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与跨平台协同育人创新
以“重走中国西北角”为例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ross-platform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Taking “Revisiting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China” As An Example

◎ 王君玲

Wang Junling

摘要: 本文对“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个案剖析,分析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阐述在“四新”建设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跨平台协同育人以及实践教学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中的可供性问题。本文认为,该活动通过“课程思政”的路径创新性地实现了接地气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了新闻学子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通过跨平台协同育人,不仅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改革了教学方法,还实现了师资团队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现有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和局限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关键词: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跨平台协同育人;“重走中国西北角”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y of “Revisiting in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Chin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o the talent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t also expounds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ross-platform collaborative education,and the availabi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New Engineering”. This paper holds that,through the path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activity has realized the grounded education of Marxist Journalism view,and cultivated the sense of patriotism and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journalism students. Through innovative cross platform collaborative education,it not only expand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fields and reforms the teaching methods,but also realizes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ers' team and the innov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lso reflects and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ross-platform collaborative education,“Revisiting in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China”

一、引言

2022年2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入选名单,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申报的“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这是该项坚持了12年的品牌实践教学活动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奖项。

这样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回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当下的实践教学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做了什么?其意义和效果如何?面对“四新”建设和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又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值得反思?本文拟对“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个案剖析,分析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阐述在“四新”建设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跨平台协同育人,以及实践教学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中的可供性问题。

二、“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概况

自2010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重走中国西北角”新闻学子接力采访实践教学活动(下文简称“重走中国西北角”)以来,这项实践教学活动已经坚持了12年。该活动通常在暑假期间举行,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利用暑假,分5—8条线路,开展为期7—10天的行走。师生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像真正的新闻工作者一样行走,观察,采访,报道,制作,传播和思考。行走地域覆盖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四川六省区。十余年来,先后有来自13所高校 的共约1,400名同学参加了“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有1,300余件实践教学作品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香港《大公报》、中国甘肃网等权威或高水平媒体平台发表,由新华出版社和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作品集6本。参加过该实践教学活动的部分学生现在已经成长为新闻单位骨干,甚至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等嘉奖。

2013年,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记协共同主办的《三项学习教育通讯》杂志(2013.7)开辟专栏报道了“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并以编者按的形式给予该活动以极高的评价:“步先贤之足迹,察生民之悲欢,成学子之担当,书时代之华章。”从当年开始,中国记协以该项实践教学活动为典范,向全国新闻院校推广。2018年,“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入选“五个一百”中的“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2020年,该活动又入选“2020年度‘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该项实践教学活动进入品牌化、精品化发展阶段。

三、为什么——新环境与新形势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要求与挑战

近年来,媒体转型、技术迭代、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都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化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与社会实践保持密切接触和同频共振。不断迭代升级的网络技术改变了媒体形态,也营造了新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信息流动和传播格局的变化驱动着传统媒体快速迈向数字化和融合化。这些都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理论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现代高校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课程设置的调整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稳定性,难以与技术的更新和媒介的嬗变同步,这就要求高校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与业界前沿实现对接。

基于上述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高等院校是思想教育和巩固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场所。 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因此,要培养作为“准新闻人”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课程思政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然而,多年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说教味浓、影响力小、传播效果差等问题,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是困扰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难题。

在师资队伍方面,由于用人体制的限制,我国新闻院校教师多为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高学历人才,许多新闻专业的老师媒体经验较少,不少人甚至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却承担着实务课程的教授任务,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无法满足新闻教育的需求。

从学科特性来看,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来自实践,也必须面向实践,回应实践,对接实践,不能脱离传媒业务实践培养人才。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相关研究发现,国内各大新闻院校的实习实践通常包括四种类型:实理并重的实践、拟态媒体环境下的实践、院校与媒体互动、学生自主实习的方式等。 但是,上述类型在实际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学校体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各种因素影响,效果并不理想。 尤其是一些实践教学囿于校内课堂模拟实践而脱节于日新月异的外界媒介环境。

