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译创”原则和策略探索

Transcreation: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in the New Era

◎李艾珂 殷乐
Li Aike Yin Yue

摘要: 本文以2021年《光明日报》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英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为例,探索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务的创新方法和路径。本文提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务,不仅是翻译(translation),更是在中文原素材基础上的“译创”(transcreation)。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者应遵循三个译创原则(文化自信、传播效果、使命担当),并通过与这三原则相匹配的五个译创策略(拼音音译、增补信息、删减信息、等效替换、调研与改写)提升中华文化外译的质量,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关键词: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译创;文化自信;传播效果;使命担当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cultural exchanges among civilizations,through exploring more effective ways of introducing th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es of the English short videos featuring China’s 24 solar terms and co-produced by the Guangming Daily and th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in 2021,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to impro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cross cultur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ors should “transcreate” instead of simply translating text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Several “transcreation” strategies which can be employed by Chines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or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words: Chinese culture going out,transcreation,cultural confidence,effective communication,new missions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这要求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置于当代世界文化语境下加以重新挖掘与开发,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有益贡献。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再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要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真正有效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要提升中华文化外译的翻译质量。翻译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故事能否传播出去,关系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翻译质量提升,对外翻译是融通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的“转换器”,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提升中华文化外译的质量?本文提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务,不仅仅是翻译(translation),更是在中文原素材基础上的“译创”(transcreation)。本文将以中国传媒大学和《光明日报》2021年联合制作推出的“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中文版和英文版)为例,探索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思路和方法途径。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译创”工作,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文化自信原则、传播效果原则和使命担当原则),而与这三原则相匹配的还有不同的译创策略和技巧。笔者希望通过此类实践和总结,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贡献绵薄之力。

一、二十四节气融视频:中华文化与数字化传播的碰撞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深化融合发展,以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和《光明日报》联合制作并推出“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中文和英文融视频。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叙事方式,融视频是图、文、声、像、影有机结合的移动端叙事作品,具有竖屏构图、移动伴随、美术装饰、图文内嵌、字幕表意等特点。

中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以《光明日报》发表的二十四节气相关文章为基础编辑融视频的解说词,并根据解说词设计视频画面。视频制作方面,制作者利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对图片进行设计和处理;利用Adobe Effect等软件对视频进行立体画面的布局,并设计动画路径;利用Adobe Audition等音频制作软件对配音进行精编,添加合适的背景音乐和音效。图、文、声、像、影有机结合,呈现出了元素多元、感官体验丰富的融视频作品。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融视频作品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和《光明日报》的移动端平台(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账号等)推出。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与新创意、新设计结合在一起,以“符合社交媒体特性的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产品形态” 融入当代生活,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切实响应了国家“以数字化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号召,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生趣和新生命

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不只是翻译,而是“译创”

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这一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诗词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又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2016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具有极高的国际传播价值。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灵感设计了创新的倒计时方式,传播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式的浪漫。而在此前的一年时间里,中国传媒大学和《光明日报》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推出中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的同时,还译制并推出英文版融视频,进行国际传播。英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在中文版的基础上,将解说文稿译成英文,而后将英文配音与融视频画面结合起来,并将画面中的中文内容也替换成英文内容。“数字技术赋能带来媒介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英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正是一种“技术赋能下对外传播的数字叙事新景观”。

然而,中外文化具有巨大差异,中外语言、思维也存在巨大差异,语言之外的习俗也存在差异。因此,英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绝不是简单将中文版视频解说词逐句翻译成英文并重新配音,而是在中文版基础上进行编译和二次创作,即“译创”。

翻译学术界一般认为,“译创”(transcreation)一词由印度学者、译者普鲁索塔马·拉尔(Purushottam Lal)提出,拉尔将把古代梵文文本译成现代语言的工作描述为“编辑、调和与转化”(edit,reconcile and transmute),也就是说译者的工作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译创。 我们可将“译创”定义为一种结合了语言翻译、文化适应和(再)创造或创造性地对原文的某些部分进行重新释义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活动。

