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教编剧课(序)

《编剧理论与实践》是我写的第五部与编剧有关的书。我的第一部著作《电视剧创作—理论·技巧·案例》1999年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那时我刚教两轮编剧课,把用过的讲义拿给出版社总编看了,他觉得不错,就出版了,反响还不错。后来我调到北京广播学院管理系制片教研室当主任,教编剧也教制片,有了新的感悟,便写了第二部专著《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这部著作200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1万多册,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被许多大学用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有把它列为中文系影视专业硕士、博士生必读书的,很多做编剧的朋友也将之作为工具书在看。后来我们成立了影视项目评估中心,专注于剧本评估,也就是做起了所谓的“剧本医生”,有了很多创作实践,又有新的感悟,于是2017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第三部著作《剧本医生—电视剧项目评估与案例剖析》,该书至今已经印刷十余次。后来我们以这本书作为教材,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合作,开办了8期“影视项目评估高级研修班”,全国各地的影视公司、电视台都派人来参加了,爱奇艺、优酷、腾讯、湖南卫视、克顿等著名影视机构也派制片人来参加学习。已经出版的《编剧原理》和眼前这本《编剧理论与实践》是我在疫情防控期间完成的,正好赶上我快要退休的时候,算是对我教学和学术生涯的总结吧。

我其实是不轻易写书的,尽管我也算是个做学问的,写书似乎是我的本分,但我从来没有把写书当作职业。别人一年可以写几本书,我通常三五年才能出一本书,其实我的每本书从酝酿到写作总要花上十余年的时间。我写书从来只凭兴趣,既不为评职称,也从来没有申报科研课题,知道自己这学问不入流,自觉地把自己边缘化,尽量让人忽视和遗忘,等到有了感悟的时候,想写了,才写!我一直认为,一部书好不好,得经由时间来检验,倘若你的书在十年以后还有人愿意看,而且不是因为要考你的研究生或者有其他功利性目的,那就肯定是好书了。

我一直以为,教育有四个层次:一是学知识;二是学技能;三是培养智慧;四是养成人格。好的教育就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再把技能提升为智慧,进而把智慧涵养为人格。

知识是最低的一个层次,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显得越来越不值钱。对于每个人来说,知识都是很容易获得的,而且很公平,只需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海量的信息就会涌到你的眼前。对于现代人来说,光有知识而没有生存技能就很难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生存。

在现代社会,技能往往可以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对于很多理工科学生来说,知识很容易转化为技能;对于法律、经济这些实用学科的学生来说,也能获得谋生的技能;而对于很多人文学科的学生来说,学了一大堆知识,走到社会上却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就是这种人。

智慧是超越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和技能都有局限,知识和技能都可能过时。所有学科、所有知识,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有内在规律。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就是能够把握规律的人。个人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像有了把金钥匙,可以不变应万变,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局限。知识没有智慧支撑,就会成为累赘,知识并不代表智慧,很多人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知识多了,反而显得愚蠢。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人格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上,当观念融入血液,成为细胞,在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出来,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化为人生境界的时候,就成就了对人格的塑造。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其实只能做到第一个层次,学生学了很多无用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发现根本用不上。有些实用学科,能够让学生学到些技能,在社会上谋到饭碗聊以为生,但要达到有智慧却是很难的,说到塑造人格,能做到的就更少了。

尽管现在很多老师都更热衷于搞科研,教学好的老师反而没有地位,但我始终觉得,学校是培育人的地方,学校的产品就是学生。作为老师,首要的任务还是培养出好的学生,即便要搞科研,也是为了培养会搞科研的学生,这是学校的根本。倘若学校培养出的都是“废品”,总有一天学校也会废掉的。

我当老师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带出几个好学生来,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要让学生在我手里成为“废物”。所以,几十年来,我一直诚惶诚恐,生怕学生学不到本事,将来在社会上找不到饭吃,或者即便能有饭吃,但坏了人品,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在高校二十多年,我其实只教了两门课,一门与编剧有关,另一门与制片管理有关。在我看来,它们其实是一回事儿。编剧需要了解市场,制片人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剧本,我讲制片管理也是从编剧入手的。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两门都是实用性学科,既然要实用,自然要让人学到实实在在的本事。教编剧,就要让人会写剧本;教制片,就得教人拍戏、运作项目。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在现实中,要想做到却很难。

很多人认为编剧是没法教的,大学里有很多戏剧、影视文学系,都教人做编剧,但培养出的编剧其实很少,反而很多编剧都是从别的专业出来的,有些工科的学生做起了编剧,甚至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人要做得好。但即便如此,我并不认为编剧一定是教不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些教编剧的系科就不用办了,办了也是误人子弟。

大学里教不出好的作家和好的编剧来,说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当年很多作家在大学里当教授,如鲁迅、老舍、沈从文、梁实秋等,而现在中文系的教授很少有作家,能把文章写好的也很少。很多教编剧的教授一辈子没写过像样的剧本,不知道戏是怎么拍的,这样的教授,又怎么能够指望他们培养出真正的作家和编剧来?

