive obsession with weight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M].Capo Lifelong Books,2016.

[12] 郑斐文.肥胖科学、医疗化与性别身体政治[J].科技、医疗与社会,2012,(14):9-76.

[13] Evans B.,Colls R.Measuring fatness,governing bodies:The spatialities of the body mass index(BMI)in anti-obesity politics [J].Antipode,2009,41(5):1051-1083.

[14] Morgan Downey.Obesity and health-care reform:Public vs.private responsibility.In:The Downey Obesity Report [R].The Facts,2010,1:14 EDT.

[15] StokesA,PrestonS.H.Revealingtheburdenofobesityusing weighthistories [J].ProcNatlAcadSci.USA,2016,113(3):572-577.

[16] 健康报讯(胡德荣).人类表型组测量平台在沪建成[N].健康报,2020-06-11. FsD9rF+/nxMGNDZOnLZLQ9pnD1cIJNhiC1BlG7fz+k9PBXkjKd0RssvwT/Gw9H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