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通天祸起

同治十三年的夏天,身为夔关监督宁承忠做了他最为痛快的事情,他在川东门户、重庆城下游河运的第二大码头万县码头扣押了六十九艘满载货物的重船。

宁承忠有权扣押违章船只,尤其不能放过霸道的洋人的违章船只。这些木船上装载的全是洋人私运的洋货,宁承忠仔细地查看过,都是些走私的洋纱、洋布、洋皂、洋化妆品、洋蜡、洋钉、洋火、洋漆、洋油、洋家具等物。

烈日引燃江面,涨潮的江水怒兽般横冲直撞,扑向江岸,撕咬停靠码头的六十九艘木船,欲将其吞噬。而立之年的宁承忠在“一壶醉”餐馆小包房里饮下大半壶白沙烧后,胆豪气壮,陡然起身,从餐桌上拿起官帽戴好,抚了抚官袍,准备离开餐馆。他掀开竹篾门帘,热浪滚滚扑来,如同走进了巨大的蒸笼里。他留恋地回看身后的吊脚楼餐馆,开始贪恋餐馆里的清凉。餐馆紧临万县码头趸船通往城区那陡峭的石梯道,热汗涔涔的上行下行的人摩肩接踵。

宁承忠穿过人群朝江边走,边走边罩目看江。

宁承忠觑眼看那些被自己扣押的在江岸边晃动的木船,为自己惹的这通天祸事得意地笑,但他的心里还是忐忑。他看见几个洋人在木船附近踯躅,比手画脚地说话。他盛怒,黝黑的长条形狼脸涨得血红,头上那顶竹编圆锥凉帽的红色帽帏、罗纱和顶珠频频抖动。他知道洋人迟早要来,但他就是不怕!他大步流星地走着,在烈日下冒烟的鹅卵石被他的官靴踩得翻飞,也使他的步态不稳。他开始抱怨起官靴不如夫人做的布鞋舒适。

宁承忠瞠目走到他扣押的重船前,两手叉腰,腰直如椽。看守船只的他那年轻副手邹胜和几个差人迎过来。

宁承忠抹去满脸汗水,高声说:“你们都给我听清楚了,没有本官的指令,谁也不许放行这些木船!”

差人们齐声应诺:“喳!”

邹胜拍响胸脯:“宁大人放心,就是天王老子来,我们也不放行!”

宁承忠挑眉笑:“你娃有种。”

河沙飞扬,那几个洋人围过来,其中有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这个近六十岁的英国人全身汗透,典型的撒克逊长颅,金发赪颜,高鼻大嘴,下巴两边蓬松的胡须因恼怒焦躁而被搓揉得如同乱麻,两颗深陷眼凹的眸子欲迸射出来。威妥玛是中国通,他深知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认为不宜把事情弄僵,他竭力压制住怒火,询问道:“宁大人,您好!您怎么无缘无故扣押我大英帝国雇佣的船只?这船上载的都是贵国民众需要的物资……”

宁承忠知道,眼前这位英国人曾在剑桥大学读书,加入英国陆军后,随英军侵华,参加过第一次鸦片战争。退伍后,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汉文副使、英国驻上海副领事、上海海关首任外国税务司、驻华公使馆汉文正使、英国驻华使馆参赞,三年前升任驻华公使,他发明有威妥玛式汉语拼音。

宁承忠佩叹威妥玛那流利的汉语,本以为他要大动肝火,不想他却如此问话,便回道:“威妥玛公使,此言差矣。您比我更清楚,事出有因。打个比方说,我要是不经过您的许可,偷运了我家的狗儿猫儿猪儿闯进你家去兜售,您作何感想?”

威妥玛捊须笑道:“好呀,送上门的买卖,我全部都要。”可实际上在他们自称的大英帝国,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未经允许闯入私宅属于犯法行为。

邹胜用手肘顶宁承忠的后腰,宁承忠发觉比喻不妥,被威妥玛套住,又有股拗劲驱使他道:“您说的不是内心话吧?”

“是内心话,真的!”威妥玛一副认真的样子,“做生意就是你卖我买我卖你买,用你们的话说,天经地义。”

宁承忠想,“这家伙老辣”,便顺着威妥玛的话说:“您是中国通,请教一下,何谓‘天经地义’?”

威妥玛说:“就是正确的做法。”

“不错,是这么回事,是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是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宁承忠感到自己占了上风,“古人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威妥玛先生,您乃英国驻华公使,应该明白,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你们不经我国允许,走私物品,违犯了我大清国的法度,我们扣押这些船只是天经地义的!”

