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疾病。临床表现为颈腰背部疼痛、驼背畸形和骨折,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男性。根据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本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与肾、骨、髓三者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致使骨失所养,不能充骨生髓。症见颈腰背酸痛无力,头晕耳鸣,健忘,男子阳痿,夜间尿频,舌淡或红,苔少,脉沉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气皆在于脾胃。营养失调,脾胃损伤,无以化生精血以滋肾充骨,也可致本病。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老年脾胃虚弱,失于运化,肾无所藏,肾阳虚衰,则不能充骨生髓,致使骨松不健。肾阴亏损,精失所藏,不能养髓。症见全身倦怠嗜卧,颈腰背酸痛,痿软,伸举无力,纳谷不香,面色萎黄不华,便溏,唇、舌淡,苔薄白,脉弱。
正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气血,致骨失所养、髓虚骨疏,不通而痛或不荣而痛。症见颈腰背骨节刺痛,痛点固定不移,或合并骨折,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涩或弦细。
骨质疏松与激素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及某些药物等密切相关。发病机制为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或肾脏对钙的排泄增多、重吸收减少,引起破骨细胞数量增多且活性增强,骨代谢以溶骨过程占优势,最终导致骨代谢的负平衡,骨基质和骨钙含量均减少。
雌激素可明显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导致其激素水平紊乱骨吸收失衡,继而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种族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及营养因素的缺乏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伴随着疾病的发展,长期服用类固醇类药物、肝素、免疫抑制剂等也可使骨形成受到抑制,骨吸收增加,继发骨质疏松症。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骨痛、骨变形、骨折和抽筋。
1.骨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疼痛具体部位常难以确定,以腰背痛多见,以酸痛为主,多在晨起或久坐再活动时疼痛较重,充分活动后可缓解,如活动过度易加重。
2.抽筋 部分患者以抽筋为主要表现,多见小腿肌肉抽搐,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双手抽搐。
1.骨变形 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由松质骨组成,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加重,逐渐出现明显驼背、身高缩短,甚至脊柱后侧凸、鸡胸等胸廓畸形等。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可见椎体压缩,每个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2.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脊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及股骨近端骨折较常见。脊柱压缩骨折多见于绝经后妇女,60~70岁发病率最高,骨折部位以T 12 最多见,其次为L 1 。桡骨远端骨质以骨松质为主,其骨折明显受骨质疏松症病理的影响。髋部骨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程度最重,致死及致残率较其他骨折更高。
根据病因分型分为三大类: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各种疾病和各种药物所致及其他原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病症原因不明,包括青少年型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骨丢失,主要为骨小梁丢失加速。病情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年增高,损伤后容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或桡骨远端骨折。
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好发于7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具有骨小梁和骨皮质均丢失的特点,损伤以髋部骨折多见。
任何有明确病因造成的骨质疏松,致病因素包括内分泌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药物性骨量减少、营养缺失型疾病、先天性疾病及失用性骨丢失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年人,多伴有家族遗传史,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此型。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查如碱性磷酸酶及同工酶、骨钙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水平明显升高。
1. DXA骨密度测定 DXA骨密度测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定量依据。DXA对腰椎和股骨上端测定的骨密度指标具有精度高、准确性好、射线剂量低和图像清晰等优点。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于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合并脆性骨折为重度骨质疏松症(表1-1)。椎体和髋部脆性骨折无须依赖骨密度即可做出骨质疏松症诊断。骨密度检查见下图(图1-1)。
