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骨连结

学习目标

1.骨连结的分类。

2.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结构及运动形式。

3.椎骨的连接,脊柱整体观及运动。

4.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5.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

6.桡尺远侧关节、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构成和运动形式,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7.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

8.髋骨与骶骨及髋骨与髋骨之间的连结,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性差。

9.小腿骨间的连结,足关节的名称和组成,足弓的组成及意义。

10.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

一、总论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 骨连结 。按照人体各部骨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 直接连结 间接连结 两种。直接连结多位于颅骨及躯干骨之间;间接连结多见于四肢骨之间,以适应人体的活动(图1-33)。

img

图1-33 骨连结的分类和构造

(一)直接连结

两骨间借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相连,其间无间隙,不能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根据骨间连结组织的不同,直接连结又可分为 纤维连结 软骨连结 骨性结合 三种。

1.纤维连结 fibrous joint 两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如颅骨的缝连结、椎骨棘突间的韧带连结和前臂骨间膜等。

2.软骨连结 cartilaginous joint 两骨之间借助软骨相连。软骨具有弹性和韧性,有缓冲震荡的作用,如椎体间的椎间盘和耻骨间的耻骨联合。

3.骨性结合 synostosis 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如发生骨化,则成为骨性结合,如各骶椎之间的骨性结合,坐骨、耻骨和髂骨之间的骨性结合。

(二)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称 关节 joint,其特点是骨与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有腔隙及滑液,有较大的活动性。关节的结构可分为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两部分。

1.关节的基本结构 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图1-33)。

(1) 关节面 articular surface 是两骨互相接触的光滑面,通常一骨形成凸面,称 关节头 ;另一骨形成凹面,称关节窝。关节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多数为透明软骨,关节软骨很光滑,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同时软骨富有弹性,可以减缓运动时的冲击。

(2) 关节囊 articular capsule 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囊,附着于关节面周缘及附近的骨面上,封闭关节腔,在结构上可分为内、外两层。

1)纤维膜(纤维层):为外层,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并与骨膜相连续。

2)滑膜(滑膜层):居内层,薄而光滑,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紧贴纤维层的内面,并附着于关节软骨的周缘。滑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网,能产生滑液,滑润关节软骨面,以减少关节运动时关节软骨间的摩擦,并营养关节软骨。有些关节的滑膜面积大于纤维膜,可形成皱襞,突入关节腔,形成 滑膜襞 ;有时滑膜也可经纤维膜的薄弱处呈囊状向外突出,形成 滑膜囊 ,滑膜囊多位于肌腱与骨面之间,可减少肌肉活动时与骨面之间的摩擦。

(3) 关节腔 articular cavity 为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内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有一定作用。

2.关节的辅助结构 某些关节为适应其功能形成了特殊的辅助结构,这些辅助结构对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或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关节半月板和关节唇。

(1) 韧带 ligament 呈束状或膜状,由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囊内,分别称 囊外韧带或囊内韧 带,有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

(2) 关节盘 articular disc和 关节半月板 articular meniscus 两者均属于关节内软骨,由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和关节半月板可使两骨关节面更为适合,增加关节的运动范围,并有缓和与减少外力冲击和震荡的作用。

(3) 关节唇 articular labrum 为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深关节窝并扩大关节面的作用,使关节更加稳固,如盂唇和髋臼唇等。

3.关节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范围取决于关节面的形态、关节轴的数量和位置,其运动的形式基本上可依照关节的三种轴而分为三组拮抗性的动作。

(1)屈和伸 是关节绕冠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组成关节的两骨互相靠拢,向前的角度减小称 ;相反,角度加大的称 。但在膝关节向后的角度减小为屈,加大为伸。在足部则将踝关节的伸,即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其间的角度减小,称为 背屈 ,将与其相反的动作屈称为 跖屈

(2)内收和外展 是关节绕矢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骨向躯干或正中矢状面靠拢者,称内收(或收);反之,离开躯干或正中矢状面者称外展(或展)。手指的运动以中指中轴为准;足趾则以第2趾中轴为准。

