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心理过程

【案例】

晓伟,男,13岁,在读中学生。据父母介绍,晓伟从小品学兼优,乐观自信。自进入初中后,成绩一度下滑,尤其初二以后,不但成绩未有起色,甚至开始出现厌学症状,情绪低落,冷漠;意志行为减退。自诉:“我不想和任何人交流,父母也不想,没有人能理解我,我也不想学习,不想做任何事情。”据老师反映,晓伟经常不完成作业,寡言少语,同学关系不融洽。为此,家长不知晓伟问题出在哪儿而很苦恼。

问题:晓伟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

(一)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也可以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是人对刺激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感觉虽然简单,却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是维持人们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首先,感觉使我们可以获取内外环境的信息,为人的生存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最后,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如果丧失了感觉能力,就不能产生认识,更不可能产生情感和意志;如果感觉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歪曲的认识,出现情感的障碍和异常的意志活动;如果感觉被剥夺了,心理活动就会产生异常。

1.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外部感觉即人的感官对外部刺激物的觉察,反映外部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其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者接近于身体表面。外部感觉可分为远距离感觉和近距离感觉。远距离感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和嗅觉;近距离感觉接受近距离的刺激,包括味觉、皮肤觉等。

内部感觉即人的感官对内部信息的觉察,反映机体运动的信息和内部器官所处的状态。其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器官和组织内。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2.感觉的特征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一种是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是指人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的高低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即感受性愈高,阈限愈小;感受性愈低,阈限愈大。另一种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后,如果刺激在数量或程度上发生变化,并不是所有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只有它们的强度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种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变化量就叫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也成反比关系,即差别感受性越高,差别感觉阈限越低;差别感受性越低,差别感觉阈限越高。

(2 )感受性的变化 人的感受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各种刺激的相互作用及人的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人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

①感觉的适应:某一感官对某种刺激的敏锐程度并非一成不变的。由于某种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的适应。适应的结果可以是感受性的升高(仅见于视觉),但大多是感受性的降低。古语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正是嗅觉的适应现象。人们刚刚进入暗室,往往看不清事物,但过一段时间,则能看得相对清楚,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不同感觉的适应有不同的特点,这与人类的生存需要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痛觉就不容易发生适应,因为痛觉具有警报作用,促使人们回避危险。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由于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造成某一种感觉在程度上发生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某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发生变化。例如,我们吃过糖后再吃苹果,会感觉苹果是酸的;喝热汤比喝冷汤感觉会更鲜美。更为有趣的是,相关实验发现,在绿色光线照明下人的听觉感受性提高,红色光线照明下人的听觉感受性下降。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则会降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

③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个体之间由于生活实践和环境的差异,可以导致感受性的明显不同。如音乐指挥家具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能听出上百人的乐队中某个人一个音符的错误;有经验的汽车驾驶员根据发动机的声音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感受性的补偿是指失去某种感觉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实践锻炼明显提高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使失去的某种感觉能力相应得到补偿。如长期双目失明的人听觉和触觉会变得非常灵敏。

(二)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孤立的感觉,人们总是要把通过感觉所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并加以理解。当人们认识一个苹果时,既观察到它的形状、颜色,也感受到它的味道、口感等特性,把这些方面的感觉信息整合起来,就构成了人们对苹果的基本认识,这个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刚出生的婴儿既不能把握物体的远近、大小,也没有关于时间的概念。这些知觉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借助知识和经验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语言在知觉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词是知觉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必要工具。

1.知觉的分类 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距离、形状、大小、方位和深度等;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或事件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时间长短和次序先后的知觉;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运动物性的反映,包括人们乘车、坐船及行走时的体验。

2.知觉的特征

(1 )知觉的选择性 感觉器官收集信息时,并非对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悉数接收,而是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余刺激物当作背景,知觉的对象能够得到清晰的反映,而背景只能得到比较模糊的反映,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观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经验等,与其有关的客体会被优先选为知觉对象。客观因素主要指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一般地说,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对比强烈的刺激物易成为选择的对象,刺激物的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规律性等,也会使它们易被选择为图形。

