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提出了经典精神分析(classical psychoanalysis)理论。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该学派认为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是导致心身功能失调,从而造成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弗洛伊德在治疗癔症与神经症的患者时,提出了“自由联想法”,让患者在觉醒状态下,身心放松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地重新回忆过去的经历,体验和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将压抑的冲突提到意识层面上来,不再用症状表达痛苦,从而获得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包括弗洛伊德提出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他的后继者们提出的新精神分析理论,这些被统称为心理动力学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在弗洛伊德之后,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Freud)和安娜的学生埃里克森(E.H.Erikson)等人强调自我功能,提出自我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因(M.Klein)对儿童观察分析,更关注母婴关系和童年经验对人的影响;后来柯恩伯格(O.F.Kernberg)、温尼科特(D.W.Winnicott)提出客体关系理论,科胡特(H.Kohut)及追随者提出了自体心理学。所有这些,构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包括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和释梦;新精神分析理论中,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成为重要的分支。

一、意识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就像大海里的一座冰山,人所觉察到的意识部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潜藏在海平面下的一大部分则是人的潜意识(图3-1)。很久以前曾引起过情感强烈波动的一些生活事件,表面上似乎是被遗忘了,实际上并未从记忆中消失,只不过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与这些生活事件相伴被压抑的情绪情感并未善罢甘休,而是蠢蠢欲动,造成各种心理冲动,影响人的行为或成为患病原因。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图3-1 心理结构示意图

(一)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是人们可以直接觉察到的心理部分,是心理活动的表层,是有限的外显部分。它直接与外部世界接触,通过对外部现实的知觉来指导与分配资源,调节能量,控制本能冲动。

(二)前意识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又叫浅意识,是指当前未曾注意到的,但经过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力、努力回忆可以回想起来的心理活动,即潜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的过渡领域,类似于冰山接近海平面的一小部分,随着海浪起伏,其担负着稽查任务,在意识和潜意识间从事“警戒”,充当检察员的作用,不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冲动直接进入意识层面。

(三)潜意识

潜意识(nonconscious),又叫无意识,是指不被人意识到而潜于心理结构深层的心理活动。潜意识的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非时间性、非言语性,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潜意识心理的主要成分是不相容于道德规范的本能欲望,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冲动或愿望,缺乏爱等形成的情结(complex),遭受威胁、虐待或某种创伤所诱发的恐惧等。

潜意识的欲望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其愿望或欲望为前提的。为了使被压抑的观念或欲望能在意识中出现,潜意识只能乔装打扮,变相出现而得到间接满足。如梦、神经症症状及人的失误,都是变相满足的表现形式。正常情况下,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三个意识层次中对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潜意识层面。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模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反映内容和功能,每个人都有这三部分人格,它们始终处于冲突与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

(一)本我

本我(id),又称私我、原我或生物的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它代表人的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包括人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处于潜意识的最深层。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目的是争取最大的快乐和避免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称本我中的基本需求为“生之本能”,生之本能是促进个体生存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本我的动力强大,但有很多时候是被超我压抑或被自我调节,不可以为所欲为。

(二)自我

自我(ego)是现实的我,存在于意识中,主要处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自我按超我的要求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满足本我的愿望。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自我在人格结构中起着中介作用,使本我和超我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导致心理异常,甚至精神疾病。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于是产生了应付矛盾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功能越好,心理健康程度越高。

(三)超我

超我(superego)是道德和良心的我,是个人在社会成长过程中,内化道德规范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最文明的人格部分。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其主要作用是监督自我和控制本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不让它有越轨行为。超我包括自我理想与良心两个部分,前者指当个体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理想标准时,就会感到骄傲,后者指当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自己的良心时,就会感到愧疚。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健康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协调的,由自我起主导作用,协调超我与本我冲突。如果在不同人身上这三个“我”协调程度不同,则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第一种,自我软弱超我无力,本我不受控制,会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缺少道德的约束;第二种,超我强大自我功能弱小,过分压抑本我,会导致自卑感和内疚感,体验更多的冲突;第三种,自我强大,很好地协调超我和本我的要求,既尊重现实,又满足愿望,内心健康,人格完善。

