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宝宝的哭声中就能知道是脾虚还是有肺热

要问人为什么会哭,您一定会说是因为伤心。

确实,孩子哭也是因为伤心,但他更多是因为自己还小,身体难受了说不明白,妈妈又看不出来,所以只能通过哭来倾诉自己的病情。

有一次,一位妈妈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来找我看病。孩子一直在哭,声音时断时续,也不高,有气无力的。妈妈说孩子哭了一个多小时了,因为他不会说,所以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哪里不舒服。我握着孩子的小手,推了推他的食指,又看了看他的络脉,呈青紫色,而且已稍过风关。然后,我稍稍用力摸了摸孩子的肚子,摸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很痛苦。

我问这位妈妈:“孩子哭之前,您给他吃了什么凉的东西没有?”

“吃了。”孩子的妈妈说,“天太热,刚吃完午饭,孩子要吃冰糕,我就从冰箱里拿了一根,当时还担心他吃了会着凉,所以就只给他吃了一半。”没想到这半根冰糕还是惹了祸。

像这种因着凉引起的急症是很容易解决的。中医有句话叫“寒者热之”,用宝宝一贴灵,或者是温肠胃、散寒气的生姜贴肚脐,腹痛很快就能止住。

孩子既没发热,也不怕冷,更没有流清鼻涕,而且鼻涕也不黏稠,但就是不停地哭,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孩子不会表达,但仔细听孩子的哭声,对于他的病情就能知道个八九分。

中医认为: “声由气发,气实则声壮,气虚则声怯。” 哭声就是通过气发出来的。孩子吃了生冷的东西后,肠道会突然痉挛、疼痛。

这是因为凉就是寒,寒性会使肠道凝滞不通,气不顺。这时候孩子是一边忍着痛一边哭的,所以哭声不高,还时断时续,像是胆小的孩子不敢放声大哭一样。

其实,脾胃不好的孩子经常会这样哭,因为脾虚了,胃肠更容易着凉。

有虚就有实。如果孩子的哭声高而久,还哭得面红耳赤的,这时候,他是在用愤怒的哭声告诉妈妈:“我热,我热得难受!”这样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体内有热,而且大部分的热都集中在肺、脾胃和肠道里。肺热会让孩子鼻咽干燥,气壮声洪。

其实,哭也是孩子宣泄肺热的一种方法,但哭久了就会耗伤肺气,所以您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脾胃有热,孩子除了哭声高外,小一点的孩子还会生马牙、嘴唇通红,大一点的孩子则会牙龈肿烂。这时候,孩子因为嘴痛,哭声会更高。而且热传到肠道里,还会导致大便不通、干燥,所以这时孩子的哭声也像在使劲解大便。您如果看到孩子四五天了还没有解大便,一定要理解孩子哭声背后的意义。

家长不但要听孩子的哭声,还要学会看。从哭声中您能分辨出孩子是真哭还是假哭,比如说,孩子哭的时候会伤心落泪,这种哭大多数是因为他受到惊吓,心里感到恐惧。而像上面说的,孩子着凉了腹痛,他的哭一般是没有眼泪的,因为哭的时候,孩子只是在专心地忍住腹痛。

《幼幼集成》中说小儿 “如日夜啼哭不止,为母者心诚求之,渴则饮之,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意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之。”

意思就是说,孩子在哭的时候,妈妈要想想他是饿了、渴了,还是哪里痒,不舒服,给孩子喝点水,吃些奶,抓抓痒痒,这样孩子称心如意了,自然就不会哭了。

如果这些都做了,孩子还是哭,那您就得好好想想,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我这里有一个方子,专治孩子因惊吓、烦躁引起的晚上啼哭不止,很多人用了都说有效。

小儿止哭方

配方: 蝉蜕四个或者五个,朱砂一小勺,蜂蜜。

用法: 四五个蝉蜕(“知了”未成形之前的外壳)炒干,研成细末,然后加点朱砂(用量很少,您用我们掏耳朵用的掏耳勺取一小勺就够了),再用蜜调成粥状,在孩子吃奶的时候涂在妈妈的乳头上。孩子吃下去后,晚上就会不哭也不闹了。