(2 )知觉的理解性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由于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言语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一个因素。由于言语能够指示知觉的内容,当外部的对象标志不明显时,通过言语的指导,可以唤起人的过去经验,补充知觉刺激中所缺失的内容,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另外,知觉者的实践活动任务及兴趣、爱好均对知觉过程的理解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知觉的整体性 在现实生活中,知觉的对象往往是由许多属性、部分组成的整体,但它作为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往往是不完备的,只有部分或个别属性起作用,但人对它的知觉却是完整的整体,这便是知觉的整体性。用现代信息论来解释,知觉的整体性则是指我们在感知一个对象时,获得的超越了各部分刺激相加之和的整体知觉体验。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知觉者的主观状态有关,过去经验、知识可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

(4 )知觉的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光线下观察某一熟悉的物体时,虽然我们所感觉到的这个物体的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物理特征会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变化,但我们对该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却倾向于保持相对不变的印象。这种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以后,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心理现象,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各种知觉中,视知觉的恒常性最明显,有大小、亮度、形状、颜色等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以适应和改造世界。如果没有知觉的恒常性,人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

(三)记忆

记忆(memory)是指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说,记忆则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对人类个体的心理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通过感知从外界获得信息,如果不能将其保留下来,就不会有知识、经验,就不能形成概念,亦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记忆将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失去记忆,人的心理会出现断层,人的心理也就不能得到充分深入的发展,人将永远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可以说,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1.记忆的分类

(1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①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或触觉的形象。形象记忆保持的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②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这些记忆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以语言或符号的形式表现出事物的意义、本质和规律。

③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却保留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被重新体验,这就是情绪记忆。

④运动记忆:是以曾经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操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熟悉的技能等的记忆。一旦掌握运动动作的技能,并能熟练地操作,运动动作的形象连同这套动作的程序及对骨骼、肌肉、关节活动的精细控制和调节一起储存在头脑中,成为运动记忆。运动记忆与其他类型的记忆相比,易保持和恢复,不易遗忘。

(2 )根据记忆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

①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在人脑中保持很短时间的记忆。在这个阶段,外界信息进入感觉通道并以感觉映像的形式短暂停留。感觉记忆的容量较大,但保持的时间很短,一般在0.25~4秒之间。瞬时记忆的材料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则很快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就转入第二阶段——短时记忆。

②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保持在5秒至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不同,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识并且也是未被加工的,而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是正在工作中的、活动着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的单位,一个数字、一个汉字、一个英文字母、一句短语或一幅挂图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组块。短时记忆如果不经复述,会很快消失。若要长期保持,就须进行加工编码,使之变成长时记忆。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保持多年甚至终身的记忆。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所谓长时记忆是指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借助于复习和理解意义,最后被输送到记忆系统的最深一层,并以“意义编码”的形式保持很久。长时记忆的容量巨大。长时记忆将现在的信息保持下来供将来使用,或将过去储存的信息提取出来用于现在。它把人的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

2.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而按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记忆的形成是一个对信息处理和加工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

(1 )识记 就是识别并且记住事物,即通过反复感知事物在脑中形成印象,并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人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经过任何意志努力,也不采用任何专门而有效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一般在生活中对个人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符合个人兴趣和需要的事物,以及能激起个人情绪活动的事物是比较容易通过无意识记记住的。无意识记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仅仅依靠它是不能获取系统知识的。有意识记则是指有预定目的,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需要主动注意参与和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的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在学习、工作中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掌握系统知识的主要手段。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又可将有意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前者是采取多次重复的方法、依靠材料外在的联系进行的识记,后者是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内在的联系进行的识记。通常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更全面、迅速、精确和巩固。

(2 )保持 是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识记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并不单是机械重复的结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复杂加工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变化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量会呈减少的趋势。保持的质量同时受到个人兴趣、情绪和不同任务的影响,有的变得更简要、更概括、细节减少,有的变得更丰富充实,有的却发生曲解、颠倒、混淆,甚至消失。由此可见,保持既有积极的创造性意义,也有消极的作用。保持也是实现再认和回忆的重要保证。

(3 )再认与回忆 是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信息的提取或输出过程,标志着整个记忆过程的数量和质量。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不在眼前的情况下,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这称为重现或回忆。再认和回忆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两种不同水平的再现,一般再认比回忆要容易。