(3)旋内和旋外 是关节绕垂直轴进行的运动。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的称 旋内 ;反之,转向外侧的称 旋外 。在前臂,桡骨是围绕通过桡骨头和尺骨头的轴线旋转的,其旋内即将手掌向内侧转、手背转向前方,使桡骨、尺骨交叉的运动,又称 旋前 ;其旋外即将手掌恢复到向前、手背转向后方,使桡骨、尺骨并列的运动,又称 旋后

凡二轴或三轴关节可做 环转运动 ,即关节头原位转动,骨的远端可做圆周运动,运动时全骨描绘成一圆锥形的轨迹。环转运动实际上是屈、展、伸、收依次结合的连续运动。

二、躯干骨连结

(一)脊柱

脊柱 vertebral column: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位于躯干背面正中,形成躯干的中轴,上承颅骨,下连髋骨,中附肋骨,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中央有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被膜和脊神经根。

1.椎骨间的连结

(1) 椎间盘 intervertebral disc(图1-34) 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其外部为 纤维环 ,由多层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前宽后窄,围绕在 髓核 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 髓核 ,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施加压力则有向外膨出之趋势。

img

图1-34 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

成人的椎间盘除第1、2颈椎之间缺如外,共有23个椎间盘,最上一个在第2、3颈椎体之间,最末一个在第5腰椎体与骶骨底之间。椎间盘除连结椎体外,还可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缓冲击以保护脑。此外,它还有利于脊柱向各方运动。在脊柱运动时,椎间盘可相应地改变形状。当脊柱向前弯曲时,椎间盘的前份被挤压变薄,后份增厚,伸直时又恢复原状。椎间盘后部较薄弱,但椎体正后方有后纵韧带加固,而椎间盘的后外侧部无韧带加固,较薄弱。

知识链接

椎间盘突出症:成年人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使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多向后外侧突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常压迫相邻的脊髓或脊神经根,形成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的活动度较大,故此病多发生于腰部,以腰 4 ~腰 5 、腰 5 ~骶 1 椎间盘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椎间盘的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髓核张力下降,失去弹性,易发生退行性变。而积累伤力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诱因。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破坏,因此,椎间盘突出与某些职业、工作有密切关系。常见于20~50岁者。患者多有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主要表现为腰腿痛。

(2)韧带(图1-35、图1-36)

1)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为全身最长的韧带,宽而坚韧,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起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骶椎体。前纵韧带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img

图1-35 脊柱的韧带

2)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位于各椎体的后面(椎管前壁),较前纵韧带狭窄,起自枢椎,终于骶管前壁。后纵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

3)黄韧带ligamenta flava:是连结相邻椎弓的韧带,由黄色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韧带supraspinal ligament:是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尖的纵行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棘间韧带interspinal ligament:连结于各棘突之间,后续棘上韧带或项韧带。

6)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图1-36):为在项中线呈矢状位的板状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向下附着于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其后缘游离,前缘附着于棘突。

7)横突间韧带intertransverse ligament:位于相邻的横突之间的韧带。

img

图1-36 项韧带

(3)关节

1)关节突关节(图1-34):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可做微量运动。

2)腰骶关节:由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上关节突构成。

3)寰枕关节:由枕骨的枕髁和寰椎上关节凹构成,可使头做俯仰和侧屈运动。

4)寰枢关节:包括左、右寰枢外侧关节和寰枢正中关节,可使头做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

5)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在下6个颈椎体之间,共5对,由椎体上面两侧缘的钩状突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凹陷构成。此关节增生可引起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导致颈椎病。

2.脊柱的整体观(图1-37) 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cm,女性及老年人的脊柱略短。脊柱的长度因姿势不同而略有差异。如长期卧床与长期站立者相比,一般可相差2~3cm,这是由于站立时椎间盘受到重力作用压缩所致。

从侧面观察脊柱,成人有4个生理弯曲,即 颈曲 胸曲 腰曲 骶曲 。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而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弯曲使脊柱更具有弹性,可减轻震荡并与维持人体的重心有关,且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以容纳众多的脏器。脊柱侧面,相邻上、下两椎弓根之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椎间孔,两侧有23对椎间孔。

img

图1-37 脊柱

3.脊柱的功能 脊柱除有支持体重、保护脊髓的作用外,还有运动的功能。在相邻2个椎骨之间的活动有限,但就整个脊柱而言,运动幅度较大,而且能做各种方向的运动。脊柱的运动可分为4种:①冠状轴上的前屈和后伸运动。②矢状轴上的侧屈运动。③垂直轴上的旋转运动。在矢状轴和冠状轴运动的基础上,也可做环转运动。④跳跃时,由于脊柱曲度的增减变化而产生弹拨运动。脊柱颈、腰部的运动较为灵活,但损伤也多见于此两部。