说大学里培养不出作家和编剧来,是因为作家和编剧都需要有灵性,有天赋,但这种天赋是需要人去挖掘和培养的,如果教授们连创作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又怎么发现学生们的天赋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呢?事实上很多学生原本都是因为爱好文学、喜欢影视才来报考的,可是几年学下来,他们对创作反而失去了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被扼杀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很显然,创作需要天赋,但创作同时也是一门手艺。与小说相比,电影和电视剧创作更像一门手艺。作为一位教师,你并不能赋予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应该有眼光发现和挖掘他们的创作才能,教会他们掌握创作的规律,学会基本的创作技能。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些年来,我一直试图把编剧课当作一门手艺来教,无非就是想让学生们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将来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这对理工科专业来说是很容易的,人家有这样的传统,一直也是这么干的,而对艺术类专业来说却很难,只得另辟蹊径。

说起教育的事,其实并不复杂。当年我调到制片管理教研室当主任,全国就只有我们学校有制片专业,没有专业教师,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材,只有学生。教什么、怎么教,都没有经验,也没有多少可借鉴的。学生们也很迷茫,意见很大。作为这个专业的主持者,我当时就想,制片嘛,就是影视项目的经营者或项目经理,要懂影视艺术,也要懂经营管理。要懂影视艺术,就开设与影视艺术有关的主干课程,如视听语言、影视节目制作、编剧艺术、导演艺术、纪录片创作、影视节目策划、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等;要懂经营管理,就开设经济管理主干课程,包括经济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金融学、影视制片管理等。做管理还需要有综合素质,这样才有后劲,所以又开设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包括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就这样几年下来,效果还不错。我自己担任班主任的那个本科班,毕业时30个学生当中考上研究生的有14个,有的现在成了著名的制片人、编剧、导演,还有的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那些年制片专业也是我校最受欢迎、报考人数最多的艺术类专业之一。

教编剧课,无非是要让学生学会做编剧。学编剧,就是学会用镜头来讲故事。当编剧,先要知道什么样的故事是好的,是有拍摄价值的,然后再把这个故事写成能够用来拍摄的剧本。所以培养编剧,先要培养他的眼光,要让他对故事、对剧本、对项目有识别能力,然后才是学习所谓的创作技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业,乃技艺或技术,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道,则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光有技术,不知其内在规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技术落后或者过时,就会不知所措。光学道,而无技能,也显得空虚,没底气。教育应该是道中有术,术中有道。既能学到技术,又能从技术中领悟到规律,只有到了这个层次,人才算真正有了智慧,可以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学习靠的是感悟,只有感悟到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编剧和制片都是实用性学科,光靠读书不行,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感悟。编剧也好,制片也好,都属于年轻的学科,要靠自己在现实中去摸索,去感悟。我做学问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做学问主要是靠博览群书,而我则主要靠在实践中学习。我在外面拍片,也给人写戏,自己运作项目,当制片人,觉得有了感悟,境界上有所提高,便把感悟所得用在教学上,觉得是有用的,便积累起来,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教学,觉得成熟了,有了热情,这才想着要写成著作。这个过程往往要经历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的艰辛,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到。

很多人都觉得,文科和艺术类学生在大学里都是好混的,哪怕一学期不用好好上课,甚至不上课,到期末只要找来学生的笔记抄上一抄,背背答案,就能轻松过关,到头来发现原来什么也没学到,到了社会上连找个饭碗都难。

编剧其实也是个技术活儿,既是技术,那就是可以学会的。事实上,大学里的很多编剧老师也是把它作为技术来教的,但要教好却也不容易。这些年我一直都想把编剧课教学规范化、流程化,通过这种流程,让学生们一步步循序渐进地把创作的技艺学到手。

我的编剧课教学分为四个环节:一是理论讲授;二是案例剖析或影片分析;三是创作练习;四是考核。讲授理论算是坐而论道。我讲的理论多是自己从创作中悟来的,很实用,不空泛,也算道中有术。案例剖析或影片分析主要分享他人的创作经验或失败教训。而循序渐进的作业练习则是使学生从创作中感悟创作真谛,同时尽可能地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考核则是对学生们的监督和激励。