四、要解决什么——当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亟待改革或创新的领域

(一)强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入脑、走心,从而解决思政教育“表面化,硬融入,两张皮” 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院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新闻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也是对当下“准新闻人”——新闻学子基本的素养要求。

从专业教学的历史案例和现实经验可以看出,社会实践是思政融进专业学习的最佳路径。唯有通过实地接触和感受、实际参与和操作,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课堂中学到的思政理论。但是,“在哪里实践,实践什么,面向谁来实践”是亟待解决的思政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决定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校内课堂的思政教育是基础,而真正要让思政教育入脑、走心,则需改革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国情落到基层就是社情和民情,所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学生深入社区,扎根基层,贴近人民,“蹲在田埂上找感觉” 。新时期,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根植于中国土壤,面向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

(二)对接新形势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响应新闻战线“走转改”号召,“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的获取非常便捷,“轻点鼠标便可纵览天下大事,不到现场也能知晓风云变幻” ,新媒体使新闻学子产生新闻素材和内容唾手可得的错觉。同时,在社交媒体无处不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网络空间中充斥了大量不经把关、为求速度和流量而创作的虚假内容,这不仅干扰了新闻学子深入了解社会,了解事实真相,而且这些浮躁、碎片化、为赚取眼球而散播的内容,由于其表面化、夸张、扭曲的表现手法,更进一步干扰了新闻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要应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碎片化和浮躁,新闻学子唯有深入基层“接地气”,如此才能更好地“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 ;如此新闻学子才能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些根本问题有深入的认知,才能站稳人民立场,从而有效避免“亭子间”文风和“客里空”报道,培养良好的文风。

(三)解决原有实践教学的“向外脱节”和“向内割裂”问题

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明显滞后于业界的发展成为常被诟病的新闻教育问题。一方面是外界的传媒行业从理念到技术到产品不断更新,而另一方面是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与讲授内容多年难有大的改变。在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中,供与需的一致性和吻合性是衡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标准。 从人才生产流程角度来分析,新闻院校应做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社会系统两个端口的衔接。 经常会听到以往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提及,明显感到在媒体单位工作的内容与在学校学的内容有四个“不同”:运用的技术设备不同、新闻生产流程不同、对新闻取舍的理念不同、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理解不同。

向内割裂是指由于课程细分,基于不同课程的实验实操往往是片段式的、相互割裂的。比如,在新闻采访课堂上,教师会训练学生如何采访,但是很少涉及新闻写作,更难以进一步训练如何编辑制作。因此,更加细分、更加专业化的课程设置,割裂了新闻生产的全程性和整体性。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行业更是提出了“全能型”记者的要求。“全能”就意味着新闻人需要有更高的视角,拥有全流程无缝衔接的实操能力,拥有对新闻传播行业整体性的认知。因此,如何在保持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在维持教育科学的核心稳定性与科学性的同时,使学生接触到业界前沿知识,并做好日后快速进入行业的准备,这是高校亟待探讨的问题。

五、做了什么——“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中的实践教学创新

(一)课程的流程设置

虽然每年暑假进行的“重走中国西北角”的基层行走引起了更多关注,但实际上,“校外行走”只是该教学活动的环节之一。课堂教学中的理论学习均为社会实践打基础,具体提供新闻传播操作技能、专业知识、职业规范等方面的理论准备。社会实践则是对理论学习的强化和检验,一方面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为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使实践结果回馈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不断得到修正和优化。

经过十余年的坚持摸索和不断完善,该教学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包含6个环节的闭环教学流程。

①课堂教学,夯实理论。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春季学期的校内课堂上完成理论讲授以及基础性实践教学,包括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概论”等课程的教学(1—17周)。

②制定活动方案。学院多次召开小型会议,规划讨论当年的行走路线、核心主题和每一条线路的带队指导教师,然后带队教师公布路线,学生申报选题(18—20周)。

③媒体加盟合作。就编辑发稿等具体事项与实践基地(高水平主流媒体)交流对接。

④启动仪式。除了隆重的“重走中国西北角”启动暨授旗仪式外,该环节还包括行前集体培训(校内教师与媒体导师共同实施),为基层行走打下坚实基础。

⑤校外行走,基层实践。在校内教师与媒体导师全程跟进和共同指导下,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写作,拍摄并编辑作品,然后将最终作品在合作媒体平台上公开发表传播。