3.遗忘 遗忘(amnesia)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和回忆。如果识记过的内容,不经复习,保存量随时间的推移日趋下降,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根据遗忘的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艾宾浩斯(H.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研究,并总结出了遗忘曲线。该曲线形状表明了遗忘的一条规律: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保持的数量减少了,遗忘的进展也渐渐缓慢了,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遗忘除了与时间有关外,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对形象、动作的遗忘比对抽象概念的遗忘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慢;一次识记的数量越大,被遗忘的概率越大;个体对其感兴趣的及有重要意义的材料比感到枯燥无味、毫无意义的材料遗忘慢;识记一材料后,紧接着从事其他活动比识记该材料后紧接着就睡觉休息要遗忘得多。

(四)思维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大脑以感知觉提供的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复杂的多层次的加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各种问题,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1.思维的特征

(1 )间接性 是指思维借助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进行和完成。思维过程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等媒介来进行的。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事物的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2 )概括性 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反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思维反映一类事物的共性:思维所反映的既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也不是个别的事物,而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②思维反映事物之间的规律性:思维是对事物之间规律性内在联系的认识。概括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还与认识者的知识水平有关。概括水平是随着言语的发展、经验的积累、知识的丰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法则等都是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概括地认识事物的结果。

2.思维的过程

(1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思想上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来。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是从整体各部分、各属性的联系中进行分析的,综合是对各部分、各属性的联合,是通过分析才达到的。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 )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对不同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确定其异同,明确其关系的过程;分类则是把事物按不同属性进行区别归类的过程。比较与分类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分类是比较的前提,比较是分类的依据。

(3 )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抽象就是把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就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概括有不同的等级水平。初级概括是在知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只能抽取事物的外部共同特征,做出形象的概括。高级概括以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前提,被抽取的特征本身就已经是以概括的形式被思考着。科学概念和规律是高级抽象概括的产物。在高水平概括基础上所做的分类和归类的过程叫作系统化,通过这个过程能得到系统化的知识。应用概念和命题去解释具体事物的过程叫作具体化,以举例和图解去说明原理,就是具体化的表征。

感知和思维构成了认识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感知为思维提供了所必要的信息,而思维是感知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认识过程可被简单概括为:①通过感觉和知觉从外界获得信息;②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③将分析和综合所加工的信息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④由以上的过程形成概念;⑤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形成全新的概念。

3.思维的分类

(1 )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①动作思维:又称操作思维,是在实际动作中进行的思维。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婴幼儿的思维基本就属于动作思维,成年人也有动作思维,但是成人的动作思维过程是由词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②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也是许多艺术家、文学家及设计师较多运用的思维方式。

③抽象思维:又叫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所进行的思维。个体思维发展中,只有到青年后期才能具有较发达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2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 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①聚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单一的方向,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进行积极的思考,根据已有信息找出多种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 )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 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①常规思维:又称习惯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是不经思考就按程序完成的,既规范又节约时间,其创造性水平低。

②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在头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4.思维与解决问题 思维活动主要起源于待解决的问题,思维过程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1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①发现问题: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思维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则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②分析问题:就是弄清问题的要求是什么,哪些是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与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分析问题能否抓住关键,既取决于人的知识经验的多寡,又取决于人的分析能力。

③提出假设: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原则、途径和方法。它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提出合理的假设,找出正确的方法或答案,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④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与某些原理、原则、公式相符合,是否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检验假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实际操作;另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思维活动来检验。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检验假设。当然,最终还得由实践来检验。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情绪状态和动机强度:愉快、自信、乐观等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激励人们积极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苦闷、失望、悲观、烦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妨碍人的智力活动,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动机也会影响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是,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动机过强,使人的情绪过于紧张会抑制主体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动机过低,使人易被无关因素分散注意力。

②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使人们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认识或产生行为,或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通常在相同、相似的情形下,定势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则可能有消极作用。

③迁移:是指对一些问题的解决会影响对另一些问题的解决。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起积极作用,负迁移则起消极作用。

④功能固着: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因个人在知觉上受情境中条件(或因素)既有功能的影响,致使问题不易解决的情形。

