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

我国中医药教育是培养训练中医药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师徒传授、宫廷太医署教学、近代私人办学等阶段。但是,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受“歧视废止中医药”思想的影响,中医药教育始终被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教育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党和政府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继承和发扬中国医药学”为核心内容的中医药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恢复和发展中医药教育。

一、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教育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创时期

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医药教育迈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率先成立,开启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篇章。到1958年全国先后办了13所中医学院及数以百计的中医学校和中医进修学校。迄今为止,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已经培养出多名国医大师。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的“五老上书”激起中医药教育改革新局面。但是,新中国的中医药教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二)受到严重破坏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从1966至1970年,由于中医药院校停止招生,加上大批卫生技术人员“上山下乡”,致使城乡医药卫生人员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根据周总理指示,1970年,北京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开始试点招生,招收3年制工农兵学员。从1971年开始,全国高、中等医药院校也陆续恢复招生。

(三)恢复和发展时期

1977年恢复高考,中医药教育事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提高中医药教学质量,1982年湖南“衡阳”会议重点讨论了高等中医药教学问题,开始在北京中医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发展中医药教育放在中医药事业突出的战略位置,提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以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中医药教育初步建立了各层次、各类型的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1991年,中医长学制(七年)教育开始进入探索期,标志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中医药教育形势喜人,成果丰硕。

2011年本硕博连读九年制专业、2012年本硕连读八年制专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试点,随着扩大招生,硕士点、博士点的逐渐增多,对外教育、境外办学的不断加强,我国中医药教育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四)迅猛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中医药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通过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如“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以院校-师承教育为主,结合学术流派传承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高中预科班”模式;“5+3+X”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教育由以往单一的中医院校办学,发展为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民族医学院均有办学。全国独立建制的中医药本科院校达到26所(含西藏藏医药大学)。

2012年,在全国94.9万个卫生机构中,共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5.7万人;到2021年,增至73.2万人。10年间,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稳步增长,增长40.7万人,涨幅近一倍,中医药人才建设呈现新局面,人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详见表1-1。

表1-1 2017~2021年全国卫生机构的中医药人员情况

img

70多年来中医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有待加强;二是中医药教育吸引力不足,中医药类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仍不稳固;三是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中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四是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高水平师资匮乏,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五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

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行业,近些年来有向与医疗卫生事业密切相关的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中医药高等教育服务的主体——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才队伍应当具备的素质和知识,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成才提供指导和协助,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科与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事情,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要想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协调医学、药学以及医学相关新兴专业之间的关系,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一)专业设置的概况

2020年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西医药院校150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非医药院校250所,2020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数约83万。目前,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有26所,6所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据本书统计,24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本科院校都设置的专业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各院校都紧紧围绕中医、中药专业积极拓展专业个数,向综合性院校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吸引更多生源。西医类的临床专业有13所院校开设,预防医学有9所院校开设,医学影像学有5所院校开设,口腔医学也有3所院校开设。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部分院校布局了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儿科学等专业。另外,还基于地域优势开办了藏医学、壮医学、傣医学和藏药学等。

表1-2 中医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统计表

img

续表

img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大部分院校在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别扩大的同时,通过增开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或多种学制来扩大招生规模。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博连读9年制)”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获批,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用9年的时间获得以往需要14年才能获得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实现了从学校学习到临床执业的无缝对接。

为加快推进中医学类(含民族医学,下同)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作,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精神,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本次确定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42所、改革试点项目82项,其中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9项、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2项、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1项。2017年,教育部适度增加9所具有推免资格的中医药院校为“5+3”一体化招生院校。具体院校见表1-3。

表1-3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统计

img

续表

img

由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精英教育的特点,今后医学教育的重点放在长学制方面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医学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推开,以及2020年上岗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要求,长学制专业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各中医类高校也在扩大长学制的招生。医学相关的专业,如中药学专业也在试验办成长学制专业。

(三)药学类专业的大发展

这几年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国家加强对医药生产企业及医药流通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强化市场准入机制,促使社会对药学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青睐,医药市场潜力巨大,社会对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等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中药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时机,各高校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药学及制药相关专业。药学类、化学工程类专业发展迅速。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医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招生人数接近医学类专业,药学类和化学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超过总招生人数的25%~30%。

(四)护理类专业的异军突起

近年护理类专业人才紧缺,各院校都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技术护理,而是向整体护理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护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的护理队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因此护理队伍向高学历方向发展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有院校针对欧美国家护理人才的缺乏,开设了护理学(涉外护理方向)专业,还有的中医药大学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护理人才,有助于护理人才开拓国外就业市场。

(五)非医学专业建设取得的突破

据调查了解的24所中医药本科院校中,管理类专业发展较快,23所院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3所院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部分医药院校纷纷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中医药学科专业体系,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等人才培养,开设了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等专业。一些院校,围绕“新医科”“新工科”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的深度交叉融合,开设了医学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详见表1-4。

表1-4 新兴专业设置统计表 sOwCxdW8tBpJqJ2czQbCU6oOhu/bPefnUr7fontar130M9QodiuDxf/D/y0puwg5

i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