⑥总结表彰与教学研讨(第2学期)。结束校外行走后,师生回校,学院于秋季学期评选表彰优秀作品,并结集出版。为了及时总结经验,优化实践效果,提升教学水平,学院通常会在记者节前后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该轮实践中的成果与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

(二)课程的规范建设

组织实施大型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制度和规范建设非常重要。从创立之初的17人、3个小分队,发展到最近一期近200人参加的规模,“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吸引了学生踊跃参与。参加人数众多,目的地大多是田间地头、牧区草原、石油矿山,地处偏远且交通状况差,这些成为活动组织和管理的难点。

学院“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的规范建设主要从四个层面进行。第一,机构建设。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发展中心,负责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第二,制度建设。学院专门制作了“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每年还制作《行动方案》。同时将该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学分管理的范围。第三,纪律建设。例如,在行走过程中,对学生早晚线上考勤,每晚开展选题研讨会等。第四,资金保障。为了确保该活动的顺利进行,学院每年筹集拨付十余万元经费用于师生的基层行走、评奖评优、作品出版。上述规范措施均保障了该活动安全、有序、高效、优质地开展。

(三)实践教学空间的拓展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探索出了比传统的参与式教学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沉浸式教学”。

“沉浸式教学”一方面是指浸入真实的社会环境和新闻场景,另一方面指沉浸于连贯的全流程新闻生产中,学生从行走、找选题、采写、制作到上线传播推广,均自己完成,过程中老师给予指导。

相比“参与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实践场景和更加完整的新闻生产流程。相比“场景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打造了基于真实场景的多维立体的、嵌入社会结构的、系统性的教学过程。

但是,要提供全流程、沉浸式教学,并跟上媒体快速发展的步伐,学校的资源显然是有限的,其转型也是相对迟缓的。因此,发掘校外资源,搭建协作平台,引智借力发展,就成为实践教学的一个有效路径。

(四)跨平台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

“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真正实现了跨平台协同育人,开展了与业界同步的跨平台实践教学,从实践中培养新闻与传播人才。与传统的派遣学生直接进入实习基地不同,学院把业界导师的指导前置,拓展实习基地合作单位的合作领域,提升业界导师的指导效能。

在国内新闻院校中,之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新闻传播院系在媒体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但是,常规实习基地的实习有诸多局限。因此,在常规实习基地之外,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为每一次包括“重走中国西北角”在内的实践教学活动搭建专门平台。在该活动的六大环节中,第二个环节就是“媒体合作与加盟”。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与多家媒体沟通与协商,每年选择1—3家媒体,签订合作协议。

合作媒体常见的做法是以开办专栏的方式为“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中产生的作品搭建专属发表平台,使学生的实践作品能够直接面对用户,接受来自全社会的检验和评判。合作媒体对该活动的参与是多方面的,除了提供发稿平台,还会在部分大型活动中将相关的基层采访报道融入“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例如,在2020年,中国甘肃网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专题采访报道活动。学院师生专门组织了一个特别小分队,全程参与该专题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新闻媒体的专题报道活动与学院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深度融合,也实现了业界与学界的同频共振。

(五)“一进”“一出”的教学团队

跨平台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核心是跨平台教师团队建设。针对学校教师队伍普遍业界经验相对匮乏、业务实践相对滞后的问题,学院在实施“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中,以“一进”“一出”的方式改善师资团队的结构,拓展教学空间。

图1 第十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中甘南线甘南融媒体中心记者马保真在当周草原上给学生指导选题

“一进”是指在“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的启动和培训阶段,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合作媒体的优秀从业人员“请进课堂来”,担任学生的业界导师,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为学生做讲座;在专门的行前培训阶段,举办行业状况介绍、采写编发实训的相关讲座,为学生带来一线的实践案例,向他们分享真实的媒介经验;在后期的行走和编发过程中,合作媒体的业界导师也会全程跟踪,参与指导。