⑤个性:解决问题的效率常受个性的影响,包括智慧、自信心、灵活性、创造精神、毅力等多种因素。

(五)想象

想象(imagination)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表象是过去感知的事物在个体记忆中保留下来的印象。构成新形象的一切材料都来源于人们既有的生活,取自人们过去的经验。

1.想象的分类

(1 )无意想象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 )有意想象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或创造某种东西所进行的想象,在头脑中引出相应的表象,组合加工这些表象等都属于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则是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

①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口头或文字)描述或图样示意,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创造想象的产生,除了丰富的表象储备外,还依赖于三个条件:强烈的创造想象愿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原型启发。

③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不一定是由语言符号的描述所引起,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亦不一定直接指向物质产品的创造。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的幻想是创造发明的必要条件。

2.想象的形成方式

(1 )综合 就是把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这种形成方式不是按照事物的特征和方面之间固有的相互关系进行组合的,而是按照人们的要求,把分析出来的事物的各种特征重新配置,综合起来,构成人们需要的形象。

(2 )夸张 又称为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 )拟人化 即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4 )典型化 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形成新形象最复杂、最高级的过程。

(六)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人们不能同时反映周围的一切事物,而是根据主体的活动需要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忽略其他无关对象,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到、深入到注意对象上,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注意具有选择、保持和调节与监督的功能。注意的选择功能是指通过注意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一致的事物,而避开非本质的、附加的、与之相竞争的事物;注意的保持功能是指注意的对象或内容能在意识中保持;注意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则表现为对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与监督作用。

1.注意的分类

(1 )无意注意 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先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参与且不受自主神经调节和支配的注意,即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不由自主的注意。从主观方面,个体的情绪、兴趣、需要等与无意注意密切相关;从客观方面,外界刺激的特征,如刺激强度、新颖性、活动性、对比差异性及其变化等与无意注意有关。

(2 )有意注意 又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先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参与且受个人自主神经调节和支配的注意。要保持有意注意,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或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并需坚强的意志同干扰做抗争。有意注意是一种比无意注意更高级的注意,它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相互转换。有意注意可通过训练得到强化和发展。

(3 )有意后注意 是指有预先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参与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的无意注意。在从事某些活动时,因为缺乏兴趣或是因为困难较大,最初注意难以集中,往往要做出努力才能保持注意力。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活动或事物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经过学习、训练使操作变得熟练就无须意志努力也能够维持注意力。有意后注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对完成长期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2.注意的特征 是判断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准。

(1 )注意的广度 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在0.1秒时间内,正常成人能注意到4~6个毫无关联的对象。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①注意对象方面,越集中、有规律、有相互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就越大。②注意的主体方面,个体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都会影响注意的广度。注意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变小;注意任务少,注意范围就变大。与注意对象相关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注意的范围就愈广;知识经验贫乏,注意的范围就愈小。

(2 )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保持的时间越长,表明注意的稳定性越好。注意集中时间长短与个体差异、兴趣和状态有关,同时与训练有关。一般人的注意集中时间为10分钟左右,但经过严格训练的外科医师可以集中注意在手术部位达数小时之久。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间歇性地加强或减弱,这种现象叫作注意的起伏,是注意的基本规律之一。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①注意的主体方面,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的意义理解得深刻,态度积极或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好。②注意对象方面,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更容易使人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使人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

(3 )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可能的。例如驾驶员开车时,一面要注意道路、行人和其他车辆,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操作离合器、油门、刹车及换挡。注意的分配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只能存在一个注意的中心。驾驶汽车时,驾驶员对车的操作是熟悉的,因此路况就是注意的中心。

(4 )注意的转移 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其意义在于使个体可以不断接受和掌握新的信息。注意转移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注意的紧张性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的刺激信息的性质。

注意在各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同的,与其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有关,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情绪和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交互作用,与客观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客观事物对人总是具有特定的意义,人对这些事物也会抱有特定的态度,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情绪体验。情绪似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如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积极的、快乐的情绪使人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危害身心。