威妥玛一时语塞,这个宁承忠不好对付,窝在肚腹里的怒气升腾,白脸涨红,恼羞成怒。他可是大英帝国的驻华公使,就是清朝的高官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甚而唯唯诺诺,不想宁承忠会这么顶撞他。他出言不逊了:“宁承忠,你一个从四品小官胆大包天,胆敢扣押我大英帝国的重要货物,你知道其严重后果吗?”

宁承忠不屑:“官大也好,官小也罢,我总归是大清国的朝廷命官,严格执法乃我本分,我是在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习过武念过书院的宁承忠自幼聪颖,博学强记,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十七岁进秋闱中正榜举人,因上书万言书论说世事,得到省府赵连武大人举荐,朝廷重视,受命夔关监督。他父亲死于同治二年重庆发生的那场教案,国仇家恨使他对洋人深恶痛绝,怒斥了英法洋行雇佣民船私载洋货上驶重庆诸事。

威妥玛听着,自知理屈,依旧蛮横:“你私自扣押这些船只、货物,会造成我们巨大的损失,你扣押的时间越长我们的损失越大,你们是要给予赔偿的!否则,我们将扣缴一半的厘金,我要去湖北宜昌等地截留上缴给中国海关的关税来做抵押!”

宁承忠不惧:“你们胆敢再次违法,会再次受到严惩!是你们违犯了我大清国的法度,即便有损失也得由你们自己承担!”

威妥玛威胁:“你要知道,法国公使罗淑亚说了,你们再不放行这些船只,法国水师提督要带兵来打。”威妥玛对于其尊严遭到挑战而恼火,对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心疼。

宁承忠仰天大笑,鄙夷道:“这是我中国的领土、水域,你们带兵来打就是,本官不怕!你念过剑桥大学,不好好做学问,却随英军侵华,还为英国专使额尔金当翻译,参与了迫使我国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这是丧我民权辱我中华的不平等条约。你不感到有愧?你为英国侵略者为虎作伥,动不动就以武力威胁,你以为能吓到我中国人?”

威妥玛又气又恼,盯着宁承忠那张生怒的狼脸,招呼走人:“你,我们走着瞧!”

“不送!”宁承忠叉腰说。

威妥玛抱着希望来,带着失望走,耸肩摇头,带领部属离开河滩,艰难地攀登陡峭的码头石梯。一行人渐渐变成几个小点,在炎夏的热浪里蒸发。

宁承忠看着,很是解气,也有隐忧,还是硬气地暗下决心,“本官偏就要与你们斗。”

几个赤胸亮臂扛扁担拿绳子穿草鞋浑身淌汗的汉子路过,其中有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一路吵嚷:“热死人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宁承忠看着听着呲牙笑,叮嘱邹胜和差人道:“你们要务必看管好船上的物资,不得有误。”便又向“一壶醉”餐馆走去。

进了餐馆,一阵凉爽,全身汗湿的宁承忠敞开官服,走进小包房坐下。小包房面江,可以瞭望来自大雪山的长江流水气势滂沱。

十七岁的女老板喻笑霜端了宁承忠刚才没喝完的那小半壶白沙烧和余下的花生米进来,递给他一把折扇,为他斟酒:“宁大人,还是你厉害,那些洋人脚底下像抹了油一般溜走了。”

宁承忠扇折扇,解气的他借酒壮胆,捧了酒壶咕嘟咕嘟饮尽:“他们不是溜了,是逃了。嗨,舒服,再来一壶。”

喻笑霜吃惊:“宁大人,我这餐馆可是一壶醉!”

宁承忠抹嘴笑:“去,再拿一壶来!”喻笑霜就又去取了壶白沙烧来。

他自斟自饮,要来个一醉方休。

第二壶酒喝至近半时,喻笑霜给他端来河水豆花和麻辣佐料。宁承忠最喜欢吃河水豆花,吃了几口:“好吃,好吃!”目光停留在喻笑霜的笑脸上。

年轻的喻笑霜桃腮杏脸,肤白如河水豆花,好看的眼睛清亮亮的,柔发垂腰,似瀑水下泄。自从扣押了这六十九艘船只后,宁承忠就常来江边巡查,常来这餐馆吃饭。其实,江边的餐馆多,他就喜欢来这里吃饭。他打问过喻笑霜的姓名,说这名字好,笑傲霜雪。起初,宁承忠问一句,喻笑霜答一句,她对他这个当官的有种警惕。后来,她的话就多,很感激他常来照顾她的生意。

