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3 故事形态

人物和事件(情境)是故事的两个基本要素,戏剧冲突是故事发展的内在动力。故事的内部结构不同,情节的驱动方式也不一样。有些故事以人物为主,以人物和人物关系引导剧情发展,有些故事则以事件为主,以事件推动剧情发展,从而造成不同的故事形态,而不同的故事形态有着不同的戏剧模式。

4.3.1 故事形态

根据故事的内部结构特征,可将故事大致分为大情节、小情节、中情节和反情节四种主要的形态。

图4-1 四种故事形态

(1)大情节

大情节故事主要以事件为主导,情节主要围绕事件来展开,以事带人,以事件作为故事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大情节故事一般选择某个重大事件作为题材,围绕事件展开故事情节,比如发生重大事故或灾难,或者发生某个重大案件等,主人公奉命前往执行任务,或正好就在现场,事件本身包含着种种危机,主人公要做的就是面对和解决这些危机。

在这类故事中,事件已经确定,编剧只不过要设想主人公在这个事件中处于什么样的处境,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可能会与什么样的人发生冲突,他能做些什么,他又会怎么做。事件本身可能就已经包含着种种危机,早就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主人公身陷其中,随时可能陷入困境,他要用行动使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克服重重阻碍,顺着事件的进程一路往前走,完成自己的使命,情节就自然而然产生出来。

很多剧情片(剧)都会采取这样的模式,尤其是战争片(剧)、警匪片(剧)、灾难片(剧)、科幻片(剧)等等。最常见的叙事模式是:某地发生了重大事件,或是战争,或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或发生瘟疫,或发生种族屠杀,某国发生军事政变或某位重要人物被绑架,或者某些恐怖主义者试图发动核战争,主人公或者是亲历或者是被上级指派去消除这些灾难,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位美女,这位美女或许是同伴,也许是对手,他屡次落入敌手,却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每次都能侥幸逃脱,最后将敌人消灭,解除了危机。《第一滴血》系列、《007》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还有《战狼》系列、《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等,几乎都是采取同样的套路和同样的模式。

(2)小情节

小情节故事以人物为主导,一般没有什么大的事件,都是些生活琐事,故事一般也是围绕人物来展开的,把人物和人物关系作为故事推进的内在驱动力。

在大情节故事里,编剧首先想的是“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再想“主人公在这样的情境中会干什么,会怎么做”。在小情节故事中,编剧首先想的是“这个时候他会干出什么事来”或者“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什么人”,然后是“他和这些人在一起又会整出什么事来”。在这种故事模式下,发生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跟什么人在一起会“生”出什么故事来。

故事都会有事件,在大情节故事里是先有事件然后再有人物,人物在事件中是被动的。在小情节故事里,事件是围绕人物来展开的,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服务的。

大情节故事始终围绕大的事件展开故事,事件结束了,故事也随之终结,人物从开始就生活在事件中,直到事件结束。小情节故事则不然,它是从人物出发的,事件发生在人物身上,故事围绕人物与人物关系展开,有什么样的人物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故事走向。

大情节故事是封闭性的,故事一般从事件发生起开始,到事件得到解决结尾。而小情节故事则是相对开放的,可以不断增添新的事件和新的人物,故事可以长久地延续下去。长篇幅的故事很多采用小情节故事。

大情节故事以事件作为支撑,情节往往大起大落,人物命运随之跌宕起伏,如同大江大河,奔腾不息,故事多为强情节,人物只能随波逐流,编剧很难有机会静下心来对人物性格进行精雕细刻。而小情节故事则从人物入手,以人物来支撑剧情,事件也是围绕人物来设计的,为的是塑造人物,没有贯穿始终的大事件,故事枝蔓众多,情节进展缓慢,剧情难有大起大落,如涓涓细流,但可以对人物精雕细琢,人物形象突出,很多伟大作品都是小情节形态的故事。

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小武》就是典型的小情节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小武是个小镇青年,是个小偷,整部电影没有大的事件,所有故事都是围绕他个人的生活展开的,都是通过他和周围人物的“碰撞”产生的。他去找他原先的“战友”小勇,小勇成了著名的企业家,看不上他,他感到很没趣,走了。得知小勇结婚,小武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给小勇送礼,小勇却嫌他的钱不干净,拒绝了。他觉得无聊,便去唱歌,认识歌女胡梅梅,陪她逛街,后来也被她抛弃了。再后来他去偷东西,被警察抓住,铐在电线杆上。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很平淡,都是琐事,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没有大的起伏,就像生活本身一样。

