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从出生到读完大学,生活轨迹都是差不多的。在人生的前二十年里,我们基本上不用去做太多的选择或思考,而是按部就班地走着一条周围人都会走的路。然而,当我们进入社会的那一刻,却又有无数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让人焦虑、迷茫。因为对于该如何选择、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这些与内在动机有关的事情,我们毫无经验。
因为我们从没有去了解过自己,探索过自己内心的热情所在,于是只好再一次随大流,考编考公或者哪个行业热门往哪里投简历。说到底,我们的人生缺乏一种“自主”。自主本来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可以说,没有人想过一种被操控、被控制的人生。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身不由己地过着被别人安排的生活,做任何事没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自主”能力也从来没有得到过训练,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内在动机》是一本教我们如何通过找到内在动机从而掌控自己人生的书。尽管社会的压力、周围人的期许都在压制着我们内心真实的声音,但如果你想获得意义感和幸福感,你至少应该试一试,去了解一下有内在动机和没有内在动机是怎样不一样的人生体验,然后再去考虑要不要努力找到它。
一个自主的人、一个有自发动力去做一件事情的人,他的状态是沉浸其中的,他整个人也是真实的。 他很享受其中,和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不会有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他是在做自己而非扮演别人。而一个被控制,或者说被迫做某件事情的人,他的状态是疏离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有些老师或家长总是批评上课不专心的孩子是人在心不在——这就是一种疏离的状态,孩子和环境没有办法很好地融为一体。我们通常所说的“摸鱼”其实也是在一种不自主、被控制的状态下的产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不可能拥有沉浸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煎熬。
以上所说的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状态,如果再深入一点究其内心, 你会发现自主的人就是有内在动机的人,他们的人格是非常独立的,而且对自我的认可、自尊的程度是很高的 。由于他们有从内到外的动力,所以他们会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么做,意义感就很强。相反,没有内在动机、被控制的人,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混乱和麻木的。《内在动机》一书中用了一个词叫作“自我卷入”,这个词来源于心理学,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被裹挟”,比如现在“鸡娃式教育”或者攀比名牌的风气。可能原本你没觉得“鸡娃”有那么必要或者买名牌是刚需,但你也不由自主地觉得应该“鸡娃”,或者你也必须拥有一种名牌,那你就是被裹挟、被卷入了,没有自己独立的认知或者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样的人必定也是痛苦地过一种被欲望或一些外在的东西控制的人生,没有自我。
了解了这两种做事的不同动机和状态,我们也看到自主的状态确实是更好、更幸福的。那么,怎样才能从控制走向自主,从疏离感变成沉浸感呢?《内在动机》一书的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不管是你要去激励别人还是激励自己,都可以运用。
首先是提供选择 。这个方法针对小孩子特别有效。有的父母热衷于每天给孩子安排满满的日程,认为是充分地利用了时间,让孩子实现了高效的学习。殊不知,每一分钟都被家长的各种安排填满,看似充实,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所以他不可能学会怎么去做选择。成年后,面对诸多选择时他们往往缺乏这种能力,习惯性地继续过着一种被安排的生活,当然也没有内在动机。所以对孩子,我们应该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从小就刻意地给他们提供一些选择的空间,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时间上的,甚至家庭里一些重要的决定也让孩子参与进来,激发他的自主能力。
其次,作者建议不要用外部奖励来激励别人或者自己做某件事,因为这种外在的激励是暂时的,只能起到很短暂的效果 。以孩子学习为例,比如练钢琴,今天练了奖励100元钱,那么很快就会变成他是为了得到100元奖励去练琴,哪天没有奖励了,他就觉得没有动力了。所以外在奖励只能适度地使用,从根本上还是要让孩子认识到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如弹钢琴可以让人更自信、更专注,手脑的配合可以让人更聪明,音乐的熏陶可以让人懂得艺术的美,更理解人类的情感,等等。与其给孩子外在奖励,不如让他真切地去感受钢琴给人的力量,或许更能激发他的内在动机。
对于还没有找到内在动机的人来说也不用沮丧。你可以赋予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一定的意义,再不断地向内探索。有一首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小诗叫作《纽约比加州时间早3个小时》,其中有这样一句:“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里有自己的步程。”所以不要焦虑也不要丧志,你可以回想一下人生中有过的沉浸感和真实感的状态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或者你有过自尊、独立的体验是在哪一刻?去发掘一下,那个瞬间的感受是什么事情带来的?是因为你的某种爱好,你为别人提供的某种服务,或者是你在处理某种关系的时候?
如果过去的经验不能给你足够多的线索,你身边总有自己羡慕的、已经自主找到内在动机的人吧,去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真的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很多事情不是你一开始就可以认识到其意义所在,而是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学习。但一切的基础都始于:你想要去寻求,想要去改变。要相信,我们的自主能力是足够的,即使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我们仍然可以去探索意义,让自己获得内在动机,从疏离的状态中走出来,去负起责任,做自己的主人翁。随着你逐渐自主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内在动机也会带你追寻到更大的意义感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