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传奇的宁德功

1

母亲柳春向宁徙描述过她父亲宁德功的威仪,讲述过他的为人,不相信返川失踪的宁德功会变心。

宁德功何许人也?他是武京官从八品典仪,能文能武,二十来岁便做了康熙皇帝的贴身卫士。又因吃了豹子胆,敢到后宫与宫女柳春同床共枕,被抓了个正着,按律当斩。康熙皇帝念他护驾有功,不杀他反升他为正七品,命他即赴四川省重庆府荣昌县任知县,一年后返京述职,再决定其赏罚。

宁德功是来自闽西的客家人,生性志远好动。他先祖是中原人,因天灾战乱,自东晋“五胡之乱”始,历经五次大迁徙,到达福建闽西定居,先为主后为客,当地官府、土著称之为“客家人”。他知道客家人的优异秉性,成就过不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

宁德功早就想跳出京城的高墙深院,却万般牵挂遭受了严刑的柳春。

2

宁德功驱马直奔荣昌县上任。到任后才发现,昔日的天府之国竟破败荒凉、满目疮痍。荣昌县连个县衙门也没有,是在前任知县借住的一户民居里办差。那民居的主人来讨还房子了,他只好听从副手程县丞的话,去了城门上破旧的塔楼里办差。不辞而别的前任知县早不知去向。性子火烈的他跺脚叫骂,又无可奈何。皇命在身,他未敢怠慢,事必躬亲,却无用武之地,这个巴蜀小县只有几千人丁。

一年期满,宁德功委派程县丞主事,要去拜见皇上。程县丞说:“县里穷,没有轿子,只能用滑竿抬你出川,但是川境蛮荒,坐滑竿也不安全。”

宁德功说:“不用,我一介武夫,就骑马进京。”

宁德功与随行的跟班骑马出重庆府后,一路苍凉,尸骸遍野,荆棘拦道,大片荒置的地里长满比人还高的野草。这日,他二人走得人困马乏,饥渴难耐,看见了鹿群,大者如马,欲射杀充饥,那鹿群却早没了踪影。

3

黄昏时分,在人烟稀少的居安镇寻得一姓焦的屠夫家投宿,还没进门,他那跟班便踉跄倒地,气绝身亡。焦屠夫喝道:“你别碰那尸体,他头面红肿,定是得了‘大头瘟’。”

宁德功便找了块篾席包裹,扔去远处。他伤感不已。晚上,他在焦屠夫家吃到肉食,不想竟吃到了人的手指头。

枯瘦如柴的焦屠夫哀叹:“大兵之后,必有凶年。人些死的死逃的逃,田土全都荒废,幸存的人靠吃野菜、树皮、草根求生。可怜啊,我那小弟两口子逃去了深山,我大女儿和三娃被老虎吃了,二娃、四娃得‘大头瘟’死了。”

宁德功好生同情,他知道,那些因战乱逃命深山者,靠打猎防虎度日,男的成了飞人,女的成了白发女;人丁减少,则兽患酷烈;那老鼠传播的“大头瘟”万般凶险,凡接触者九死一生。

宁德功问:“你媳妇呢?”

焦屠夫道:“她饿死前跟我说,焦家就剩得你一个人了,你把我吃了吧,求得条活路,再接个老婆,以免我焦家断后。”

宁德功听得心惊肉跳,他听说过人相食之事,不想自己真遇上了。掏出两锭银子给焦屠夫,说:“这里荒无人烟,又有瘟疫流行,不是长留之地,你快带上这银子去重庆府谋生吧。你千万要牢记你贤妻的遗言,让焦家的香火永存,让后辈们发奋读书,重振家业。”焦屠夫感激万分,谈话间方知他是荣昌县的知县,跪拜,连呼恩人。

次日辞别时,宁德功将跟班骑的那马儿留给了焦屠夫,叮嘱他快些离开此地,自己骑马去向跟班的遗体告别。“啊!”他厉声惨叫,他那跟班的遗体只余下几块残骨,周围有老虎脚印。皇命在身的他未敢去碰那染病的残骨,下马叩首祭奠。

