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国疾病死亡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死因不再是以往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而是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心血管疾病、肿瘤、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主要的死因。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有关,这点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1992年,WHO就估计全球60%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和熬夜等。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健康教育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才能降低致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美国通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了1/2,大部分要归功于健康行为的改善。因此,健康教育是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发展趋势和客观需要,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善人们的健康危险因素,对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1994年,WHO就明确指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保健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否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关键,说明了健康教育对实现所有健康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中的地位和价值。第36届世界卫生大会和WHO委员会第68次会议,提出了“初级卫生保健中的健康教育新策略”,强调健康教育是策略而不是工具,为了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应该把健康教育作为联系各部门的桥梁,以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初级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活动。
自我保健是自我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并采取卫生健康行为,目的是维护和增进健康,调动和发挥自身的健康潜能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依赖型”向“自助型”保健模式转变,从而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责任感。自我保健不能自行产生,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生理上进行自我检查、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行为上进行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上进行自我调整,以此来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可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减少患病的危险,是一项一本万利的事业。美国医药协会调查显示,花1美元用于健康教育,就能节省6美元的医疗费用。目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在大多数国家,饮酒引起的事故和疾病也是过早死亡的一个原因。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并把它们付诸实践,成年人的死亡总数可以减少1/2以上。如果用医疗手段把人群的人均寿命增加1岁,估计每年要花几十亿美元才能奏效,然而,如果人们采取合理进食、经常锻炼、不吸烟、适量饮酒,那么,花费较少的钱,甚至分文不花,就能使人口预期寿命增加,可见健康教育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而且相对于医疗手段来说,将大大降低投入成本,从而节约医疗资源。
健康教育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健康信息的传播,还包括法律法规、心理卫生等。目前,在偏僻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知识普及,封建迷信思想还有所残留,许多人相信“鬼”与“神”,有病时求巫不求医,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克服封建习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健康教育,使群众掌握科学知识,自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才能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