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探索与未来走向

Where's the Way Out:The Reform Explor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 罗自文 马潮技

Luo Ziwen Ma Chaoji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传媒人的使命和担当,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21世纪以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了持续改革,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校”“媒”双赢的道路。该文基于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试图在归纳总结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探索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其面临的内部危机和外部环境,以系统论的视角预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走向,为深化改革创新提供指引和借鉴。研究认为,未来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逐步压缩中间状态的传统大众化新闻教育,而着力发展两极的专业精英新闻教育和大众新闻素养教育。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卓越人才;新闻素养

Abstract: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well and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 well” is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media workers,and it is also the talent training direction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Since the 21st century,China'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reformed and innovated,but it has not found a road suitable for both schools and medi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case analysis,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crisi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ed by China'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reform and exploration mode,and predict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a'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deepen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future,China's new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needs to gradually reduce the intermediate state of traditional popular news education,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lite news education and mass news literacy education.

Keywords: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innovation,outstanding talents,news literacy

时代的车轮隆隆驶入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经历了最初几年的迅猛发展,到2015年走到一个拐点。从这一时期开始,尽管还有零星的学校新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但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点总数量开始稳中有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整体上供过于求,7个传统本科专业 和大多数硕博研究生专业毕业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逐年下降,个别专业甚至成为所在地区的“黄牌”专业,表面上蓬勃发展的新闻传播教育其实蕴含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危机。

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探索

2012年微信进入商用,2017年短视频开始发力,传统媒体不再独占鳌头,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影响逐步增强,其市场份额也不断增加。由此,形成了数字化、全球化和融媒化的市场环境,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不断深入,一些传统媒体开始转型再造,整个传媒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应这种变化,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是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三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是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的改革; 五是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具体到中国的新闻传播院系,由于办学历史和办学资源不同,形成了发展水平和社会影响不同的几个梯队。第一批的6个一级博士授予单位处于第一梯队, 其教学改革在业内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后续批次的一、二级博士授予单位和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所在单位为第二梯队,它们可以根据自身特色,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所在地区起一定的引领作用;其他教学单位为第三梯队,它们主要针对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特色化建设和跟随式改革。纵观中国十余年的新闻传播教育,其改革探索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融合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为代表。早在2011年前后,人大新闻学院就启动了融合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渗透融合式”课程改革, 即采取4学期制和5学期制的轮流课程教学,将媒介融合的理念和技术渗透于相关课程中。自2017年起,人大新闻学院对课程进行了深度整合,一方面压缩按照媒介类型划分的业务课程,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一些媒介融合方面的新课程。为保障培养出高水平的媒介融合人才,人大新闻学院还从体制和机制方面做了配套改革。首先,尝试实行双专业培养,新生进校可以选择前两年学习法律、国际关系等专业基础课程,大三开始学习新闻专业课程。 其次,学生不再按照本科专业分班教学,而是真正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无节点”分流管理。最后,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学采用“三三制” ,通过内部竞争提升教学水平。人大新闻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高端融合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复旦大学是践行这一模式的典型。如果说人大新闻学院是我国新闻教育方面北方的翘楚,那么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则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南方重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2012年左右开始改革,与人大新闻学院不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要采用“增量拓展式”课程改革模式,即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几门融合报道的课程,如“融合采编技术”“融合报道”等。这是一种相对方便操作的方式,也为第二梯队的高校广为借鉴。在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率先在全国实行双专业培养机制,要求新生报志愿时同时选择第二专业,前两年直接在对应的专业院系培养,大三、大四才回到新闻学院。 这在很大程度上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为今后从事专业报道铺平了道路。

第三,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第一所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和传媒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国传媒大学是践行新文科培养模式的先行者。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技术赋能,强调人才规格的综合性、跨学科和融通性。2009年,电视学院尝试开展“五条线”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夯实学生人文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2015年开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主持编写《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案例教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成功地践行了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思政。 编辑出版学专业开发基于HTML5技术、云技术的电子书刊在线阅读平台,方便学生在线阅读专业书籍章节,赏析经典视频片段,并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服务社会的跨学科传播产品。 2020年,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推出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云端大课,将进一步探索将一线实践理论化、业界案例教学化、项目运行课程化;2019年、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先后组织学生推出《北京文化地图》《二十四节气》《四史》等系列短视频和融媒体作品,培养了学生的技能。 中国传媒大学目前正充分发挥自己的理念、技术和资源优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效果。