悲痛不已的他更是心急如焚,飞骑进京。

4

星夜赶到京城的双眼敖红的他催马直奔宫廷。时值早朝,晨辉抹红了黄瓦红墙、雕梁画栋的北京紫禁城。城南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高低错落,犹如五峦端立。那三层须弥座建筑的太和殿四周的白玉石栏杆被晨晖抚柔,栏杆柱头上吐水的螭首、多姿的装饰都一抹桔红。熟悉宫廷的他看着感叹,大清皇宫是何等地气派。心里却万般哀凉,巴蜀大地如今是一派凋零啊!按说,他这种七品小官是难以便面见皇帝的,可他不同,在宫里当过差的他有圣上口谕,命他赴川一年后返京述职,他有急事大事要向皇帝奏报。

卫士认识他,领他去了太和宝殿。

裹挟阳光的他走进富丽的金銮宝殿,但见七十二根雕龙金柱顶梁立地,群臣肃立两厢,义亲王正站立当间慷慨陈词:

“皇上,恕臣直言,由朝廷颁诏移民填川史无前例,将会遗患无穷,花费巨大的钱财不说,还会出现诸多不可预料不可驾驭的困难。”

温、卢二卿急了,出列拱手,大声疾呼:

“皇上,眼下四川最缺的是人,移民填川乃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皇上,唯有如此,巴蜀复苏才能有望!”

宁德功听着,心里喊好,渴盼圣上明断。那义亲王又高声奏道:

“皇上,偌大的四川省是个填不满的大窟窿,会掏空朝廷库银的……”

宁德功听着,七窍生烟。一派胡言,四川只要有了人,啥事都可以办,人是可以创造财富的。火爆脾气的他忍不住了,出列快步上前顿首:“罪臣宁德功叩见皇上,臣遵皇上口谕前来述职,臣有十万火急的大事奏报!”

康熙玄烨一怔,想起来:“是宁德功啊,你来得正好,快将你去四川一年的所见所闻如实奏来。”挥手让义亲王和温、卢二卿退下。

宁德功身心劳顿,口干舌燥,沙哑声奏报在川的所见所闻,说到在焦屠夫家所遇之事时,康熙震撼:

“啊,不想竟还有人相食之事!”

宁德功说:“有的。居安镇就有杀人吃、卖人肉的,有人将人肉做成腊肉以度饥荒。”哀叹,“外地的米价才三钱一斤、肉价七钱一斤,而饥荒的四川,一石谷子卖到了四十两银,一斗糙米也卖到了七两银,根本就买不到肉。成都、重庆和我那荣昌县都闹匪,又‘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等大疫不断,死者朽卧床榻无人掩埋,人皆徙散,数百里没有人烟。老虎下山渡水入城,各州县都可见老虎,我就亲眼看见一只吊睛白额大虫登亭长啸。”

群臣皆惊。

康熙听罢宁德功所奏实情,悲憾万分:“唉,不想我天府之国、泱泱大省竟破败到如此地步。那成都、重庆是何等繁华之地,竟然成了老虎出入、瘟疫流行之地了!”

太监谕顾抬手抹眼,宽慰皇上保重龙体。

康熙节制悲憾,问:“宁德功,你亲历四川一年,朕问你,明末,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烈,四川人有否记载他剿四川的书籍?”

宁德功答:“没有。我专门了解过此事,打问过当地的老人、学究,拜见过重庆知府和四川布政使。臣以为,张献忠在川不过几年,而明末清初四川的大规模战乱却持续了三十四年,四川之祸主要在于长年战乱、瘟疫、外逃等诸多原因。明末兵燹以来,人丁锐减,田土荒芜,丛林繁生,才有成百上千只老虎横行四野。”

康熙哀叹:“不想朕那西蜀一隅竟如此地多灾多难。咳,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我那巴蜀大地自汉唐以来就生齿颇繁,烟火相望,现在却人丁口稀若晨星,荒如大漠了。”

宁德功点头:“陛下所言也是。顺治十六年,我大清将士一举攻克成都,先皇颁诏,在四川邻近的陕西招民入川垦荒,却遇‘吴三桂之乱’,时达七年有余,致使移民受挫。四川战乱后,省府成都的全城人丁只剩七万,一些州府的人丁十成只剩一二。”

康熙说:“吴三桂之乱是其原因,而朝廷的举措实施乏力也是其因由。”

宁德功附和:“皇上圣明。”又说,“欲要巴蜀复苏,人最为重要,只要有人,巴蜀复苏是有望的。”

康熙问:“宁德功,你以为四川复苏需多长时日?”

