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心悸

心悸通常对应于西医学的心律失常,是指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电冲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传导途径及激动顺序中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正常心电冲动源于窦房结,经左右心房传导至房室结,后经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传导至心室,引起心房及心室顺序收缩及舒张,其中任何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律失常。心悸常见原因为心脏本身的供血、结构、电传导发生异常改变,同时系统性疾病造成的电解质改变、激素水平分泌异常等也有可能引起该病的发生,临床中在明确心悸具体心电图诊断后,还应积极排除可能的诱发疾病。

中医学对心悸的记载始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认为因虚而心悸。同时,书中还提到“水在肾,心下悸”等,指出心悸为水停心下所致。又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里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沿用至今,是治疗心悸的重要方剂之一。《诸病源候论》已认识到“虚劳损伤血脉,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已”,本虚标实是心悸的主要病机。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认为惊悸为“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涎郁,遂使惊悸”。治宜“宁其心以壮胆气”,选用温胆汤、远志丸作为治疗方剂。元代朱丹溪又提出了血虚致病的理论,认为惊悸与怔忡均由血虚所致,并强调了痰的致病作用。《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说:“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明清时期,对心悸的认识,百家争鸣,虞抟认为惊悸怔忡与肝胆有关,盖因“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为之不足……故神明不安而惊悸怔忡之证作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怔忡惊恐》中认为,惊有因病而惊和因惊而病二证,因病而惊者当查客邪,以兼治其标;若因惊而病,宜“安养心神,滋培肝胆”。并提出怔忡“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治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清代王清任对瘀血导致的心悸做了补充,其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中云:“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血府逐瘀汤)百发百中。”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造成心悸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心脏基础疾病与非心脏基础疾病。

(一)心脏基础疾病

1.遗传性 目前可确定的主要为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该类疾病多有家族病史或家族人员早亡病史,往往青壮年发病,且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甚至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2.后天获得性 主要以器质性心脏疾病为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该类疾病多发病于老年患者,多有慢性病病史,且常反复发作。

(二)非心脏基础疾病

1.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非心脏基础疾病病因,如血钾异常、低血镁、低血钙、酸中毒等,多为急性发病,发病前多有其他疾病作为诱因,心悸多为原发疾病的伴随症状等。

2.内分泌疾病 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多为慢性发病,可能仅有心悸表现,故新发症状并确诊为心律失常患者,应排除相关疾病诊断。

3.其他病因 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各种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低体温综合征、胆源性疾病、中枢性疾病及药物中毒等。

(三)发病机制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大致可分为冲动发生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及两者联合存在。冲动发生异常表现为冲动发生于正常起搏点心电除极过快或过慢、无自律心肌细胞产生自律性、快反应心肌细胞自律性升高及动作电位后除极触发激动等;冲动传导异常多因心肌细胞膜电位改变,继而冲动传导减慢或阻滞,形成正向与逆向的两条传导通路,导致折返环路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折返激动。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邪阻于脉,阻塞经隧,心血运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皆可引起心悸怔忡之症。温病、疫证日久,邪毒灼伤营阴,心神失养,或邪毒传心扰神,亦可引起“心中澹澹大动”等心悸之症。如春温、风湿、暑湿、白喉等病,常常伴发心悸。

2.情志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遇惊恐、情志不畅、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触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发心悸;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

3.饮食失调 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痰蕴化火,痰火上扰心神,诱发心悸;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亦可致心悸。

4.劳欲过度 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他病失养 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心悸。

6.药物影响 服药过量,或服有毒药物,均可耗伤心气,甚则损伤心质,引起心悸。

(二)病机

心悸病机变化主要有虚实两方面,以虚证居多,也可因虚致实,虚实夹杂。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证日久,正气亏耗,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则又往往兼见实象。如阴虚可致火旺或夹痰热,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易伴见气血瘀滞。痰火互结,每易伤阴,瘀血可兼痰浊。

三、临床表现

1.发病特点 自觉心悸、心慌,或有落空感、停搏感、咽部堵胀感等。

2.发病时间 多无固定时间段,可为阵发,自行终止,也可为持续发作。

3.发病诱因 寒冷、情绪波动、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均可诱发。

4.伴随症状 通常多有呼吸急促、情绪紧张等伴随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不清、汗出明显、胸闷胸痛、休克等危重症状。