第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是这一模式的先行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虽然整体建院较晚,但是依托清华大学的高起点,近年来一直走国际新闻传播精英人才培养的道路,在国内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也是一面旗帜。2014年,清华大学与人民日报社合作,共建本科课程、骨干队伍、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实习基地和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合作机制,培养高端新闻传播人才。 2020年5月15日,一则清华大学将取消新闻本科专业教学的资讯爆红网络, 引起新闻传播全领域的广泛讨论。对此,有专家分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国内率先取消本科专业教育,其目的在于借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教育模式,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尽管清华大学和新闻与传播学院两级机构对取消本科做了一些说明,但是尚不清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具体的改革策略和办学路径。可以明确的是,清华大学主要是想借鉴上述美国两所大学新闻学研究生院的办学模式,一方面通过硕士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新闻传播人才;另一方面试图通过书院教学模式,以通识教育的方式提升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特别是新闻素养。

综上,面对传播技术对传媒行业的冲击,为了适应传媒行业变化,新闻传播教育行业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改革探索。无论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守型”,彻底抛弃传统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拥抱新技术的“变革型”,还是基于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局部改革调整的“改良型”,都是新闻传播院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回应。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有两种主流模式:一是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的“拥抱新技术派”,在课程、师资和平台建设上强调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致力于学生前沿实务能力的培养;二是以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代表的“重返人文主义派”,在课程体系中增添更多人文基础训练的内容。 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教育环境的变化,无论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还是清华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传播院系大都采用一种中间模式。中间模式的好处是平稳,缺点是进展缓慢。据报道,目前个别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成为当地的“黄牌”专业,即使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有很高的就业率,但是真正专业“对口”的就业仍然不多。那么,未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道路到底该通向何方?

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在危机与外部原因

寻找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路径,不能只考虑学生就业,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内部资源的整合上,还需要系统分析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整体所遭遇的内在危机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只有综合“把脉”,才能开出对症、有效的“良方”。

(一)新闻教育面临双重危机,亟须双重改革

当下社交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借助于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因此有专家预测,未来“机器生成内容(CGC)”很快将与“专业新闻记者生成内容(PGC)”以及“用户生成内容(UGC)”一起三分天下。人工智能的确可以替代人做很多事情,比如撰写程式化的新闻,收集信息和与受众互动等,一些传媒公司因此减少雇员的数量。这种现象引起专业人士的担忧,甚至导致新闻业界和新闻教育界的恐慌。但是,人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如何能替代专业记者?大家知道,机器人的优点是运算速度快,永不疲劳;它的缺点是没有创造力,只是长于生成事实,报道描述性新闻,对于新闻事实的解释分析和归纳预测往往无能为力。只有当新闻日益公式化,不需要创造力就可以大量制作的时候,机器人新闻替代专业记者制作的新闻才能成为可能。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新闻最初是如何变得公式化的?如果新闻业平庸到机器人新闻大行其道的地步,那么专业记者做新闻的方式就有问题。

综上,机器人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专业记者。尽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参与新闻信息收集、读者互动和简单的新闻资讯撰写工作,但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依然需要专业记者来执行。具体来说,新闻人在寻找新闻线索、采访方面有不可替代性,新闻人应该注重新闻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机器人可以为新闻人所用,但新闻的最终完成还得靠新闻人。

(二)受众变迁和社交媒体的崛起是专业新闻衰落的两大外部因素

后大众传播时代,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媒体”,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转型升级;不是简单的内容和渠道的融合,而是运营和理念的融合。传统新闻媒体的式微不仅与自身运营和理念问题有关,还与受众的两极化迁移和互联网平台的垄断有关。

1.传播技术使受众机制发生两极迁移

从传播的环节和过程来看,受众既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又是传播效果的主动反馈者。受众的这一双重角色,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决定传播过程的实现,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传播的效果。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使得受众或者用户向两个极端变迁:一方面,定制和算法使得用户获取信息更加方便,更加省心;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普及和媒介素养的提升,人们越来越不再依赖专业媒体,有时用户自己就是媒体。