宁德功道:“恕臣直言,还得数十以至近百年,没有上百万移民填川,四川实难复苏。”

康熙面露不悦。

义亲王愣眉摇头。

宁德功见龙颜不快,后悔不该直言。又想,我主圣明,应该理解臣之实话实说。当年,张献忠率众入川称帝,国号“大西”,定都成都,谓之“西京”,朝廷震怒。那时候,明军滥杀、清军滥斩、地方豪强乱夺、乡村无赖杀人邀功、张献忠杀戮清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之战、清剿吴三桂之战,四川成为惨绝人寰的战乱之地。拱手道:

“皇上,天府元气大伤,得下猛药大补,移民大举进川乃唯一大补之妙方。而要让上百万的移民进川,没有长久时日是不行的。”

温、卢二卿点首。

康熙面露不悦是因为宁德功说的是实言,他清楚,自他登基以来,历经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得以平息。一批批新任官员赴川走马上任,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心中,四川不知是何等地广土肥。而当他们到任之后才发现,昔日的天府之国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就向他上了奏折:受皇上派遣,臣赶赴饱受战火摧残的四川上任,决心一展宏图,以不负圣恩。及至到任后,却难建功业。天府之地满目疮痍,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下臣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受皇上差遣,唯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也。臣等终日思索,寻找良策,今斗胆向皇上进言,为复苏四川大省,唯有招徕移民填川,垦土重建,别无其他良策。之后,他又接二连三接到温、卢两位朝臣和在川地方官员的类似奏章。他坐卧不安,犹豫难决。他犹豫是因义亲王等大臣的强烈反对;而力主移民填川的温、卢二卿的慷慨之言也在理。他双方的意见都听,也担心进川路遥,会有移民因盘费不济,中途困厄,求助无门,率而为匪。他的这番犹豫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咳,这事不能再拖了,不能再议而不决了。此时里,宁德功的话更使他警醒,倍感事情的紧迫,他其实已经令人在草拟招民填川的诏书了。他没有当庭决断,挥手退朝。

宁德功好生失望,出太和殿后,久久不愿离去。他站在高高的白玉石台阶上,眼目越过阳光辐照的重重殿宇朝西南方眺望,眺望遥远的四川,想着西蜀的破败苍凉、川民的痛苦煎熬,心里刀割般痛,决意冒死进谏,说服皇上尽快下诏填川。

5

太监谕顾向宁德功走来,说是圣上传他。他求之不得,跟了顾谕走。

谕顾知道他去四川的因由,说:“你小子有福,与那漂亮宫女柳春犯了事儿,反倒升官。”

宁德功道:“我这哪是升官,分明是我皇罚我。”

谕顾道:“你那脑袋总算没丢,皇上时常念叨你呢。”宁德功心生慰藉,也惊骇,我进川一年,无有业绩,圣上定要罚我。又想,自己受罚事小,四川复苏事大,急着面圣。

康熙皇帝在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御花园里踱步,忧心忡忡,见谕顾领了宁德功前来,说:“宁德功,走,看看朕抄写那诗去。”

宁德功哪有心思看诗,跪拜:“皇上,臣……”皇帝已抬脚走去。谕顾就拉起宁德功跟了走。宁德功跟了皇上来到养心殿,御案上摆的那宣纸墨迹未干。

“宁德功,你念。”康熙说。

宁德功只好念:“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康熙道:“你去的四川是天府之国,成都是蜀国的故都,这是诗人陆游描写的成都当年的美景。”宁德功拱手欲言。康熙又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咳,李商隐这首诗,引来浓重的离人愁绪啊。”盯宁德功,“你去那荣昌县属重庆府管辖,知道吗,重庆府曾经是明玉珍称帝的大夏国的国都。”

宁德功道:“臣知道。皇上……”

康熙对谕顾说:“赐茶。”谕顾就招呼小太监端了茶水来。宁德功诚惶诚恐接过茶碗。康熙蹙眉:“巴蜀之事,朕心甚忧。你且先喝口茶,慢慢道来,你是来自荣昌县的知县,朕要细听你为官一县所做的业绩。”

宁德功渴极,喝茶,目视康熙:“皇上,恕臣斗胆直言,这一年,我奉旨去荣昌县办差,除后来购得一所旧房院做县衙门外,别无其他业绩可言。”

康熙吃惊:“荣昌县竟然连县衙门也没有?”