本文提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工作者在“译创”文化国际传播作品时,应遵循三个原则(即文化自信原则、传播效果原则和使命担当原则),并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融视频为例,梳理总结了拼音音译法、增补信息法、删减信息法、等效替换法和调研与改写法等译创策略和技巧。

三、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译创”原则和策略技巧

(一)文化自信原则与拼音音译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因此,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译创”工作,首先要坚守的就是文化自信原则。

在外译中华文化特有的词汇时,译创者可考虑使用拼音音译法保留中华特色文化词汇的发音,力争使中华文化词汇在未来直接成为外语词汇。在英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中,译创者将一些中华文化特有的节气名称译成英文时,经过调研和论证,保留了这些中华文化独有名词的拼音发音。例如,“清明”在中文里有两重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作为节气的清明,在过去并没有统一的英文译法。“Pure Brightness”是中国气象局2013年发布的清明节气的英译方式 ,而随后中国气象局英文官网在2017年将其译成“Clear and Bright” ;中国农业博物馆制作的二十四节气英文宣传视频将“清明”翻译为“Fresh Green” ;我国主流外宣媒体《中国日报》用“Clear and Bright”表示作为节气的清明 。而作为节日的清明,过去被翻译成“Tomb-Sweeping Day”,近几年我国主流外宣媒体倾向于保留该词的中文拼音Qingming 。鉴于“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之“清明”既介绍作为节气的清明,又讲解清明这个节日的习俗,译创者在调研权衡后选择保留“Qingming”的拼音发音,以拼音音译法彰显文化自信。

同样,在译创“惊蛰”融视频时,译创者也保留了“Jingzhe”这一中文拼音发音,一方面彰显文化自信,力求日后“Jingzhe”作为音译词直接进入英语词汇。另一方面,保留这一拼音发音,也使得译创惊蛰相关谚语和诗句时达到押韵效果,例如,译创者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译创为“Drizzling rain enables renewal of flora,spring thunder signals beginning of Jingzhe”,押韵的效果使融视频的英文配音更为动听。

除中华文化特有的节气名称外,译创者在处理其他类别的中华文化特有名词时也通过拼音音译法彰显文化自信。例如,译创者保留“糖葫芦”的中文发音“Tanghulu”,传播中华优秀美食文化;保留《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中文发音,体现汉语的极简美感,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二)传播效果原则

然而有时,仅仅保留中华文化特有词汇的中文发音并不能够达到最佳的国际传播效果。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但在国际传播中不能盲目自信,还要考虑到目前外国受众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毕竟没有效果的传播就是无用功。因此,我们在坚守“文化自信”原则的同时,要保证国际传播效果,即要遵循传播效果原则。具体来说,在处理中华文化独有名词时,为保证国际传播效果,译创者除了保留中文拼音发音,也同时备注了外国受众容易理解的英文意译表达。例如,译创“惊蛰”时,除了保留“Jingzhe”这一拼音发音,译创者也加入了“Awakening of Insects”的英文意译表达;译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时,除了在英文配音时保留中文拼音发音,译创者也在融视频画面中补充了这句话的英文意译,使国际受众既能感知中文的简洁与韵律美,也能理解诗句的含义。

国际传播不仅仅是语言表达问题,还存在着中外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认为通俗易懂的事情,外国人未必能够理解和认同。 如果只是逐字逐句地翻译,传播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者要有跨文化的意识,在“译创”中可考虑使用增补信息法、删减信息法和等效替换法这三个策略技巧,以达到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1.“增补信息法”

增补信息法,指补足中文材料里对于中国受众来说无须言明的文化常识信息,通过简明的方式让外国受众了解某个中华文化名词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具体而言,提及中华历史文化名人时,译者通常需要补充信息,以达到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例如,在英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提及王羲之时,译创者补充了中国人家喻户晓但外国人可能并不知晓的“王羲之是谁”的信息,即“sag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Wang Xizhi”(中国书圣王羲之),以简洁的语言使国际受众明白了王羲之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在提及丰子恺时,译创者补充其“a pioneer in Chinese comic art”(中国漫画艺术先驱)这一身份和地位信息。除人名外,中国地名也需要增补信息,以便国际受众大致明确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例如“湖北土家族”被译为“the Tujia people in central China’s Hubei province”(在中国中部湖北省的土家族)。

