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不是圣人和贤人,多少都会犯点儿错。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当我们的父母初为父母的时候,很多事情他们也是从头学起的。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父母常因我们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们的烦恼而愁在心头。
你在慢慢长大,父母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陪着你慢慢成长。
虽说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懂得如何做父母,但是现学还是来得及的。依法带娃通关秘籍一定要先学起来。
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后果有多严重?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53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将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1.放任、唆使未成年人饮酒
这种行为要不得,吸烟、饮酒有害身体健康。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第4项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
2.私自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
父母可以代为保管未成年人的财产,不能偷偷花掉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17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3.以不正当的方式争夺抚养权
不当争夺抚养权,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的除外。
4.不让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爸爸的说法是错误的,受教育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5项、第17条第5项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
5.委托老人代为照护孩子后不管不顾
这种不管不顾的做法是错误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第23条中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同时还要履行每周一次情感交流等具体监护职责。
6.放任孩子进入酒吧等娱乐场所
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第7项规定,不得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7.把8周岁以下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不能让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8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
再来点干货!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的一方还能经常去看孩子吗?
能。可以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第2款)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不能委托给哪些人照顾?
1.曾实施性侵害、虐待、遗弃、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
2.有吸毒、酗酒、赌博等恶习的人;
3.曾拒不履行或者长期怠于履行监护、照护职责的人;
4.其他不适宜担任被委托人的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第3款)
法小兽课堂
儿童安全座椅比妈妈的怀抱更安全!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觉得抱着孩子乘车出行是最安全的,事实上在大量交通事故案例中,未使用安全座椅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是导致儿童伤亡的重要原因。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8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这标志着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首次纳入全国性立法,体现了国家对儿童健康出行的重视。