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接管与整顿,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恢复,但是,还存在发展重点不明确、政治思想教育薄弱、教学质量不高、不能为高等学校输送足够的合格的新生等问题。 由此,全国中学教育进入到了一个改进与发展的新阶段。
从1951年起,为了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石门中学开始实行“县区党政领导人兼任” 的制度,先后由南海三区区委书记赵钊、钟仕诚兼任石门中学校长。通过直管校务,共和国新教育方针得以从上至下地贯彻到学校的各项教学改革措施之中,从而保证学校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框架中运行。
“坚决改造,逐步实现”是当时对待旧教育的方针,而确立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为工农开门”则是革新教育的核心问题。1951年,规定中学的办学宗旨是“使青少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1954年4月,又进一步指出:“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 根据这一思想,石门中学开始改造旧教育体制,包括撤销训育处,改设教导处和总务处,负责主持和具体管理学校日常工作。在课程方面,废除国民党设立的“党义”“公民”“童子军”等科目,删除旧教材中反动反科学的内容,使之与国家建设相联系。同时,增添“政治常识”课程,具体包括“踊跃支前”“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 1952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使各级中学开始有了可供统一执行的教学计划(图3-11)。
图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海县中学教学计划(选自《南海县教育志》,1989年油印本)
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向工农开门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更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政治任务。广东各级政府接管学校后,曾采取规定招生录取比例、适当放宽入学年龄、设立人民助学金、同等分数优先录取、先补习后转为正式生等办法,努力增加学生中工人和贫雇农子女的比重。至1952年底,全省工农家庭出身的学生,初中达到65%,高中达到39%,大专院校增加到30%左右。 作为石门中学初中毕业校友,后为著名水利史专家的黎沛虹曾自述,1951年他从石门初中毕业后,以一名穷苦学生的身份报考当时的广东省高级工业学校。这是一所免费学习且由国家供给食宿的学校,当时报名有一两千初中毕业生,却只录取150人,录取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但他所在初中班参加考试的5名贫苦学生全考上了。 这固然可以归功于石门中学上乘的教学质量,但也与“教育向工农开门”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图3-12)。
图3-12 南海石门中学1954年度初三丙班毕业同学留影(摄于1955年7月)
在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向苏联学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便提出,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的经验来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1951年4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号召学习苏联,并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世界教育史》等书发给会议代表。此后,全国各级学校掀起了学习苏联教育的热潮。
这股学习苏联、革新教学的热潮,在当时的教学改进工作上有诸多体现。如健全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外语、自然、音乐、美术、体卫各科教研组,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学习,规定同级同科的教师在各自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集中备课,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语文等主科教学得到加强。数学分为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科目,语文也一度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门课程。英语被砍掉,改教俄语。 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参加备课、听课、评议教学等活动,检查教学工作情况,总结交流经验。教研组提倡启发式教学,普遍采用凯洛夫《教育学》中论述的“五个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原则、可接收性原则、可巩固性原则),并推行“五个环节”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试行五级记分制(图3-13)。
图3-13 石门中学学生学籍表(20世纪50年代)
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时巩固新政权的形势需要,也是全民马克思主义普及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借助外部社会政治运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此时期开始转为由石门中学内部主导。“一方面,教师经过了思想改造,思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党能够腾出较多的干部,派进学校加强领导,并逐步分别建立党、团少先队组织” ,基于此,学校组成了以党政领导为核心,以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队干部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辅以时事政策教育、学生守则教育、团队教育等。 具体而言,有如下特点。
一是班主任的角色得到凸显,作用得到加强。当时石门中学规定,分级组织班主任工作组,学校发给每个班主任一本工作手册,作为班主任工作笔记。校长还会每周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和布置每周的工作。 二是德育教育经常化。主要通过贯彻1955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学生遵规守纪、自尊自爱的好风尚开始形成。
关于当时石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颇有几则鲜活生动的故事记录于校史档案之中。如1954年,曾经在饭堂吹遍一时的抢饭之风基本消灭,曾经平均每天有七八斤饭粒丢在地上的现象,经过爱惜粮食的教育,已下降至平均每天一两斤。 二乙班区毓秀等全班女同学被夜半大风惊醒,自动披衣起床,关闭全校课室的窗户;朱伟强同学在严寒的冬天奋不顾身跃入河中,抢救失足溺水的同学;三戊班杨灵心同学发病一个月,全班热情组织力量为他补习功课;由于天气突然变冷,留校同学自动找棉衣送到离校七八里路的火车站等候参观展览会回来的同学穿 ……类似这样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蔚然成风。
这一时期,石门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之所以不断涌现,除了班主任工作加强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因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954年上半年之前,石门中学青年团的力量还很薄弱,1949年底至1951年只有学生团员4人,教师团员1人,没有成立支部,学校与附近的六联乡、黄岐乡、秀水乡和黄岐税所等单位成立一个团支部。 至1953年才独自成立团支部。同时,团组织开始向全校公开,教师容羡(副教导主任),学生杜启殷、邓全胜先后任团支部书记。从独立建立团支部开始,团组织大力推进青年教育工作。全校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团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掀起了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创造条件争取参团的热情。很多同学在入团宣誓大会上争先上台,表示争取进步。 至1954年,团员发展到60多人,并于当年下半年成立团总支,下属学生团支部和教工团支部。1957年,团员超过百人,成立团委会,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得力助手(图3-14)。
图3-14 石门中学初二年级第二团分支全体团员合影(摄于195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