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乳腺外科临床工作中,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个难题。其流行病学特点是多发生于青壮年妇女。有数据显示,其估计发病率为每10万名妇女2.4例,占总体乳腺疾病的3%~5%。

非哺乳期乳腺炎在临床上包括三种不同病理过程。

第一种是大导管周围炎(periductal mastitis,PDM),其临床最终表现是乳腺导管瘘。

第二种是1951年Haagensen根据病理特点命名的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

第三种是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IGM),又叫作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它是1972年Kessler和Wolloch首先描述的。当时,人们认为它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在临床上,它常与乳腺导管扩张症重叠存在,且很常见。临床上,重症皆为此类。

由于这三种病变皆有大量浆细胞浸润,故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将它们统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目前,国外很少有人用这一称谓,国内很多学者也反对用此名称,因为此疾病和一般炎症不同,且按炎症处理效果很差。即使通过手术治疗,据国内外报道其复发率仍高达30%左右。故,此病被认为是乳腺外科难题之一。

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严重病变,本书作者团队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治疗了4000多例患者)发现:本病的特点不是复发率高,而是病灶不易切净;一旦切净病灶,复发率可降至5%以下。

为解除广大患者的病痛,本书作者团队将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及研究成果汇集成本书,旨在为帮助广大外科医生处理相关问题尽绵薄之力。 KH4C3WLkb3CACc5Q0MAM3115ryt0UVP/vpKf+ulloaGirgopKyH6Rdhfw3xGHS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