伊朗电影《小鞋子》也是小情节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兄妹和一双鞋子的故事。主人公阿里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丢失了妹妹唯一的一双粉红色童鞋,不敢告诉父母,只得每天与妹妹轮流穿着那双破运动鞋到学校上课。后来他们找到那双丢失的鞋,却发现得到那双鞋的女孩生活比他们更为窘迫。后来学校举行跑步比赛,获得季军就可以得到一双鞋。阿里为了帮妹妹赢得那双鞋,报名参加了比赛,却意外得了冠军,与那双鞋失之交臂。这个故事也是没有什么大的事件,很平淡,没有什么戏剧性,但却令人震撼。

(3)中情节

大情节故事往往重情节而轻人物,小情节故事则容易重人物而轻情节,中情节故事既重人物又重情节,正好弥补两者的不足。

中情节故事一般把人物放在非常态的情境如战争、灾难之中,同时又围绕人物和人物关系来展开故事情节,以事件和人物共同推动剧情的发展。

中情节故事既重事件又重人物,写的都是大事件背景下个人的命运,在大的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在这种状态下,作家或者编剧要做的只是把自己的人物放在那些重大或富有戏剧性的情境之中,然后看他们会做什么,会碰到什么样的对手,他们之间会形成什么关系,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就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故事情节。

电影《血战钢锯岭》原本是个大情节故事,讲述的是一场著名的战役中发生的故事。但编剧没有直接描述战争过程,而是把这场战役作为背景,写了一个医务兵的成长经历。主人公是个医务兵,基于宗教信仰和良知,在战场上没有杀一个人,却在枪林弹雨中救下75位战友的生命,成为英雄。电影《敦刻尔克》原本写的是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故事,但导演没有直接表现撤退的过程,而是把几位普通人的命运作为故事的切入口,表现他们的行为和命运,使得这个故事既有大的战场背景,又有人物命运,把一个大情节故事变成了中情节故事。

电视剧《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人间正道是沧桑》都是中情节故事,背景都是战争,却从人物命运入手,讲述战争中个人的命运。

(4)反情节

所谓反情节,自然是对传统叙事的反叛,认为传统故事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希望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表现生活,反对提炼生活,反对典型化原则,反对把生活戏剧化,经常将表面化的在时间、空间以及性质上毫无内在联系的零散生活现象充塞于作品之中。这类作品中也有人物,但并不注重人物性格,剧情也是散乱无序的,经常令人不知所云。

故事是要有情节的,而有情节就要有人物和事件,倘若没有了情节,没有了人物和事件,故事也就不成其为故事了。荒诞派戏剧作品《等待戈多》、电影《四百下》《筋疲力尽》可算是此类故事的代表性作品,但很难在主流艺术或商业性强的电影和电视剧中被广泛采用。

4.3.2 戏剧模式

故事原本有“变化”“转折”“逆转”之意,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个人有故事或某件事有戏,就是指这个人或这件事超出正常的逻辑或者常人的想象,所以故事本身原本就应该是非常态性的,编写故事就是要使常态的生活变得非常态化。

那么,怎样使常态的生活变成非常态的故事呢?

人物和情境是故事的两个基本要素。人物可分为常态人物和非常态人物。常态人物是指其外表、性格和思维都很普通或很正常,与周围人的关系很和谐,很难发生矛盾冲突,戏剧性较弱。而非常态人物是指其外表、性格或思维不同于常人或高于常人,如英雄、高智商人物等,或异于常人,如侏儒、身体残缺者、智障者、精神病患者等,他们性格奇特,很难被周围人所接受或理解,因而容易与他人产生戏剧冲突。情境也可分为常态的情境和非常态的情境。常态的情境是指人物所处的正常的生活状态。而非常态的情境则是非正常的生活环境,如战争、瘟疫等。人物在非常态的情境中比在常态的情境中更容易产生戏剧性故事。

故事同样也有常态和非常态之分。常态故事平淡无奇;而非常态故事则非同寻常,带有传奇性,甚至超越常人的思维和想象。其实好的故事往往都是非常态的,非常态故事也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故事的非常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展因为受到阻碍而发生变化,导致人物命运改变乃至逆转;二是事件的发展及人物命运的变化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或预期。