宁德功说:“确实没有。”

康熙摇头:“你去之前,朕便知晓,你那前任知县搜刮民财后逃之夭夭。”盯宁德功,“你不会也跟他一样吧?”

宁德功一悸,拱手道:“臣不敢。”

“你那可炫耀的业绩就是购了个县衙门?”康熙严肃了脸。

“正是。”宁德功说。

“是贪赃枉法的钱所买?”

“不是,是下臣勤奋、公正办差,当地百姓自发筹资购买的。”

“真话?”

“真话。”

康熙踱步:“我且信你的话。”又止步问,“你文武双全,又勤奋、公正办差,为何没有业绩可言?”

宁德功说:“臣已尽全力。臣寻思过,主要是缺人,人丁实在太少了。荣昌县有座名寨,叫路孔寨,先前很是繁荣的,我去看时,街市破败,十室九空。唉,人少了就少人气,事情难办。”

康熙沉思,叹曰:“你说的倒也是实话。”

宁德功说:“皇上,臣盼‘招民填川诏’尽快下发,期盼四川早得复苏!”

康熙颔首:“宁德功,你这话朕记下了。咳,朕也坐不住啊,频召百官议事,下令朝臣献策,已经在着手草拟‘招民填川诏’了。朕拟令湖广、两广等外省移民大举填川,同时,颁布其相应的鼓励办法。比如,凡愿意入川者,将其地亩给为永业;贫民携妻室子女入川者,准其入籍;对招民入川有功的官员给予升迁奖励;移民垦荒六年后方征税,滋生的人口永不加税;移民进川者,由其原籍官员和四川官员共同移送核实、登记户口、编入保甲,等等。你以为如何?”

宁德功激动,这正是他要建言的:“好,圣上英明!”

康熙苦笑:“唉,四川未得复苏,朕是终日不安啊!”

宁德功自责:“皇上,臣无能,没能为圣上分忧,臣甘愿受罚。”

康熙盯他:“宁德功,你呢,也算是尽心尽力了。朕呢,不奖你也不罚你,你赶紧回荣昌县效力去吧,你务必要随时向朕禀告实情。”经与宁德功的交谈,他觉得此人是个可用之才,欲使之成为西蜀一隅执行自己意志的卒子,身居皇位的他需要听到来自下层的真言。

宁德功顿首:“谢皇上隆恩,臣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拜见圣上后,宁德功要去见一个人。谕顾知道他要见何人,对他说:“柳春怀孕了,早被赶出了宫门。”

宁德功急了,担心不已,问:“公公,你可知她去了哪里?”

谕顾叹曰:“听说是去了福建老家。”又说,“宁德功,你可要公私分明,且别要因私事儿而误了公事儿。”宁德功点头,向谕顾叩谢、道别。

6

尽管圣谕切切,急于返川的宁德功还是绕道去了闽西老家。他实在思念柳春,担心她和腹中孩子的安危。他对也是闽西人的柳春说过他那老家望月岭的土楼,孤儿的柳春定是去了那里。到家后,果真见到柳春,见到他那出生不久的幼女,悲喜万分,当日便与柳春拜堂成亲。

他好喜欢自己的宝贝女儿,抱了她亲吻,为女儿取名时,他对柳春说:“夫人,我去四川安定下来,就接你和女儿过去,我女儿注定要远徙,就取名宁徙,你看如何?”

