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在第一节中,我们了解了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而一生之计在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关系到一生发展的职业线路图,要想让职业生涯规划在一生的发展中成为定海神针,除了不能脱离实际,还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时,掌握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显得十分必要。

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形成

(一)职业指导的产生

任何的真知灼见首先来源于实践,上升为理论后最终指导实践,生涯发展理论也不例外。

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人们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农业、商业和手工业者的职业生涯往往是师承或家传,很少面临严峻的挑战,帝王将相则以世袭制保证子女们有个衣食无忧的职业生涯,这种生涯模式下是不需要什么职业发展理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浪潮吞噬了农民的土地,城市大规模扩张,人口快速膨胀,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先进技术剥夺了多数人在传统职业方面的工作机会。传统的生涯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形成了一种纠结两难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年轻从业群体对职业信息掌握不全面,不了解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无法做出适合自己的就业选择,出现了大量青年人“无业可就”的状况;另一方面,社会职业专门化对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很难适应新生岗位技能的要求,用工企业出现“无工可用”的局面,就业信息介绍和人才中介培训的需求催生了“服务于职业领域的职业”——职业指导。

(二)帕森斯与特质因素理论

1901年,美国波士顿成立了民众服务中心,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Frank Parsons)负责,为新城市移民提供就业服务。帕森斯于1908年创办了波士顿职业局(Boston Vocational Bureau)。1909年,帕森斯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撰写了《职业的选择》,首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并系统提出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特质因素理论。特质因素理论帮助大量的青年学生通过人—职匹配的方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之路。特质因素理论为生涯发展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受到时代的局限,早期的特质因素理论对人的特性与职业环境的分析是相对静态的,现代职业环境与人才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该理论中人—职匹配的核心思想至今仍对职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帕森斯也因此被称为“职业辅导之父”。

1939年,在差异心理学和心理测评运动的影响下,明尼苏达大学的威廉姆逊在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将职业指导过程分为分析、整理、诊断、预测、咨询、追踪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法。这种强调直接建议的、以咨询者为中心的方法,因其明确地向咨询者提出建议,并带有浓重的教导意味,故被称为“明尼苏达辅导学派”或“指导学派”。很快,该学派所采用的方法迅速占据了职业指导的主导地位。

(三)我国职业指导活动的兴起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的某些文化传统,如重道轻器、重德轻艺、重人伦轻自然、重人文轻科技、重知识轻技能、重修养轻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科举选士、儒者为官等制度又从国家政治的层面助长了这一文化现象的蔓延,因此,除了为官为士之路,几乎没有什么职业生涯设计可言,更不用说是理论了。

我国的职业生涯理论比西方要晚10余年,并一直受西方理论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吸收西方职业理论并加以本土化的过程。我国的职业指导可追溯到民国初年。

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1883—1958)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曾邀请伍朝枢、王正廷等社会名流赴校演讲,并让学生填写志愿作为分科的依据,首开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之先河。

第二年(1917),全国最有影响的社会职业教育机构之一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欧美职业指导迅速发展引起了黄炎培先生(1878—1965)的高度重视,他于1919年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刊物《教育与职业》第15期上特辟“职业指导”专号,并亲自撰稿介绍“职业指导”的目的、内容、意义、作用和方法等,对中国职业指导活动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1920年3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后又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在全国大中学校中推广“一周职业指导运动”,帮助学生升学填报志愿、择业和就业。

1927年9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了近代我国第一个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聚集了王志萃、秦翰才、邹恩润、黄竹铭等一大批职业指导问题的专家。之后,南京、苏州、广州、福州、厦门、重庆等地也相继成立了职业指导所,并开办了“海外职业指导所”和“难民职业指导实验场”等机构,开展了更大规模的职业指导工作,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自此,中国近代职业指导活动大范围铺开。

二、生涯发展理论的发展

(一)职业指导理论与生涯发展理论的分歧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早期以职业指导为工作目标的特质因素理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生涯发展理论。特质因素理论以测评工具为依托,通过对职业特征和人的特质两个方面分别分析,并进行严格的匹配,对于协调供需双方的需求,满足新劳动力和新兴职业市场的需要是一种“短平快”的焦点解决技术。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即时的咨询与指导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职场中的个人特质和工作的属性均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用特质因素理论的测试结果预测个人未来职业,则会使个体处于一个相对狭窄的职业选择通道中,一旦这个通道受阻,个体依然会面临失业的命运。这种看似算命的匹配方式,受到了职业指导者的攻击,形成了对传统职业指导理论的批判,继而新的职业理论应运而生。