喻笑霜被他看得脸红,转身出小包房去。

她那背影动人,薄薄的窄小的青色衫裤显露出浑圆结实的臀部,中间飘动着粉红色系带,穿青色布鞋的脚轻柔地翻动。这年轻的小女子奇了,竟会是老板,竟敢独自在河滩码头开店,着实让他新奇、佩叹。这河滩码头鱼龙混杂,来往的官宦、军人、洋人、袍哥、黑道、苦力、乞丐众多,不是太平之地。她就不怕餐馆被人霸占,不怕自己被人掳走?宁承忠问过她,她说这餐馆是她故去的父母留下来的,她有店小二和厨师们护着,她不怕。宁承忠这么想时,喻笑霜又走进来,端来碗凉茶,说是老鹰茶,茶味厚纯,喝了消暑解酒,还可以止咳祛痰。他注目听她说话。她笑问:“宁大人,你信吗?”他笑道:“我信,我信你说的。”

大热天喝这老鹰凉茶确实爽快。

喻笑霜得意地抿嘴笑,说:“宁大人,其实,洋人运来的这些洋货好呃,就说那洋火、洋蜡吧,用起来好方便的。那洋皂更好,比用皂角洗衣服方便很多,还有股清香味儿。”

“那倒也是。”宁承忠言不由衷。心想,洋货还是不错的,可洋货大量涌入后,国货、川货就遭殃了。可恶的是,洋人把害死人的鸦片也偷运进来贩卖。使人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得寸进尺肆意践踏我大清国的尊严。他想说这些,感到头痛脑胀。

喻笑霜坐到他身边为他打扇,俏皮地笑:“宁大人,我知道你不喜欢洋货。可是呢,人们都还是要去买洋货,这又是为什么呢?咳,都去买洋货,国货就遭殃了,家父一个经销土纱的朋友,就因为洋纱抢了生意而折了老本,上吊自杀了。”

宁随便忠欲回答,头胀得更厉害,舌头不听使唤,只觉得她扇来那风带有她身上诱人的汗味儿。他用手掐头,她那汗湿的胸脯离他好近:“呃,我说,喻,喻妹妹,你说洋布好,那,那你怎么又不穿,穿洋布衣服?”

“人家才不喜欢洋布呢,人家就喜欢穿苎麻做的夏布衣裳,你看,”喻笑霜拉拉胸襟,继续说:“这衣服又薄又透风,穿起来很凉快的……”宁承忠听不清楚她说的话,头欲爆炸,身子发软,眼前的她模糊了,还说要她斟酒。喻笑霜就将酒壶里余下的酒喝了,倒酒壶说:“你看,没有酒了。”

宁承忠说:“你,你咋把我的酒喝,喝了。”他掏出碎银放到餐桌上,“给,给你的酒菜钱。”

邹胜和两个差人进小包房来。邹胜说:“大人,你喝醉了。”

宁承忠挥手:“我不,不会醉……”邹胜就招呼两个差人扶了他出门。藤轿早已候在门口,他坐上藤轿,还说不会醉,探身子看,喻笑霜在餐馆门口朝他挥手,他费力地朝她挥手。

喻笑霜转身进店复又出来,撵上来,拿来折扇给他:“大人,天气好热,送给你扇风。”他接过折扇:“行,我就收,收下了。”

码头石梯陡峭高远,活像天梯。两个轿夫吃力地攀登。坐在藤轿上的宁承忠随着轿子摇摆,昏昏欲睡。邹胜跟在藤轿边为他打扇。醉了,真是醉了。酒醉心明白,他心里舒坦,首战告捷,洋人败了。嘿,那个女老板,那个喻妹妹,真是,可真是……沉沉入睡。

太阳没把暑热带走,入夜时分依旧燥热。此时,是万县城躁动的时刻。官驿门外临江的这条街市热闹非凡,挨门接户的餐馆、布庄、杂货店挂出闪亮的灯笼,卖水果、卤菜、担担面、豆腐脑、绿豆汤的摊子挨一接二,算命的、代写书信的、剃头的、掏耳朵的、补锅的摆了地摊或是满街游动。不时有轿子、马车穿过。吆喝声、叮当声、轿夫声、马嘶声此起彼伏。窑子门口那些妖艳女人开始拉客。一觉醒来的宁承忠在官驿里待不住,不让差人跟随,穿便服拿折扇出门找馆子吃夜宵。他办差和住家都在重庆城,来万县办差就住官驿。他打折扇迈八字步转悠,选择了“家常菜”餐馆,抬步进餐馆又收回脚来。