后大众传播时代,受众的新闻“口味”被惯坏了。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数量空前增加,然而人的注意力是相对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传者和受者的两极化发展。对于传者而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为了赢得受众的青睐,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特别是一些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借鉴了一些“黄色新闻” 制作的理念和技巧,不断增加所谓“耸人听闻”的“新闻”,不断增加“戏剧化”“娱乐化”的元素,尽管这些所谓的“新闻”在很多方面已经溢出了真实新闻的边界,但它们获得了受众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说,受众一方的“口味”是越来越重了。因此,一些有识之士预言,如果新闻业不经过彻底改革,受众的新闻“口味” 最终会越来越偏离健康的轨道,直至“娱乐而死”。

后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或者用户又是积极主动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信息的选择性接收,二是新闻信息的主动传播。对于新闻信息的选择性接收,新闻受众特别是网络用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算法,建立自身的信息平台或传播管道,这虽然有利于用户接收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长此以往也会形成“信息茧房” ,妨碍用户全面、多角度了解新闻。如果这个用户是个重“口味”信息消费者,某种意义上他会远离严肃的新闻媒体。同样,对于信息传播而言,由于技术的发展,制作和传播新闻的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人都可以传播新闻。社交媒体的流行让人们乐于接收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而较少借助传统媒体了解外部世界,因而对专业媒体的依赖逐渐减少了。这就是说,智媒时代赋予人们广泛的“数字权利”,但是如果具有“数字权利”的受众没有“新闻素养”,就会因为不辨“真理”而远离专业新闻,从而导致新闻业衰落。

2.信息技术使互联网平台日益成为信息寡头

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加持下,一些新兴网络媒体相继“进军”传统的信息和娱乐产业,形成了几个超级媒体集团,诸如美国的谷歌和脸谱网、中国的腾讯和字节跳动等。这些新兴的信息巨头垄断了信息和娱乐消费,使得资金更多地流向这些信息巨头,而不是流向信息内容的生产者。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专业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乃至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和增强了信息巨头们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占比和盈利能力,经过反复强化,信息垄断形成,并最终形成信息寡头,这导致新闻信息传播的不公平竞争。

信息巨头形成垄断也非常不利于新闻教育的发展。首先,信息垄断让很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运营难以为继,纷纷停业倒闭,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整个新闻产业的基础乃至前行的动力。无论从吸纳从业者角度,还是从产业声誉的角度,新闻产业的衰落无疑将对新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其次,信息寡头主要的运营逻辑在于盈利,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比传统媒体要少得多,这使得信息寡头用于反哺新闻教育的资金和资源也少得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寡头越强大,专业新闻产业就会越弱小,新闻教育也将越萎缩。

3.新闻教育中间状态的萎缩和消亡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的创造往往必须脱离日常和平庸,与极致和卓越建立联系。极致是日常生活的极端,处于日常生活的两端;相对应的平庸是日常生活的中间状态。 极致是对中间状态的一种消解,卓越是对平庸状态的超越。正是这种消解和超越,才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生活才升华为艺术。

在后大众传播时代,由于信息的极度丰富和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社会不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新闻资讯,也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新闻记者。如果新闻教育继续培养一般的新闻记者,那么这些毕业生注定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长此以往,平庸的新闻教育必将不断萎缩并最终消亡。

与艺术一样,今天新闻人才同样需要走向极致和卓越之路。如果新闻教育培养的专业记者与普通的市民记者没有区别,那么就是新闻教育的失败。后大众传播时代也是一个泛新闻传播时代,报道独特而有深度的新闻将是专业记者的优势所在,又是专业记者赖以生存的本钱。未来新闻教育致力于培养卓越的新闻记者,这是对目前一般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消解和超越。

三、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走向

新闻教育是众多专业教育中的一个单元,很难不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传播技术的影响,甚至盲目追随传播技术。新闻传播教育要摆脱盲目追随的局面,一方面要告别平庸,走向卓越;另一方向要面向社会实施新闻素养教育。如果把新闻教育看成一个坐标轴的话,一端是面向新闻传播专业的精英新闻教育,另一端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新闻素养教育,中间是介于专业和通识之间的传统大众化新闻教育。未来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就是要逐步压缩中间的传统大众化新闻教育,着力发展两端的专业精英新闻教育和大众新闻素养教育。