影视剧其实就是艺术商品,而编剧则是影视产品的设计师,他的任务是设计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学习编剧就是要学会用影视语言讲故事,而所谓的剧本就是用文字把未来的影视剧故事描述出来。编剧要写好剧本,先要有好的故事,这样他就要知道什么样的故事是好的、有拍摄价值的,知道了这个,他也才会知道故事应该怎么编,剧本应该怎么写。

在很多人看来,编剧课就是教编剧技巧,无非就是怎么确立主题、怎么设计人物、怎么把情节写得精彩之类,其实这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至于故事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设立这样的主题、人物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戏为什么要这么写等等,他们往往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就涉及“道”的层面。不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是不可能把剧本写好的。

尽管我也把编剧看作技术活儿,但我总试图从“道”的层面开始讲起。我会先讲电影和电视剧的属性,然后再讲什么是故事、故事有哪些特征、怎样判断故事的好坏、讲故事有哪些方式、经典的故事模式有哪些,然后再讲影视剧的特点、叙事传统和叙事方式、各种类型影视剧的叙事模式及其规律等,然后讲怎样去寻找和开发故事项目题材,等等。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再讲所谓的创作技巧,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习编剧,当然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们在创作中去学习,去感悟。对于老师来说,怎样布置作业,布置怎样的作业,怎样把作业科学化、系统化,显得更为重要。我每堂课都会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每次作业都有讲评,譬如说要使学生们学会写故事大纲,一般我会让他们先看一部电影或一集电视剧,要求他们用500—1500字写出故事大纲或分集故事梗概,下一次则让他们写分场景故事梗概,再下一次让他们写出文学剧本,进而写出分镜头剧本,然后让他们自己找一个故事,写成故事大纲或分集故事大纲,让他们写出故事中的人物设置,画出人物关系表,然后让他们列出故事梗概并写出故事中的情节链。为了让他们学会写剧本,就让他们看电影或电视剧并要求他们根据剧情写出文学剧本,然后给他们故事梗概,让他们根据故事梗概写出文学剧本。有时还会放一段片子,把声音关掉,让他们把台词写出来。这样反复练习,让学生们在创作中去感悟,去学习,循序渐进地学会创作技巧,感悟创作规律。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要完成近10万字的作业,我也要批改上百万乃至数百万字的作业。尽管辛苦,但是看到学生们每天都在进步,倒也欣慰;学生们很累,但因为能够学到东西,倒也很少有抱怨的。

这套教学模式我已经在实践中摸索了二十余年,这期间我参加过数十部电影和电视剧的策划、创作和运营,当过编剧,也当过制片人,拍的戏也都还算成功。这门编剧课我应该上过十几、二十轮了,给本科生上过,给研究生上过,也给很多业界的制片人、编剧和导演上过,每一轮上得都不一样,在不断改进,以为已经成熟,这才把它写成书。

记得二十多年前出版第一本编剧书的时候我曾经在序言中说过,我还不能肯定我的这套教学是有效的,毕竟当时我教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成器的。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很多学生都已经成材,有的成为有名的编剧或制片人,有的成为国家一级导演,还有的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个时候把书推出来,我心里还是很有些底气的。

我原来只想写一部《编剧原理》的,其中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发现内容太多,风格都难统一,于是决定分两部书来写。一部仍叫《编剧原理》,偏重理论,主要讲编剧原理,包括故事原理和编剧原理两部分,其中故事原理这部分是我近些年才感悟成熟的,以前很少有人涉及。另一部叫《编剧理论与实践》,偏重创作实践,主要是对编剧技巧的训练,从题材的选择、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到项目策划、类型定位、故事定位,再到人物设计和情节设计,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授怎样学会做编剧,其中很多案例都是我在个人创作实践中搜集来的,很有针对性,一般编剧们在创作中碰到的问题都有涉及,都是些干货。

本书是作为专著来写的,书中的绝大多数观点都是我感悟出来的,自成体系,多为原创,每一章都可以作为一篇论文发表。它当然也可以作为教材,书中内容原本就是我在教学中使用的。与以往的教材不同,它可以说是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我希望它能真正给我们的编剧教学改革带来些新的东西,也愿意借此机会与更多的同行进行教学交流,为此我把最近使用过的教案附在书后供同行们参考,还有多年积累的PPT讲义,也愿意与同行们共享。我希望与同行们携手奋进,为改进编剧课教学尽些绵薄之力。

陈晓春
邮箱:892612303@qq.com SDbneV36Bmzk04XEnpSDr7QTh/1ZEpBs6X3hqECZQPWlJ+RBx/eCB+NkB93jts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