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定义

健康(health)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着不同的观点。1948年,WHO提出了三维健康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它从三维角度诠释了健康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医学范围,而且还涵盖了人文、自然、社会等多个学科。1989年,WHO又提出了四维健康的概念,即健康是指个体处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4个方面均健全的状态。就个体来说,躯体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是促进躯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可以有效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道德健康强调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健康,即社会中的个体不仅要为自身的健康承担责任,还要对他人的健康承担社会公德。

二、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会导致不良健康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各种因素。21世纪健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污染、气候恶化、传染病暴发、不安全的食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成了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识别健康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健康不良后果的发生,促进人们的健康。

(一)健康危险因素分类

1.遗传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是个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基本决定因素,一些疾病与遗传直接相关,如白化病、血友病等。生物学特征如对某疾病的易感性、遗传危险性等,是影响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2.环境危险因素

(1)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物质基础,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包括生物性、物理化学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生物毒物等,是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自然疫源性和动物致伤性疾病的直接致病源。物理化学性危险因素包括噪音、粉尘、农药污染、大气污染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工业废气、饮用水的污染、交通安全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2)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社会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可涉及政治制度、法律、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风俗习惯等。如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卫生服务条件、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生存压力及家庭状况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区的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水平。

3.心理与行为危险因素

(1)不良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以情绪为中介影响人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平衡,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心理因素循此途径影响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导致多种健康损害和疾病。例如,长期情绪压抑和很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社会竞争加剧、职业紧张和生活压力加大等因素所导致的心理和精神疾患不断增加。

(2)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 指人们由于自身的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而导致健康受损的各种因素,主要表现为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久坐、缺乏体育锻炼、不安全性行为、暴饮暴食、嗜好含致癌物的食品(如油炸、烟熏、腌制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导致人群中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现代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率不断升高。根据WHO的估计,从全球看,由于行为和生活方式引发的疾病和死亡的比重,在发达国家为70%~80%,在发展中国家为40%~50%,已成为当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3)致病行为模式 主要包括A型与C型行为模式。A型行为者易患冠心病,其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死率均比正常人高,主要原因是过强的自尊和严重的不安全感,常常对别人的微小失误而大发雷霆,充满敌意。C型行为者易患肿瘤,常常表现为情绪压抑、自我克制,内心强压怒火而表面谦和忍让。

一些疾病是遗传、环境、行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肺癌、肝癌等。因此,不仅要了解遗传危险因素,同时还应当注重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从而采取干预措施,促进人类健康。

4.健康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指卫生服务系统中存在的不利于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因素,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医疗保健制度不完善、院内感染、滥用抗生素、误诊、漏诊、医疗服务质量低下等都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二)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

尽管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性质及其危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预防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潜伏期长 健康危险因素作用的潜伏期一般较长,人们往往是长期、反复接触后才会出现某些健康问题。如肺癌患者往往有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吸烟史。由于健康危险因素潜伏期长,难以觉察,改变难度大,因此常给临床上疾病预防与早期干预造成一定的困难。

2.协同作用 由于个体通常暴露于多种健康危险因素中,当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可产生协同作用,其危害将大于每个因素的单独作用之和,从而加速疾病的发生发展。如高血脂、高血压、精神紧张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若两种及以上因素同时存在,则可大大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3.普遍存在 健康危险因素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有些个体有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如吸烟、肥胖、久坐、缺乏锻炼等,对健康具有广泛的危害。

4.特异性差 危险因素分布广泛且作用混杂,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一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多种疾病,而一种疾病也可能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如吸烟不仅是肺癌的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吸烟,还可包括高盐高脂饮食、缺乏锻炼等。由于危险因素特异性差,且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危险因素常常容易被人们忽略。

(三)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是对个人目前健康状况、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索各种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或死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为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提供相关的依据。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常用于个体与群体,识别个体现存的健康问题与危险因素,了解人群中健康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其严重性,明确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为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

1.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的内容

(1)患病率或死亡率 通过疾病监测、回顾性调查或利用死因报告系统,选择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或占该性别、年龄人群总死亡率50%以上的疾病作为研究对象,获得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平均水平。一般使用10年患病率或死亡率,以提高评价的稳定性。

(2)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心理、行为、卫生服务等因素,如年龄、体重、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种族、吸烟、酗酒、是否定期体检等,可通过询问病史、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等方法获取。

(3)危险分数 危险分数是指具有某一水平危险因素的人群死亡率与人群平均死亡率之比。目前多采用美国Geller-Gesner危险分数表,将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转化成可以测量的指标。当危险分数为1.0,表示评价对象发生疾病或死亡的概率相当于当地人群的平均水平;危险分数小于1.0,则表示评价对象发生疾病或死亡的概率低于当地人群的平均水平;危险分数大于1.0,则表示评价对象发生疾病或死亡的概率高于当地人群的平均水平。

2.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的应用

(1)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通过比较个体的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之间的差别,从而了解危险因素对个体生存年限的影响程度及降低危险因素后生存年限可能延长的程度,主要分为4种类型。

①健康型:指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表明该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该个体的预期健康状况良好,死亡概率小于当地同年龄性别组人群的平均水平。

②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型:指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且与增长年龄的差值较大,表明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多为可改变的因素,死亡概率高于当地同年龄性别组人群的平均水平。当减少这类危险因素时,可较大程度地延长预期寿命。

③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指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且与增长年龄的差值较小,表明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多为遗传因素或既往病史,多难以改变,死亡概率高于当地同年龄性别组人群的平均水平,预期寿命变化不明显。

④一般性危险型:指评价年龄与实际年龄差别不大,降低危险因素的可能性有限,死亡概率接近当地同年龄性别组人群的平均水平。

(2)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①危险程度:危险程度=危险频度×危险强度。危险频度是某单项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所占比重。危险强度指去除该危险因素后,人群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差值的平均数。危险程度越大,表明该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大。

②危险程度比重:首先判断个体所属的类型,再根据人群危险程度的性质将人群区分为健康组、危险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型、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和一般组,根据3组所占比重的大小确定人群的危险程度。人群中危险组的比重越大,则该人群危险水平越高。

③可避免的危险因素比重:明确人群中可以去除的危险因素与不易去除的危险因素的比例,计算出可避免的危险因素比重,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健康风险,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xGIxMAz00u2hkWVhplU4d4LQORjeKGb1FEetfilWV67oLiqnq5J6Kn4dWiWeCr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