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发热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致热源作用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临床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引起感染性发热的有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多由于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和药物等引起。正常人体体温为36~37.3℃。当体温高达39~41℃时称为“高热”。高热是人体对疾病的强烈反应,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如发热过高(体温超过41℃)或过久,会使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生障碍,特别是对脑、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发热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许多发热性疾病重要的病理过程和共同症状,特别是近年来传统传染病卷土重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何加强对发热患者的管理,提高对发热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救治水平,是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共同面临的新课题。2003年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各级正规医院门诊部按照上级要求设立发热门诊,专门用于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排查疑似传染患者,治疗发热患者。

中医学认为,发热是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觉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发热是温病的主症、必见症,是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中医学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的记载首见于《内经》,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该书系统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金代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辨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做了详细论述。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做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造成发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

(一)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感染引起的发热最为常见。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膜炎、艾滋病、支原体肺炎、流行性斑疹伤寒、细菌性肺炎、细菌性痢疾、军团菌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这些疾病分别由不同病原体,如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为细菌,其次为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近年来结核菌感染、病毒感染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脑结核、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肺外结核更多见,病毒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更多见。寄生虫感染中临床意义最大的属弓形体病和疟疾,此外还有阿米巴病、锥虫病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非感染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药物热、恶性肿瘤发热、血液病发热、甲亢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中枢性高热、中暑、恶性高热等。目前恶性肿瘤引起发热的比例有所增加,在中国主要是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等。而结缔组织病则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病等。其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

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肺、脾等内脏梗阻或肢体坏死;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肉瘤、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许多药物均可致发热,不合理的抗生素药物滥用值得关注。

2.抗原-抗体反应 结缔组织病和炎性血管性疾病较多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成人Still病等;其次为结节性多动脉炎、冷球蛋白血症、多肌炎、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结节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产热过多,重度失水引起散热过少等。

4.皮肤散热减少 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慢性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输出量降低、皮肤血流量减少,以及水肿的隔热作用,致散热减少而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物理性,如中暑;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机械性,如脑出血、硬膜下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常表现为低热。诊断时应首先排除各类疾病后才能确定。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引起脏腑气机逆乱,阴阳失调。

1.外感六淫 由于气候反常,或人体调摄不慎,风、寒、暑、湿、燥、火乘虚侵袭人体而发为外感热病。外感六淫之中,以火热暑湿为主要病邪,风寒燥邪亦能致外感发热,但它们常有化热的病理过程。六淫可以单独致病,亦可以两种以上病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外感发热病因的差异性,与季节、时令、气候、地区等因素有关。

2.感受疫毒 疫毒又称戾气、异气,为一种特殊的病邪,致病力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疫疠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较快出现高热。

外感发热由于感邪的性质和病邪所作用的脏腑部位不同,产生的病变和临床表现也不同。其病机以阳胜为主,进一步发展则化火伤阴,亦可因壮火食气而气阴两伤,若病势由气入营入血,或疫毒直陷营血,则会发生神昏、出血等危急变证。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患者常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呼吸及脉搏增快,常伴有寒战、皮疹、皮下出血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肌痛、关节痛、肝脾肿大等症状与体征。

(二)发热分度

低热,37.3~38.0℃;中等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

(三)发热的临床过程

在临床上,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3期,各期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

1.体温上升期 此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畏寒或寒战,口唇发绀,自觉外界非常寒冷。体温升高可呈急升型或缓升型。急升型多于数十分钟内体温升至高峰,常39℃以上,伴寒战,常见于疟疾、败血症、大叶性肺炎、输液或输血反应等。缓升型则体温逐渐上升,需数小时或数日才达高峰,常见于伤寒、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

2.高温持续期 是体温达高峰并保持于一定水平的时期。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动加强对体温的调节作用,散热过程开始加强,但由于体内仍受致热原的不断刺激,产热效应尚未降低,故产热与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速加强,头痛,烦躁和口渴等。此时可有少量出汗。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前者如疟疾,后者如肺炎、伤寒、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败血症等。

3.体温下降期 由于机体的自卫作用使致热原被清除,或因患者接受了解热药物治疗,体温调节中枢会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从而导致体温逐渐下降,达到正常水平。体温下降时可呈骤降型或渐降型。骤降型是指患者的体温于数小时内骤退至正常水平,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恙虫病、输液反应等;渐降型是指体温于数日内才能降至正常水平,如风湿热、结核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伤寒等。由于骤降型患者于体温下降时常大量出汗,故较易发生虚脱或休克。

(四)热型

热型是指发热时的体温曲线类型。临床常见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双峰热等热型。

1.稽留热 是指体温明显升高在39~40℃及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的热型。

2.弛张热 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之内体温波动相差在2℃以上的热型。

3.间歇热 是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无热期可持续1天到数天,高热与体温正常交替出现,反复发生的热型。