三、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另一类是死亡本能,即个体可能存在着某种侵略、破坏或自我毁灭的本能,认为这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残自杀;而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则会导致对他人的仇恨、攻击和谋杀等。

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他将这种内在的力量称作“力比多(libido)”。在本能内驱力的推动下,各个发展阶段经历不同的心理冲突并形成心理结构及其特征。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

(一)口欲期

口欲期(oral stage,0~1岁)力比多指向口唇,口唇是本我努力争夺的主要身体部位。刚出生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黏膜引起快感,吮吸动作使其获得自我满足,婴儿除了吮吸母乳之外,还会吸手指、安慰嘴等,帮助他在幻想中获得满足。如果婴儿在该阶段的需要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如由于断奶过早)或者过度的满足,便可能形成“口欲性格”,在成年期发展为过度的依赖性、不现实、富于幻想、执拗,以及过度的“口欲习惯”(如贪食、嗜烟酒和咬指甲等)。

(二)肛欲期

肛欲期(anal stage,2~3岁)为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力比多更多指向肛门,肛门成为其快感获得器官。粪块摩擦直肠肛门黏膜产生快感,同时,定时定点训练控制排便,孩子主动控制对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使用,也是对权利和意愿的一种躯体表达。这一时期,幼儿主要从保留和排便中获得满足,象征性地表达“给出还是拿回”的关系冲突。如果在这一阶段发生问题,幼儿便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这种焦虑如果持续存在,就会使其心理或行为“固着”于肛欲期,到成年时便会表现出固执、吝啬、刚愎自用、冷酷等。这种性格被称为“肛欲性格”,压抑成为潜意识力量,容易罹患强迫症。

(三)性器期

性器期(phallic stage,4~6岁)力比多指向生殖器官,儿童可以从摩擦生殖器中获得性欲满足。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极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正是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又称恋母情结)活跃,儿童开始由自恋转向他恋的时期,易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与同性父母竞争,常常会引发父母的惩罚和攻击,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男孩害怕来自父亲的惩罚焦虑,被称为“阉割焦虑”;女孩认为母亲的惩罚来自嫉妒。儿童会体验到恋母情结(或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和恋父情结(或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四)潜伏期

潜伏期(latency stage,6~12岁)孩子是去性化的,潜伏期不意味着性心理发展的中断或消失,而是儿童在外界影响下性欲被暂时“封存”。潜伏期可能隐藏着两种发展倾向。一种是被积累起来的性能量脱离性目标本身而转向其他方面,升华为更高的文明行为;另一种是性能量被压抑,使得性活动倒退,回复到性发展的初期,形成神经症和性心理障碍。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

(五)两性期

两性期(genital stage,12岁以上)相当于青春期及以后的时期。此时,性器官的发育已经趋向成熟,性欲开始朝着生殖这一生物学目标飞速发展,性爱的对象不再指向自身和异性的父母,而指向家庭以外的异性。这种异性之恋是性成熟的标志之一,同时与原生家庭产生心理社会性分离。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健康的功能活动,即在性、社会和精神等诸方面都达到成熟和较完善的境界。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儿童早期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一些成人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甚至心身疾病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在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一些未解决的冲突压抑到潜意识中,可能在成人后表现为退行、药物滥用、酗酒、强迫症或反社会人格等。

四、心理防御机制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弗洛伊德最早(1894)提出来的,是构成其人格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指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潜意识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心理反应。无论是健康人、神经症或精神病病人,都在无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如同一个人生理上的免疫系统或一个国家抵御外敌的军队,心灵自备一套自我保护系统,人格成熟度不同,使用的保护方式也不同。

应用心理防御机制有两种作用:一种是积极的作用,它虽只能暂时地减轻心理症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可使个体有更多的机会去寻找应对挫折更为有效的方法;另一种则是消极的作用,使个体依赖于心理防御,逃避现实,而不能学会有效地去解决问题。心理防御机制是常见的心理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但若使用不当或过多地依赖,则是不正常的,甚至表现为某种病态。

(二)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有很多,按照时间出现的先后及心理成熟程度,一般分为四大类型,即自恋型防御机制、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神经症型防御机制、成熟型防御机制。