(二)胸廓

img

图1-38 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1.胸廓的组成 胸廓由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肋头的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椎体肋凹构成肋头关节,肋结节的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横突肋凹构成肋横突关节(图1-38)。12对肋的前端均有肋软骨。第1肋软骨与胸骨柄直接连结;第2~7对肋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应的肋切迹构成胸肋关节;第8~10对肋软骨不直接连于胸骨,而是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一对 肋弓 。第11、12对肋软骨前端游离于腹壁肌中,又称 浮肋 (图1-39、图1-40)。

img

图1-39 胸肋关节

img

图1-40 胸廓

2.胸廓的形态 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其横径长,前后径短,上部狭窄,下部宽阔。胸廓有上、下两口(图1-40)。 胸廓上口 由第1胸椎、第1对肋及胸骨柄上缘所围成,是食管、气管、大血管和神经等出入胸腔的通道; 胸廓下口 宽阔而不整齐,由第12胸椎和第11、12对肋及两肋弓还有剑突共同围成,被膈封闭。相邻各肋之间的间隙,称 肋间隙 ,均由肌和韧带封闭。左右肋弓在正中线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一侧肋弓与剑突之间的锐角称 剑肋角 。胸廓的内腔称 胸腔 ,容纳心及其大血管、肺、气管、食管和神经等。

3.胸廓的功能 保护和支持胸廓内的重要脏器,通过胸廓的运动,完成胸式呼吸运动。在肌的作用下,使肋的后端沿着贯穿肋结节与肋头的轴旋转,前端连带胸骨一起做上升和下降运动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协助吸气和呼气。

知识链接

胸廓的形态变化:胸廓的形状和大小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从事的职业等因素有关。新生儿的胸廓横径较小,呈桶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呼吸运动的增强,肋逐渐下降,横径逐渐增大。13~15岁时,胸廓外形与成人的相似。女性胸廓短而圆,胸骨较短,上口倾斜,胸廓容积较男性的小。老年人因弹性减小,运动减弱,胸廓下塌,有变长变扁的倾向。儿童患佝偻病时,由于缺少钙盐,骨组织疏松,易变形,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突出,形成“鸡胸”。患哮喘病、肺气肿的人,因长期咳喘,胸廓各径增大而呈“桶状胸”。

三、上肢骨的连结

上肢骨的连结可分为上肢带骨的连结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带骨的连结

上肢带骨的连结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等。

1.胸锁关节 sternoclavicular joint(图1-41) 是上肢与躯干连结的唯一关节,由锁骨内侧端与胸骨柄相应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共同构成。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强。关节内有由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将关节腔分隔为内下和外上两部分。该关节可在垂直轴上做前后运动,在矢状轴上做上、下运动,在冠状轴上做旋转运动,还可做环转运动。胸锁关节的活动度虽小,但以此为支点扩大了上肢的活动范围。

2.肩锁关节 acromioclavicular joint(图1-42) 是由肩胛骨肩峰的关节面与锁骨肩峰端的关节面构成的微动关节。

img

图1-41 胸锁关节

img

图1-42 肩锁关节

(二)自由上肢连结

1.肩关节 shoulder joint(图1-43)

(1)组成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2)特点 ①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在关节盂的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可使之略为加深,但它仍只能与1/4~1/3的肱骨头关节面相接触。这种关系决定了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②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肌腱经结节间沟穿出囊外。③囊的上部、后部和前部有肌和肌腱纤维跨越,并且这些肌腱的腱纤维和关节囊的纤维层紧密交织,加强了关节囊,从而增加了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囊的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松弛,因此临床见到的肩关节脱位,肱骨头常从下壁脱出。④关节囊的上方有喙肩韧带架在肩峰与喙突之间,构成“喙肩弓”,有从上方保护肩关节和防止其向上脱位的作用。