4.回归热 是指体温高达39℃以上,持续几天后降至正常,隔几天又发生高热,反复发生的热型。

5.波状热 是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发热数日后逐渐下降,数日后又再发热数日的热型。

6.不规则发热 是指发热患者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

7.双峰热 是指24小时之内出现两次体温高峰的热型。

四、诊治要点

(一)西医常见疾病的诊断

1.问诊

(1)起病情况,如起病缓急、环境、诱因等。

(2)伴随症状,如恶寒、寒战、头痛、咳嗽、胸痛、腹泻、腹痛、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尿血、便血等。

(3)常见热型。

(4)既往病史、用药史、传染病接触史、旅游史,家人同事有无类似症状。

2.体格检查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能给我们提供很多诊断依据。但在急诊科的特殊条件下,根据问诊提示,有针对性地体检,效率可能更高。常有一些容易遗漏,但非常重要的检查内容:是否触及全身淋巴结肿大,是否看到皮肤黄染、出疹紫癜和红肿,有无关节肿胀,有无颈部抵抗、Kernig征或Brudzinski征阳性,能否听到心脏杂音,这些都会对诊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辅助检查

(1)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PCT,生化检查,血气分析,胸片及心电图是必查项目。血、痰、尿培养,必须在抗生素治疗前留取标本。

(2)根据生命指征情况,判断病情是否适合立即进行X线、CT、核磁、B超等相关辅助检查,必要时病情稳定后或在监护下进行。

(二)诊疗思路

1.热型与疾病诊断 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解热剂的应用和个体的差异性,仅根据热型难以进行诊断和鉴别。

(1)稽留热: 多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间歇热: 多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局灶性化脓性感染等。

(3)弛张热: 多见于脓毒症、风湿热、重症结核、渗出性腹膜炎、化脓性炎症等。

(4)回归热: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鼠咬热等。

(5)波状热: 多见于布鲁氏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瘤等。

(6)不规则发热: 多见于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

(7)双峰热: 多见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脓毒症。

2.病程与疾病诊断

(1)急性发热: 病程在两周以内,以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是主要病原体,常有受凉、疲劳、外伤或进不洁饮食等诱因,发热前伴有寒战者多属化脓性细菌感染、疟疾;而非感染性发热,以及结核、伤寒、立克次体和病毒感染则无明显寒战。

(2)长期发热: 病程超过两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FUO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5℃,≥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其中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占大多数,最终诊断不明者近10%。

3.心率变化与疾病诊断 一般来讲,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高12~15次/分。若体温升高而心率无增高者,应考虑伤寒、支原体感染。如果体温升高1℃,心率增高超过15次/分,见于甲亢、风湿热、脓毒症、心衰合并感染等;若心率增高不足12次/分,见于伤寒、甲状腺功能低下、房室传导阻滞。

4.伴随症状与疾病诊断

(1)伴寒战: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疟疾及急性溶血性疾患等。

(2)伴结膜充血: 常见于麻疹、咽结膜热、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3)伴单纯疱疹: 可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等多种急性发热疾病。

(4)伴出血: 常见于重症感染与血液病。前者如重症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恙虫病、脓毒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后者如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5)伴淋巴结肿大: 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恙虫病、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6)伴肝、脾肿大: 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鲁氏菌病、疟疾、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7)伴关节肿痛: 可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三)中医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均以发热为主症,但病因、病程、热势及伴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体温较高,多为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见于其他外感热病之兼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内伤发热,由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所致,郁而化热,热势高低不一,常呈低热而见间歇,其发病缓,病程长,常持续数周、数月以至数年,多伴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纳差,舌质淡,脉数无力,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辨证候之虚实 在确诊为内伤发热的前提下,应依据病史、症状、脉象等辨明证候的虚实,这对治疗原则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由气郁、血瘀、湿停所致的内伤发热属实;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属虚。邪实伤正及因虚致实者,则既有正虚,又有邪实的表现,而成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3.辨热型 热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外感发热的病位、病势、病邪性质等,因此,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辨识热型。

(1)发热恶寒: 指发热的同时伴有恶寒,一般发热重而恶寒轻。主要见于温病初期,邪袭肺卫,热郁卫表之证。

(2)寒热往来: 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为邪郁少阳(募原),枢机不利。提示病位在少阳、肝胆,或由疟邪所致。