传统职业指导理论与现代生涯发展理论最大的分歧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是组织还是个体 职业指导理论是从教育机构和职业服务机构的视角看待指导过程,尽管其对个体和工作均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力求做到人—职的匹配,但操作中更强调工作是主体,个体应该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之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涯发展理论的倡导者则站在个体的角度看待职业问题,指导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分析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个体,更能发挥个体的潜能,获得更大的自我价值。

2.特质是稳定性的还是变化的 职业指导理论认为,个体的内在特征相对稳定,工作的外在职能也是相对固定的,只要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上进行匹配一定会产生人与职业的“黄金搭档”,解决就业的问题;生涯发展理论则认为,个体的特性在年龄、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存在着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本身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化。因此,仅仅找到工作并不能解决人的职业发展问题,只有依从人类心理成长规律和内在需求,开发潜能与工作技能,随机应变,才能获得职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3.问题解决的目标是就业还是发展 职业指导理论的解决目标是减少信息的盲区和不对等,通过人与职业的匹配满足供需双方在职业上的需要,促进社会的稳定;生涯发展理论的解决目标是减少个人职业目标的从众性,从个体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出发构建整体职业生涯发展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职业指导理论为生涯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生涯发展理论是职业指导理论的延续,是从个体需要和毕生发展的角度对职业发展的诠释,扩展了职业指导的范围。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两种理论的分歧就像科学研究中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差别,职业指导理论力求从变化中寻找人与职业的稳定因素加以匹配,解决的是此时此地如何达成匹配的问题;生涯发展理论则着眼于人的内在动力和阶段性特征,解决的是一生发展中如何不断匹配的问题,可谓各有千秋。因此,尽管生涯发展理论逐渐成为主流的职业理论,但特质因素理论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人本主义思想对生涯发展理论的影响

与传统的指导观念不同,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指导学派往往是直接告诉求助者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如何做;人本主义则是询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愿意怎么做。相比而言,人本主义给予被帮助者更多的关注、关怀、温暖与尊重,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1942年,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咨询的目的不是指导别人干什么,而是提供一种舒适的氛围给咨客,使他能自由地表达、自主地选择并最终自我实现。1951年,罗杰斯的另一部著作《来访者中心疗法》问世。如今它已经成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案头必备,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熟。来访者中心疗法不仅是一种心理技术,更是一种思想智慧,发散着人性的光辉,对生涯发展理论的构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职业指导双方的关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职业指导者开始由关注问题本身转移到关注被帮助者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决策的愿望,在职业咨询与指导中建立了更多的信任,并给予了被帮助者更多自由发展的权利,同时也使职业指导过程由单向的以指导者为中心模式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双向沟通转变,为个人发展心理学导入职业生涯理论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实践中,职业指导者开始把工作的重点从开发更精细的职业素质测评工具转向探寻高效职业咨询的方法与技术,实现了从职业指导向职业咨询的迈进。

(三)生涯发展理论的构建

对生涯发展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期间是职业指导理论最辉煌的时期,士兵的选拔促进了职业测评技术的完善,“二战”期间,大量的妇女走上工作岗位,为职业指导提供了空前的应用机会。但是“二战”结束后,男子回归工作岗位冲击妇女工作机会引发的女权运动,以及战后美国退伍军人安置问题中暴露的职业选择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测评和岗位培训能够解决的了,现实问题迫使应用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生涯发展的问题,不同学者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

就在罗杰斯推出来访者中心理论的同年,经济学家伊莱·金兹伯格(Eli Ginzberg,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总统顾问)和精神病学家金斯伯格(Sol W Ginsburg)、社会学家阿克塞尔拉德(Sidney Axelrod)和心理学家赫尔马(John L Herma)共同出版了一本名为《职业选择:通向基础理论的方法》的著作,介绍了青少年职业选择的过程与问题的实证研究,建构了职业选择模型。这一模型将青少年职业发展分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现实阶段三个时期,首次提出了“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的理论。尽管该理论只是探讨了青年人进入职场前的职业选择问题,与舒伯的理论相比,覆盖的生命阶段相对短暂,但其影响了职业心理学达十年之久。

1957年,工作于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曾在“二战”前后投身于测评与安置工作研究的心理学家舒伯(Donald E Super,1910—1994)在多年从事的测评、自我观念、适应、成熟等有关生涯发展领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职业生涯这一概念。在其出版的《职业生涯心理学》一书中,舒伯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之大成,系统构建了职业生涯发展的12个基本命题和5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把职业指导过程从平面沿着时间轴拉向立体空间。这一理论的形成标志着职业指导已经从一次性指导发展为毕生指导,为职业指导拓宽了工作领域。