(3)运动 肩关节为人体运动最灵活的关节,可沿三轴运动:它可绕冠状轴做屈和伸运动,屈大于伸;绕矢状轴做外展和内收运动,展大于收;绕垂直轴做旋外和旋内运动,旋内大于旋外;亦可做环转运动。

img

图1-43 肩关节

2.肘关节 elbow joint(图1-44)

(1)组成 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构成,包括以下3个关节: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2)特点 ①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在一个共同的关节囊内,有一个共同的关节腔。②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且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加强。囊的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二骨向后上方脱位。③关节囊纤维层的环行纤维于桡骨头处较发达,形成一坚强的桡骨环状韧带,包绕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两端分别连于尺骨的桡切迹前、后缘,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样骨纤维环,将桡骨头约束其中,使其在环内旋转而不易脱出。但是,4岁以前的幼儿,因桡骨头尚在发育之中,环状韧带松弛,因此,在肘关节伸直旋前位猛力牵拉前臂时可能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img

图1-44 肘关节

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是肘部三个重要的骨性标志。正常状态下,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前屈至90°时,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 肘后三角 。在肘关节后脱位时,上述三点的位置关系即发生改变;而当肱骨髁上骨折时,三点的位置关系不变(图1-45)。

img

图1-45 正常的肘后三角

(3)运动 肘关节可做屈、伸运动。当伸肘时,臂和前臂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钝角,称 提携角 ,一般为170°左右。肱桡关节与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同时参与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3.前臂骨间的连结 (图1-46) 包括前臂骨间膜、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1) 前臂骨间膜 interosseous membrane of forearm 连结于尺骨与桡骨的骨间缘之间,是坚韧的纤维膜,纤维的方向主要是从桡骨斜向下内达尺骨。当前臂处于旋前与旋后的中间位时,骨间膜最紧张;前臂旋后时,骨间膜稍松弛;前臂旋前时,两骨交叉,骨间膜最松弛。故在前臂骨折时,应将前臂固定于旋前与旋后的中间位,防止骨间膜挛缩而影响前臂的愈后旋转功能。

(2) 桡尺近侧关节 见“肘关节”。

(3) 桡尺远侧关节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由桡骨下端的尺切迹与尺骨头环状关节面连同尺骨头下面的关节盘共同构成。关节的下方,有略呈三角形的关节盘,将尺骨头与桡腕关节分隔。关节囊松弛,附着于关节面和关节盘周缘。

img

图1-46 前臂骨间的连结

桡尺近侧和远侧关节为联合关节,使前臂做旋转运动,其旋转轴可用通过桡骨头中心至尺骨头中心的连线代表,运动时,桡骨头在原位旋转,而桡骨下端携带手骨绕尺骨头旋转。桡骨旋转到尺骨前方的运动,称 旋前 ,此时,桡骨与尺骨交叉;与此相反的运动,即桡骨转回到尺骨外侧,称 旋后 ,此时两骨并列。

4.手关节 joints of hand(图1-47) 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1) 桡腕关节 radiocarpal joint 又称 腕关节 wrist joint。

1)组成: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

2)特点: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宽广,四周均有韧带加强,在囊的两侧,分别有 腕桡侧副韧带 腕尺侧副韧带 加固,特别是腕掌侧韧带最为坚韧,因而使腕的后伸运动受限。

3)运动:桡腕关节可做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img

图1-47 手关节

(2) 腕骨间关节 intercarpal joint 为各相邻腕骨之间构成的关节,可分为近侧列腕骨间关节远侧列腕骨间关节、近侧列与远侧列腕骨之间的腕中关节。但各骨又借韧带连结成一整体,关节腔彼此相通。各关节均属微动关节,只能做轻微的滑动和转动(图1-47)。

(3) 腕掌关节 carpometacarpal joint 由远侧列腕骨与5块掌骨底构成。第2~5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极小,仅能做轻微的滑动,唯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的拇指腕掌关节活动性较大它可做屈、伸、收、展和环转及对掌运动。对掌运动是拇指掌侧面向掌心,拇指尖与其余四指的掌侧面指尖相接触的运动。这一运动加深了手掌的凹陷,是人类进行握持和精细操作时所必需的动作(图1-47)。