(3)壮热: 指热势炽盛,不恶寒但恶热,通体皆热且热势浮盛。常为阳明里热炽盛,蒸腾于外。

(4)日晡潮热: 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3~5时为甚。多见于热结肠腑之证。

(5)身热不扬: 指身热稽留而热象表现不显著,即虽然体温升高而自觉热势不盛,初扪体表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面不红赤而反淡黄,口不渴而反黏腻,大便不结而反溏。为湿热病邪蕴阻卫气,湿重于热,热为湿遏,热势不能外达,湿蕴热蒸所致。

4.辨寒热真假 在高热证中,寒热真假的出现,是由于热极或寒极之际,出现与其本病之寒热不相符合的假象。真寒假热之鉴别要点: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并不鼓指,按之乏力,微细欲绝,苔虽黑而润滑。真热假寒的鉴别要点:身大热,而四肢厥冷但反不欲近衣被,口渴而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蒸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

五、急救处理

(一)西医急救处理

1.注意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意识、血氧饱和度)应该尽早监测。尤其已有循环衰竭、呼吸窘迫,均提示病情危重,更应严密监测,同时积极寻找病因,进行对因治疗。

2.稳定生命体征,对症治疗

(1)降温

1)物理降温:冰袋、冰帽、冰毯。

2)药物降温: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应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以免造成脱水、循环衰竭。

3)高热伴有惊厥可给予人工冬眠治疗。

(2)支持疗法

1)开放静脉通道,进行液体支持,对高热患者是有益的,应该尽快实施。

2)血管活性药物:对已进行充分补液,而血压仍不恢复者,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提升血压。在病因未明时,即使血压正常或偏高,血管扩张剂亦应慎用。

3)氧疗和呼吸机使用:对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尽早使用呼吸机。

3.病因治疗

(1)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应尽快(1小时内)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案,其主要内涵:①开始抗感染治疗即选用单一、广谱、强效的抗生素,以尽量覆盖可能导致感染的病菌;②之后(48~72小时)根据微生物检查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即“序惯性目标治疗”,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2)如确诊为急腹症、脓肿,应尽快联系手术。

(二)中医急救处理

1.退热

(1)中成药: 可选柴芩清宁胶囊、清解退热颗粒、疏风解毒胶囊,以及醒脑静、热毒宁注射液,加入适量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对肺系感染高热疗效较好。

(2)药物擦浴

1)用荆芥15g,薄荷15g,煎水擦浴,得微汗而解,适用于风寒外感高热。

2)用麻黄10g,薄荷15g,用法及适应证同上。

(3)针刺: 一般选穴,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泻法。亦可用柴胡注射液、银黄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常取曲池(双)、足三里(双),每穴注射0.5~1mL,每4~6小时一次,至热退为止。

(4)灌肠

1)大黄枳实汤:生大黄15g,枳实15g,甘草10g,山药15g,寒水石20g,煎水取汁200mL,高位直肠滴注或灌肠(保留30分钟左右),每隔2~4小时一次,体温下降后应视病情而减少灌肠次数或停用。本方适用于各种外感高热。

2)清热灌肠汤:生石膏30g,连翘15g,荆芥15g,薄荷15g,芦根30g,赤芍15g,煎水取汁200mL,用法同上。本方适用于卫分证、气分证或卫气同病之高热。

3)大柴胡汤:柴胡15g,大黄15g,枳实15g,黄芩15g,半夏10g,白芍15g,煎水取汁200mL,用法同上。本方主要用于胆系高热。

4)大承气汤:大黄15g,枳实15g,芒硝20g,厚朴15g;或用大黄30g;或用番泻叶30g。各煎汤取汁150~200mL,用法同上,其中大承气汤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效果较好。

以上灌肠诸方,均应冷却后使用。

2.止痉 凡高热伴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者称为“痉”,即热盛动风。乃热邪亢盛,引动肝风,风火相扇所致。法当急治其标,可选用下列方法(同时配合退热等方法)。

(1)针刺: 主穴为百会、人中、大椎;配穴为少商、委中。

(2)灯火灸法: 用灯心草蘸清油点燃,以明火对准印堂、人中、颊车、角孙、神阙、大椎等穴,一触即起,可听见“啪”声,止痉速效。

(3)至宝丹: 每次1粒,每日3次。

(4)紫雪丹: 每次1粒,每日3次。

3.开闭 高热闭证,即热入心包,多为热邪内陷所致,每见神昏谵语,口禁目闭,两手握固,痰壅气粗。治当醒神开窍,可选用下列方法(同时应配合退热等法治之)。

(1)针刺: 用三棱针于十宣放血;或刺人中、曲泽、委中,使之出血;亦可针刺人中、涌泉、素髎。

(2)安宫牛黄丸: 每次1丸,每日3次,用于热闭。亦可用万氏牛黄清心丸、紫雪丹,用法同上。

(3)清开灵针: 每次用20~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用于热闭,亦可用于痰闭。

4.固脱 脱证多为高热炽盛,邪毒内陷,阴精耗竭,阳气欲脱所致,即所谓阴竭阳脱,每见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救治方法如下。