借助餐馆门前的灯光,宁承忠才发现手中的折扇很精致,扇把上嵌有“荣昌金楠纸扇”字样。是荣昌县有名的折扇呢,荣昌是他故乡。扇面绘有他喜爱的叶绿花白的栀子花,从右至左有字迹娟秀的诗句:

扇在君手妹扇中,

妹做扇子君扇风。

风来无影去无踪,

人生似风未必空。

宁承忠那双脚调了方向,带他来到河滩码头的石板梯道。月色与河灯辐照,陡峭的石板梯道泛出幽光,令他有股莫名的兴奋。他扑打喻笑霜送他的这把折扇,决意去她那餐馆吃夜宵。

河滩石梯道边,餐馆、面店、水果摊、卤菜铺灯火明亮,江上船灯点点。唯独“一壶醉”餐馆黑灯瞎火。宁承忠摇头笑,这个喻笑霜,咋这么早就关门了。“喻老板,本官吃夜宵来喏。”他喊,迈步走进店门洞开的馆子里,心想,她定会立马点燃火烛笑迎前来,却没有人应答。他借助月辉看,大吃一惊。店内的餐桌被掀翻,锅碗瓢盆洒落满地,一片狼藉。“喻妹妹,喻笑霜,你在哪里,出什么事了?”宁承忠急了,大声吆喝,依旧无人应答。

隔壁餐馆一个老年店小二举了蜡烛进来,照了他看,连忙拱手:“啊,是宁大人!咳,喻老板这餐馆被人砸了!”

“啊?快给本官说说,是咋回事?”宁承忠急了。

老年店小二说了原委:“太阳落山前,突然闯来几个手持刀棍的汉子,其中还有个兔崽子,说是来为袍泽兄弟报血仇的,对店内人大打出手。幸亏喻老板武功高强,夺路逃了。后来,店里的店小二和厨师也不见了踪影。”

宁承忠怒道:“你们咋见死不救?咋不拔刀相助?”

老年店小二战战兢兢:“他们人多势众,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我们老板说,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不得,我等还要做安稳生意。”

宁承忠摇头叹气问道:“那伙人里有没有洋人?”

老年店小二说:“没看见有洋人。”

定是落败的洋人雇人找他解气没找到,便拿这家他常来的餐馆出气?也许是喻笑霜或是她父母与谁结了仇,对方来报复?啊,其中有个小兔崽子,莫不是下午在河坝里看见的那帮人?宁承忠这么想时,几个手持刀棍的汉子闯进店来,其中有个小兔崽子,领头的是个中年汉子,借助烛光看见宁承忠,一愣,仓皇招呼走人。宁承忠大喝:“给老子站住,你们是什么人?没有王法了,竟敢打砸餐馆……”宁承忠紧跟出店。几个汉子飞逃,小兔崽子跑得飞快,消失在暗夜里。宁承忠警醒,对的,就是那几个人!自己穿的便服,那领头的像是认识他,那家伙身后跟的那个汉子额头上有道伤疤,脚穿草鞋。

宁承忠迅疾朝河滩走,快步赶到扣押的那些木船前。

尽职守则的邹胜举了火把迎来:“宁大人,都这么晚了您还来,有我邹胜在,大人您尽管放心。”

宁承忠说:“我还真不放心。”他叫邹胜带人立即登船挨个儿检查,见一艘木船上有件大包货物有塌陷,令邹胜打开,发现里面的物品少了四件,看得出来,是盗贼偷走四件物品后匆忙复原的。宁承忠查看过这大包货物,里面都是小包的化妆品。这就奇怪了,盗贼为何只偷四件?血液上涌,这四件物品会否是毒品?若是毒品则是可以抓到洋人走私贩毒罪证的。他好晦气,怒斥了邹胜和当班的差人。这很可能是那帮人干的,他们盗走的很可能是鸦片,洋人走私禁物多是通过本地不法商人做的。如是那帮人,他们是何许人?为啥去砸“一壶醉”餐馆?得要尽快找到喻笑霜,希望喻妹妹平安无事,找到她也许就可知分晓。

那之后,宁承忠让邹胜带人四处打探,一直没有喻笑霜和那帮汉子的下落。 FTSkD9HR1lVqDXeEMWK8mgC0EJfzp7vorIrkQA+0SB2EUPg+kSOelHvMVbXuFEX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