(一)精英人才教育

培养高端新闻传播人才,走精英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第一梯队和部分资源禀赋比较好的第二梯队的新闻院校未来可以选择的发展道路。高端新闻传播人才,不仅可以在未来的岗位中独当一面,整合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两个维度,而且能够与一般的市民记者建立能力区隔,从而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1.高端人才定位是精英人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目前的新闻改革而言,要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精英人才,根据生产信息和数据的类型可以有两个维度。如果信息和数据偏向新闻,那么就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如果信息和数据偏向一般资讯,那就是要培养首席信息官。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出的人才都应该包含下列三大核心素质。首先,具有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有突出的双专业能力,除新闻传播专业之外,还辅修了一个其他专业。其次,具有融合媒体技能,能够胜任多媒体、全流程、全环节的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工作,进入公司以后,能够一专多能,发挥多面手的特长。最后,具有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产品思维,能够针对特定项目,搞好运营,获得足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两者的不同点是,前者偏向于培养社会责任,后者偏向于培养技术能力。对于卓越新闻人而言,更多的是要发挥媒体引领社会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培养卓越新闻人才,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使他们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将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责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当下,我国一些媒体特别是市场化媒体,不时以新闻监督的名义,实行敲诈勒索的事实,这一方面固然是媒体运营艰辛所致,另一方面也与新闻传播院系弱化了职业理想教育有关。当下,很多新闻院系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压缩人文课程的比重,另一方面没有开设伦理类课程,结果由于伦理约束和人文底色的缺乏,学生被培养成了技术工,由此屡屡出现商业利益至上的事件。

对于培养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IO)而言,由于他们肩负所在单位的信息环境建设任务,对所在单位的信息循环起至关重要的把关和协调作用,因此需要有与之相关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于技术能力教授而言,应在一般传播技术基础上,开设网络架构和数据结构方面的课程,使之能够对一个单位或者组织的内部数据、网络建设有整体的把握,这其实与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教学单位合作就可以实现。至于管理能力,可以与公共管理或者商业管理的教学单位合作,让学生辅修一个类似于MBA的专业,进而形成相关的必要能力。

2.复合的课程体系是精英人才教育的难点

培养精英新闻人才和首席信息官,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走双专业、主辅修专业之路,在扩充课程容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教学效率。对于精英新闻人才培养,必须走双专业之路,在这方面无论是复旦大学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院都做了比较好的示范,本文不再赘述;关于辅修专业,主要看所在培养单位是否具有类似的教学资源,这不是新闻专业教学单位所能完全把控的。

对于新闻传播教学单位而言,真正的调整在于压缩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融合媒体人才的培养。这里主要针对新闻采写类课程,对融合教学谈一些改革思路。国内对于这个基本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这在教学逻辑上没有错。问题在于过度重视,很多学校开设多门相关课程,造成重叠交叉,教学效率低下。这里以某大学的培养方案为例,该大学先后开设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电视采访”“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新媒体写作”等五门课程,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还加开了“高级新闻采写”“社交媒体写作”等课程,导致核心业务课程包不断膨胀,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合在所难免;更为不当的是还分平台教学,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的能力断裂,难以整合。出路可以参考美国新闻院系的做法,采用“1拖N”方法,将新闻采写整合在一门课程中,理论课程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实践课程分成报纸、广电、网络、社交等几个不同的板块,最后设置一个融合采写的模块,这样能够有效地将这些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防止不同课程内容之间交叉重叠,最后还能通过整合传播的理念进行媒体融合采写训练,夯实学生的融合采写和报道能力。

(二)新闻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进入信息服务行业,这意味着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美国,随着传统媒体产业的变迁,泛媒体传播的日益拓展,无论从事何种实体行业和服务业,新闻素养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为应对这一变化,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压缩了传统的一般新闻人才培养项目,相应地增加了面对其他专业和社会人士的新闻素养教育项目。从学科属性来看,新闻素养教育呈现出一种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的回归。

