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3 叙事方式

经常看电影和电视剧就会发现,同样讲故事,给人的感觉却大为不同。同样是历史剧,美国拍出来的是《罗马》,而中国拍出来的则可能是《雍正王朝》《戏说乾隆》;同样都是反映现实的电影,冯小刚拍出来的是《芳华》,而贾樟柯拍出来的是《小武》,张艺谋早期拍的《红高粱》与其后来拍的《长城》也有天壤之别;同样都是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出来的是《打击侵略者》《上甘岭》《英雄儿女》,如今拍出来的却是《金刚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所采取的叙事方式不同。

对于任何艺术来说,叙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都是作为主体的创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什么样的客体世界。

5.3.1 叙事传统

从电影的发展历史来看,尽管出现过许多的创作流派,但电影其实都是沿着写实主义和技术主义这两条路径发展着的,这两个传统的发展演变贯穿西方各国电影不同的发展时期。

●写实主义

电影中的写实主义是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开创的。卢米埃尔是电影的发明者,他拍摄的《工厂大门》标志着写实主义电影的诞生。那时没有剧情片,没有剧本,也不用事先编故事,不用布景,不用灯光,摄影师只需把摄影机架好,把现实生活记录下来放映给观众看就是了,没有什么镜头的概念,也不用剪辑。卢米埃尔的所有电影如《婴儿的午餐》《金鱼缸》《水浇园丁》等都是这样拍出来的。继卢米埃尔之后,1916年美国人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记录北极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他在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方案,只拍他感兴趣的镜头,并希望拍摄对象与他配合,以拍出更真实的生活,奠定了写实主义在电影史上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英国以格里尔逊、保罗·罗沙、巴锡尔·瑞特为代表的纪录片运动,发扬了写实主义传统,反对虚构故事和人工布景,主张记录具有创造性的真实生活场景。有声电影出现后,法国导演让·雷诺阿于30年代拍摄了以《托尼》为代表的一批影片,尽量使用外景,采用纪录片手法,用深焦距和长镜头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物,镜头也不做细致剪接,要求演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塑造角色。雷诺阿的理论和实践对写实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电影有了新的发展,到了50年代,法国和美国出现了所谓的“真实电影”,要求导演直接拍摄生活中具有戏剧性的事件和人物,这就是所谓的“纪录式故事片”。到了六七十年,写实主义极端发展,出现了如生活流等现代主义电影。

写实主义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巴赞从照相本体论出发,认为电影是通过机械把现实记录下来的20世纪的艺术,是照相艺术的延伸,主张客观地记录生活,反对用比喻、强调、暗示,把抽象思想强加给观众,主张用深焦距和长镜头表现活动的画面的“空间真实”,认为蒙太奇并不能给观众带来真实感,是文学性和最反电影的手段。克拉考尔则认为写实主义电影不是剪辑式或其他形式的产物,就当记录物象的真实,提示现实世界的固有内涵,而不表现一切内心生活、思想意识等主观意图。

●技术主义

电影中的技术主义流派和写实主义流派一样源远流长,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技术主义流派一直称霸世界影坛,俨然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流。

技术主义电影的开创者是法国人梅里爱。梅里爱原本是个魔术师,后来才拍了电影。据说有一次他到外面拍摄街景,因摄影机因故停转了几分钟,后来放这部电影时,银幕上一辆马车突然变成灵柩车,男人突然变成女人,于是触动了他作为魔术师的灵感,他意识到电影技术所具有的魔术般的力量,并发明了许多电影特技如慢动作、快动作、叠化、停机再拍等,也拍摄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幻想片、罪案片、梦幻片。后来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等,在电影技巧上有很大的创新,比如他第一次用了类似蒙太奇的剪接手法,由若干镜头组成一个场景,再由若干场景组成一部影片,同时他突破了舞台的时空美学观念,使电影成为独立的艺术。技术主义流派中的蒙太奇理论的真正确立和深化则应归功于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所谓技术主义,就是把技术放在首位。他们十分重视电影拍摄的完整性和精美,主张通过蒙太奇等技术手法对生活不断进行新的组合和精心设计,在艺术想象、虚构中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剪裁,安排以假乱真的景物,加上演员的精妙表演,使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产生一种艺术幻觉。

