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异性给儿童留下的印象

每个人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和态度,与他或她对异性的态度是相互对应的。这两种态度影响了每个人在两性交往过程中的行为。研究表明,我们在幼年时期就建立起了对异性的认识,而且我们对异性最初的情绪反应的重要性具有持久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家庭中父母一起生活的方式,为孩子树立了异性交往的第一个榜样。限于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往往会误以为自己家里的状况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特征。在孩子的眼里,家就是整个社会。因此,孩子在潜意识里认为,父母的关系就是两性之间独一无二的关系,由此确立自己的婚姻生活理念。父母日常交往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认识和处理婚姻的态度。作为男性的爸爸和作为女性的妈妈是两种性别的代表,他们决定性地影响着孩子在发育成熟后的性生活。如果孩子有异性的兄弟姐妹,他们也可能对孩子起着与父母同样的决定性作用。

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女孩和爸爸或者男孩和妈妈为对方投入过多,这种关系有时候可能会对孩子成年后的恋爱和婚姻过程造成一些障碍。如果一个男孩从小就被妈妈纵容、溺爱,无法想象与其毫无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女性会像他的妈妈那样毫无保留地为他投入,这种想法常常会妨碍他的婚恋体验。在与异性交往时,他完全没有打好“相互迁就是婚姻幸福的秘诀”这种思想的基础。父女在生活中形成的关系也一样。如果女孩过分依恋自己的爸爸,她在婚后必然期望自己的伴侣也能像爸爸一样给予她耐心、理解,指引和保护她。她忽略了一个事实:与她处在同一个时代的男性很少有人能具备与爸爸相同的优势,更何况现在的男孩和女孩几乎拥有同等的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个问题似乎相当普遍。一方面,女性对自己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不满;另一方面,这并不妨碍她们追求能让自己仰望或尊重的丈夫。现在的女性仍然坚信,理想的伴侣一定要比自己更加强大和可靠。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让她们失望,因为她们很少能找到像爸爸那样比自己出色得多的男性。而且即便她们能找到这样的伴侣,也不见得愿意接受,因为她们又会对男性身上表现出的优越性不满。因此,她们往往会选择离开男性,或者在交往中对男性吹毛求疵,以便她们能够再次居高临下地俯视男性。 UaqSJtkybIkPbcdEYiGe0bo5+WHXEY2bDx6p3Verl76UXRSF/10QPhLAwRCcw7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