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了这种各执一词的场面,为共同富裕确定了明确的遵循。 其要点有三。其一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其二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存在不可颠倒的逻辑次序。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增大共同财富;其次,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在这里,设定合理的分配制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是切好分好蛋糕的前提条件。 其三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在明确的战略指引下,制定完备、系统的实施方案,稳步朝着最终目标迈进, 任何可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把系统目标碎 片化、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的做法都贻害无穷。
2021年11月24日,刘鹤副总理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阐述。文章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上。”这就告诉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而且,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由于“富起来”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追求共同富裕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共同艰苦奋斗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最为广泛有效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能动性,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质量和专业技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段话指出了共同富裕的精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第一的立场,这就是: 共同富裕以共同奋斗、勤勉 劳动和共同创造为必要前提,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激励相容的机制,依 托它,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 “做大蛋糕”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通过这样的社会过程, 最广 泛和最大限度地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质量和专业技能,让劳动者的多数 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在进行了这些深刻的理论阐述之后,文章尖锐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搞平均主义,不搞杀富济贫、杀富致贫,避免掉入福利主义陷阱”。 这里 的两个“不搞”,给出了明白无误的政策指向,即共同富裕的目标不能 通过非经济的甚至是暴力的途径实现,而且,必须同在中国流传千年的 “平均主义”流弊和在西方国家流行的“福利主义”传承严格划清界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刘鹤副总理的文章,全面、系统且无歧义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