情绪与情感这两个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被严格地区分,一般是将它们作为同义词运用的。但是在心理学上,情绪和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如吃饱、穿暖、睡足时产生的满意感,生命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恐惧感,就属于情绪;如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与社会道德的需要、精神文化的需要有关,故属于情感的范畴。②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因此一般是不稳定的;情感则既具有深刻性,又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一般不受情境影响。③情绪比较强烈,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例如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及深深的哀怨等;而情感体验常常比较内隐和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如深厚的爱、殷切的期望等。

情绪和情感虽有区别,但对具体个体来说是很难严格区分开的。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离不开情绪。另一方面,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一般地说,情感的产生会伴随有情绪反应,情绪的变化又受情感的支配。因为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本质之中的。

2.情绪的功能

(1 )适应功能 情绪是生物进化的产物,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成人也依此来判断婴儿的需要并为其提供各种生活条件。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地反映着人们生存的状况,人们还通过情绪、情感进行社会适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通过移情维护人际关系,通过了解对方的情绪状况以做出决策等。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 )动机功能 是指人的情绪对人的活动具有推动和调节作用。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激励人们的行为,提高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研究证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成功地解决问题。情绪过于松弛或过于焦虑、紧张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情感还会干扰阻碍人的行动,降低活动效率。

(3 )信号功能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从信息交流的发生上看,表情的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如在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唯一手段就是情绪,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来实现的。

(4 )组织功能 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情绪的分类与表现

1.基本情绪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是先天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一般把快乐、愤怒、悲哀、恐惧作为最基本的原始情绪。

(1 )快乐 是个体愿望达成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目的无足轻重,只能引起些微小的满足;目的极重要,并且意外地达到,则会引起异常的快乐。快乐的程度可从满意、愉快到欢乐、大喜、狂喜。

(2 )悲哀 是个体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目的失去时出现的情绪体验。由悲哀所带来的紧张释放产生哭泣。悲哀的强度取决于所失去的事物的重要性和价值,可从遗憾、失望到难过、悲伤、哀痛、绝望。

(3 )愤怒 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实现,一再受到挫折,内心的紧张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的发展和对妨碍物的意识程度有直接关系,如果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是什么东西妨碍他达到目的,并知其不合理或恶意时,便会产生愤怒,并可能伴随攻击性行为。愤怒的程度可从轻微不满、生气、愠怒到大怒、暴怒。

(4 )恐惧 是人们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引起恐惧的关键因素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缺乏摆脱可怕的情景(事物)的力量和能力。此外,熟悉的环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也会引起恐惧情绪。

2.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3种。

(1 )心境 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具有弥散性。个体处于某种心境时,往往会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心境一般是由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例如,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际间的关系、健康状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都可成为某种心境的起因。心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影响:积极的心境有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有益健康;消极的心境使人意志消沉,降低活动效率,并且有害健康。

(2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情状态常伴随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咬牙切齿、面红耳赤、一身冷汗。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积极的激情是动员人积极地投入行动的巨大动力,能激发人的上进心与斗志,调动人的身心潜能;而消极的激情会使人盲目行动或惊慌失措,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

(3 )应激 是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例如,突然发生危险事故或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人的心率、血压、肌肉紧张程度等发生显著的变化,情绪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体可能做出平时所不能做出的勇敢行为,也可能心绪紊乱,视野缩小,惊惶失措,无法做出适当的行动。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会有何种反应取决于个体的适应能力,尤其是个体的意识水平。长时间地处于应激状态,对个体的健康不利,可能导致能量资源枯竭,甚至死亡。

3.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当其发生时,往往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即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表情。

(1 )面部表情 是指通过眼部、颜面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面部表情是表达情绪的主要通道。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情》一书中认为,不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并且能为全人类所理解。当代的一些研究支持这一观点。

(2 )肢体表情 又称身段表情或姿态表情,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包括身体的不同姿态和手、足、躯干的动作)代替语言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例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表示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表示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表示痛苦等。

(3 )言语表情 是情绪在语言的音调和节奏、速度等方面的表现。例如,一个情绪激动的人,他的声音音调会变高,语速会加快,甚至带有颤音;而一个情绪低落的人,语调则往往是低沉的,语速是缓慢的,甚至断断续续的。

4.情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和情感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是与个体的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功能相联系的。与情绪和情感有关的生理反应是由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所调控的。例如,伴随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发生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呼吸加速、面色苍白等,这些都与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有关。