四、诊治要点

(一)西医常见疾病的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所见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心肌缺血、贫血、心力衰竭、休克、低氧血症、发热、血容量不足、甲亢等情况。窦性心动过速若心率过快(如超过150次/分)时,心电图P波可与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融合而不易辨别,易误认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常表现为心率逐渐增快或减慢,在心率减慢时可暴露出P波,有助于鉴别。寻找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病因治疗是根本措施。在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没有根本纠正之前,单纯或过分强调降低心率,反而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2.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多为阵发性,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大多仅有心悸症状,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加重原有疾病表现,可诱发胸闷、胸痛症状,甚至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乃至猝死。心电图特点:心率多在150~250次/分,节律规则,为室上性QRS波,可为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P波多为逆行,可在QRS波群前、埋藏在QRS波群内或位于终末部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中青年,老年或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新出现窄QRS波心动过速,应与心房扑动相鉴别,在Ⅱ、V 1 导联寻找心房扑动波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行食管导联心电图进行分辨。

3.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症状与基础心脏情况、心功能情况及室率快慢有关,部分患者可无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可出现心悸感,并伴原有症状加重,极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或晕厥症状。心电图特点:典型心房颤动P波消失,代之以细小不规则的基线波动(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室率极不规整,频率通常在100~160次/分,但可能因原发病或年龄因素导致增快或减慢,QRS波形通常正常,当心率过快时可能发生室内传导差异,QRS波形增宽变形。典型心房扑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扑动波间的等电线消失,波形以在Ⅱ、Ⅲ、aVF、V 1 导联最为明显,频率常为250~300次/分,室率是否规则及快慢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QRS波形通常正常。部分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或心房扑动2∶1下传时可能被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较长时间监测心电图可进行分辨。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差异性传导时,应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具体可参考Brugada标准。

4.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多为持续性心悸伴有濒死感,可有急性心力衰竭、进行性缺血性胸痛、晕厥、意识障碍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表现,部分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心悸、胸闷感。心电图特点:心率多在140~200次/分,发作持续时间>30秒,需药物或电复律才能终止;或发作时间<30s,但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形态单一;PR间无固定关系,P波多隐藏在QRS波群中。大部分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原发病加重过程中,治疗基础心脏病、纠正诱发因素是治疗基础;少部分持续不间断、不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称为不间断室性心动过速,室率多在120~160次/分,可维持数天乃至数十天,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多见于结构性心脏病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极少数无器质性疾病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血流动力学稳定,发作时有特征性心电图图形,室性异常冲动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时,表现为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正常或右偏,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左偏。

5.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可能有一过性心悸症状,后常反复发作为阿-斯综合征,重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电图特点属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发作时QRS波群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呈自限性发作,频率多在200~250次/分,QT间期延长(校正间期女性>480ms,男性>470ms),有发作与自动终止周期,可进展为心室颤动。通常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前者可有间歇依赖现象,即长RR间歇依赖的巨大T波和U波,后者相对较少。获得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通常由药物(某些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低钙)、心脏原发性疾病、酗酒所致,容易转变为室性颤动。先天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为少见遗传性心脏病,典型发作呈肾上腺素能依赖性,即突然运动、恐惧、疼痛、惊吓和情绪刺激时发作,多有家族史及既往发作史。

6.心室颤动 为恶性心律失常,开始数秒钟患者可能有心悸表现,但很快进展为意识不清、抽搐等阿-斯综合征表现。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颜面苍白、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听诊心音完全消失、外周大动脉触及不到,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特点为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心电波形,是心脏骤停的常见波形。常见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部分可引起QT间期延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导致,其他情况多见于严重缺血、缺氧、酸中毒等危重情况。

(二)诊疗思路

1.病史 问询患者基础心脏病病史、内分泌疾病、贫血性疾病病史,注意既往类似发作史。

2.症状 问询患者发作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明确有无胸痛、黑蒙、晕厥、抽搐等高危症状。

