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懂医,孩子生病只有求医生

通常情况下,孩子咳嗽发热,或者拉肚子两天不好,家长就会慌了手脚、乱了方寸,抱着孩子匆匆往医院赶。到了医院,挂呼吸科,等了好长时间,轮到自己了,结果呼吸科专家却说该挂消化科。家长只好带着孩子重新挂号排队,终于又轮到自己了,结果医生只是简单地给孩子摸了摸肚子、看了看舌苔,就下诊断说:“这孩子消化不好,回去吃点山楂就行了。”或者是:“孩子长得太快,是成长痛,不用吃药。回去吧,没事的。”

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医生,他就开各种各样的药,让孩子吃一个星期,先观察观察再说,孩子没什么大病倒也罢了,但如果有严重的病却因此被拖延,这麻烦可就大了。

比如说,我老家的一个不足3岁的孩子,感冒咳嗽老是不好,遵医嘱吃了药,白天他的体温降了,晚上又升到40℃左右。来回折腾了三个星期,求助了好几家大医院,孩子的病都被医生当成寻常感冒来治,治来治去,毛病还是反反复复,而且孩子越来越没精神,两个小鼻孔一扇一扇的,喘气很粗。最后,家长把孩子送到一家区级儿童医院,一位负责任的女医生一检查,说是大叶性肺炎,好险啊!最后,可怜的孩子在医院里足足打了半个月的吊针,家长和孩子均元气大伤。

不懂医,您就预料不到孩子身上可能存在什么问题;不懂医,孩子身上的小问题就可能发展成大问题;不懂医,孩子生病就会变成全家人生病;不懂医,孩子一有病您就只能连夜把他送到医院,眼巴巴地等着医生,心里又苦又怕。

孩子之所以生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缺乏最基础的医学常识,在孩子发病的早期疏忽了。其实,孩子的表情、大便的颜色以及腹痛、腹泻等症状,都是在提醒家长们:爸爸妈妈,我病了。但很多家长要么没注意到,要么不在意,要么注意到了却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聚会,他家有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婴儿正在熟睡。看到一个小生命,谁都会觉得新鲜,我也不例外,一进门就先去看孩子。当时,我习惯性地用手去摸他的小脸蛋,烫!职业敏感告诉我,孩子在发热!我赶紧从床头拿来奶瓶放在孩子的嘴里,他也不吮吸。这时我意识到:孩子不是正睡得香,分明是昏迷了!

《景岳全书》中说: “若牙关紧闭不纳乳,或硬而不软,其病极重也。” 这说的就是小儿脑炎的前兆。当时,朋友一听说孩子昏迷了,吓得脸都没了血色,赶紧抱着孩子就往医院冲。经确诊,孩子患了急性脑炎。医生说,幸亏送来得及时,再晚一些,孩子就有生命危险。

我饭没有吃成,却做了一件大好事,心中不无高兴。

事实上,很多家长在生活中注意不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一般也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方说,有位妈妈带着半岁大的孩子来我这儿看病。她说,这几天自己的心情不好,孩子也不好好吃奶,一摸小肚子,胀胀的。她问我,“是不是妈妈心情不好,吃奶的孩子也会受影响?”

我说,当然是这样,因为中医讲: “母肝气盛,血气沸腾,乳汁败坏,儿必生诸病。” 所以,孩子这种情况是母病及子造成的。

还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热就慌不择药,习惯性地拿起大人常吃的退烧药给孩子吃,结果药量过大,孩子出了一身汗,虚脱了。

一些父母,因为孩子先天体质不好,就给他吃各种各样的补品,结果孩子很早就开始性早熟、长小胡须,甚至过度肥胖。这样的病例我目睹了太多,真是痛心啊!

父母当然是最爱孩子的,但很多时候,他们由于不懂医,好心办坏事,有意无意中做出了伤害孩子健康的举动,常常后悔莫及。其实,只要您掌握一些中西医的科学育儿知识,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让孩子健康成长一点都不难。 hNu0WwtYn4l4eP5+ce1OBcdsGtZV69Lnz+4PzOEEuZ2K3K+Ow1pDsqHd8BzAtm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