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导引功效

一、导引四宜

导引之道,务于详和。俯仰安徐,屈伸有节。导引秘经,千有余条。或以逆却未生之众病,或以攻治已结之笃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谷水,三则排却风邪,四则以长进血气。故老君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言人导引摇动,而人之精神益盛也。(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杂修摄部五》)

二、吐纳导引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战国·庄周《庄子·外篇·刻意》)

三、治气导引

息必深而久,新气易守,宿气易老,新气易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聚,以彻九窍,而实六腑。(《十问》)

四、服气导引

夫服气导引,先舒手足,后鼓咽,即捩身左右,精思气入骨节,行引相应,令通不断,谓之行气导引。

又宛转盘回,存思气从手足关节散出。古经云,有行气导引,非至道口传,罕有知者。

夫行气,若饥时服,候腹满乃行之,若饱食后旋行。若兼服气导引,当候闲时习之,非寻常可作也。

夫服气导引,当居静密房室,不欲处高屋当风,如遇暴风疾雨,沾湿冲寒,冒热远来,皆须歇息,候其体干气和,方可为之。若欲四肢常疲,即数导引。服气导引,不失其时,则神气常清,形容不易,暴脂虚肉不生,永无诸疾矣。(唐·延陵先生《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

五、导引行气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也。(《灵枢·病传》)

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灵枢·官能》)

六、却邪导引

夫欲导引行气,以除百病,令年不老者,常心念有一还丹,以还丹田。夫生人者丹,救人者还。全则延年,去则衰朽。

所以导引者,令人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有能精诚勤习,履行动作言语之间,昼夜行之,则骨节坚强,以愈百病。(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引《太清导引养生经》)

七、功药并进

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素问·奇病论》) GvAyQhqRw4kDx582NpzvEmmceGH+KrohEBarV/FsH/q+hewIf3sid01Nhr3eRH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