“一出”是指当一个小分队下沉至地方,学院或带队老师会及时联系当地媒体的一线工作人员,让他们在现实的社会情境中,给学生介绍当地的经济、民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状况,辅导学生制定选题、采写和制作。学生沉浸于当时当地的环境和氛围,现场听当地的媒体界导师指导,这种对采访的直接接触和与熟知地方的业界导师的直接沟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也使他们的采、写、编、发的整个流程进行得更加顺畅。

(六)课程思政“特殊任务”——“红色1+1+1”

在整个“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中,学院对每一条线路的师生都会安排一个特殊的任务——“红色1+1+1”。“红色1+1+1”是指每一条线路至少参观一个红色遗址基地,接受一次红色历史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个红色历史的选题。所以每一条线路上师生的行走都是红色之旅。师生们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重温当年浴血奋战的故事,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中庄严宣誓,在金银滩上的原子城回顾“两弹一星”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学生不仅直接面对一段段红色历史,而且通过作品写出自己的感悟,学史增信,坚定人民立场。

图2 第十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河西线师生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言

六、收获了什么——“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成果、价值及意义

“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对新闻学子进行了高质量的专业训练,推动他们观察、记录、思考、报道基层的社会生活。纪实与思辨并举,内容与技术并重。通过这十余年来的坚持与创新,从课程建设到师资团队培育,从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该实践教学项目取得了全面、显著的成效。

(一)该实践教学项目带动了课程建设和师资团队的建设

韩亮老师是参加过多次“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的教学名师。他精心编纂了两本共计30万字的独具特色、针对性强、动态更新的培训手册(教案)。该培训手册已更新至4.0版,并成为学生囤积的经典。在该活动带动下,一批实践教学课程被孵化了出来,从而形成了覆盖全年的特色实践教学课程包。该课程包包括“新春采风万里行”“五一新区实践教学”“香港暑期训练营”“国庆融媒接力采访”“一带一路国际行”“重走中国西北角”等系列实践教学课程。“重走中国西北角”还获得了甘肃省2020年度省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

(二)课程思政效果显著,培养了新闻学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将“思政”融入教学,使学生接受了最接地气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了解了中国国情。在活动中,学子们走出“象牙塔”,将双脚深深踏入泥土,沿着范长江先生的足迹,行走在中国西部的土地上,感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发生的伟大变革,观察、体验、思考中国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有效地避免了“亭子间”文风和“客里空”报道。该活动落实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帮助新闻学子树立了正确的新闻价值观。该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民族复兴的艰难与中国社会的复杂,认识到“准新闻人”所担负的时代使命和精神风范,培养了新闻学子的家国情怀。

(三)该活动普惠学生,覆盖学院四个专业一个方向的所有本科学生及专业硕士研究生,兼及少量来自国内兄弟院校的学生

自该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约1,400名学生参加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在活动过程中,他们顶烈日,冒酷暑,蹚泥水,进社区,访农家,下矿井,在田间、炕头、灾区、车间,体验,报道,经受磨炼,“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阔展了新闻学子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实战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夯实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诸多学生队员毕业后走向新华社、《人民日报》、新浪等高质量媒体,并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踏实坚韧的作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四)该活动成果丰硕,作品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对接新媒体时代的阅听需求

“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作品先后被发表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甘肃网等高水平权威媒体平台,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的作品有54件,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作品集有6部,分别是《学子的眼光》《学子的根底》《学子的思考》《学子的担当》《学子的足迹》《桃李竞春》。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形态的变化,最初的作品主要是文字作品,后来增加了音视频作品,现在又有了运用新华云、H5、短视频等的融合新闻报道作品。

图3 第十一届“重走中国西北角”青海线同学所做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H5新闻报道界面的截图

(五)通过联合行走与实践,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搭建了具有实质内容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学界与业界的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

通过该活动,学院先后建立了二十余个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实现了十余位业界导师和校内教师的双跨融合。

