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无价之宝,是亘古至今人类生命史上一个不断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心理健康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类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涵。
在讨论心理健康之前,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自诞生之日起就祈求着健康,但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并深入的过程。20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身体没有病,不虚弱就是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对精神世界的认识水平逐渐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提出了健康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定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10项标准。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
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以上10项标准中,前4项是对心理健康方面提出的要求,后6项为生理健康方面的内容(生理及形态)。这10项标准从整体上诠释了现代健康的概念,即强调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品质这几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当一个人同时具备这些标准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者。
总之,健康新概念的提出,纠正了过去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使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健康不仅是指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完好的状态。
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指出:“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之后,世界著名的激励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从2003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2022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报告指出,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死亡人数已经超过战争和自然灾害致死人数之和,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心理危机及自杀不容忽视。
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就给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可以看出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定义有相同的地方,后者所指的心理健康也包括了“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的意义。
1.生理方面 是指个体身体状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没有疾病,各项生理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不健康的体质遗传。大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健康的身体,特别是健全的大脑是健康心理的基础。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个人的意识、情感和行为才能正常运行。如果身体不健康,特别是大脑不健康,往往会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
2.心理方面 是指个体对自我持肯定态度,具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优缺点,并主动丰富自我体验,与环境相适应,在人际关系上良性互动。同时,现实中的自己既能顾及生理性的需要,又能顾及社会道德方面的要求,能积极调适心理状态,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3.社会行为 是指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个体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的文化常模而不离奇古怪,所扮演的角色也符合社会要求,并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见,心理健康是个体一种持续且高效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知、情、意、行的统一,以及人格的完善和社会适应良好。据此,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分为4个等级:即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及健康的标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不同的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不完全相同。他们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也各有不同。有的以统计学的常态分布为标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正常行为的数值分布。如果一个人接近数值分布的平均状态就被认为是健康的,否则为不健康。有的以社会规范为标准,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为健康,明显偏离社会规范的为异常。有的以主观经验为标准,如果当事人长时间自我感觉痛苦、情绪不良则被视为不健康,没有负性情绪体验者被视为健康。有的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者为正常,生活适应困难者为异常。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米特尔曼(Mittelman)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而非沉溺于空想或自我封闭。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取悦接纳自己。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使个人适当地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我国临床心理学专家郭念锋在《临床心理学概论》(1986年)一书中提出了国内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标准。①心理活动强度。②心理活动耐受力。③周期节律性。④意识水平。⑤耐蚀性。⑥康复能力。⑦心理自控力。⑧自信心。⑨社会交往。⑩环境适应能力。
我国学者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1990年)一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个人关系和谐。⑤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国内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虽然提法不同,但意义相近,有些标准甚至是相同的,都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总的来看,我国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更倾向于适应性标准,也可称为生存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