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本书写作之时,正值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作者的前东家华为,在疫情肆虐和美国持续加压打击的艰难局势下,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4458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达6.1%,虽然销售收入略有下降,但整体经营结果是符合预期的。而在2022年8月华为内部的一次讲话中,任正非提到,全球将面临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发展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以期度过未来的危机。任正非强调:“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任正非作为有影响力的一线企业掌舵人,在寒气中的这句呼喊,足以令业界神经紧绷。危机忧患意识很强的任正非,提出收缩战线准备过冬,这类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而且据以往经验,每当他发表危机言论,要求华为全体准备过苦日子的时候,似乎业界也能看到苦尽甘来的希望了。从这种角度来看,任正非的“寒气论”是警钟,更是走出本轮周期谷底的战鼓声,激发华为整个组织的活力。

在面对外界的重重困难时,华为为什么能精神抖擞,活力充沛,坚挺如一?作者认为其关键在于根植华为深处的生存基因密码,让华为能够不断自我学习和进化,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推进管理变革,让组织始终充满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全营一杆枪”,这些表达是华为对组织活力最形象、最直观的描述。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内部往往会陷入内卷,部门墙高耸,形式主义作风盛行,组织丧失活力。如果企业想要基业长青,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和持续领先,就需要在组织形态上表现出相应的柔性与活力。

不同于一般企业,华为长久以来就有一套自己激发组织活力的方法。以任正非为代表的华为领导层,最擅长做三件事,“看准方向,管好干部,分好钱”,这是华为最核心的“三大法宝”。华为早在其他企业认为“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之时,就振聋发聩地提出:“人才不是华为的财富,对人才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才是华为的财富。”

如何吸引“才能卓越,认真负责,管理有效”的干部和人才,并让他们在华为持续奋斗,这是华为成功的最核心密码。

为此,华为管理层经过多轮认真研讨,总结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的企业价值链,最后提出了企业要成功,整个组织必须要“全力创造价值,正确评价价值,合理分配价值”。企业价值的循环,就好比企业的“任督二脉”。当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企业各组织单元就能不断获得负熵,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员工在愿景和使命的感召下,形成合力往一个方向行动做功,从而实现“令出一孔,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作者在华为奋斗近二十年,经历过多个体系和岗位,对华为人“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奋斗精神有着深刻的感受。华为的协同力来自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的系统设计所构建的一套不依赖人的组织运作体系,它使得每位华为人都能融入其中,并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近年来,我们德石羿一直致力于沉淀与输出华为知识资产和管理经验,为众多大中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工作。为此,作者与团队根据华为吸纳和总结的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发出了SDBE领先模型,涵盖战略规划、战略解码、经营计划、执行管理,形成从战略到执行的闭环管理。在SDBE领先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解出组织需要的六大战略能力:领导力、战略力、洞察力、运营力、执行力和协同力。我们坚持用SDBE领先模型,配合“战略六力”的辅助,助力众多企业持续提升核心能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导者。

本书是对“战略六力”中协同力的深入解读,内容包括组织、人才、绩效、目标、薪酬与激励管理等几大核心模块。任正非曾戏称,他毕生的精力和实践,就是让企业内的知识分子群体通过团队协作胳膊肘一致向外,去争取胜利。

企业的成功,需要清晰的战略战术和完善的运作流程,更需要人人奋不顾身地努力。这来自企业每个主管和骨干的无穷活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激发每个员工的活力,又避免他们像布朗分子般进行无序运动,在企业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的牵引下,通过有效方法形成合力,牵引各种要素有效做功,就是协同力的本质。

作者与团队将华为多年的实战经验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又根据在众多企业的咨询实践,策划、编写了本书,也同行业内外企业进行了一些分享和交流,期望对读者能有一些借鉴意义。本书共分为9章,分别为群体奋斗文化、驱动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设计、个人绩效管理、目标协同作战、全面激励管理、薪酬体系设计和组织充满活力。本书系统阐述了华为激活组织活力的方法论和具体案例,同时融合了我们在咨询服务中的一些实践工具,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华为“令出一孔,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底层逻辑。

作者提出了本书整体大纲和写作思路,并进行了文稿整体的写作。江辉和廖成龙两位老师在写作过程中,帮助查阅资料和审阅文稿。同时,为保证本书的全面系统性,还有一些老师帮助查阅了许多相关的文献与会议资料等。在此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顺利成书,也感谢我的团队在课题研发中的思想碰撞和辛苦付出。

秉持着开放进取的心态,作者希望能与行业内外的众多企业家、管理专家进行交流探讨。本书虽然经过了细致详尽的策划与写作,但仍可能存在错漏甚至谬误。书中的争议和不足之处,还需广大读者多多包涵,并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供我们改正。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朋友们带来积极的思考与启发,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感谢大家!

胡荣丰
2023年6月 bi0+6xStNfiV78v+XeziPCnnLw4qMBn8tuTwt7PwYpQJEnjIdW+xAOtr2xVc/4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