七、探索了什么——“重走中国西北角”的实践创新

该实践教学活动是新时期新闻传播教育对接社会需求的新路径,是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路径和专业教育的“延伸课堂”,是跨平台协同育人的大胆尝试,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尝试,实现了“鼓士气”“接地气”“增底气”“聚人气”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课程思政”的路径创新

师生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步入田野农家、矿山车间、市井街巷,感受基层社会生活,体验时代脉搏,描绘国家的伟大变革。这培养了新闻学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有效实现了“鼓士气”方面的创新。

(二)跨平台教学空间的拓展

本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学”与“用”的无缝对接。一方面,该课程将课堂延伸到基层,延伸至社会,延伸至媒体;另一方面,业界导师被引入实践教学过程中,这使该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界与业界的融合。这是“接地气”上的创新。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在现实环境中全流程沉浸式实景实践教学,既提升了学生的新闻传播实战能力,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多重素质。学生通过在高质量主流媒体平台上发表作品,使自己的实践作品直接接受来自社会的评判与检验,这是“增底气”上的创新。

(四)优化师资团队与提升理论水平

教学团队通过该实践教学活动,密切与业界联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了理论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多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这是“聚人气”上的有益尝试。

八、余论与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要求,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提高本领的方法,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是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与发展。 因此,在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增强“四力”同样是人才培养的目标。

如果说“四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专业素质,那么背后支撑专业素质的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共同铸就的思想基础。从“重走中国西北角”案例不难看出,一项实践教学活动的生命力不仅来自精心的组织和建设,来自理念到实施的创新,还来自贯彻始终、参与感受、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这项活动既有效提升了专业训练的质量,又使学生在深入基层实践的过程中接受了国情教育,使新闻学子更好地认识了中国,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了基础。

此外,该实践教学活动还检验了新工科、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例如,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年开设了国内首批新工科专业之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大量的核心课程为信息技术类工科课程,并不具有鲜明的媒体指向性。作为一个刚刚开始招生的专业,学生们不仅对开设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工科专业的学生这样的身份缺乏认同,对于今后的职业规划也非常迷茫。在“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活动中,在参观了新华社分社的融媒体中心之后,在校内和业界导师共同指导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们尝试用自己所学技术搭平台,做H5,做互动新闻,并将自己的作品通过新华云等平台发布出去,部分作品的浏览量甚至达到了百万+。在这个过程中,新工科专业的学生们不仅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更提升了对自己的“懂技术的媒体人”的身份的认同感。

跨平台协同育人是对接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良好路径,但是这种跨平台的协同过程往往需要整合多种资源,包括开放的媒体平台空间、开放的师资容纳体系、同频共振的话语体系和共谋一致的培养理念。这种开放协同的培养体系,形式上表现为机制整合后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的卓越集群,开放协同是为满足时代、国家、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多元需求而采取的前置性举措,实际上也是人才培养从跨界驱动向无缝对接的积极尝试。 这种积极尝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业界急剧转型带来的空间挤压和高校综合评价指标机制挤压。一方面媒体在体制机制上需要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深度参与高校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在科研绩效优先的现实环境下,何以坚守和强化立德树人的本位” 成为强化实践教学潜在的母题。

尽管上述尝试已经在尽力契合国家的要求、行业的诉求和社会的需求,但是在新媒体兴起、信息传播格局改变的情况下,新闻传播事业和传媒行业不仅需要懂内容的人才,更需要懂技术、营销、市场和产品等的复合型人才。 这不仅因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媒体具有更强的“平台” 特性,还因为传统主流媒体在融合化、数字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通过行业“转场”来反哺内容“转型”。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能够生产新闻,还要能传播、推广新闻。在这一点上,新闻与传播真正有了最为紧密的结合点。然而,现有的实践教学却难以将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产品的推广与运营容纳进来,也难以吸纳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参与现有的实践教学课程。这仍是摆在新闻传播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王君玲,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发展等。〕

〔特约编辑:涂凌波〕 Jxssy23X6mW21NSQOdM9JujqgZHt0CrdEEBEiFOM9xOKtvqFYR+dpcVw4ykxqw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