(1)针灸: 凡阴脱者宜用灸法,阳脱者宜用针刺。取神阙、关元、气海,采用灸法,每穴灸15~20分钟;或针刺素髎、内关,配少冲、少泽、中冲、涌泉,一般中强刺激,留针,间断捻转。

(2)参脉注射液: 用50~100mL,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适用于阴脱。

(3)红参:10g, 水煎频服,用于阴脱。

(4)参附注射液: 选择参附注射剂,日剂量可在首次负荷剂量50~100mL基础上,日总量1000~1500mL。

(5)参附汤: 红参10g,制附片10g,水煎频服,用于阳脱。

六、中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中医对外感高热证,常按“卫气营血”辨证来分型治疗。除此之外,还需遵循以下几点。

1.分清主次 即分清高热和兼症的主次。外感高热,不论其热型、热势如何,其高热均属主症。如高热兼见出血,其主要病机乃邪毒内陷,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治当清热凉血为本、为急、为先。

2.预防传变 即观察分析由高热而伴发的变症与高热的关系。外感高热凡并发昏谵、厥逆、出血、抽搐等候,均提示邪毒内传、营血耗伤,此时除治高热外,尤当急治变症,加用开窍、固脱、凉血、息风之剂,以应其急。

3.综合治疗 高热急症,复杂多变,临床多采取擦浴、刮痧、针刺、灌肠、口服、注射等外治与内治综合治疗。

(二)辨证论治

1.卫分证

(1)风热袭表证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热甚者加黄芩、板蓝根、青蒿;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痰多者加贝母、杏仁;小便黄者加车前草。若有咽痛、咽干灼热、咽黏膜充血等可用甘桔冰梅片、蓝芩口服液。

(2)风寒束表证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寒甚者加麻黄、桂枝;咳嗽加杏仁、贝母。

(3)暑湿在表证

治法:清暑除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热甚者加生石膏;恶心呕吐者加藿香、半夏。

2.卫气同病

治法:辛凉解表,清气泄热。

方药:银翘白虎汤(验方)。随卫分与气分症情孰轻孰重加减用药。中成药可选用清解退热颗粒。

3.气分证

(1)肺热证

治法:清热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热甚者加金银花、连翘、蚤休、鱼腥草;胸痛、咳吐脓痰者加金荞麦。

(2)胃热证

治法:清热生津。

方药:白虎汤加减。卫气同病者加金银花、连翘、芦根;体弱脉虚大者加太子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发斑者加犀角、玄参;胃气上逆、心下痞闷者,用镇逆白虎汤。

(3)腑实证

治法:苦寒泻下,通便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热结阴亏,燥屎不行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邪热炽盛,胸膈烦热、口舌生疮者加栀子、黄柏、连翘、薄荷、淡竹叶。

(4)胆热证

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热重者加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败酱草;便秘者重用大黄、芒硝、厚朴;疼痛重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呕吐者加竹茹;食欲不振者加藿香、佩兰、山楂;瘀血加桃仁、当归、赤芍、红花;发黄者重用茵陈、金钱草、栀子、青蒿。

(5)脾胃湿热证

治法:辛开苦降。

方药:王氏连朴饮加减。热甚者加黄柏;湿重者加藿香、佩兰。

(6)大肠湿热证

治法:清肠化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热甚者加栀子、黄柏;气滞腹痛者加广木香、槟榔、枳壳;痢下赤白者加白头翁、马齿苋。

(7)膀胱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加减。热甚者加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排尿困难者加石韦、冬葵子;小腹坠胀者加枳壳、乌药。

4.气营(血)两燔证

治法:清气凉营(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热毒炽盛者加板蓝根、升麻;斑疹密布者加白茅根;神昏谵语者加服万氏牛黄清心丸。

5.营分证

(1)热灼营阴证

治法:清营解毒,泄热救阴。

方药:清营汤加减。鼻衄、咯血、肌衄者加牡丹皮、白茅根、侧柏叶。

(2) 热入心包证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加减。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可选用中成药柴芩清宁胶囊、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6.血分证

(1)热盛动风证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热毒炽盛者加黄连、栀子、大黄;出血甚者加生侧柏叶、大蓟、小蓟、白茅根。

(2)血热动风证

治法:凉血息风止痛。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腑实者加大黄、芒硝;肌肤发斑者加犀角、牡丹皮。中成药选柴芩清宁胶囊、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r/ifBsuQgzMbCcGS6Y1LCiMtpi3WYeZ2MJA/htHxT6ELyaHs3hGjjTBouHqlLUa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