(三)情绪理论

1.詹姆士-兰格理论 詹姆士-兰格理论(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认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詹姆士(W·James)说:“常识告诉我们,我们失去财产,觉得难过并哭泣;我们碰上一只熊,觉得害怕而逃跑;我们受到一个对手的侮辱,觉得发怒而打起来。这里我们要为之辩护的假设是:这样的序列是不正确的,这一心理状态不是直接由另一状态引起的,在两者之间生理表现必须首先介入。更合理的说法是:我们觉得难过是因为我们哭泣,发怒是因为我们打人,害怕是因为我们发抖。而并不是因为我们难过、发怒或害怕,所以才哭、打人或发抖。没有随着知觉的生理状态,则知觉就纯粹是认知性的,是苍白无彩色的,缺少情绪温度的。于是,我们或许会因为看到熊而决定最好是逃跑,受了侮辱而认为去打击对手是对的,但我们却并不真正觉得害怕或发怒。”詹姆斯和兰格(C·Lange)都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也被称为“情绪的外周学说”。

2.坎农-巴德理论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认为情绪并非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故该理论曾被称为“丘脑学说”。按照该理论的观点,情绪过程是大脑皮层对丘脑的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所有情绪过程都遵循同样的活动链条,即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至大脑皮层,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人的情绪体验与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该理论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忽视了外周变化的意义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3.情绪的认知理论 现代心理学理论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情绪,强调情绪的发生依赖于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料想和对性质的认识。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刺激因素(刺激情境)、生理因素(身心变化)和认知因素(包括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考量和对身心变化的认知解释)的整合作用。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情绪与健康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就是说情绪对个体健康的作用和影响。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生理学研究发现,情绪的生理作用有以下三条途径:①通过自主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②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③通过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相应受体,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同时,又由于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的,故情绪被看作是心身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正性情绪,如乐观、开朗、向上等都有利于个体心身两方面的健康;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则有损于个体心身健康,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身障碍或疾病。

情绪的调节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需要的满足 情绪和情感与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鉴于这一点,可以通过调整行为目标,建立起理想与现实尽可能一致的生活或行为目标,使个体需要尽量得到满足,从而减少个体负性情绪的产生。

(2 )个体的认知 情绪的性质和强度与个体的认知关系密切。在面对可以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时,通过调整个体的认知评价方式,使个体能正确合理地看待这些刺激,往往可有效地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甚至改变情绪反应的性质。

(3 )改变环境 环境刺激是情绪的引发因素。有时通过改变或转换环境,改善人际关系的结构,可以防止负性情绪的产生。

(4 )心理防御或应对 恰当的心理防御或积极地应对,可以消除负性生活刺激引起的消极情绪反应。

(5 )自我调整或寻求帮助 通过自我调整或求助于他人(如心理医师)可进行个体情绪调节。这里的自我调整法是指按一套特定的程序,以机体的某些随意反应去改变机体的另一些非随意反应,用心理过程影响生理过程,以解除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三、意志过程

(一)意志概述

1.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意志是成才和成事的内在保障,不仅对主观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具有重要意义。人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目标中改造着世界,人的生活意义正是在追求和改造之中得以体现的。

2.意志的特征

(1 )自觉的目的性 意志行动和目的密不可分。离开了自觉的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言。人的认识、情感通常是有目的的、自觉的和随意的,但有些也不是这样;而人的意志则完全是有目的的、自觉的和随意的。可见,对目的的认识是意志的前提。意志行动的目的是在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中确立的。

(2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所谓随意运动是一种受主观意识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为熟练的动作。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必要的组成成分,意志行动表现在随意运动中。人们正是根据目的去组织、支配和协调一系列的随意运动,组成复杂的意志运动,从而实现预定的目的。人们掌握随意运动的程度越高,意志行动就越容易实现。