3.查体 血压、心率、心脏瓣膜听诊区杂音、有无意识改变。

4.理化检查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电解质及内分泌相关血液检查。

心悸诊断流程见图3-1。

(三)中医辨证要点

1.辨病变的虚实兼夹 心悸的病变特点多虚实相兼,所谓虚者指五脏气血或阴阳的亏虚,实则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夹杂。痰饮、瘀血、火邪等虽属病理产物或病理现象,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如水停心下,或痰火扰心,或瘀血阻于心脉,均可成为心悸的直接病因。因此,在辨证时不仅要重视正虚的一面,亦应注重邪实的一面。另外,临证时亦应分清虚实的程度。一般说来,其正虚程度与脏腑虚衰的多寡有关,一脏虚损者轻,多脏亏损者重。在邪实方面,单见一种夹杂者轻,多种夹杂者重。

img

图3-1 心悸诊断流程图

2.辨脏腑的虚损程度 由于本病以虚为主,而其本虚的程度又常与脏腑虚损的多寡有关,故应详辨。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即如《灵枢·口问》谓“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同样,其他脏腑病变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于心。或因肾水不足,则“心肾失交”;或因肝血亏虚不能养心;或由脾肾阳虚而致心气虚弱等,病情较为复杂。在一般情况下,仅心本身虚损致病者,病情较轻,夹杂症少,其临床表现仅以心悸、心慌、胸闷、少寐为主。而与他脏并病,兼见腰部酸痛、阴冷阳痿、尿频、肢凉畏冷、手足心热,或头晕耳鸣、目眩口苦、烦躁胁痛,或纳呆、脘胀、身倦乏力、舌苔白腻等症状者,则病势较重。大抵初发则轻,常以单脏病变为主;病久则重,多为数脏同病。

3.辨脉象 脉象对本病的病名与类型诊断具有特征性、决定性意义。数脉一息六至,疾脉一息七至,极脉一息八至,脱脉一息九至,可以断定为过速性心悸;迟脉一息三至,缓脉一息四至,损脉一息二至,败脉一息一至,夺精脉二息一至,可以断定为过缓型心悸;涩脉、促脉、代脉、结脉、雀啄脉等可以断定为节律不齐型心悸。另外,心悸之脉象变化较大,有上述快、慢及参伍不调之异,各有其临床意义,宜加详辨。凡脉缓而虚大无力为元气不足,脉象沉迟为阳虚内寒;细弱而缓为气血俱虚;结为虚甚,或痰瘀阻滞;代为脏气衰微;涩为夹瘀,散脉病多危重;数脉而弦滑为痰火内盛;脉搏参伍不调者为气血亏损、阴阳俱虚之候。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危。

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临证还应详询病史,了解发病经过,结合体检及现代仪器检查,以明确引起心悸的原发疾病,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辨病治疗,治病求于本,也属必要。

5.辨轻危缓急

(1)发病辨缓急: 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因饮食劳倦而致者,发病较缓。心悸的发作有阵发和持续之别,阵发者,轻则数日或一日一次,重则一日数次或频繁发作,发作时心悸甚剧,过后则无明显不适;持续发作者,则终日心悸不安,难以自持,“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心悸发作时多伴有气短、乏力、汗出等症,甚者厥脱、昏迷。

(2)变证辨轻危: 心悸变证早期伴有心痛、胸闷、憋气、头昏欲吐者,要考虑是气滞血瘀、血脉瘀阻或痰湿阻络;若见心悸,喘促水肿,起卧不安,甚者迫坐,脉疾数而微,多为心肾阳虚之危证;若见颜面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甚则遗溺,脉微细欲绝,神识淡漠,乃心悸加重,转入厥脱之危候,正气虚衰,元气欲脱;若兼见脉搏极乱、极疾、极迟,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意识突然丧失,或并发抽搐、昏厥等症,属阴阳离绝之候。