将中华优秀文学作品和其他著作的书名译成英文时,译创者同样需要结合作品的背景资料增补信息,精确表达文化内涵,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例如,在译创《红楼梦》这一书名时,补充“China’s literary masterpiece written in the 18th century”(创作于18世纪的中国文学名著)这一背景信息。在中文内容仅仅提及《逸周书》这一书名时,译创者保留了该书的中文发音,并用英文简洁地对此书的文化常识进行了说明:“a compendium of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Yi Zhou Shu ,the majority of which date to about fourth century B.C. or perhaps earlier”(中国历史文献汇编《逸周书》,其中大部分文献出自于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在处理“明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解释”这句中文原句时,译创者同样以增补信息的方式,让英文解说和融视频画面字幕共同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补充中文原稿里未被言明的信息,普及《群芳谱》的相关知识和意义,让国际受众知道400多年前中国就出版了兼具植物学研究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农事园艺百科教程”。

此外,对画作等中华优秀艺术作品的译创也要结合作品的背景资料进行适当的信息增补。例如,在处理《清明上河图》这一中国的传世名画时,译创者除了将画作名称译成英文外,还补充了无须对中国受众说明的文化常识:“Chinese scroll painting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an all-time masterpiece created in the 12th century”(创作于12世纪的长卷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向国际受众介绍这一传世名画,以达到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在将“没骨画法”译成英文时,译创者在“Mogu (or ‘boneless’ manner)”后加入了半句“painted without outlines but by washes of ink and colour”(绘画时不用墨勾骨干线,而是直接用颜色晕染),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了国画的这一独特画法。

除了中国人名、地名、著作、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名称外,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名词在国际传播中都可能需要适当的增补信息,使国际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增强国际传播效果。

2. 删减信息法

译创者要提升译创作品的国际传播效果,除了在译创中适当增补信息外,也有可能需要采用删减信息法,将文稿化繁为简,以便突出重点。例如,在中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小暑”融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正值初伏前后的小暑节气,天气闷热潮湿,插画家木壳人……” 其中,仅仅包含两个汉字的“初伏”对于中国人来说通俗易懂,然而要想给外国人讲清楚这个概念则需要较长的一段释义。鉴于“初伏”这个词在这里主要用于突出小暑节气的炎热潮湿,而本句的重点是通过插画家木壳人所描绘的人们如何在小暑节气消暑的画面来进一步体现此时的气候特征和相关风俗习惯,因此,译创者将此句中文译成“This solar term is characterized by hot and humid weather,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watercolour illustration created by Mukeren”(这个节气的特点是炎热和潮湿,这在木壳人创作的水彩插图中得到了体现),将对于国际受众来说烦琐的“初伏”信息进行了删减,避免了冗长的解释,突出传播重点,也保证了英文版配音和融视频画面在时长上的匹配。

风俗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传播中,传播者要顾及语言以外的习俗差异。因此,在将中华文化中跟风俗习惯有关的信息传达给国际受众时,译创者如若不能在译创作品有限的篇幅内解释清楚,则可能需要删减那些容易因文化背景和解读方式的不同而引起国际受众误解的信息,这也是译创者跨文化意识的体现。例如,中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清明”融视频列举了几项清明时节的中国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包括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鸡和射柳。 中国受众都知道,这里提到的“斗鸡”是中国古时候的事情,已经不是当今的习俗。然而,这一中国古代活动对于当今的国际受众来说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令他们误认为当代中国有虐待动物的行为。考虑到在融视频有限的时长内无法解释清楚可能引起的误会,译创者因而选择在英文版融视频中删掉了“斗鸡”这一传统活动。