1.自恋型防御机制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婴儿早期人格的发展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常常使用自恋的心理防御机制。此类防御机制也常见于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所以,又称之为精神病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否认(denial)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对已经发生但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以此逃避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如癌症患者否认自己的病情,坚信是医院误诊。此种否认机制,在精神病患者中常以妄想的形式表现出来。

(2 )投射(projection) 是把自己遭受心理挫折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他人或周围的事物,认为是别人给其造成了困难和障碍,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以此来减轻自身的焦虑不安。如考试成绩不好,不是从主观上查找原因,而是埋怨试题太偏、太难,监考太严等。

(3 )曲解(misinterpretation) 将客观事实做歪曲性的解释,以符合自己的内心需要。采用此机制的人,不仅曲解事实,而且确信他所曲解的就是真相。例如,将别人对自己的排斥当作照顾,把别人的讽刺当作赞扬,即所谓“自我感觉良好”,以保持自尊心不受伤害。

2.不成熟型防御机制 此类防御机制多见于幼儿时期,其性质是不成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退行(regression) 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放弃已经获得的成人应对方式,而恢复使用早年幼稚的方式,以此来争取别人的同情、帮助和照顾,从而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比如,堂堂七尺男子在有病需要打针时,像小孩一样号啕大哭。此种退化行为常见于癔症和疑病症患者。

(2 )幻想(hallucination) 是指个体在遇到实际困难而无法处理时,便脱离现实,想入非非,以其愿望和情感任意想象,在“白日梦”中“自我陶醉”,以求得内心的满足。如灰姑娘对英俊王子的企盼,或怀才不遇的青年人想象突然有一天被一位伯乐发现而大展宏图。

(3 )内射(injection) 与投射作用相反,即将原本指向外界的本能冲动或情感转而指向自身。例如,有人常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前世作孽”,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自伤、自杀行为,正是由于其对自身过分的指责,把对外界的怨恨转向自己的缘故。

3.神经症型防御机制 这一组防御机制常被神经症患者使用,故统称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不安,维护自尊,“自圆其说”地寻找一些牵强附会的缘由进行自我安慰。“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都是典型的合理化防御机制。

(2 )转移(transfer) 是指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向某一对象直接发泄情绪时,而将这种情绪转移到其他替代者身上。例如,丈夫在外受气,回家拿妻子出气,妻子就朝孩子发泄,孩子又对家中的小狗小猫乱踢一通,由于愤怒被逐一转移,各自心境也就得以平静。

(3 )反向(reverse) 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截然相反。因为人们的许多动机和欲望不能被意识和社会规范所认可,而常常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不敢表露,但其并未因之而消失,随时都有进入到意识的可能。所以,人们进行全力防范,结果却从相反的方向表现出来。比如,有人对内心憎恨而伺机报复的对象却表现出过分的热情,正是他在无意中用反向作用来掩盖其本意。

4.成熟型防御机制 此类防御机制属于比较成熟有效的适应方式,容易被现实社会所接受。

(1 )升华(sublimation) 是指将各种不为意识和社会认可的冲动及欲望加以改变,使之导向崇高的目标。这是一种最为积极的心理自卫方式。歌德不因失恋而自暴自弃,写下了不朽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即是升华的典型范例。

(2 )幽默(humor) 是指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尴尬的局面或者间接表达潜意识欲望的防御机制。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夫人是一位脾气非常暴躁的女人。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与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夫人突然冲进来,先是大骂,接着又往苏格拉底身上浇了一桶水。面对如此难堪的局面,苏格拉底只是微微一笑,说:“我早就料到,打雷之后,定会下雨。”经此幽默,即把事情化解了。可见幽默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聪慧、机敏、坦荡而自信的人能在适当的场合,巧妙地运用幽默,打破窘境,渡过难关。另外,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幽默对心身健康也十分有益。

(3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 是指以理智的方式对待紧张的情境,借以将自己超然于情绪烦扰之外。这种机制对于经常与痛苦和死亡打交道的医务人员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无论面对多么危急复杂的病例,都应保持理智、沉着、冷静。