1.通识人才的定位是新闻素养教育的核心

所谓新闻素养,其核心在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新闻信息真实性进行判断的能力。新闻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部分,着重在于培养以新闻信息使用者的角色,分析判断新闻信息真伪的能力,这也是信息社会每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我国新闻教育而言,应该将新闻素养教育视为通识教育的一大模块,作为大学生的继外语、计算机之后的第三大基本能力。新闻素养教育重点不在于培养专业记者和编辑,而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判断能力和对新闻资讯的基本应用和传播能力。基于这样的人才定位,新闻素养教育虽然由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执行,但是受教育的对象应为新闻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学生。至于具体教学方式,可以针对大一、大二开设相应的通识课程,也可以针对大三、大四设置辅修专业,甚至在暑期开设学分项目也未尝不可。

2.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新闻素养教育的关键

课程体系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既然新闻素养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判断新闻信息真伪能力的非新闻专业人才,那么这个课程体系就应该是相对粗线条的,虽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但是整体深度一般。借鉴美国新闻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我国的新闻素养课程体系可以采用“基础”+“拓展”的双模块方式。其中基础模块主要包括“新闻读解”“新闻伦理”;拓展模块主要包括“新闻采写”“多媒体概论”“媒体制作”等。需要说明的是,基础模块是必修课程,拓展模块的课程可以是选修课程,也可以是针对各自培养单位的特色教学资源和项目人才素质需要,选择设置的其他课程。

针对目前我国新闻素养教育环境,可以先行开设辅修专业或者通识模块课程。其中通识模块课程主要在通识课程模块内开设,为便于操作,可以利用“先修课” 逻辑进行绑定,对修完全部课程的学生颁发“通识课模块”结业证书,由新闻教育机构或者机构下设的新闻素养教学研究机构执行;对于辅修专业,则需要学校统一协调、规划,其操作难度更大一些;对完成全部辅修课程并结业的学生,可由学校教学管理机构颁发辅修专业证书。

四、结语

在后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式微与新闻教育的艰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包括学界和业界的大多数专家既不认同报纸的消亡,也不同意新闻教育的终结。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都需要新闻,新闻教育也就不会消亡。在当下的环境中,一般的新闻人才已经高度饱和,甚至开始过剩,如果继续培养一般的记者、编辑,他们难以在未来的新闻业找到合适岗位。相反,在信息泛滥的后大众传播时代,具有辨识真相能力,能够制作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端新闻人才,仍然是社会的明灯、行业的明星。新闻教育培养卓越人才,超越平庸,走向极致,是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一个端点。

新闻教育改革发展的另一个端点、另一个方向是面向社会实施新闻素养教育。当下网络假新闻泛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下降,新闻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大众实施新闻素养教育。其核心在于培养一种辨识信息真伪,追求真相和真理的能力。当下,美国新闻院系已经从两个方面落实新闻素养教育。一方面就是像加州伯克利分校一样开展暑期项目,让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系统选修几门核心课程获得一个辅修学位。另一方面是像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那样,让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兼修新闻学专业,获得第二个学士学位。美国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普遍包括新闻采写、公共演讲、传媒和社会、媒体制作和公共关系等内容,这些对于学生提升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构建公共关系能力等非常有帮助,因此广受欢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辅修专业并不培养专业记者,而是致力于培养非新闻专业学生基于信息传播、沟通能力的新闻素养。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新闻素养,都是学生成为公民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除了教育规律之外,决定未来新闻教育走向的重要因素是市场。一方面,新闻受众的注意力和需要决定新闻传播行业生产的内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学生就读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对新闻传播行业而言,媒体的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对于新闻教育机构,则主要看其教学规模、教学质量和资源、经费的筹措能力。当下,传媒市场是一个扭曲的市场,由于平台媒体的垄断,很多市场化的小型媒体、传统媒体盈利艰难,停业关闭的速度在加快。对此,中国的传媒与教育市场需要政府加以引导,社会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以提升受众的信息消费品位,媒体和高校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

〔罗自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视听传播和新闻教育;马潮技,北京凝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信息资源管理〕

〔特约编辑:涂凌波〕 OeQTyrxVWH1QWbJrDmD+7a8Yh7Ynl5a+MwuZlgoEya914FoF2FUuU0iM7Hdz1qg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