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石骨症

石骨症又称大理石骨、原发性脆性骨硬化、硬化性增生性骨病和粉笔样骨,是一种少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本病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重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一、致病机制

由于正常的破骨细胞明显缺乏或功能缺陷,主要变化为骨样组织过度钙化而缺少真正的骨化,钙化的软骨基质及原始的骨小梁重吸收变慢,以致骨中缺少骨板层及成骨细胞,失去弹性,骨小梁结构不良,导致骨质脆易断。由于存在大量钙化的软骨基质,使骨髓腔明显缩小,甚至闭塞,骨皮质和松质硬化,两者之间难以分辨。

二、诊查要点

石骨症患者易发生骨折,多位于骨干部,骨骼膨胀异常导致骨髓腔变窄,引起进行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并出现髓外造血,最终出现肝脾肿大。骨增大变厚使神经孔变小,压迫导致失明耳聋和面神经麻痹。

三、临床分型

石骨症可分两型,即幼儿型(恶性型)和成年人型(良性型)。

(一)良性

良性石骨症多见于成年人,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因自发性骨折或体格检查时被发现,偶有肝脾肿大和视听障碍。当骨硬化增生引起茎乳孔缩窄时,可出现面瘫。贫血见于半数良性型患者。

(二)恶性

恶性石骨症主要见于婴幼儿,特点为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淋巴结疾病、脑积水和自发性骨折。由于颅底畸形可出现颅神经压迫症状,常有失明。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少数可生存至儿童期。病程进展快,常因严重贫血、脑积水和反复感染等原因导致早期死亡。患儿生长迟缓,智力和性发育不良,常伴发佝偻病、龋齿和骨髓炎。

四、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由于骨髓腔变小或消失导致造血障碍,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降低,血液生化检查可能出现血酸性磷酸酶显著增高。

(二)影像学检查

本病可以通过X线检查,其特征如下。

1.基本表现 骨密度增高硬化,骨小梁变粗、模糊,皮质增厚,髓腔狭窄,甚至消失。

2.骨中骨 骨中骨是指在骨骼的轮廓内可见边界比较明显的致密骨岛,形似另一个小骨,主要见于掌指、跖趾关节及肋骨等。

3.夹心椎 又名夹心蛋糕征,椎体上下高密度而中间低密度。

4.髂骨翼年轮样改变 射线可透过带是较正常骨区域,而致密带存在大量不起作用的破骨细胞。

img

图2-3 石骨症影像改变

注:图(a)示髂骨翼年轮样改变(细箭头);图(b)示多段锥体呈夹心椎样改变(粗箭头)。

五、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输血、加强护理、防止外伤性骨折、给予低钙和磷酸纤维素食物,可延缓骨硬化过程。

六、预防调护

本病为家族性遗传性病,怀孕前应当进行优生咨询,怀孕后应产检,预防本病的发生。

(康剑 杨文龙) iT4tQudlqzNYJ5GJZUsqGGsTUs/hw9Tp4mmB/CpCIvujK9wU1Da2UFm1xmyWg4K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