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医学心理学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它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原则和总出发点,也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医学模式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亦影响着医学工作的结果。

医学模式的形成与转变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历史上曾经历过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几种医学模式及其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起源于远古时代,认为人的健康与生命是上天神灵所赐,疾病与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可通过占卜、求神、祈祷神灵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来解释疾病和防治疾病的医学思想。东方以中医为代表,如《黄帝内经》中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西方以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为代表。机械论医学模式主要见于工业革命和实验科学兴起的16、17世纪,认为“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它把健康的机体比作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而疾病则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机械论的医学思想对医学的发展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促使解剖学、生物学取得进展,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在此之后,尤其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促使医学模式继续发生转变。近现代的两种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下面重点介绍这两种医学模式。

一、生物医学模式

(一)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及概念

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生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一系列重大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15世纪之后,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步并向医学领域渗透,实验工具和实验方法大量地被引入到医学领域的研究。生物医学为人们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提供了许多重要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也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系列的科学成就,进一步促进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生物医学模式,就是指建立在生物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上的医学模式。该模式认为,每一种疾病都能够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或化学的变化,都可以确定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并据此找到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1.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 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与自中世纪尤其是14世纪以来数百年间欧洲频繁爆发的各种严重传染病有密切关系。生物学因素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致病因素成为共识,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20世纪早期。有研究表明,20世纪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传染病,且死亡率高达580/10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的贡献在于:①揭示了生物学因素的致病机理。生物医学模式将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帮助人们深入认识疾病的致病机理。②建立了有效的、特异性强的诊断治疗方法,有力地控制了许多生物因素所造成的人类疾病,特别是针对急、慢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给西医学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历史性的变化。③在医学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建设功不可没。

2.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平衡;而疾病是该平衡的破坏,病因多为生物或理化因素以单因单果表现形式作用于机体,而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异常则会导致疾病发生。这种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片面强调人的生物学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它把生命比拟为纯生物学过程,将躯体与精神割裂开来,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忽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重要作用。②过分强调疾病的单因单果致病模式,忽视健康与疾病过程的复杂性。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由于生物医学模式显而易见的不足,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医学界对生物医学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并经过广泛讨论,凝聚了新的共识,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医学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的顺位发生变化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死亡谱结构也已发生显著改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当时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2.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 20世纪中期以前,大量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各类疾病直接或间接地与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过量饮食与肥胖、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但是长期面临高风险、高压力、环境恶劣及社会关系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或者人际矛盾和家庭矛盾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且社会支持系统明显不足的个体,其身体健康水平往往更低,故在同等生物学致病因素的条件下,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3.社会转型变化导致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要求提高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类的适应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个体遭受的心理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保持健康心理和稳定情绪的难度增加,均导致了对个体内部适应能力的要求提高。

4.心理行为干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维持健康显现出良好的效果 经过数十年的行为科学研究,人们逐渐认识清楚了心理应激造成躯体疾病的致病机制,开发了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技术。如生物反馈方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技术,通过心身之间的相互关联,起到调节心身健康的作用。

5.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加渴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就疾病而言,人们迫切需要医生在解决其身体疾病造成直接痛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满足其对更高健康水平的要求。

上述种种原因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足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凭药物或手术,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不再停留在身体上的无病水平,而是更加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因此,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必然性。1977年,被誉为“医学模式革命的先驱”的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人不仅是一架生物机器,更是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和心理活动的特殊存在。综合来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行为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图1-1)。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 细胞活动的统一 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故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能将人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分割开来,忽视它们之间的整体联系,而应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能只看“病”,而不看“病人”。

2.人同时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身与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人的心理行为活动通过心身中介机制影响生理功能的完整,生理活动同样也影响个体的心理功能。因此,在研究健康和疾病问题时,应同时关注心、身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3.人与环境存在密切联系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所以,气候、空气质量、噪音、生活空间等自然环境因素与个体成长的文化背景、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4.心理活动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个体经常要面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随之引起的个体内环境的变化。但人作为一个整体就要对这种变化随时做出适应性调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水平。在这种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中,人可以是被动地去适应,也可以主动地做出一些适应性调整。人们通过增强保健意识主动地防治疾病,主动调节个体的内环境平衡从而达到保健和祛除疾病的作用。

图1-1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整体观示意图

(修自姜乾金2005《医学心理学》第四版)

(三)医学模式转变带来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健康观、疾病观,引起了人们对医学目的和卫生服务的重新思考。

1.对医学目的的影响 医学模式的转变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的重新审视。医学目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逐步拓宽的。在历史上,人类对医学目的性的追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除去病痛和治疗疾病。②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③群体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④谋求身心健康。⑤提高生命质量。新的医学目的不仅是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还包括了促进心理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

2.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一是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强调三级预防;二是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三是从院内服务(医院治疗)扩大到院外(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四是从身体健康服务扩大到心理健康服务。

3.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目前,国内医学类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要求纳入医学人文社科的知识结构。各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原有课程体系里普遍增设了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课程,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

4.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预防医学,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因此,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院和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到群体健康与慢性病防治的管理中,从而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5.对健康理念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内涵更为丰富。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了“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的健康定义,到了1989年又进一步阐述了健康的内涵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维度。

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对中国人的健康维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以整体观为主,强调“阴阳平衡”“形神合一”“辨证论治”的主导思维,符合现代所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从19世纪末开始,西医作为一门现代科学传入我国,并逐渐成为主流。自此,生物医学模式在我国医学界占据主导地位,且延续至今。20世纪前半期,我国排在疾病谱前位的基本上是传染病、营养不良、寄生虫病等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上升为疾病谱的前列,成为当代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而传染病退居疾病谱的第四位,结核、麻疹、瘟疫等已得到有效控制,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同时,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明显增大,使得机体频繁而持久地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为适应疾病谱变化的需要,我国的医学模式也有必要转移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上来。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于促进我国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国内医学院校陆续将医学心理学课程纳入医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通过系统地学习医学心理学知识,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2013年5月1日起颁布实施,其中第六十五条规定:“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第六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综合性医院开设“精神科”“心理卫生科”或者“心身医学科”,都已成为“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必备条件。由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会考虑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许多疾病的治疗康复效果。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促使更多的临床医生寻求精神医学联合会诊,同时也推动临床医学管理模式发生转变。 R+65SWS7m8W0AhLoYW9Ukx4fQFS7rv6fxq4Ra0JDAqwLcRsPVJTQklpnAlnz4U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