柳春点头:“你当父亲的说了算。”

宁德功笑得响亮:“我的乖乖女儿,你娘说为父说了算,好,就这么定了,你就叫宁徙了!”狠实亲吻女儿。

柳春叹道:“咳,女儿小小年纪就要饱受迁徙之苦。”他笑说:“不怕苦吃苦一阵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柳春含泪笑:“倒也是。我呢,就指望和你永远在一起,指望全家早日团聚,再苦,我和女儿都承受。”

宁德功在家小住几日,踏上了去川的归程。

7

此时,《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颁布,昭告天下:

朕承先帝遗统,称制中国,自愧无能,守成自惕。今幸四海同风,八荒底定,贡赋维周,适朕愿也。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辟,田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虽征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费,尚起江南、江西,助解应用。朕甚悯焉。今有温、卢二卿,具奏陈言:湖广民有毂击肩摩之风,地有一粟难加之势。今特下诏,仰户部饬行川省、湖广等处文武官员知悉,凡有开垦百姓,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俟开垦六年外候旨起科。凡在彼官员,招抚有功,另行嘉奖。

康熙三十三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七日诏

自此之后,各省移民大举入川。

那日,康熙与义亲王和温、卢二卿谈到“招民填川诏”之事。义亲王摇头发叹,说是吉凶难卜。温、卢二卿却极力称道,此乃圣上英明决策,是极有利四川复苏的。现今各省移民响应朝廷诏谕,正源源不断拥入四川,四川的荒田有人开垦了。康熙展颜,期盼四川早日复苏。他清楚,“招民填川诏”中的举措已付诸实施并初见成效。他不清楚的是,有的举措在执行中走了样,有的举措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的增添而不适应了。比如,那些“永不”则不可能“永不”,以至于生出啼笑皆非的事端来。

宁德功没有回到荣昌县履行知县之职,都说他途中艳遇,乐不思蜀,多年不见踪影。圣上得知,盛怒,这等辜负朕心的花心之人,竟敢将复苏四川的天大事于不顾,专事儿女私情,留他何用,下令缉拿问斩,却一直未能归案。

倒是他那宝贝独生女儿宁徙,踏上了去川的万里征程。

8

母亲柳春说:“你父亲呢,就是脾气暴躁些,为人却忠厚、爽直。他给我发过誓的,上不负圣恩,下不负川民。他说,他之所以急着回川,是要为复苏四川出力,待他安顿好后,就接我们去跟他一起安家置业。他还说,万一他遇不测,我们也要进川置业。他说,我们母女是他这个地方官的妻女,得要做移民填川的楷模。”宁徙更急切要赴川寻找到父亲,父亲的音容早已在她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她觉得父亲一定还会在人世,他的失踪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想着,昏昏然入睡。是腹痛使她惊醒过来。

腹痛剧烈而频繁。

宁徙大口哈气,月辉映照她那张缀满汗粒的脸。她痛苦地低声哼吟,咬牙使尽全力,那急于脱离母体的婴孩伴随胎血“哇哇”坠地。撕心裂胆的疼痛令她呼吸急促、头晕目眩。脐带还连着婴孩,血水流淌,她觉得自己就要死去。倔强的她俯身用牙咬断脐带,咬了满口血水,发现竟是一对龙凤。啼声发自女婴,男婴没有声息,她心里发悸,难道是个死婴?挥手照男婴屁股狠抽几掌,“哇……嗯哇……”男婴用哭声宣告了他的降临人世。她凄然笑,“刷刷”撕开衣裙,包裹好两个婴孩,按出生先后,取名为常光莲、常光圣。孩啼声惊醒了庙内沉睡的人们,男人女人的头伸进来,男人被女人赶开。女人们进来相助,有个女人送来米羹,倒进她身边那青花瓷碗里,啧啧连声。她身边的长子常光儒还在熟睡之中。

9

微曦初透,船老大叫醒众人,喝道:“船漏了,我带各位客家到下一个渡口去找船。”屋漏偏遭偏东雨,移民们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只好跟了恶脸的船老大沿荆棘丛生的江边道走。

这支凌乱的疲惫不堪的队伍里,最苦最累的是宁徙。她背着常光莲、常光圣,抱着常光儒,挽了行囊走。几个好心的家乡女人伴随在她身边,那个送她米羹的女人哀叹造孽,接过她手中的行囊,她好生感激。