在事件发展遭遇阻碍而导致人物行为或命运发生戏剧性变化或逆转的时候才更容易产生戏剧性的故事,倘若事件发展过于顺利,故事反而平淡无奇。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如果主人公安迪不被人陷害,他会平平安安地生活一辈子,他的人生平平淡淡,就没有了戏剧性。他蒙冤受屈,坐了牢,陷入困境,命运从此发生戏剧性的改变,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一般说来,艺术家更愿意选择那些非常态的人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或者把人物放在非常态的情境中,也就是说,他必须学会使故事尽可能地变得非常态化。

一般说来,以下四种戏剧模式可以使常态的故事变得非常态化:

(1)把常态的人物放在常态的情境中

人物是常态的,遭遇的情境也是常态的,一般属于小情节,人物性格平庸,与周围人物和环境和谐,很难发生戏剧冲突,戏剧性较弱,这样的故事一般平庸乏味,而要使常态的故事变得非常态,需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力。

很多伟大作家都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故事,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化腐朽为神奇,从而使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鲁迅的小说故事性都不强,写的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小人物,如闰土、祥林嫂、阿Q等,故事也平淡无奇,却能给人强大的艺术震撼。在影视剧中,《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士兵突击》等写的也都是常态的小人物,写的是生活琐事,却都成为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

(2)把常态的人物放在非常态的情境中

人物是常态的,生活中的正常人甚至是小人物遭遇非常态的情境,如死亡、战争、灾难,或个人生活突然发生重大的变故等,使常态的人物置身于非常态的情境中,由此可能产生出非常态的故事来。这类故事往往是大情节,以事件来驱动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主人公程勇原本是个小人物,是个渣男,他向病人贩卖从印度走私的低价药来赚钱,后来良心发现,用赚来的钱救助病人,宁肯犯罪坐牢,成了一位英雄,这就是常态的人物经历非常态的事件后超越常态成为英雄。

(3)把非常态的人物放在常态的情境中

事件是平淡的,情境是常态的,但倘若人物是非常态的,把非常态的人物放在常态的情境中,故事也可能变得非常态。

所谓非常态的人物是指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行为方式超越常人或异于常人,使他与周围人物或环境处于不和谐的状态,从而产生戏剧冲突。我们经常说某个人有故事,其实是说这个人与常人不一样,或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性格,或者行为迥异,或者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容易“无事生非”,生出“戏”来。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超越常人,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能做出非常态的事情来。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新兵蛋子许三多被分配到五班看守地下油管,原本是个很平常的情境,倘若他是个正常人,与李梦等人一样安于现状,无所事事,消磨时光,便可与战友们相安无事,平平淡淡,也就没有了戏剧性,没有了故事。在他人眼里,许三多就是个傻子,生活在杳无人烟的荒漠之中,但他仍然坚守士兵本分,坚持训练,坚持做好内务,还想过有意义的生活,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他在战友们眼里成为另类,从而也打破原有的平静生活,产生了矛盾,也就有了故事。正是这种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的错位,构建了这部电视剧基本的戏剧模式。

(4)把非常态的人物放在非常态的情境中

人物是非常态的,所处的情境也是非常态的,把非常态的人物放在非常态的情境之中,更容易产生出非常态的故事来,这也是最为戏剧化的故事形态。电影《巴顿将军》中的主人公巴顿将军、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都是非常态的人物,他们个性鲜明,敢作敢为,喜欢无事生非,跟谁都能生出“戏”来,偏偏还是处在战争环境中,每天面临生死考验,这样的人物原本就能出戏的,这样的生活环境也是戏剧化的,把戏剧化的人物放在戏剧化的情境中,自然会生出戏剧化的故事来。

表4-1 四种戏剧模式

从编剧角度看,四种戏剧模式中,最有戏剧性的应为第四种,人物和情境都是非常态的,最容易产生戏剧性故事。一般说来,大情节故事比小情节故事好写,因为事件都是现成的,事件本身就包含着很多故事梗,只要抓住这些故事梗把戏做足就行了。倒是强情节剧,因为情节节奏过快,很难给表现人物性格留下太多的时机,写出深度来不容易。小情节故事比较难写,因为写人物原本比写事件要困难些,重要的是把人物关系搭建好,人物关系搭建好了,就有了明确的戏路,故事也会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最难的是第一种,人物是常态的,情境也是常态的,常态的人物加上常态的情境,要想写出非常态的故事来,有深度还要好看,需要编剧或导演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如果写得好了,很可能就是一部艺术精品。 65dVj8UunkNPrADBOfpBVDpx4cweTfhlele/g1WMUywjhf2HxzmURj3CYK1JF5+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