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物种在演变

如果现在吃一下人肉,味道会怎么样呢?

说这样的话,也许会招来很多人的嫌弃:“你想干吗?太不像话啦!”

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我是设想“假如自然界有专吃人肉的怪物……”。

如果真有这种怪物,它们会感觉到近年来人肉味道的变化吗?

也许无论我怎么说明,都会被别人指责“你太可笑啦!”。

其实,这是我周末哪里也没去,在家中躺着睡觉时突然闪现的念头,希望大家不要吹毛求疵!

我当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人类总是去捕捉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并加以烹饪,且食谱非常宽泛呢?

如果人类站在自己被捕捉、被烹饪的立场上考虑呢?

也就是说,换位思考可能会产生与原先截然不同的观点。

就从吃鲱鱼说起吧。

以前,特别是二战后不久,北海道粮食供应不足,所以人们经常吃鲱鱼。

当然是原封不动地烤一条生鲱鱼,烤熟了浇上酱油吃。

当时的鲱鱼身上油多,用火一烤,油就“滋滋”地往外冒、往下滴,烤鱼的金属网甚至会燃起火焰。

烤鲱鱼很好吃。市场上卖鲱鱼的比比皆是。

每顿饭的米不足,吃两三条这样的鲱鱼就饱了,热量也足够。因此,自己在那个闹粮荒的年代没怎么觉得挨饿,很顺利地熬过来了。

然而,现在鲱鱼的供应情况发生了变化。

以前在北海道西侧的海域,数不清的鲱鱼成群结队,据说有的区域因雄鲱鱼在交配时排泄了大量的精液而变成了乳白色。然而,现在这一带已难觅鲱鱼的踪影。

现在市场上供应的鲱鱼大多产于太平洋东部或俄罗斯近海。

这种鲱鱼很不好吃,主要是没有油,干巴巴的,吃起来有种长期冷冻保存过的鱼的感觉。就是用火烤,也没有油珠滴下来,更不用说烤鱼网会燃起火。

对于当年吃过烤鲱鱼的人来说,现在吃的哪是鲱鱼,应该说吃的是像鲱鱼的鱼,当然就不想买着吃。

想不到仅仅过了四五十年,鲱鱼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物种的变化,也发生在水果和蔬菜上。

比方说苹果,过去给人的印象是青而酸。现在的苹果却是个大味甜,甚至甜得令人发腻,有时连一个都吃不下。

西红柿也是,过去的西红柿有一股独特的味道,咬一口汁液就流出来,酸甜可口,个头也大小不一。

现在的西红柿外观非常漂亮,个大,红得透亮,却没有西红柿那独有的味道,只是让人觉得自己在吃一种色红、无味、有水分的东西。

至于黄瓜,大部分直而细长,好看却没有清香的气味,和带点绿色的细长萝卜相差无几。

这些果蔬是从何时变成这样的呢?

当然,冲水果和蔬菜发牢骚没用。

因为这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使之变成了这样的东西,它们并无责任。

许多物种在几十年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人细思极恐。造物主是以怎样的心态注视着这些变化呢?

若干物种在变化,而人类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假如自然界真有喜欢吃人的怪物,它会怎么说呢?

可能它会这么说吧:“哎呀,现在的人嘛,已经完全变了。”

虽说都叫作人,但以前的人有倔强的,有油腻的,还有撒娇的、叛逆的,可谓形形色色。

有的人生命力特强。剥下他的皮,他还会对抗;拧掉了手脚,心脏还在跳动。

若是将这些家伙用火烤,估计油会“滋滋”地往下滴,无论是煮还是烤,都有人独特的味道,很值得吃。现在的人却变化大了。

现在的人身材细长,面目也相当漂亮,过去那种流着鼻涕的小家伙和手脚受伤溃烂的家伙基本不见了。

现在的人看着好看,吃一下却十分乏味。

是因为成长条件太好,还是因为过分保护?不像是能吃的东西。

总之,过去那种有特殊味道、有一定“吃头”的人变少了。

特别是年轻人,更差劲。男的不鲜活,浑身上下净是脂肪,而女的骨瘦如柴,青筋暴露,显得很寒酸,怎么看也不像是可口的东西。

看来今后不宜简单地使用文明或科学这一药剂来育人啦,要在自然条件下放养和培育人类这一物种。

出产这样的人类会费工夫,而且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但这种真正富有人味的人才是好人,才是“可口”的人。

隐匿在森林深处的食人怪兽或许边说着这样的话,边注视着人类的发展。 z5P7PGxlZTsDJeB9AURKElz6l5MRhbJl5ozo90Ss9XR7vTVUg8rBdd4I7Re6nZy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