(4) 掌骨间关节 intermetacarpal joint 是第2~5掌骨底之间的关节,只能做轻微的滑动其关节腔与腕掌关节腔相通(图1-47)。

(5) 掌指关节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 共5个,由各掌骨头与近节指骨底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前、后有韧带增强,前面的掌侧韧带较坚韧并含有纤维软骨板;关节囊两侧也有侧副韧带,从掌骨头两侧延向下附于指骨底两侧,此韧带在屈指时紧张,伸指时松弛。当指处于伸位时,掌指关节可做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当指处于屈位时,掌指关节仅做屈、伸运动收、展运动以中指为准,向中指靠拢为收,离开中指为展(图1-47)。

(6) 指骨间关节 interphalangeal joint 共9个,由各指相邻两节指骨的底和滑车构成,关节囊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各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当关节屈曲时,指背凸显的骨性突起是相应指骨的滑车(图1-47)。

四、下肢骨的连结

下肢骨的连结,可分为下肢带骨的连结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一)下肢带骨的连结

1.髋骨与骶骨的连结 包括骶髂关节和韧带(图1-48)。

(1) 骶髂关节 sacroiliac joint 由骶、髂两骨的耳状面构成,两个关节面彼此结合非常紧密,关节囊紧张,并有韧带加固,运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和震动。

img

图1-48 骨盆的韧带

(2) 骶结节韧带 sacrotuberous ligament 从骶、尾骨的外侧缘连至坐骨结节,是坚韧宽阔的韧带。

(3) 骶棘韧带 sacrospinous ligament 从骶、尾骨的外侧缘开始,集中地附着于坐骨棘。

上述两条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分别围成 坐骨大孔 坐骨小孔 ,两孔内有神经、血管和肌通过。

2.髋骨间的连结 耻骨联合 pubic symphysis(图1-49),由左、右两侧耻骨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相连而成。耻骨间盘中有纵长裂隙,在女性耻骨间盘较宽而短,裂隙较大。耻骨联合的上、下和前方均有韧带加强。耻骨联合的活动甚微,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则比较明显,耻骨间盘中的裂隙增宽,以增大骨盆的径线,利于胎儿娩出。两侧耻骨下支相连形成骨性弓,称耻骨弓。

img

图1-49 耻骨联合(冠状切面)

3.骨盆 pelvis(图1-50)

(1)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其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骨盆以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 界线 ,可分为前上方的大骨盆和后下方的小骨盆。大骨盆较宽大,向前开放。小骨盆有上、下两口。 骨盆上口 由上述的界线围成, 骨盆下口 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和耻骨弓等围成。两口之间为骨盆腔,小骨盆腔也称固有盆腔,腔内有直肠、膀胱和部分生殖器官。

img

图1-50 骨盆

骨盆的位置,因人体姿势的不同而变动。人体直立时,骨盆向前倾,两侧的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位于一个冠状面上。骨盆上口平面与水平面形成50°~60°的角,称骨盆倾斜度。

(2)骨盆的性差 在人的全身骨骼中,男、女骨盆的性差最为显著,甚至在胎儿时期的耻骨弓就有明显差异。骨盆的性差与其功能有关,由于女性骨盆要适应孕育胎儿和分娩的需要,所以女性骨盆外形宽而短,骨盆上口较大,近似圆形,骨盆腔的形态呈圆桶状,耻骨弓的角度为90°~100°。而男性骨盆外形窄而长,骨盆上口较小,近似桃形,骨盆腔的形态似漏斗,耻骨弓的角度为70°~75°。

(二)自由下肢连结

1.髋关节 hip joint(图1-51)

img

图1-51 髋关节

(1)组成 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

(2)特点 ①髋臼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深度并缩小其口径,可容纳股骨头的2/3面积,从而紧抱股骨头,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图1-52)。②关节囊紧张而坚韧,向上附着于髋臼周缘,向下在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将股骨颈完全包裹,后面则附于股骨颈中、外1/3交界处,故仅包裹股骨颈的内侧2/3,所以股骨颈骨折可分为囊内、囊外及混合性骨折。③囊外有多条韧带加强,其中最大的是位于前方的髂股韧带,此韧带可限制大腿过度后伸,对维持人体直立有很大作用。关节囊后下部较薄弱,脱位时,股骨头易向后下方脱位。④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髋臼与股骨头之间,为滑膜所包被,韧带中含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

img

图1-52 髋关节(冠状切面)