有时候,哭也是一种病态。孩子不会说话,在遭受病痛折磨时,只能用哭声来表达。所以说,孩子哭的时候,您一定要先听一下孩子的哭声,看看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 CqGEv5lFJ/dR37MMPk1XlieG/csopkW04iOy668JxSlerX5Kybjg1Vft0vLi4FmF



听呼吸声,知道孩子肺的健康状况

学医之前,我就觉得医生手里的听诊器很神秘,放在患者胸前一听就能知道对方生了什么病。等自己学医了才知道,原来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耳朵就是个天然的听诊器。

有个可爱的三个多月的小宝宝,有一天,他妈妈跟影楼约好时间给他拍百天照。孩子本来就有点咳嗽,出门的时候,妈妈发现孩子又发热了,但没好意思推掉照相这事,给孩子吃了点退热药就去照相了。

折腾了大半天,妈妈发现孩子的病情更重了,赶忙把他送到医院急诊中心。医生的诊断是急性重症肺炎,但因为送来得太晚,孩子不幸夭折,妈妈后悔莫及。

孩子发病急,转变也快,再加上他不会表达,病更重了,家长也没注意到,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其实,孩子虽然不会说,但他表现出来的多种病态特征就已经在告诉家长:“我生病了,赶紧把我送到医院去吧。”

中医称这种重症肺炎为痰热壅肺证。热,就是指孩子发热;痰壅,就是痰阻在肺里。本来很通畅的气道,现在却有东西阻在里面,人会是什么反应?气急、呼吸急促,上不来气。婴幼儿平时的呼吸是气若游丝,根本听不出来,但痰阻在肺里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中医有句话叫 “鼻翼扇动” ,意思就是说孩子的鼻孔像长了翅膀的小蝴蝶一样一起一伏,这就是痰阻在肺里,吸入的气严重不足,肺在努力吸气的缘故。

《幼幼集成》中说: “咳而胸高骨起,其状如龟者,谓之龟胸。此肺热之极。” 孩子吸气的时候,您如果看到他的肋骨陷下去了,一根根清晰可见,而且锁骨两侧的窝和胸骨以上、喉咙以下的地方也陷下去了,这就是西医所说的“吸气三凹征”,也是孩子因为痰阻在肺里呼吸困难的表现。

您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鼻翼扇动和龟胸现象,同时还在发热,嘴唇和指甲盖也变成了青紫色,那就是危症,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救治。

为了防患于未然,您一定要知道孩子是不是有痰阻在肺里了,是不是已经患了肺炎。怎样才能知道呢?这就得利用耳朵了。

等孩子平静下来时,把耳朵放在孩子脊柱的两侧,听他肺里面的呼吸声。没有痰阻的时候,孩子的呼吸声就像拉风箱的声音,一呼一吸很单调、很清楚。有痰阻在气管里的时候,您会听到一种吹哨子的声音,那是痰在鸣叫,说明痰阻在气管,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气管里有炎症;如果您听到的不是鸣叫,而是像敲破锣发出的声音,那就是因为痰太多,阻在肺里,病邪已经入里,导致气道不通,还波及两侧肺的下方。这是肺热至盛,孩子患了重症肺炎的表现。这个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发热,因为发热会熏蒸孩子娇嫩的肺,使病情发展得更加迅速。

您要是学会了“听”,就能避免孩子发生很多意外。曾经有个妈妈带着孩子来找我看病,一进门就说孩子患了肺炎。我拿起听诊器要给孩子听听,她妈妈说不用听了,她已经听过了。我当时还有点不太相信,结果一听,孩子还真是得了肺炎。虽然这位妈妈不懂医术,但可贵的是她能意识到孩子病重了,并带着孩子及早去治疗。

您也许会问,有那么多外治法、推经络法和祛痰的方法,还用去医院治吗?在这里我要给您一个忠告,您如果听出孩子有了这些毛病,千万不要把书本上的保健方法当成救命的稻草,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就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CqGEv5lFJ/dR37MMPk1XlieG/csopkW04iOy668JxSlerX5Kybjg1Vft0vLi4F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