3.等效替换法

另一个服务于传播效果原则的“译创”策略技巧是等效替换法,即将具有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转化为在上下文语境中起到同样效用却更易被国际受众所理解的英文信息。例如,将《兰亭集序》中的时间信息“东晋永和九年”译为“in the 4th century”(在4世纪),既达到了传递这一时间信息的效果,国际受众接收信息时也易于理解。又如,“就像明代画家唐伯虎的……”转译为“In the 500-year-old painting created by Tang Yin”(唐寅在500年前创作的画作),既达到传递历史时间信息的效果,也更容易被国际受众理解和接受。

(三)使命担当原则与调研与改写法

除了“文化自信”原则和“传播效果”原则,作为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者,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译创者须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使命。正如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为代表的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媒体担负着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新使命一样,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者除了要传播中华文化,亦要坚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努力纠正外国受众可能有的刻板印象、偏见和错误认知。因此,在“译创”时,译创者可考虑在对中文素材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使用调研与改写法对中文原文进行“改造”,甚至转移信息重点。这个看似对原文“大不敬”的方式,却符合服务中化文化国际传播的使命担当原则。

例如,在中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立秋”融视频中,有一段对画作《山百合》的描述和讲解:“唐德福的《山百合》是一幅长卷作品,描绘了立秋时节,重庆武陵山腹地,酉阳县车田乡勤劳持家的绣女们热火朝天的忙碌情景。勤劳的绣女们就像立秋时节的山百合一样坚强地长在深山、开在深山,用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一针一线绣出了一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丽生活画卷。”在对该画作进行对外传播时,译创者深入调研画作创作背景并对中文原文进行改写,在中文原稿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两个背景信息:一是“the ar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iao Embroidery”(绣娘们所学工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二是“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promo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畅销海内外的绣品使“非遗扶贫”的创新模式取得成功)。 如此“内外有别”的改写式“译创”,通过这幅画作向国际受众传播了我国的传统非遗文化,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突出了将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使人民脱贫致富统一起来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这一做法通过深入调研和适当改写,“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又如中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小寒” 作品中,有一段是给国内受众介绍戴树良的民俗画《小寒》。而相应的英文版融视频则借助这幅作品所描绘的僧人分发腊八粥的民俗场景,将国际传播重点聚焦到腊八节与佛教的渊源上,体现佛教传入中国后给中国人的礼仪习俗和文学艺术留下的影响,也从侧面展现了文明的包容性。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所说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如此“译创”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作品传递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译创者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使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力量。

结论

本文旨在探索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务的创新方法和路径。结合《光明日报》和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联合出品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系列融视频,本文指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务并非简单将中文文稿逐句翻译成外语,而是在中文原素材基础上进行编译和二次创作,即“译创”。

若要提升中华文化外译的质量,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者应坚守三个“译创”原则,即文化自信原则、传播效果原则和使命担当原则。具体而言,拼音音译法保留中华文化独有名词和表达的拼音发音,有助于彰显文化自信。同时,为保证国际传播效果,译创者可为中国人名、地名、著作、文学和艺术作品等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名词适当“增补信息”,使国际受众了解其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通过删减信息法,将非重点的烦琐信息或容易引起国际受众误解的信息进行删减,突出重点,避免误会;或通过等效替换法,将具有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转化为在上下文语境中起到同样效用却更易被国际受众所理解的外文信息。此外,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者在“译创”过程中还要坚守使命担当原则,除了要传播中华文化,亦要坚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力求通过译创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打破外国受众可能有的刻板印象、偏见和错误认知。

要想自如地运用以上策略技巧,译创者除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外语语言和汉译外的能力,也要坚持做中外文化的终身学习者,努力做到既“知己”又“知彼”。只有“知己”,不断加深对中华历史文化和中国国情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好阐释中华文化、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只有“知彼”,才能更透彻地明晰中外文化差异所在,发掘跨越语言障碍的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以求同存异的包容之心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只有这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者才能更好地“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更好地完成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新的使命和任务。

〔李艾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殷乐,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国际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特约编辑:顾洁〕 ryIjslVvP2qKlAyay49bS6yY3Qh6e5OvDpxOpVGxpPyACqpD2bRtHJk1KKzJOf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