知识链接

股骨头的血管供应: 新生儿期,股骨近端几乎全是软骨,随着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股骨头逐步骨化,血管亦逐渐向股骨头生长,所以股骨头的血供系统变异较多,个体差异也较大。成人供应股骨头的血管主要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闭孔动脉、和股骨滋养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在股骨颈基部互相吻合形成关节囊外动脉环,但此动脉环多数不完整。旋股外侧动脉组成动脉环的前部,旋股内侧动脉组成动脉环的内、后和外侧部。从囊外动脉环发出的进入股骨颈的分支称支持带动脉,为股骨头血供的主要来源。支持带动脉成组排列,分别称前支持带动脉、后支持带动脉、后上支持带动脉和后下支持带动脉。其中后上支持带动脉最粗,源自旋股内侧动脉,供给股骨头外侧2/3~3/4;后下支持带动脉供给股骨头内下1/4~1/3;前支持动脉(发自旋股外侧动脉)供应股骨颈的前部,不是主要的供血动脉。股骨头韧带动脉多数来源于闭孔动脉的分支。这是一条变异最多的血管,其对股骨头的血供个体差异极大。有人认为可供应股骨头的2/3区域,也有人认为其对股骨头的营养无多大作用。一般认为,除少数例外,与后上、下支持带动脉相比,它不是营养股骨头的重要血管。

(3)运动 髋关节的运动与肩关节类似,既能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内收、外展运动,绕垂直轴做旋内、旋外运动,还可做环转运动。因受髋臼的限制,髋关节的运动范围较肩关节小,不如肩关节灵活,但其稳固性强,以适应其支持、承重和行走的功能。

2.膝关节 knee joint(图1-53)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img

图1-53 膝关节(前面)

(1)组成 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与髌骨共同构成。

(2)特点 ①关节囊广阔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为髌韧带,它自髌骨下缘至胫骨粗隆,是股四头肌腱的延续,临床上检查膝反射,即叩击此韧带。两侧分别为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图1-53),两侧的副韧带在伸膝时紧张,屈膝时松弛。②囊内有连结股骨和胫骨的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图1-54),两者相互交叉排列。前交叉韧带位于外侧,于伸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前移;而后交叉韧带位于内侧,于屈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如果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可被动前移,后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可被动后移,这种现象即临床所谓的“抽屉现象”。③在股骨与胫骨相对的内、外侧髁之间有纤维软骨板,分别称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板的周缘厚而内缘薄,呈半月状,下面平而上面凹陷。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其边缘中份与关节囊和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图1-55)。半月板加深了关节窝,从而使关节更加稳固,并可缓冲跳跃和剧烈运动时的震荡。④关节囊的滑膜层附着于各关节软骨的周缘。在髌骨下方中线的两旁,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一对翼状襞,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内的空隙。⑤在膝关节的周围,特别是肌腱附着处,有许多滑膜囊,有的与关节腔相通,如髌上囊(图1-56),囊内充满滑液,可减少肌腱运动时与骨面的摩擦。滑膜囊常因外伤而发生滑膜囊炎或囊肿。

(3)运动 膝关节的运动主要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在屈膝状态下,还可绕垂直轴做轻微的旋内、旋外运动。

img

图1-54 膝关节(示内部结构)

img

图1-55 膝关节半月板(上面)

img

图1-56 膝关节的滑膜囊

知识链接

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作用力方向相反。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损伤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若破裂的半月板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则形成“交锁”现象。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缘部分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对于严重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手术是目前彻底治疗最有效的途径,切除损伤的半月板、取出游离的半月板碎片,而且关节镜的引入为微创治疗半月板损伤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小腿骨间的连结 小腿胫、腓两骨连结紧密,其上端构成可轻微活动的胫腓关节,下端是靠韧带联合的胫腓连结,两骨干之间以小腿骨间膜互相连结。所以在小腿两骨之间,几乎不能运动。

4.足关节 joints of foot 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1) 距小腿关节 talocrural joint 又称踝关节ankle joint(图1-57、图1-58)。

img

图1-57 距小腿关节及其韧带(内侧面)

img

图1-58 距小腿关节及其韧带(外侧面)