表1-1 基于DXA测定骨密度分类标准
图1-1 骨密度检查
注:70岁老年女性脊柱压缩性骨折,骨密度显示整体T值为-3.8,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2. X线检查 检查部位包括脊柱、骨盆、股骨颈及掌骨等,主要X线表现如下。
(1)骨密度减低 在长骨X线片上骨松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边缘清晰,骨小梁间隙增宽;骨皮质可出现分层、变薄、疏松化现象。一般而言,X线阳性表示骨量丢失30%以上,骨小梁几乎完全消失。
(2)病理性骨折 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在胸腰段椎体上常有病理性骨折,椎体呈压缩、楔形及双凹形畸形(图1-2)。
图1-2 骨质疏松症影像学改变
注:90岁老年女性,图(a)示椎体普遍骨密度减低,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变细;图(b)示胸、腰椎退行性变伴多椎体(承重区为主)上下终板凹陷,呈“鱼椎”样改变(白色箭头)。
3. CT检查 骨小梁变细、稀疏、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CT较Ⅹ线平片更易显示由骨质疏松引起的微小骨折。
4. MRI检查 原发性骨质疏松由于骨小梁变细、减少和黄骨髓的增多,表现为T 1 WI及T 2 WI均呈高信号。炎症、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因局部充血、水肿可表现为长T 1 、长T 2 信号。
骨软化症:由维生素D缺乏、严重维生素D活性障碍引起,特点为骨有机质增多,钙化过程发生障碍;好发于青壮年,血清钙、磷水平减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X线片表现假骨折线、骨变形。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目的: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康复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根据“骨痿病”辨证论治,以“肾主骨”理论为主导,应以补脾肾为本。
1.肾精亏虚 治以益肾填精,强筋壮骨,方选左归丸加减。阴虚火旺者,可酌加知母、黄柏;肾阳虚者,加杜仲、淫羊藿,或改用右归丸;酸痛者,可酌加桑寄生、牛膝等。针灸主穴为阿是穴、肾俞穴、足三里、悬钟、大杼,配穴为命门、志室、腰阳关,手法为捻转提插补法。
2.脾肾气虚 治以健脾益肾,方选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饮食不佳、胃脘不适者,加焦三仙等。针灸主穴为阿是穴、肾俞穴、足三里、悬钟、大杼,配穴为脾俞、胃俞、中脘、关元,手法为捻转提插补法为主。
3.正虚邪侵 治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方选身痛逐瘀汤或活络效灵丹加减。身痛以上肢为主者,加桑枝、姜黄;下肢为甚者,加独活、汉防己、鸡血藤。针灸主穴为阿是穴、肾俞穴、足三里、悬钟、大杼,配穴为膈俞、肝俞、血海、太冲,手法为捻转提插补法。
1.钙剂及骨活性剂 通过补钙,能够改善骨吸收和平衡骨代谢。钙剂又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其中,有机钙虽然含钙量低,但吸收好,且对胃肠刺激较小,因此应用较广。骨质疏松患者负钙平衡原因之一为肠道对钙的吸收障碍,因此以维生素D为主的骨活化剂常与钙剂联合使用,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
2.骨吸收抑制剂 ①性激素类制剂:雌激素替代(ERT)或激素替代(HRT)治疗,可减少绝经后妇女的骨量丢失,降低骨折发生率,常用药包括雌二醇、复方雌激素等。但该疗法会增加老年女性罹患心脏病、乳腺癌和其他综合征的风险,因此该治疗方案已趋于淘汰。②降钙素:作用为抑制骨盐溶解,而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长期使用可增加骨密度并缓解骨质疏松伴随的疼痛,常用药包括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③双膦酸盐类: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减少骨质的丢失,并有止痛作用,常用药包括氯甲双磷酸二钠、阿仑膦酸钠。
3.骨形成促进剂 甲状旁腺激素作用是调节血钙浓度,保持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与骨吸收抑制剂合用可减低骨皮质分解反应,常用药为特立帕肽。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如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及脊柱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应评估全身情况,确定手术指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于高龄患者,新鲜胸腰椎骨折可选用骨水泥填充(椎体成形术)疗法,股骨颈骨折优先考虑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其他疗法:①营养疗法:合理配膳,适当补充蛋白质、钙盐及各种维生素。②光线疗法: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加骨矿含量,采用日光浴或人工紫外线照射。③高频电疗:短波、超短波、微波具有止痛改善循环的作用。
体育锻炼对于骨量的积累及减少发病极其有益,并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因此老年人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重视绝经后和随年龄增大而发生的骨量丢失,对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注意饮食调养以保证足量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对已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还应加强陪护,预防发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