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秘密在于,每个生命生来就是独特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

有一天我对我的孩子说:“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样,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就像我曾说的,我们把精子跟卵子放到一起,弄成个盒子,再弄个机器,把盒子放到里头,保个温什么的,“腾腾腾”一开门,“啪啪啪”小孩子都跳出来,然后我们一人抱一个回家养。你说这生命还有意思吗?没有任何的意义。恰恰相反,所谓一个人的状态好,就在于他对世界的感知非常独特,和别人不一样。就像我曾说的,一个蒙特梭利教师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当她拿出一样教具,这个班里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它感兴趣,而不是全班孩子都扑上去,那教育的第一步就达到了!

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培养儿童都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画画全班都画,数数字集体来数……人们有很多必须共有的东西,比如知识、道德,这是有理由的。但共同的东西不能用共同的时间教,即使能用,那也是小学及以后的事,到那时,儿童的精神胚胎有个变化,能把感觉点转向成人招引去的注意点,年龄越大这个能力就越强。儿童在小学时差别仍比较大,必须把握好,在没有差别的教学中保护差别。

我们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杀个性。实际上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是我们往往把这个个性给理解错了,认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不是的。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但是为什么我们造就了这么多相同的人呢?没有思想,随大众,随大流,大概这样会使我们有安全感。这就是精神上的不独立。看看我们周围,有几个人是独立的?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蒙特梭利说,我们造就了大量的平常的人。而那些有独特思维的人就作为有创造性的人而存在。假如我们今天都能做到尊重儿童,让他们符合人的自然发展法则成长,他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富有创意的。那么这个世界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大概所有的人都知道爱因斯坦,也都会承认他有非凡的智力。他的大脑头骨还被科学家们保存着、研究着。人们一直在研究他的大脑构造是不是和普通人不同。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他的大脑和普通人的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真正的差别在哪儿呢?在爱因斯坦童年的时候。他和其他儿童不一样,周围的人们、老师们说他患了孤独症,认为他弱智,没出息。可人们的看法是错的,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病。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爱因斯坦的伟大了,他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伟大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几乎是不可逾越的。人们说他应当获3次诺贝尔奖,但那时人们还不能懂得他的创造,人们理解他还要经过两代人的时间。事实上,他的独特在于他那独特的感觉,他的贡献正基于那感觉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概念。第一次,他认为光电效应中的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第二次,他认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第三次,他认为引起重量的质量和影响加速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他提出了量子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这就是对事物的特别感觉能力和产生概念的能力,这就是创造力。这个能力来自内心,这个能力恰恰是童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自己形成的。

所以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发展人自身的潜力。蒙特梭利说:“我们可能要问,使儿童能在所遇到的无数印象中选择某种印象的这种特殊兴趣是什么?很明显,不可能存在外部的刺激。”她又说:“如果你对一套新衣服极其满意,你就会开始注意其他人的这种衣服。”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你新买了一件衣服,你觉得这件衣服特别好,你走到街上就容易看到这件衣服,即使在1000个人里头你也能发现它。 JqU3XT0sptQVQuS9zLKcpPRGssFgzt73wxxidltkU8bE+Sa0sfmfxbd0rBejBQ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