1)组成:由胫、腓骨下端的踝关节面和距骨滑车构成。

2)特点: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内侧有内侧韧带medial ligament(又名三角韧带),为坚韧的三角形韧带,该韧带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展开,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有3条独立的韧带,即前面的距腓前韧带、后面的距腓后韧带和外侧的跟腓韧带3条韧带起自外踝,分别向前内侧、后内侧及下后方形成弓束,前两者止于距骨,后者止于跟骨,外侧韧带相对较薄弱,常因猛力使足内翻过度而损伤,造成韧带扭伤。距骨滑车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当背屈时,滑车较宽的前部被内、外踝夹紧,比较稳固;当跖屈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窝内,可有轻微的侧方(收、展)运动,此时距小腿关节松动而稳定性较差,容易扭伤其中以内翻扭伤较多见(即外侧韧带损伤)。

3)运动:在冠状轴上可做背屈(伸,足尖向上)和跖屈(屈,足尖向下)运动。当跖屈时距骨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窝,可在矢状轴上做轻微的收、展运动。

(2)跗骨间关节intertarsal joint(图1-59) 跗骨间的连结比较复杂,包括距下关节(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等。跗骨间关节主要可做足内翻(足底朝向内侧)和足外翻(足底朝向外侧)运动。

(3)跗跖关节tarsometatarsal joint(图1-59) 由3块楔骨和骰骨与5块跖骨的底构成,活动甚微。

(4)跖骨间关节intermetatarsal joint(图1-59) 位于各跖骨底相邻面之间,连结紧密,活动甚微。

(5)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图1-59) 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做轻微的屈、伸、收、展运动。屈为跖屈,伸为背屈,向第2趾靠拢为收,离开第2趾为展。

(6)趾骨间关节interphalangeal joint(图1-59) 是相邻趾骨间的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

img

图1-59 足关节水平切面

5.足弓 (图1-60) 为跗骨和跖骨借韧带和肌肉的牵拉,形成的一个凸向上的弓,称足弓。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足纵弓和内外侧方向的足横弓。足纵弓较明显,纵弓又可分为内侧和外侧两个弓。当站立时,足骨仅以跟骨结节和第1、第5跖骨头三点着地。足弓具有弹性,可在跳跃和行走时缓冲震荡,同时还具有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作用。

img

图1-60 足弓

五、颅骨的连结

颅骨的连结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以直接连结为多。

(一)颅骨的直接连结

各颅骨之间,多借缝或软骨直接连结,连结极为牢固。颅盖骨是膜化骨,发育过程中在骨间遗留薄层结缔组织膜构成缝,随着年龄的增长,缝可发生骨化而消失。颅底诸骨是软骨化骨,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是软骨性的,如蝶枕结合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结合也可骨化而成为骨性结合,但破裂孔处终身未完全骨化。

(二)颅骨的关节

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 joint(图1-61) 又称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覆盖关节面的关节软骨是纤维软骨。关节囊前后壁松弛,其外侧有从颧弓根部至下颌颈的外侧韧带加强。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盘的周缘附于关节囊,将关节腔分成上、下两个。关节囊的前部较薄弱,因此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

关节的运动: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关系到咀嚼、语言和表情等功能,两侧须同时运动,是联合关节。能做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侧方运动。张口时,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滑到关节结节的下方。倘若张口过大、过猛,关节囊又松弛,下颌头向前滑到关节结节的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形成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位时必须先将下颌骨拉向下,低于关节结节,再推下颌骨向后上,才能将下颌头复位到下颌窝。闭口时,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滑回关节窝。前进和后退运动是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对下颌窝做前后滑动。侧方运动是一侧的下颌头对关节盘做旋转运动,而对侧的下颌头和关节盘对关节窝做前进运动。

img

图1-61 颞下颌关节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的区别。

2.关节的基本构造。

3.简述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和作用。

4.简述胸廓的组成和形态。

5.简述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颞下颌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及其运动。

6.若前臂骨折应固定在什么体位?为什么?

7.试述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8.临床上踝关节的扭伤以内翻扭伤为多见,试说明为什么? rHwUKnxX7BBMXPcan5afHEW1hqMDiopcBFLqFKP2chPXjUs4vx2EpOHhI9bKBQw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