痛苦至极的她反倒啥也不怕了,紧跟队伍走进密林。

林间传来响动,“刷!”一声响,树上飞下个蒙面汉子,夺了她怀里的大儿子常光儒腾身上树,消逝在密林里。雪上加霜,大难临头,她疯狂喊叫:“儿子,我的光儒……”恶脸的船老大从队首走来,喝道:“别嚎丧,老子跟你说,这是飞人,娃儿是找不到了。”

10

常维翰引虎进老林时,他一心想的是保住年轻的妻子和幼儿。精疲力竭的他在老虎向他扑来的一刹那,奋力挥刀,刀尖刺进虎腹。杀死老虎后,他怒喝虎血,赶回原处,早不见了妻儿和移民队伍。“宁徙,儒儿……”他悲怆呼号。山道上空无一人,只那担子还在,赶紧挑担朝山下走,他母子定是跟随移民队伍下山了。常维翰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杀死老虎,宁徙那话对,人的能耐大。走不多远,遇见了土匪。领首者是豹眼黑眉、赤胸亮臂的孙亮:“识相的,留下买路钱来!”他叫苦不迭,扔下担子,抽出腰刀相迎。只几回合,上前来的两个土匪便倒在血泊之中。孙亮勃然大怒,瞠目持枪上前,二人你来我往厮杀,不分上下。

“算你厉害!”孙亮收枪道,“老子姓孙名亮,敢问好汉大名?”他收刀答:“鄙人姓常名维翰,自福建闽西老家冒死来川置业,还望好汉高抬贵手,放我一马,日后如能发家,定来致谢!”他说了妻儿离散、途中杀虎之事。

孙亮将信将疑,招呼弟兄们跟他走进老林,果真见一死虎,由衷赞叹:“英雄!”定要留他入伙。他誓死不从。孙亮就喝叫喽啰抬死虎回山寨,叫皮娃子挑担,亲自护送他下山。三人来到江边渡口,乌江流江水哗哗,岸边无船无人。他鼻头发酸,在这里等船顺流而下去寻找他们?可万一宁徙母子还在山上寻找自己呢?他难以决断。孙亮劝道:“不如先在我处栖身,边找寻你妻儿边从长计议。”一筹莫展的他觉得也只好如此,心想,寻到妻儿就赶紧离开,绝不与匪为伴。

常维翰跟了匪首孙亮走。身佩腰刀的他穿“一裹圆”不开衩长袍,长袍下摆挽在腰间,裤腿塞在软靴里,全身汗透,布满血迹泥污。土匪喽啰皮娃子挑着常维翰那装有祖宗遗骸、画像、种子和米糠的担子跟在后面。

他三人翻过一座险山,来到土匪山寨前。

11

盛夏的落日如火,霞光映照群山、古树、飞瀑、山花,倒是个如诗似画之地。说是山寨,也就几栋木屋,四周围有厚实的木栅栏,当间有道厚重的木门,站着看门的喽啰和二头目郭兴。见他三人走来,郭兴道:“大哥,兄弟们正等着呢!”孙亮点头一笑,拉了常维翰进寨。

这山寨外面简陋,进到当间那大木屋时,倒使常维翰吃惊。全是黄亮的木板铺地,正首挂有“聚义厅”匾额,匾额下有太师椅和黑漆木桌,两厢摆有小桌、小凳。地板和太师椅上铺有兽皮。四围火烛明亮。孙亮让弟兄们剥虎皮、炖虎肉,摆筵席款待常维翰。吃到尽兴时,执意要与他结为把兄弟,他不从,孙亮立时变脸,郭兴抽刀架到他脖颈上,嚷叫要用他人头为被他砍死的两个弟兄报仇。他面色铁青,心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渴盼寻到妻儿的他只好违心应承。孙亮转怒为喜,他长他八岁,为兄。二人在寨堂里歃血为盟,焚香跪拜。土匪们叫好。年方十八明眸皓齿的玉霞来向他敬酒:“维翰兄弟,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她乃孙亮的压寨夫人。他喝尽杯中酒:“谢谢嫂夫人。”玉霞虽说比常维翰小三岁,可论辈分却是嫂子。孙亮呵哈笑:“对头,一家人,喝酒,喝酒!”