时势造英雄,正如工业革命后美国移民潮为帕森斯提供了创造特质因素理论的机会,把他打造成一位生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二战”前后的就业难题好像特别垂青于舒伯,最终把他引向职业理论大师的宝座。舒伯曾坦言自己本没想到这么早推出自己的理论,但在对金兹伯格等人的理论提出批评时才不得不正式提出自己观点。历史证明,舒伯的理论不仅比后者更完备,而且比后者对后世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四)生涯发展理论的繁荣

随着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在生涯发展领域建立自己的理论,不同的学派各抒己见,形成一派繁荣景象。

精神分析学派的女心理学者罗伊(Anne Roe,1904—1991)提出了生涯选择的人格理论,认为童年经历、需要的满足和遗传等因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会影响人的生涯抉择。她认为早年经验会增强或削弱个人高层次的需求,进而影响人的生涯发展。她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以后的择业行为的影响。她将父母养育方式分为三型六种,分别是关爱子女型、逃避型和接纳型。关爱子女型包括过度保护型和过度要求型,逃避型包括拒绝型和忽视型,接纳型包括爱的接纳型和不明确的接纳型。“过度保护型”的父母会毫无保留满足子女的生理需求,但由于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孩子的心理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所以,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学会迎合他人的愿望以求得赞赏,渐渐变得依赖于他人,显示出较多的人际倾向。“过度要求型”的父母,对于子女需求的满足往往附加某些条件,也就是当子女表现出顺从的行为,或表现出父母认可的成就行为时,其生理需求或爱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这种在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长大的孩子会变成完美主义者。他们会为表现得不够完美而焦虑,因而在做职业选择时较为困难。在“逃避型”父母的教养态度下,无论是受到拒绝或忽视,儿童需求满足的经验都是痛苦的,即不论生理需要还是安全需要的满足都会有所欠缺,更谈不上高级需要的满足。所以,这类儿童日后会害怕和他人相处,不与人互动,倾向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靠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接纳型”家庭的氛围大体上是温暖的。在温暖、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各类层次的需求不会缺乏,长大之后也能做独立的选择。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要善于觉察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当下行为之间的关联,通过自我觉察和自我关怀实现蜕变,从旧有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建立新的经验,重塑行为模式。

人-职匹配学说的倡导者霍兰德(John Henry Holland)于1959年提出著名的人业互择理论,将职业环境和人格倾向进行分类,根据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将劳动者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相应的职业也划分为6种类型,即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现实型(Realistic)、常规型(Conventional)、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他发现六种人格倾向与六种职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而开发出测评职业兴趣的方法。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其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相互适应,只有劳动者找到适宜自己的岗位,其才能与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此后,霍兰德的理论得以不断扩充和完善,他倡导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斯坦福大学教育与心理学教授克朗伯兹(John D Krumboltz)继承和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1996年,他提出了职业规划的经典理论之“主动构建理论”,并集中体现于《社会学习与生涯决策》和《生涯咨询》两部著作中。与其他理论相比,他对生涯决策中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分析更为系统和清楚,其理论最主要的价值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生涯决定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偶发事件与生涯发展关系的研究(机缘规划)。在生涯决定方面,他认为个人的社会成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他人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并由此决定他们的职业导向。影响职业决策的四种因素主要有:遗传及特殊能力、环境及重要事件、学习经验、任务取向的技能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人们形成了关于自我和职业世界的信念系统、问题解决技能和试验性行动,并最终决定了人们的生涯选择,他强调丰富而适当的学习经验的重要性。关于自我的信念核心是对自己表现的评估和未来的预测,而关于职业世界的信念核心是对环境及未来事物的评估与展望。很多个体不能做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对自我和职业世界存在限制性信念。在机缘规划方面,他认为一直以来的生涯理论都在试图尽可能地降低生涯选择所面临的不确定,以使所有事情发生合乎情理,但忽视了不可避免的偶发事件的重要性。他认为偶发事件无所不在,意外的发生并不意外,偶发事件可能成为学习机会,应该对不能做决定的事件持开放态度,应该善用机缘,拥抱偶然,从中发现机会,甚至规划偶发事件,好奇、坚持、乐观、善于变通和敢于冒险是促进机会发生的五大因素。因此,善于拥抱偶然性,才是成熟的职业生涯观应有的态度。

三、当代生涯发展理论的趋势

(一)生涯发展理论面临的挑战

虽然生涯发展理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要解决不断丰富、充满变化的现实问题,理论必须要不断与时俱进。职业理论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是职业决策的复杂性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影响职业生涯决策的个体因素越来越多,引入决策的环境因素也越来越复杂,职业的分化越来越精细。面对庞大的职业信息,现代学者开始着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这些复杂信息,运用强大的云计算功能为人们做出更加理性的职业选择提供帮助,同时,这类计算机辅助手段也在思考如何使职业决策的过程更加人性化和简单化。

