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在心理上还处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渡期,对自己、对社会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旦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或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高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在生理发展上已接近成熟,各项生理指标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标准,但心理指标还未成熟,自我意识、人格特质、思想价值体系等还处于重要的塑造期。例如,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强,在考试、交友、恋爱、择业等问题上遇到困难时,往往茫然不知所从,情绪波动大,心理状态容易失衡。这种不良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排解与清除,会引起心理体验的不适,产生焦虑、压抑情绪,长久积累还会导致心理障碍或生理性疾病。

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性普遍倾向于“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朝气蓬勃”等正向状态,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消极的问题。例如,普遍存在“自我中心、依赖型强、情绪不稳定”等共性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问题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抑郁症成为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问题,其中不乏严重的心理障碍者。另有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的人数占到所有休学、退学人数的30%以上。与此同时,校园内的心理危机事件也开始见诸报端。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也对当前社会心理治理体系形成挑战。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良好的适应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适应既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心理素质。大学校园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进入憧憬已久的大学,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但是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校园适应不良问题,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群体较为常见。对于新生来讲,大多面对的是陌生的校园、生疏的面孔和全新的学习方式。这对初次远离家乡、长期依赖父母和熟悉家乡生活环境的大学生来说,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与行为不适,表现为对将来如何独立生活、怎样适应新的环境等感到担忧与不安,并伴有明显的焦虑、苦闷和孤独等心理问题。适应问题严重的学生,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烦躁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身心症状,个别学生甚至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主动提出休学或退学申请。

(二)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会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一方面,大学生的年龄处于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冲突期,容易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扩张、自我萎缩、自我封闭等负性认知问题;另一方面,他们毕竟还只是在校大学生,不同于社会上的成年人,尽管也被赋予特定的社会任务,但这个任务是要求他们未来去完成的,而不是现在立即去做。也就是说,“天之骄子”“社会栋梁”这些社会赋予他们的称号是指向未来的,是一种社会期待,而不是一种社会地位。此外,大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所处的是理想化色彩较浓的校园环境,他们阅历尚浅、缺乏实践,现实中所具备的能力与所期待的社会责任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容易产生认识误区,形成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改变中学时期被动学习的方式方法,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科学用脑,掌握正确的方法,以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与中学有明显差异,很多学生一开始并不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专业兴趣缺乏,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考试焦虑,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的想法。不少学生在中学时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较高的学业期待,但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却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变得茫然无措。部分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内驱动力不足,从而出现紧张烦躁等情绪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厌学、弃学等问题。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

与高中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更具社会性。大学生对人际交往也更加重视,并渴望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但受自身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心理发展不充分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从而产生诸多心理不适,具体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惧、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援、缺乏社交技能等。例如,进入大学后,因为远离了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部分新生在经济消费、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担心失败,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最终影响到个体人际交往潜能的发挥。

(五)恋爱与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爱情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敏感话题,年轻的恋人也是大学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是大学生对于自己该寻找什么样的爱情、爱情与喜欢之间如何区分、如何面对性心理等问题感到迷茫与困惑。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性生理逐渐发育成熟期,性意识的觉醒与性心理的发展促使其渴望了解异性,向往爱情。但在享受恋爱甜蜜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复杂而独特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困难、陷入多角关系不能自拔、单相思、失恋痛苦等。有的学生因看到周围的人纷纷交友结伴而自惭形秽;有的学生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空虚和自我孤独,结果出现了“寂寞期恋爱”“痛苦期恋爱”“攀比期恋爱”等现象;还有的学生因失恋而长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除恋爱问题导致的心理困惑外,更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性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因为性知识匮乏,导致性冲动的不良心理反应;也有的学生因为性自慰行为而产生强烈的自责等。

(六)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常以稳定、乐观的心态为主,成年个体对于不良情绪具有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但对于大学而言并不容易。因为青年人的情绪、情感往往具有两极性和矛盾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情感丰富而强烈,但生理性情绪容易波动起伏,好冲动,情绪自控力不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妒忌等不良情绪、情感,进而影响其整体心理健康。例如,有的学生会因一点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但同时也会为一次考试失败或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有的学生长时间情绪低落,但不善于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时间一长导致自我否定,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并伴有痛苦、羞愧、自怨自责、悲伤、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等问题。

(七)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个性发展不良导致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猜疑、偏激、孤僻、抑郁、自私和任性等,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很容易上升为心理障碍,甚至发展成人格障碍。另一方面,不同性格特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异,性格内向的人较性格外向的人心理状况要差,情绪不稳定的人比情绪稳定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要差。总之,性格内向、自卑、偏执、冲动、不爱交流、不合群、想法极端、自我中心、争强好胜、完美主义、高焦虑等性格因素更容易产生心理不适,不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

(八)求职择业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与准备,往往会碰到择业渠道不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等问题;有的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盲目进行择业;有的过高估计自己,造成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往往引发毕业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选择的主动性、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对面试缺乏自信、过于追求功利、缺乏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等。有的学生面对人才市场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而不知所措,难以抉择;有的学生不懂面试礼仪及技巧,不知道怎样才是适当的自我推荐;有的学生对社会现状不能正确分析,产生担忧和逃避的心理。这些心理困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择业与就业,甚至对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从生理因素看,遗传因素、胎儿时期脑神经系统受损、大脑内神经递质出现异常、生理性功能障碍、患病等因素均会使人罹患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性。西医学也强调身心互动,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坚持锻炼身体,做到睡眠充足、生活规律、情绪稳定、人格完善等,则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早期亲子关系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孩子在早期亲子关系中能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依赖的。另外,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家庭氛围,如果家庭氛围是喜怒无常或宽严失度的,则孩子容易形成是非不分、冷漠、嫉妒、猜疑、自我中心、胆小怕事或胆大妄为,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家庭,其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存在明显差异,无形中学生之间也存在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来说,更多了一些敏感与自卑,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超过其他同学,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三)学校环境因素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肥沃土壤,不仅能够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维护并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相反,不良的校园环境则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自然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信息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高校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的硬软件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才能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有的高校为了培养出顺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及考核标准定得很高,这使得大学生稍有松懈便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利,这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此要做客观理性的分析与问题化解。

(四)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创业空间,使大学生能多维度地塑造自己;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又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特别对那些自身实力弱、缺乏自信或自我评价较低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带来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例如,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他们时常会担忧自己在竞争中失利,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要求而被淘汰。另外,当代大学生又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多元价值观冲突激烈的时代,面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选择,不少学生会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感到茫然无措或无所适从,影响了心理发展的稳定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

1.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3.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4.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

1.推进知识教育 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或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科学规范教学内容。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在线课程,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课程、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2.开展宣传活动 加强宣传普及,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拓展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组织创作、展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创新宣传方式,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页和新媒体平台,广泛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3.强化咨询服务 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立心理发展辅导室、心理测评室、积极心理体验中心、团体活动室、综合素质训练室等,构建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实施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学生,精准施策,因材施教,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遵循保密原则,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保护学生隐私,杜绝信息泄露。

4.加强预防干预 完善心理测评方式,优化量表选用。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应用快速推进、个人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覆盖面和科学性。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注重做好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定期开展案例督导和个案研讨,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同时,还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心理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予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成为对社会和国家建设有用的合格人才。 MRMnZ6Q5w/zglYEFI5IercLRF2p44LWAEFpeZJhtuaDY9ohf2T7AAU+NlVwvFE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