(3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目的的确立与实现,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衡量标准。困难包括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前者是指主观障碍,如人本身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障碍,包括知识不足、能力不够、身体上的疾病,不良的情绪和性格等;后者是指来自客观条件方面的阻挠,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或对某种活动要求太高。一般来说,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起作用。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1 )动机冲突与目的确定 人的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一定的目的,但由动机过渡到行动的过程可能是不同的。在简单的意志行动中,动机几乎是直接过渡到行动的。这时,行动的目的是单一的、明确的,通过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就能实现。而在较复杂的意志行动初期,人的动机往往十分复杂,同时可能存在引起不同行为的多种动机。这时,如果这些动机彼此是对立的,或者是竞争的,就会发生动机冲突。人在动机冲突中需要权衡各种动机的轻重缓急,比较各种动机的利弊得失,评定其社会价值。如果个体相互冲突的动机都很强烈,而且做出某种决定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动机冲突就会异常激烈。这种动机冲突检验着一个人意志水平的高低。只有当某种动机通过斗争居于主导地位时,行动的目的便确定下来,动机冲突也才告结束。个体业已形成的信念、理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对其动机冲突的过程起着制约作用。

(2 )选择方法与策略,制定行动计划 确定目的之后,就要考虑行为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拟定。虽然行动的方法、策略是服务于目的的,但是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对行动目的能否顺利实现关系重大。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使行动结果事半功倍;而不好的方法、策略,则事倍功半,甚至导致行动的失败。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及行动计划的拟定就是了解、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和策略的优缺点和可能导致的结果,周密思考、权衡利弊而加以抉择的过程。方法、策略的选择和计划的制定不仅受动机和目的的制约,而且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水平,与是否能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活动规律有密切关系。

2.执行行动阶段 执行行动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是使头脑里的目的、计划和措施付诸实施,支配和调节行动,达到预定目的的过程,也是意志行动的关键和最重要的环节。

人在行动中,必然伴随着种种积极和消极的情感体验。而要想使自己的行动始终围绕预定的目的,随时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需要认识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意志行动的执行和完成是意志、情感和认识活动协同作用的过程。在行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主观的困难和客观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包括:①与预定目的不符的动机可能重新出现,引诱个体,使其行动脱离预定的轨道;②出现意料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个人缺乏应对它们的现成手段,从而造成个体行动犹豫、踌躇、徘徊;③在行动尚未完成时,产生了新的动机、新的目的和手段,使个体心理上出现新目的与既定目的的竞争而干扰其对既定目的的执行;④个体个性中原有的消极品质和由行动或行动的环境带来的不快体验。

(三)意志品质

所谓意志品质是指个体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意志特点。意志品质不仅在意志活动中表现,而且也在意志活动中形成。

1.自觉性 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自觉地调节自己行动的品质。具有自觉性的人,能够自觉地、独立地、主动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一方面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意见,为实现预定的目的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即使在遇到障碍和危险时,也能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与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受暗示性较强的人缺乏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对自己的行动缺乏信心,容易轻信别人,容易屈从于环境;独断性较强的人往往固执己见,拒绝别人的批评、劝告。

2.果断性 是指个体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品质。具有果断性的人能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和方法,了解所做决定的重要性,并能清醒地了解可能出现的结果。意志的果断性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以勇敢和深思熟虑为条件,并与思维的批判性、敏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往往思想、情感分散,不善于解决思想和情感的矛盾,不能把思想和情感引向明确的轨道,在各种动机、目的、手段之间摇摆不定,患得患失。草率决定主要缘于个体为了立即摆脱随着选择目的而产生的使他不愉快的紧张状态,对任何事物都不假思索,不考虑后果,单凭盲目冲动,贸然抉择,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3.坚韧性 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百折不挠地贯彻决定并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该品质一方面表现为个体善于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善于长久地维持业已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虎头蛇尾。顽固执拗的人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一意孤行。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人行动缺乏坚持性,行动过程中随意更改既定目的和方向。

4.自制力 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方面的品质。自制力反映了个体的意志抑制能力。自制力不仅能促使个体去战胜不利因素,执行已经采取的行动,还能帮助个体克服盲目冲动和克制自己的困惑、恐惧、慌张、厌倦和懒惰等消极情绪。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不能约束自己,语言伤人,行为放纵。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困难就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Vx+a1sxIGY2vM3nelNu1LZ/zEPER/TSMsWLnCe/OaQXAPTmLUa1ehxCxH/dvJK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