五、急救处理

(一)西医急救处理

1.判断危险情况 当出现心律失常时,首先应明确心电图诊断,并积极寻找可能病因及诱因,明确病因诊断;但当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时,则应优先进行紧急处理,采取电复律等措施,迅速纠正心律失常,维持生命体征,明确诊断可适当延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包括进行性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进行性缺血性胸痛、晕厥、意识障碍等。对于室颤或其他心律失常合并上述症状,可首选进行电复律,对于室颤或尖端扭转型室速可选用双向波200J不同步复律,其他类可选用双向波200J同步复律。对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进行相关有创抢救。对于意识清醒、血压稳定,表现为原有疾病如冠心病等症状加重患者,可根据心电图诊断选择静脉或口服药物控制心律失常。

2.明确疾病病因 心律失常是心脏基础疾病或病生理状态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和心律失常可能互为因果。当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应积极探寻原发疾病或诱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异常的病生理状态,也应进行纠正。通常需要了解简要病史、既往心脏病史及用药史,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心电图记录,以此作为治疗方案以及预后判断依据。通常恶性心律失常病因多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填塞、病毒性心肌炎、低氧、低血容量、低钾或高钾血症、酸中毒等,在进行电复律或药物复律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原发性疾病救治,以纠正可逆性病因。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应进行病因排除性诊断。

3.合理治疗选择 目前对于心律失常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伴随着医学的进步,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已逐渐获得广泛认识,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通常,对于快速恶性心律失常影响血流动力学者应首选电复律,电复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反复发作者,需联合药物治疗;心动过缓者可使用提高心率药物或置入临时起搏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终止后一般都需使用药物预防其发作,部分患者根据病情需选择射频消融或起搏治疗。对于非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更应该考虑治疗安全性,过度治疗可能造成原有心律失常复杂化,增加救治难度,浪费医疗资源。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失常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窦性心动过速: 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在症状明显或心动过快时可选用美托洛尔口服控制心室率,原有心衰症状加重患者可选用静脉缓推去乙酰毛苷以改善症状。

(2)室上性心动过速: 可首选静脉滴注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使用后要警惕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负性肌力效应;腺苷对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抑制力强,有可能导致短暂的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但其代谢迅速,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哮喘患者也可使用;当上述药物存在用药禁忌时,可选用胺碘酮及洋地黄类药物;食管调搏术可用于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如伴窦房结功能障碍、孕妇等;严重低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应选用同步电复律终止其发作,食管调搏术也可作为备选。

(3)房颤或房扑: 在排除可逆性病因后,通常分为复律或控制心室率两种治疗策略。疾病早期可考虑进行复律,先应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并进行规范抗凝治疗,然后再进行复律。复律方法分为电复律或者药物复律,电复律采用同步方式,起始电量100~200J(双相波),若单次复律无效,最多可进行3次再复律,再复律应将电量固定在200J(双相波)。药物复律多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但症状明显患者,须将使用药物安全性放在首位,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推荐静脉应用普罗帕酮,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推荐静脉应用胺碘酮,不推荐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维拉帕米、索他洛尔、美托洛尔用于心房颤动转复。控制心室率主要应用于长期慢性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室率目标为80~100次/分,不伴心力衰竭、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可选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也可选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对于合并心动能不全、低血压者可选用胺碘酮或洋地黄类药物,但需保证血清钾离子浓度在适当水平;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首选静脉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但需对心功能做出适当评价。在静脉给予药物控制室率同时,应根据病情进行口服药物的序贯治疗,以期尽早停用静脉药物。

(4)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应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持续发作时间过长者也应进行同步电复律。药物治疗使用血流动力学稳定及电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者,通常首选胺碘酮静脉注射,并应用口服序贯治疗,需注意各种禁忌证和并发症;利多卡因适用于胺碘酮治疗无效患者,需密切监测其并发症;对于不间断室性心动过速可合并应用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可试用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

(5)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对于获得性患者需纠正危险因素,硫酸镁缓慢静推用于发作频繁且不易转复者,积极补钾至4.5~5.0mmol/L,临时起搏适用于并发心动过缓或有长间歇患者,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多卡因,明确获得性可试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不推荐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先天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应减少避免诱发因素,通常发作后可自行停止,不能停止者可尝试予电复律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可使用非选择性制剂普萘洛尔,通常应用剂量较大至耐受量,部分口服利多卡因或美西律可能有效,应在急性处理后评估是否应用埋藏式体内除颤器(ICD)。