资料链接

信息高速路上的决策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似乎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会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却并非完全如此。许多人为了一个选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因想在网上团购一件衣服而花费数小时以比较性价和浏览评论,或是一个患者只是因为轻度的感冒而做数十项检验,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是否掌握的信息越丰富,我们就越容易做出理性选择?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决策是有目标性的,同时这个目标是不可能真正尽善尽美的。在这种过度要求下,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花在比较和筛选方面的时间就越多,而决策就越迟疑。在有时间限制的压力下,产生冲动性决策的可能性会更大。

其实,要想在信息社会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并不难,中医学的辨证思维为我们提供了法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临床上获得望、闻、问、切的手段越来越多,即使采用循证的方式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也未必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在于信息越多,干扰越大。要想辨证准确,使治疗取得效果,就必须依据宏观上对疾病的认识体系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抽取核心部分进行分类管理,这就是中医辨证的思想。证与症只有一字之差,所包含的信息管理思维模式却有本质区别,由此可见,以中医学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思维不但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信息复杂性问题对理论的挑战,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亦对职业选择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许多关于文化和经济方面的维度被纳入生涯发展理论体系。

(二)生涯发展理论的未来趋势

当前生涯发展理论存在着信息化、本土化和个体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以下三种倾向有可能会成为热点。

1.生态化倾向 职业生态系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于个体的生涯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可将生态伦理思想整合到职业规划中,以生态人替换经济人,个人生涯发展要融入职业生态系统中,向系统吸取、供给养分,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维持职业活力,寻求内外平衡,实现职业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涯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启示我们:中医药学子在成长成才路上,要保持开放的职业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更新观念和提高工作技能。职业成功的标准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付出与收益,关心组织和工作能给自己的生涯发展带来什么益处,更要考虑自己能为组织做什么,给组织带来什么收益,使自己的成才与组织的发展联系起来,使自己成为发展中的人而不是赚钱的机器,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组织在发展上的共赢。

2.整合化倾向 丰富的理论为我们的生涯决策提供了广阔的视角,但也会给生涯决策带来迷茫。由于每一个理论有着自身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因素,所以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都带有一定局限性。现代学者们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尝试在工作实践中综合考虑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运用多种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形成新的整合理论,这便是理论整合化的倾向。

目前职业界最有影响的整合理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简称SCCT),另一个是发展系统理论(简称DST)。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发展和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两个理论都强调发展的动力性、过程性、环境制约性、系统性特征,融合进更多的社会因素,因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更强。

职业发展理论的整合化倾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整合促使职业指导者放弃无谓的理论纷争,回到实践中来,从“有用就是真理”的角度和“拿来主义”的方式对待理论的应用。我们在进行个体的生涯设计时,既要学会应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规划实践,又要灵活运用理论,学会从实际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与职业决策。

3.模糊化倾向 自诞生以来一直试图控制各类事件的进程,以获得成功或避免失败,却往往不能遂心顺意,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永远无法避免偶然事件的发生,因为偶然事件“必然”会发生。职业发展过程是高度复杂的,人类不可能预知并控制随机事件的发生。在职业领域,有一种理论关注随机事件对生涯发展的影响,指导人们关注、接纳并运用这一理论指导职业生涯的做法,这就是用混沌理论指导职业生涯发展的现实倾向。

混沌理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并称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混沌是一个局部不稳与整体稳定的特定状态。其中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分形和吸引子是混沌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著名的“蝴蝶效应”就是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形象化的说明。

混沌理论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设计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在生涯规划和执行中要充分重视职业发展的复杂性,关注偶发因素的影响(初始条件的敏感性),着眼于整体,把控时机而不是那些不切实际的程序,就像打太极拳一样,负阴而抱阳,外动而内静,敏感地把握时机,顺势而为,相时而动,最终获得职业的成功。

纵观生涯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理论的发展是顺应人对职业的诉求而延伸开来,并向未来而发展出去的。只要世界上还有职业,只要人类还在寻找职业自由之路,生涯发展理论就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联结自我】

1.你认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发展在未来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2.有人说既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趋势有“模糊化的倾向”,那又何必要设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目标呢?为什么不能随遇而安?

3.现代社会的“大数据”定位可以给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带来什么样的契机? QfxY6TR1UlCRfljH9PBcqKLwS9O4zIPV7SlnNOJKO+sgGsckndevvOeax81lhH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