常维翰好是悲哀,不想自己竟混迹于匪巢。又想,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暂且栖身吧,寻找妻儿要紧。孙亮虽是土匪,也还通情达理,应承他随时可以离开。

与孙亮相处熟了,常维翰得知,孙亮是张献忠部属的后代,先前也是进川的移民,是从湖北结伴进川的,一群人走到这里时,干粮吃尽盘费用完求助无门,只好砸了鼎锅,聚众为匪。常维翰就好言相劝,劝他向官府自首,弃恶从善。孙亮闻言怒脸:“官府官府,吃人如虎,笑里藏刀,杀人不见血。老子当土匪是只抢富不抢穷的。”一口川腔,说了他就是因为官府的欺诈、追捕才逃进四川的。孙亮这么一说,倒引起常维翰共鸣。可不,自家那武馆的房院乃祖宗旧业,却被宣贵昌买通官府掠夺了。他对孙亮说了自己的这些苦衷。孙亮愤然道:“我说嘛,官患猛于虎患。哼,老子啸聚山林,就是要誓与官家为敌。”

二人说到了张献忠,孙亮的话就多。

“官家说,是张献忠屠蜀,说他发兵搜索各州县山野,不论男女老幼,逢人便杀。这是诬陷。”孙亮怒道。

常维翰道:“我也这么听说。说那献忠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近百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官朝会,引出斩之,曰‘天杀’。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论功。”

孙亮摇头:“哎呀,贤弟,你这是道听途说。顺治三年,张献忠就在盐亭县那凤凰山中箭身亡了,还这么诬蔑他,实在不公。我爷爷就跟随他征战四方,事情不是这样的。张献忠入蜀后,是听说有三次杀人较多。第一次是攻占重庆府,说献忠屠重庆丁壮万余。可那‘丁壮’乃是所俘的明军,并非是把全城民众都杀光了;第二次是攻占成都,杀的是明朝的宗室、官绅,并没有乱杀草民;第三次杀的是士子。是因为当时那些士子勾结清军围剿义军。其实呢,真正屠蜀的,一是明朝官军的乱杀,包括那些跟明军合流的‘摇黄’。二是清军长时间攻打四川的杀戮。三是清廷和吴三桂争夺川地的烧杀。唉,实是可悲,清初那三十多年的战乱,川人几乎都被杀光了。”

人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都是移民的二人饮酒长谈,竟心心相印。孙亮派了弟兄们山上山下以至于下乌江去涪州进重庆为常维翰寻找妻儿,均无果。常维翰悲伤也感动。

12

这一日,孙亮约常维翰去射猎,俩人的箭法都不错,射着了十几只野兔。骑马返回时,树上飞下一蒙面汉子,夺了常维翰搭在肩上的野兔,飞身上树。常维翰恼怒,纵身上树。那人好生灵巧,在树杈间如同飞鸟,蓦地,飞身下树钻进了丛林。常维翰突然闪念,莫非宁徙母子会是被此人抢去了?心中愤然,纵身下树追赶,追着,撞倒一个白发女,连忙俯身扶起道歉。那白发女并不答理,抽身飞跑而去。常维翰纳闷,看面像此女不过二十来岁,怎么满头白发?

孙亮跟来,说:“贤弟,别追了,那飞人你是追不上的。”

常维翰说了遇见白发女的事。

孙亮叹曰:“都是因战乱所致,这逃进深山的女人长年吃不到盐巴,头发也就白了。”

常维翰摇头叹息:“大哥,为弟我暂且不走了,一定要找到这个飞人,也许你弟媳和侄儿就是被他掳去了。”

孙亮觉得有理,也为贤弟愿意留下而高兴。

玉霞骑枣红马而来,对常维翰怨艾道:“维翰兄弟,打猎也不喊我啊。”

常维翰礼貌拱手:“啊,嫂夫人来了。”

孙亮笑道:“玉霞,下次打猎一定叫你!” +x/1BTITOQHzfosyav7twu4T8U/Yp5doqa5d98fnPehQC5hYDFx4GaeVzkTqNz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