在有声电影的形成期,格里菲斯和弗拉哈迪分别作为两个传统的代表性人物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从有声电影问世后开始的成熟期,是好莱坞电影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电影史基本上就是技术主义传统得到长足发展的历史。写实主义传统虽然处于次要地位,但它在法国和美国仍继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好莱坞电影日趋衰落,技术主义传统的绝对优势开始让位于写实主义。尤其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和以法国人巴赞等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勃兴,把写实主义传统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使写实主义在战后西方电影中取得了主要地位。一百多年的西方电影史完全可以说是写实主义和技术主义两个传统消长变化的历史。

●现代主义与两大电影传统

在西方电影中,现代主义可说是两大电影传统之外的另类。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陆续出现的以现代派相标榜的文艺流派的统称。其中影响较大并同电影有紧密关系的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主张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摆脱理性的束缚,用非理性的直觉、潜意识活动、意志等原始力量在作品中体现创作者真正的“自我”,强调创作者要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直接的原始的感受,不要经过理性的综合概括,在发展过程中彻底否定情节结构、人物行为动机、性格发展逻辑、形象的比例尺度、色彩的合理配置等一切“旧文艺”的“程式”。现代主义电影在技巧上的特点是否定传统的情节结构,主张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生活流手法)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意识流手法)来代替或打乱逻辑的情节结构,经常用跳接、自我介入或其他主观随意手法来破坏传统的技法。代表性作品有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雷乃的《广岛之恋》、雷乃和罗布-格里耶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

从本质上说,现代主义电影并没有完全脱离两大叙事传统,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或创作者个人的自我表现,要求运用电影艺术的独特表现能力如实地反映人的意识的自然流动或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等,在本质上是符合写实主义传统的,可以说是写实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而那些纯粹形式主义的实验电影,则可以看作技术主义的极端表现。

总体来说,欧洲电影主要沿袭卢米埃尔开创的写实主义叙事传统,而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都是沿袭了梅里爱开创的技术主义叙事传统。在我国,早期电影以商业电影为主,主要属于技术主义电影。1949年以后,现实主义电影是主流。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也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而以王小帅、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采用纪录片的方式拍摄故事片,明显继承了欧洲写实主义的传统,张艺谋和陈凯歌以后都拍了商业片,如《英雄》《长城》《无极》等,转向技术主义电影。港台的商业电影也都遵循着技术主义的叙事传统,但王家卫、侯孝贤等导演的作品更接近写实主义。

5.3.2 叙事传统与叙事方式

影视剧作为艺术,无论遵循什么样的叙事传统,采取什么样的叙事方式,无非都是要更好、更深刻地反映生活,表现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看法,只不过创作者对人生和对影视剧的理解不同,采取的视角和表现方法不一样,所以才会形成不同的创作流派和叙事方法。

对于艺术来说,所谓叙事方式无非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反映或表现的对象是什么;二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或表现。

从本质上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其中也包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想象,所以艺术中的生活可以比现实生活更美。艺术从来不应该只是现实生活的镜子,而应该超越现实。事实上,反映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现实的世界;另一种是幻想中的世界,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的世界。

在文学史上有两大流派:一种是现实主义,另一种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反映的是现实世界,而浪漫主义反映的则是幻想中的世界。

影视剧都具有纪实功能,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够像影视剧这样记录下人类真实的生活情景,同时它们也可以假乱真,创造并记录下创作者主观臆想中梦幻式的生活。

电影和电视都可以用真实的影像完整地记录下人类的生活,也可以通过影像复制或创造现实生活中未曾有过的人类幻想中的生活。

如果说写实主义电影关注的是现实人生,而技术主义则更热衷于为人类制造梦想,更乐于用想象和幻想为观众营造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让观众在梦幻世界里获得快感,得到娱乐。