(二)中医急救处理

心悸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见证多是标本夹杂、虚实互见,治疗须扶正与祛邪合用,临床上应根据正邪斗争的趋势,权衡正邪的盛衰,从而分别采用扶正或祛邪,或正邪兼顾的方法。急则治其标,心悸的标实主要是气滞、血瘀、痰热,故以理气活血、清热化痰为主要治法,然心悸急危重症多为心悸之变证。心悸变证多为心、肾气血阴阳的虚损,因此在临证治疗时,又须区别正邪的主次强弱而有下述不同治法:若正虚邪实互见,以正虚较急重的,应以扶正为主,兼顾驱邪;相反,邪实较明显者,应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1.急救中成药

(1)虚证: 心悸危重症多为虚证,故应注意扶正为主,如缓慢性心律失常选用参附注射液。根据临床辨证选用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稳心颗粒、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等。

(2)实证: 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等主要用于气滞型心悸;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注射液、速效救心丸、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清开灵注射液主要用于痰热型心悸。

2.针灸

(1)体针: 主穴分为两组,内关和心俞、间使和厥阴俞;配穴取神门、足三里、膻中、郄门、三阴交等。两组交替轮换,每日针刺一次,获得针感后,留针15分钟。

(2)耳针: 选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小肠,每次选用2~3穴,中等刺激,每次留针15~20分钟,隔日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3)穴位注射: 选心俞、脾俞、肾俞、肝俞、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药用复方当归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 12 ,每次选2~3穴,每穴注射0.5~1mL,隔日注射1次。

(4)电针: 快速型心律失常选内关、公孙、郄门、三阴交;缓慢型心律失常选百会、素髎、心俞、间使、通里。针刺得气后,通以脉冲电流,中等刺激,每次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

(5)温和灸: 选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用温和灸,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主要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

六、中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1.补虚为基本治则,由于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证候特点是虚实相兼,以虚为主,故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

2.兼以祛邪,当视脏腑亏虚情况的不同,或补益心血,或调理阴阳虚衰,以求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血运行调畅。

(二)辨证论治

1.心虚胆怯证

主要证候:心悸不宁,善惊易怒,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若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兼心血不足,加阿胶、何首乌、龙眼肉;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若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若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2.心血不足证

主要证候: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兼阳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兼阴虚,重用麦冬、生地黄、阿胶,加沙参、玉竹、石斛;兼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兼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用生脉散加减。

3.阴虚火旺证

主要证候: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甲、熟地黄、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若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单用天王补心丹;若阴虚兼有瘀热者,加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花、郁金等。中成药可用六味安神胶囊。

4.心阳不振证

主要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若形寒肢冷者,重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等;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等,或用独参汤煎服;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桃红、红花;兼见阴伤者,加麦冬、甘枸杞、玉竹、五味子;若心阳不振以致心动过缓者,酌加炙麻黄、补骨脂,重用桂枝,中成药可选用参附注射液。

5.水饮凌心证

主要证候: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若兼见肺气不宣,肺有水湿,咳喘、胸闷,加杏仁、前胡、桔梗、葶苈子、五加皮、防己;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母草;若见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者,当重用温阳利水之品,如真武汤,中成药可选用参附注射液。

6.瘀阻心脉证

主要证候: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若气滞血瘀,加用柴胡、枳壳;因虚致瘀者去理气之品,气虚加黄芪、党参、黄精;血虚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黄;阴虚加麦冬、玉竹、女贞子;阳虚加附子、肉桂、淫羊藿;络脉痹阻,胸部窒闷,加沉香、檀香、降香;夹痰浊,胸满闷痛,苔浊腻,加瓜蒌、薤白、半夏、广陈皮;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

7.痰火扰心证

主要证候: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若痰热互结,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心悸重者,加珍珠母、石决明、磁石等;火郁伤阴,加麦冬、玉竹、天冬、生地黄等;兼见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等。 M4ghtaaE5O6KXeZs28iwRonUsgYyvMO55+olLYWHckrjfsqCRdt28vTeTz93RKX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