总之,所谓心理防御机制,就是人们在受到心理挫折和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心理现象。从精神卫生的观点而言,掌握个体对防御机制的选择应用情况,有助于了解其心理问题,以提高心理治疗的针对性。

五、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之后,其理论观点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重组分化,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成为其重要的分支。克莱因(Klein)、费尔贝恩(Fairbairn)、科恩伯格(Kernberg)、温尼科特(Winnicott)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客体(object)是由弗洛伊德创造的专业名词。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生命中有特殊意义的人或事物,是一个人的感情或内驱力的投注对象或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内驱力先于客体,甚至为满意和受挫的体验创造出客体,客体是用来满足内驱力欲望的;并认为儿童的心理能量只投注于自身,而不是自身以外的客体,所以没有预设与他人的链接。

克莱因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发现,母婴关系、人际环境影响其人格的形成。她从内驱力的角度,将婴儿与客体之间的作用看作是一种被幻想所转化和呈现的作用。她认为婴儿的精神世界具有最原始的偏执分裂状态,把人幻想成全好或全坏的状态,把来自妈妈好的体验(被喂养、被舒服拥抱、被安全保护等)都归于极好的妈妈,如天使一般;把坏的体验(被冻、饥饿、不舒适、幻想被迫害)归结于可恨的妈妈,如噩梦一般。婴儿将极端的幻想连续不断地投射出去,接受现实的检验,以修改后的形式再返回内心。该婴儿逐渐察觉到自己有一个可爱并不完美的妈妈,并将两个妈妈融合在一起。克莱因强调,修复(reparation)是相当重要的,修复自己由于恨给所爱的人带来的伤害(想象中的及现实的)。每一次经历哀伤,重陷抑郁,人格便经由所做的修复工作得到一次加强,这是人格发展整合的过程。

科恩伯格认为,理解人格结构(从极度紊乱到正常)的关键是母婴关系,早期健康的客体关系会使一个人获得整合的自我、有力的超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早期不良的客体关系会导致矛盾的自我状态和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

费尔贝恩受克莱因的影响,立足于“纯粹”客体关系,强调所有主要的内驱力都是对关系的驱动,而不是对生物本能的满足。此客体关系理论完全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模型中分离出来。根据费尔贝恩的理论,如果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好,孩子的自我就是完整的;如果与父母关系不好,儿童自我就会建立补偿性的内部客体。他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幼儿期被内化的客体关系抚育出一个显现的自体(self),而不是起源于非人格的本能。

温尼科特作为英国的一名儿科医生,他认为母婴关系中母亲是一个重要角色,为此创造出一个词“足够好的妈妈(good-enough mother)”。当婴儿用身体攻击母亲时,母亲并没被摧毁,始终能为婴儿提供帮助、保护、喂养,是可依赖的,他称之为“抱持”。在良好的环境下,给予婴儿身体和心理上安全而不强迫的呵护,婴儿的真实自体才得以发展。当没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不能满足孩子全能感的环境时,假自体就会发展出来。温尼科特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过渡性客体”。

六、自体心理学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科胡特(H.Kohut)创立了美国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学派,主要探索早期关系怎样影响自体和自体结构。他关于自体和自体结构的观点主要来自对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分析。自体和自我是不同层次的概念,自我是心理学家设想的描述性概念,自体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体验,它囊括了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构成。客体关系是指发生在自体和他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情感投注的性质。弗洛伊德认为自恋的人将“力比多”投注给自己,没有客体关系;科胡特认为自恋的人将“自恋”投注给客体,有自恋的客体关系,只不过将客体视为自体的一部分来对待,被称为“自体客体(selfobject)”。自恋者有一种对别人的幻想性控制,如同成人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

弗洛伊德将心理疾病看成是本我、自我、超我冲突导致的。而自体心理学认为,如果个体遭受到虐待、创伤及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其自体发育会受到阻碍,导致其自体断裂扭曲、发展停滞形成不完整人格,从而罹患自体性疾病,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和表演型人格障碍。 lhbc/fx5OHQo8yFUbwsQSnoYQMrFtgit72aoUacSdXaCxx4Sv9KGmvoV9+yPNq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