在写实主义者看来,真正的艺术就是对生活真实的模仿,他们把这种真实强调到了极致,以为电影是照相艺术的延伸,电影只需把现实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就可以了,不允许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也没有必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他们反对典型化,更反对人为的戏剧化。

如果说写实主义看重的是电影的纪实功能,那么技术主义则更看重电影的造梦功能和娱乐功能。对他们来说,电影就是一种娱乐工具,是否模仿现实并不重要,所模仿的生活是否真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电影技术把生活戏剧化、魔幻化和梦幻化,从而把观众带入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中,使他们得到陶醉,情感得到满足。他们往往沉醉于各种各样制造幻想的技术,使生活戏剧化乃至魔幻化,表现的是超越现实的生活,人物也是理想化的,是梦幻化的现实。

任何艺术都是作为主体的创作者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影视剧也不例外,但在对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态度。按照写实主义的观念,电影就是照相技术的延伸,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原,这其中要尽可能地避免掺杂创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对于电影来说,只需用摄影机尽可能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了,而个人主观意识的加入可能会破坏外面世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他们之所以强调采用深焦距和长镜头,就是想尽可能地排挤出创作者的主观意念。而在技术主义看来,电影就是一种产品,就是一种娱乐工具,表现什么样的现实并不重要,是否真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观众看得高兴,能够吸引他们,打动他们。在他们眼里,电影就是一种技术,凭着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凭借各种花样翻新的特技以及不断发展着的现代科学技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创造并不存在的虚幻世界,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应把观众也带到梦想的世界当中。即便很多故事来自现实生活,但也是通过想象进行精选、提炼和改造过的现实,其中人物是梦幻式、理想化的,生活也是理想化的,高于真正的现实生活。技术主义更强调影视剧的造梦功能和娱乐功能,所以人们把好莱坞称为“梦幻工厂”。

艺术是要反映现实生活的,但并不是反映了现实生活就能成为艺术作品,也不是对生活的模仿逼真就是艺术,艺术也不一定就是要反映现实的。古希腊神话、但丁的《神曲》,还有中国的古典小说《西游记》表现的都不是现实的生活,而是幻想中的生活,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伟大的艺术作品。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写实主义看作艺术,而把技术主义摒弃在艺术之外。事实上电影原本就是一种技术,技术也是表现艺术的手段而已。现代很多电影作品都是完美地融合了两种艺术传统的,很多好莱坞的电影都是按照技术主义的方式创作出来的,如《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只有借助不断发展的电影技术,才有可能更真实地反映跨时空的现实世界,而这些作品也完全可以进入艺术电影的范畴。

所有艺术流派都是基于对艺术的不同层次的理解。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反映现实和表达自我,很多时候,他们提出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式难免失之偏颇,或过于极端,却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并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方式。事实上,今天的电影很难简单地用写实主义或技术主义来进行概括,现代电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各种流派的技术和创作手段,是对传统艺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

电影和电视剧都具有商品属性和艺术属性,既是商品也是艺术。不能说写实主义是艺术,而技术主义是商品,但相对而言,写实主义似乎离艺术更近一些,而技术主义则更多把影视剧当作商品,把它的商品属性发挥到极致。

写实主义把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看作艺术的根本,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影视技术手段都是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对生活的反映越真实就越接近真正的艺术。而技术主义把影视剧看作商品,在他们看来,市场和观众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根据观众的兴趣和口味来拍摄影视剧,把影视剧创作纳入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分工精细,编剧是流程化的,生产更是流程化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按照市场标准制作出来的类型化产品。虽然不能说这样就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但在很多情况下,它离所谓的艺术的确有些遥远。

编剧特训营

看电影《三峡好人》,设计一段男主人公与女儿见面的场景。

【基本要求】

1.设定女儿的性格及两人见面的场景;

2.按照纪实性电影来设计情节。

【作业目的】

学习和体会纪实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叙事特征及对剧本创作的影响。 6B6wUoEgz8NmRH0XFyWlSW+YPPJf6GGNMXmPBAvb01qcfoNrZvy/qFplLo8SL54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